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目的观察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EN)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疗效。方法分析SAP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药物的不同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营养指标、炎性因子水平、肠黏膜功能指标的变化。结果 2组患者治疗后营养指标血清白蛋白、血清前白蛋白及转铁蛋白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CRP、TNF-α、IL-6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并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D-乳酸、内毒素、DAO、L/M值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并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SAP具有明显效果,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保护患者肠黏膜功能,减轻炎症反应。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适时肠内营养干预对重症胰腺炎患者机体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2020年1月—2021年1月医院收治的重症胰腺炎患者60例,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予以延迟肠内营养干预,观察组予以早期适时肠内营养干预,护理干预14 d后比较两组患者的机体营养状况、免疫功能、肠黏膜功能及康复指标。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机体血红蛋白(Hb)、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及总蛋白(TP)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清CD3+、CD4+、免疫球蛋白A(IgA)及免疫球蛋白G(IgG)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D-乳酸(DLA)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腹胀、腹痛、发热症状消失时间及肠鸣音、尿淀粉酶、血淀粉酶恢复至正常水平的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适时肠内营养干预用于重症胰腺炎患者效果显著,有助于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及免疫功能,促进肠黏膜功能恢复,提升康复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9月于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就诊的SAP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在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行完全肠外营养支持,观察组行经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营养状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降低,而白蛋白(ALB)及血清总蛋白(TP)水平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观察组患者腹胀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时间、尿淀粉酶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显著缩短(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APACHEⅡ评分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经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治疗SAP,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肠道黏膜屏障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同时可改善其营养状况,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5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2组患者均给予胃肠减压、抗感染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全胃肠外营养治疗,观察组联合使用益生菌和早期肠内营养进行治疗。比较2组患者的腹痛消失时间、感染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血浆白蛋白、C-反应蛋白(CRP)、血淀粉酶(AMY)、体质量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腹痛消失时间、感染率、住院费用、住院时间、体质量等指标状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淀粉酶水平、白蛋白指标状况恢复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具有确切疗效,可显著均衡肠道菌群微生态,保护肠道黏膜屏障,降低感染率,加快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低热量肠内营养和护理对大面积脑梗死肠黏膜屏障功能和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收治的90例重症脑梗死患者,观察组45例(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45例(常规治疗的同时采用低热量肠内营养和护理)。对比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肠黏膜屏障功能( D-LAC、DAO水平)、营养状况( TSF、MAMC、Alb、PAB、Hb含量)和神经功能( NIHSS评分、Barthel指数评分)。结果观察组D-LAC、DAO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营养状况( TSF、MAMC、Alb、PAB、Hb含量)改善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神经功能( NIHSS、BI评分)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结论低热量肠内营养和护理可减轻肠黏膜屏障功能的损伤,利于肠黏膜屏障的修复,提高患者的营养指标,促进患者神经功能的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益生菌治疗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道菌群及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12月本院收治的106例SAP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生菌,均治疗2周。比较两组治疗前、治疗2周后胃肠功能评分、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 Ⅱ)评分、营养参数[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转铁蛋白(TRF)]、肠道菌群指标(乳酸杆菌、大肠杆菌、肠球菌、肠杆菌)、血清体液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M(IgM)、免疫球蛋白G(IgG)、免疫球蛋白A(IgA)],并统计患者恢复情况与感染发生率。【结果】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胃肠功能评分、APACHE Ⅱ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PA、ALB、TRF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乳酸杆菌、双歧杆菌数量均高于治疗前,肠球菌、肠杆菌数量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清IgM、IgG、IgA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腹胀缓解时间、腹痛缓解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感染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益生菌可调节SAP患者肠道菌群,增强免疫功能,改善营养状态,同时可促进肠道屏障功能恢复,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鼻空肠管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屏障保护剂应用于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的治疗与护理。方法将62例SAP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给予常规治疗,B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通过鼻空肠管给予早期肠内营养,C组在B组的基础上加用肠屏障保护剂。观察症状和体征、生化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血清白蛋白差值以及3组住院时间及总住院费用。结果B,C两组的症状和体症、生化指标恢复正常的时间、血清白蛋白、住院时间、住院费用等均优于A组,且C组的C 反应蛋白、白细胞计数恢复时间更优于B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B,C两组的住院时间短于A组,住院费用少亦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鼻空肠管对SAP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联合肠屏障保护剂,可以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促进早日恢复,缩短病程,减少总住院费用。  相似文献   

8.
