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室(EICU)机械通气病人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影响因素,为预防病人发生VAP及控制其潜在风险提供参考.方法:选择2017年6月—2019年6月在EICU就诊的135例行机械通气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病人发生VAP的相关危险因素.结果:本研究135例机械通气病人发生VAP 81例,发生率为60.00%.Logistics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有吸烟史者VAP风险更高(OR=1.968,P=0.031),应用激素的病人发生VAP的风险更高(OR=1.623,P=0.021),气管导管留置时间≥14 d者发生VAP的风险高于气管导管留置时间<14 d者(OR=3.379,P=0.009),气管不当湿化、切口护理失当、留置胃管者发生VAP风险更高(P<0.05).结论:有吸烟史、患基础疾病、应用激素、气道不当湿化、气管切口护理失当、留置胃管、气管导管留置时间≥14 d的机械通气病人发生VAP的风险更高;掌握行机械通气病人的基本情况,采取有效护理措施,确保无菌操作,减少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引起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机械通气患者临床资料,将60例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按照1:1比例选择无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患者60例作为对照组,对可能引起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单因素分析10个变量是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相关因素(P<0.05),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独立危险因素为:胃内容物反流、呼吸机应用时间延长、平卧位置、预防应用抗生素,其OR值分别为3.23、3.12、2.87、2.34.结论: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较高,与多种因素相关,通过防止胃内容物反流减少误吸、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取半坐卧位、合理使用抗菌药物以减少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ICU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为临床降低VAP发生率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6月在我院ICU机械通气患者175例为研究对象,并发VAP 60例。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分析VAP发生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OR=1.624)、APACHEⅡ评分(OR=1.915)、侵袭性操作(OR=1.942)、口腔清洁状况(OR=2.178)、机械通气时间(OR=2.652)、意识障碍(OR=2.154)为影响ICU机械通气VAP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ICU机械通气患者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多且复杂,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尽量缩短机械通气、住院时间,加强防护,降低VAP发生风险,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4.
外科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外科重症监护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危险因素,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12月广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外科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04例机械通气超过48 h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将患者分为VAP和非VAP组,先以单因素分析筛选出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再使用逐步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VAP的显著独立危险因素,并实施针对性护理措施。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机械通气时间、入住外科重症监护室时间、基础疾病、中心静脉置管、急诊、插管方式、输血史、镇静评分、雾化吸入、昏迷、激素、血清白蛋白、上机前48 h使用抗生素、抑酸剂等14项因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多因素分析只有机械通气时间、昏迷进入回归方程,是外科重症监护室VAP的危险因素,OR值分别为2.684和7.547。结论通过对外科重症监护室VAP危险因素的研究分析,于制定科学的护理对策,以有效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危险因素及护理策略。方法 选取我院重症监护室 2021 年 3
月至 2023 年 3 月诊疗的 82 例机械通气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患者是否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将患者分为未发生
呼吸机相关肺炎组和呼吸机相关肺炎组。收集患者的基线资料并进行组间对比;分析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的现状及影响因
素。结果 82 例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为 26.83%;呼吸机相关肺炎组与未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组在年龄、机械通
气时间、侵入性操作、抗生素治疗、意识障碍等方面比较差异明显(P<0.05)。影响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危险因
素,包括年龄≥60 岁、机械通气时间≥7d、侵入性操作、抗生素治疗、意识障碍。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发生呼吸机相关肺炎原因
较多,临床应予以针对性护理策略,从而降低呼吸机相关肺炎风险。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associated pneumonia,VAP)的危险因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168例机械通气≥48 h的新生儿资料进行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进行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结果新生儿VAP发生率为26.8%,41.89/1 000机械通气日;VAP组与对照组患儿死亡率分别为7%和5%,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原菌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占83%;多因素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机械通气时间≥5 d、出生体质量〈2.5 kg、气管内吸引次数≥6次/d是新生儿VAP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新生儿VAP的发生是内部因素与外部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提倡按需适时吸痰,尽量缩短机械通气时间,采取综合措施预防VAP。 相似文献
