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梗阻性黄疸并急性肾衰死亡危险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相似文献   

2.
梗阻性黄疸病人危险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梗阻性黄疸是肝、胆、胰外科临床常见病症。1998年1月~2004年7月,我科收治103例总胆红素在156~550μmol/L的梗阻性黄疸病人。本文回顾性分析梗阻性黄疸病人住院期间发生的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及护理,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黄疸肾是指由于胆道梗阻、高胆红素血症所致的肾损害[1 ] 。我院 1 987~ 1 996年间梗阻性黄疸术后死亡 51例 ,其中急性肾衰 1 8例 ,现就其危险因素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肾衰死亡患者 1 8例中男 1 6例 ,女 2例 ,平均年龄 56 4岁 ,血浆尿素氮及肌酐水平分别为1 1 1 7~ 30 35μmol/L及 2 65 2~ 72 4 88μmol/L ,术后 2 4h尿量 <40 0ml,甚至无尿。肝外胆管结石 1 4例 ,肝内胆管结石 2例 ,术后胆管狭窄 1例 ,壶腹癌 1例。其它死亡 33例 ,男性 2 1例 ,女性1 2例 ,平均 52 7岁 ,术后尿量正常 ,血浆尿素氮小于 7 1 μmol/L ,…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并发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提出预防及治疗措施。方法回顾分析我科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我科收治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并发消化道出血患者35例,分析引起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出血表现和治疗结果。结果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并发消化道出血的高危因素是内毒素血症、低蛋白血症、肾功能损害、凝血功能障碍。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引起消化道出血病情危重,临床止血率低,本组成功止血率42.9%。结论积极加强营养、预防和控制内毒素血症是预防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上消出血的关键;抑制胃酸、静脉输注止血药及生长抑素是治疗上消出血的重点。  相似文献   

5.
ERCP对225例梗阻性黄疸的诊断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探讨ERCP对梗阻性黄疸的病因诊断和并发症的防治。对临床诊断梗阻性黄疸的225例患者做ERCP检查,发现1.梗阻性黄疸常见病因为肿瘤和总胆管结石。2.50岁以上患者肿瘤较常见,主要为总胆管癌、壶腹周围癌和胰腺癌。3.对总胆管结石的诊断,ERCP较腹B超准确,诊断准确率分别为94.6%和25.9%,二者比较差异极显著(P<0.01)。4.化脓性胆管炎是ERCP最严重的并发症,对黄疸严重的患者,采取(1)先做PTC;(2)把60%泛影葡胺稀释为30%;(3)在造影剂中加入庆大霉素。可明显减少并发症。因此,ERCP诊断梗阻性黄疸是一种既准确又安全的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治疗前的生活质量状况,并探讨影响因素。方法方便性抽样选择2010年12月至2011年10月于第二军医大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胆道外科确诊的150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应用欧洲癌症研究治疗组织(European Organization for Research and Treatment of Cancer,EORTC)生活质量测定量表(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QLQ-C30)和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特异性条目池(quality of life questionnaire of 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 11,QLQ-MOJ11)对其治疗前生活质量进行测评,并对影响生活质量因素的差异程度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治疗前QLQ-C30得分大部分领域(角色功能、社会功能、总健康状况)指标均低于参考值(P<0.05),症状领域和单一条目得分高于参考值(P<0.05)。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医疗保险、胆红素水平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生活质量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P<0.05)。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在治疗前的生活质量严重低下,人口学因素及胆红素水平均可影响患者治疗前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常见的皮肤问题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对我科2012年2月-2013年12月收治的78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78例出现瘙痒,与胆盐刺激神经末梢有关;10例出现瘀斑,与维生素K吸收不良,凝血因子缺乏致凝血功能障碍有关;1例发生压疮,与患者进行性消瘦、长期卧床等因素有关。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所致的皮肤问题,关键在于尽早采取预防措施,消除其危险因素。通过有效的皮肤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相似文献   

8.
9.
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生活质量评价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恶性梗阻性黄疸(malignant obstructive jaun-dice,MOJ)是一组常见疾病,系由恶性肿瘤或转移淋巴结压迫、侵犯胆管而引起的梗阻性黄疸,主要包括原发性胆管癌、胆囊癌、壶腹周围癌、胰头癌、肝细胞癌及其他转移癌等,其中胰腺癌最为常见[1-2]。该类患者就诊时多已属晚期,仅少数可接受根治性手术,且手术并发症和术后病死率均较高[3-4]。部分患者主要死于黄疸、胆道感染和脓毒血症[5]。目前恶  相似文献   