陈敏  王颖  施婕 《当代护士》2021,28(7):16-19
目的 观察益生菌联合肠内营养对胃癌术后患者胃肠道功能及营养状态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胃癌术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术后给予单纯早期肠内营养治疗,实验组术后给予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胃肠功能和营养状况的相关指标.结果 实验组术后消化道不适症状(腹胀、腹泻、恶心、呕吐、便秘)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其中实验组腹泻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术后第七天实验组血清前白蛋白水平明显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者术后肛门初次排气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益生菌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可显著改善胃癌患者术后胃肠道不适症状和营养状况,加快胃癌术后患者康复进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对急性重症胰腺炎(SAP)患者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炎性指标的影响。选取2014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33例SAP患者,分为对照组16例和观察组17例。两组均采取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予以生长抑素治疗,观察组予以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对比两组肠黏膜屏障功能及炎性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7d后,观察组血清C反应蛋白(CPR)、白介素-1β(IL-1β)及白介素-6(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二胺氧化酶和内毒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乌司他丁联合生长抑素治疗可降低SAP患者炎性因子水平,改善肠黏膜屏障功能。  相似文献   

10.
肠内和肠外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作用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目的:探讨合理的营养方式对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治疗的作用。方法:将60例SAP患者随机分为全胃肠外营养支持(对照组)和肠内与肠外相结合营养支持(实验组)两组,分别检测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CD 4/CD 8比值和血清IgG水平、血清内毒素及尿乳果糖/甘露醇(L/M)比值,以监测两组患者营养状况、肠黏膜通透性和免疫状态的变化。结果:实验组治疗7 d后血清前白蛋白、转铁蛋白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均<0.05),且实验组改善程度好于对照组。实验组治疗7 d和15 d血清内毒素及尿L/M值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治疗15 d后血清IgG和CD 4/CD 8比值均较7 d时明显升高(P均<0.05),且好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肠内与肠外结合的营养支持方式可以改善SAP患者的营养状况,增强免疫力,维持肠黏膜屏障,对SAP患者治疗有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不同时机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胃肠屏障功能、炎性应激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20年8月收治的65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n=33)和对照组(n=32)。观察组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术后24 h内),对照组行延迟肠内营养支持(术后24~72 h),均鼻饲2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胃肠屏障功能、炎性应激状态及营养状态。结果干预后,两组的IFABP、D-乳酸、DAO、IL-6、PCT、GLU水平及NEU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的Hb、ALB及PA水平均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给予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其营养状态,有效修复肠黏膜损伤,改善胃肠屏障功能,减轻炎症应激状态。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脉搏轮廓连续心排量监测(PiCCO)指导下的液体复苏联合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的临床价值.方法 选择2015年6月至2019年6月SAP患者120例,按照是否进行肠内营养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进行PiCCO指导下的液体复苏,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用肠内营养,检测干预前后评估营养状况和炎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生长抑素+乌司他丁联合肠内营养支持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血管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给予生长抑素+乌司他丁联合常规静脉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给予生长抑素+乌司他丁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TNF-α、IL-8、IL-6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D-乳酸、DAO水平及果糖/甘露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生长抑素+乌司他丁联合肠内营养支持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能够有效抑制炎症反应,促进肠黏膜屏障修复,提升疗效,安全性良好。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究不同时机给予重症急性胰腺炎(SAP)患者肠内营养对其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至2020年6月于我院消化科治疗的62例SAP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1例。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对症支持治疗,同时研究组患者入院后48 h内给予肠内营养,对照组患者入院后5 d内给予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的血清炎症指标、营养指标、住院情况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PCT、CRP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的PA、Alb水平均升高,AMS水平均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住院时间、住ICU时间及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肺功能不全、腹腔感染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SAP患者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支持可以更有效地促进患者机体炎症反应和营养失衡状态的改善,同时还能减少各种并发生的发生,从而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生长激素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100例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生长激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84.00%,观察组总有效率96.00%,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腹痛缓解时间、血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住院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血清清蛋白(ALB)和总蛋白(TP)水平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长激素联合早期肠内营养治疗的应用,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效果明显,可促进相关症状的快速缓解和恢复,以及营养状况的改善。