7.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指原无肺部感染的呼吸衰竭者,在气管切开或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治疗48 h后,和(或)拔管48 h内发生肺部感染。在重症监护病房中,VAP发生率达9%~80%,病死率达20%~90%。研究证明,随着机械通气时间延长而VAP发生明显增加。预防VAP是长期机械通气患者护理的重点。2009年1月~2010年12月,我院对将VAP发生危险因素及护理措施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是指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治疗48h后或停用机械通气、拔除人工气道48h内发生的肺实质的感染性炎性反应,为接受机械通气患者最常见的医院内感染。VAP是机械通气治疗后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发病率可达9%~70%,且随着机械通气时间的延长病死率可达50%,因此,如何预防呼吸机札尺性肺炎的发生是医务人员关注的课题。现将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的相关因素,为制定合理的防护措施提供参考。 方法 对行呼吸机治疗的2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找出VAP发生的相关因素,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法确定发生VAP的独立危险因素。 结果 280例患者中,发生VAP 98例,发生率为35.00%。年龄>60岁、通气时间>10d、合并基础疾病、昏迷、留置胃管、气管切开、滥用抗生素患者VAP的发生情况较多,年龄、合并基础疾病、留置胃管、气管切开、通气时间、滥用抗生素是发生VAP的独立因素。结论 VAP的发生是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控制呼吸机的使用时间,重视体位护理、口腔护理、留置胃管和呼吸环路的管理及合理应用抗生素等可有效降低VAP的发病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儿呼吸机相关性感染(VAP)的危险因素,探讨其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7年10月—2019年9月行机械通气治疗的260例重症肺炎患儿为研究对象,统计VAP发生率,按是否发生VAP将患儿分为VAP组、非VAP组,分析患儿发生VAP相关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并提出相应护理对策。结果:260例患儿中22例出现VAP,发生率为8.46%;两组患儿出生体重、插管方式、通气时间、插管次数、早期使用抗生素、头部位置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插管方式、通气时间、插管次数、早期用抗生素、头部位置是影响患儿VAP发生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机械通气重症肺炎患儿VAP发生率较高,且受多种因素影响,临床应针对其危险因素,优先选取经口气管插管、减少通气时间及插管次数,合理使用抗生素,抬高头部治疗,以降低VAP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探讨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2月急诊重症监护病房呼吸机治疗患者76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查阅病例资料,统计并记录入组患者性别、年龄、基础疾病、插管方式、气管切开、使用抑酸剂、机械通气时间、入住ICU时间、是否使用激素及留置胃管,对上述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与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入组的76例呼吸机治疗患者中21例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27. 63%。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急诊重症监视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与性别、基础疾病、插管方式、使用抑酸剂无相关性(P 0. 05),急诊重症监视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与年龄≥50岁、气管切开、机械通气时间≥7 d、入住ICU时间≥7 d、使用激素、留置胃管≥2 d具有相关性(P 0. 05)。结论急诊重症监视病房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较高,且危险因素较多,应根据危险因素制定有效的护理对策,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产生的高危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7月-2008年12月期间实施人工气道并行机械通气的84名患者中VAP的发生率、致病菌分布和高危因素。总结预防和控制VAP的护理措施。结果发生VAP21例(25.0%),铜绿假单胞菌(23.6%)和金黄色葡萄球菌(18.1%)是高危致病菌,发生VAP的主要危险因素气管切开占42.9%,肺功能障碍占35.2%,胃肠内营养占23.3%,抗感染预防性用药占29.5%,通气时间(〉8d)di27.0%。结论结合VAP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有针对性地实施严格无菌操作、加强口咽部护理、合理使用抗生素、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误吸和胃内容物反流等护理措施可有效预防和减少VAP的发生,缩短患者机械通气时间,进而达到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 相似文献
14.
15.
机械通气相关肺炎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1,自引:2,他引:9
对39例机械通气引发肺炎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认为气道损伤正常屏障破坏,空气消毒不彻底,仪器重复使用,平卧位及营养不良是机械通气并发肺炎的相关危险因素,并提出护理对策:(1)减少气道损伤;(2)严格消毒隔离制度;(3)遵守操作规程;(4)加强卧位及营养护理;(5)密切观察病情。旨在降低机械通气相关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危险因素探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机械通气是抢救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生命,解除喉梗阻所致呼吸困难,改善患者通气功能的主要措施。但由于反常的气道内压的形成和人工气道的建立,大大增加了患者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有调查表明,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Ventilator Associated pneumonia,VAP)是应用呼吸机患者最常见的死亡因素。其发生率为非机械通气患者的3~21倍,且病死率可高达50%。国外文献报道VAP的发生率为14%~38%,我国陈薅等调查 相似文献
17.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ICU病房中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2005年2月使用呼吸机45例病人资料。[结果]年龄、营养状况、与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的连接方式、上机时间、频繁吸痰、雾化吸入等与VAP的发生相关。[结论]加强ICU全方位管理,严格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病人尽量采用半卧住,减少不必要的吸痰和雾化吸入等危险因素,是降低VAP发生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ICU病房中使用呼吸机机械通气病人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2005年2月使用呼吸机45例病人资料。[结果]年龄、营养状况、与呼吸机进行机械通气的连接方式、上机时间、频繁吸痰、雾化吸入等与VAP的发生相关。[结论]加强ICU全方位管理,严格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病人尽量采用半卧位,减少不必要的吸痰和雾化吸入等危险因素,是降低VAP发生行之有效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目的:探讨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原因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分析呼吸重症监护室内17例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资料、病原菌分布情况。结果:呼吸重症监护室36例机械通气患者发生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17例,发生率为47.22%,死亡4例,病死率23.52%。结论:积极做好呼吸重症监护室内常规护理的同时,应严格掌握有创机械通气指征,提倡早期无创机械通气及有创与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是减少呼吸重症监护室内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发生的关键。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