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机械通气病人肠内营养支持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导致呼吸衰竭而接受机械通气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肠内营养支持护理模式进行护理,观察组采用ICU机械通气肠内营养支持临床护理路径模式进行护理。观察两组病人干预前后营养指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胃潴留、高血糖、误吸、黏膜糜烂、腹胀、腹泻等并发症发生率情况,花费营养费用,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营养状况优于对照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住院时间、所花费的营养费用观察组均少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在ICU机械通气病人肠内营养支持的应用效果满意,可改善病人营养状况,节约医疗资源,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早期免疫型肠内营养支持对ICU重症患者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ICU住院患者60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31例及对照组29例。对照组采用普通肠内营养支持治疗,观察组采用免疫型肠内营养支持治疗,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营养状况指标(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功能指标(CD_4~+、CD_4/CD_8)和免疫球蛋白(IgA、IgG、IgM)水平及APACHAⅡ评分、内毒素(ET)、二胺氧化酶(DAO)水平的变化。比较2组治疗前后的IL-2浓度变化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营养状况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2组CD_4~+、CD_4/CD_8、IgG、IgM、IgA水平均显著升高,ET、DAO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观察组的升高及下降幅度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2组患者治疗后的NK细胞活性、IL-2浓度及IL-2分泌细胞均显著升高(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升高幅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ICU患者免疫型肠内营养支持可改善营养状况和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早期肠内营养和延迟肠外营养对急性重症胰腺炎肠源性感染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重症胰腺炎肠源性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0例。所有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延迟肠外营养,观察组给予早期肠内营养。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2周后的白细胞介素-6(IL-6)、C反应蛋白(CRP)、内毒素以及白细胞水平;比较两组的住院时间、治疗费用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两组的IL-6、CRP、内毒素及白细胞水平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和治疗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肠源性感染可促进患者临床指标恢复,缩短住院时间,减轻患者经济负担,并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比较肠内、肠外两种营养支持途径及不同营养物质对胃肠手术后大鼠肠屏障功能的恢复情况.方法 将4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4组:空白对照组(C组)、肠外营养组(PN组)、普通肠内营养组(EN组)、富含谷氨酰胺的肠内营养组(G-EN组).PN组、EN组、G-EN组行盲肠切除+胃造口置管手术并联合使用阿莫西林50 mg+甲硝唑20 g两次进行干预.术后第1天起各组等氮等热卡连续给予营养支持7 d,于末段回肠5 cm处取肠段1 cm,在光镜下观察肠黏膜形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比较血浆D-乳酸含量,检测肠道黏膜通透性;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肿瘤坏死因子水平(TNF-α);免疫组化法观察肠黏膜occludin蛋白表达.结果 PN组肠黏膜明显萎缩,其绒毛高度、黏膜厚度、隐窝深度、绒毛表面积及肠黏膜occludin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C组、EN组、G-EN组(P<0.05),D-乳酸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C组、EN组、G-EN组(P<0.05);EN组肠黏膜萎缩较明显,其肠黏膜形态及肠黏膜occludin蛋白表达均低 于C组、G-EN组(P<0.05),D-乳酸及TNF-α水平显著高于C组及G-EN组(P<0.05);G-EN组肠道形态、肠黏膜occludin蛋白表达、D-乳酸及TNF-α水平与C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谷氨酰胺强化的肠内营养在维护肠黏膜屏障功能、减轻炎症反应,增加肠上皮occludin蛋白表达等方面优于单独使用肠内营养液或肠外营养液,更有助于胃肠手术后大鼠肠屏障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不同营养支持途径给予谷氨酰胺(G ln)对严重烧伤所致肠黏膜屏障功能损害的影响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采用30%总体表面积Ⅲ度烧伤大鼠模型,160只W istar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正常对照(C)组、烧伤对照(B)组、G ln静脉营养组〔采用肠外营养(PN)+G ln〕和G ln肠道营养组〔采用肠内营养(EN)+G ln〕。各组烧伤大鼠采用等氮、等热量的营养支持,EN+G ln组给予1.0 g.kg-1.-d 1G ln;PN+G ln组给予等量谷氨酰胺双肽;B组使用等量酪氨酸。观察烧伤后1、3、5、7和10 d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变化及不同营养支持途径给予G ln对其的影响。结果烧伤后肠黏膜损伤指数、通透性及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均明显高于C组(P均<0.01),而肠黏膜血流量、肠黏膜厚度、绒毛高度、隐窝深度及肠上皮细胞增殖指数则明显降低(P<0.05或P<0.01)。与B组比较,PN+G ln组和EN+G ln组对上述指标的改变均有一定的逆转作用,与PN+G ln组比较,EN+G ln组的疗效更优。结论经肠道补充G ln更有利于减轻烧伤后肠黏膜受损程度,促进肠黏膜修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