10.
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后容易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ARF),1996年1月~2002年1月作者交替使用甘露醇、速尿预防恶性梗阻性黄疸术后ARF 62例,效果很好,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62例中,男36例,女26例,年龄40~78岁,平均61.3岁。胰头癌28例,壶腹部癌(包括十二指肠乳头部癌)11例,胆管癌(包括胆囊癌)23例,所有病例都经病理证实。行姑息性胆肠吻合内引流术或腹壁外桥式内引流[1]38例,胰十二指肠切除术12例,胆囊癌根治术4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置入胆管支架治疗老年患者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临床疗效。方法 71例恶性梗阻性黄疸老年患者实施ERCP术置入胆管支架,观察插管成功率、肝功能变化、并发症及随访情况。结果 68例患者成功置入胆管支架,成功率为95.8%。其中41例置入金属支架,27例置入塑料支架。术后患者黄疸、纳差、乏力及皮肤瘙痒等症状减轻或消失。术后1周,患者血清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碱性磷酸酶(ALP)均明显下降(P0.05)。术后并发症4例,并发症发生率5.88%。随访患者3个月、6个月、1 2个月生存率分别为94.12%、70.59%、39.71%。金属支架患者3个月、6个月支架阻塞率明显低于塑料支架患者(P0.01)。结论 ERCP胆管支架置入治疗老年恶性梗阻性黄疸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引流效果好,可作为姑息治疗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不同方式的胆汁引流对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消化内科及肝胆外科2008年-2013年97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97例患者中57例行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引流术(ERCP)术(A组),成功率94.7%(54/57),40例行经皮肝穿刺胆管/胆囊引流术(PTCD/PTGD)术(B组),成功率95.0%(38/40)。术后患者腹痛、皮肤瘙痒等不适症状明显缓解。两组患者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水平术后均明显降低,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人均手术次数和术后住院时间差异无显著性(P0.05)。B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较A组明显增高(P0.05)。结论 ERCP术和PTCD/PTGD术均为有效的姑息性治疗方法。但ERCP术并发症发生率低,能明显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且考虑内镜介入治疗的安全性,故ERCP术是失去手术机会或不愿手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首选治疗。  相似文献   

13.
华丽芬 《护理学报》2005,12(10):33-34
笔者报道90例梗阻性黄疸患者,经内窥镜逆行胆胰管造影术中行胆道支架置入术术后并发症护理.针对90例患者术后并发症有高淀粉酶血症、继发性急性胰腺炎、胆管感染、胆道再狭窄或闭塞,采取相对护理措施.强调及时发现术后并发症及有效护理是关系到患者术后能否顺利恢复、能否有效地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超声内镜引导下对接技术(EUS-RV)治疗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失败的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方法 1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在ERCP不成功后改为EUS-RV治疗。观察其操作成功率、术后1周及1个月肝功能指标恢复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及患者生存期。结果 12例患者均通过超声内镜穿刺成功,经胃穿刺者8例,经十二指肠穿刺4例,成功率为100.00%;术后1周较术前、术后1个月较术后1周肝功能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出血1例,经保守治疗后改善,并发症发生率8.33%;所有患者住院时间为(20.68±5.76)d;平均生存期为224 d。结论 EUS-RV创伤小、疗效好,可作为ERCP失败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替代治疗。  相似文献   

15.
多途径置金属支架治疗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162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应用多途径置金属支架治疗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的效果,为临床上选择更适当的方法治疗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162例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途径(n=129)、经皮经肝胆管引流(PTCD)途径(n=25)、联合ERCP和PTCD途径(n=8)置入金属支架治疗的情况。通过比较患者术前与术后1周肝功能指标,总胆红素(TBIL)、直接胆红素(DBIL)、间接胆红素(IBIL)、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的变化,评价3种方法的有效性。结果术后1周复查血清生化指标,TBIL、DBIL、IBIL、ALT、AST均显著下降(P〈0.01)。并发症发生主要是感染、出血、胰腺炎,经治疗后缓解,没有操作相关的死亡发生。3种方法均显著降低了肝功能指标,术后并发症在ERCP与PTCD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RCP+PTCD因例数少,未见有并发症。结论多途径置金属支架治疗晚期恶性梗阻性黄疸的疗效确切,应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途径解除患者的黄疸、改善肝功能,提高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诊断性和治疗性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并发急性胰腺炎的高危因素及防范措施.方法 采用单因素分析方法,对2004年8月~2007年9月行ERCP检查和治疗1713例患者进行研究.结果 1713例患者中,49例(2.9%)并发ERCP术后胰腺炎(PEP),其中2例为诊断性ERCP,47例为治疗性ERCP,2例为重症,47例为轻症,均经内科综合治疗后痊愈出院.与PEP相关的主要因素有既往有胰腺炎病史、术中有与内镜操作无关的腹痛、女性、既往有药物过敏史、胰管多次显影、胆总管直径不增加、插管困难、疑有oddi扩约肌功能障碍、胆道扩约肌气囊扩张术、服用糖皮质激素史等.结论 PEP与患者自身因素及医师操作技术有关,提高操作技术、术后鼻胆管引流、药物预防、术后积极治疗能有效预防或减轻PEP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究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在胆囊癌合并恶性梗阻性黄疸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19年9月该院收治的20例胆囊癌合并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ERCP治疗前后总胆红素(TBil)和直接胆红素(DBil)水平,以及病理组织情况。结果 ERCP治疗前后TBil[(230.61±100.73)和(110.10±55.02)μmol/L]和DBil[(190.93±99.72)和(88.13±38.30)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采用活检钳和细胞刷联合活检的阳性率高于单项活检(P=0.019,P=0.008)。结论 ERCP对于晚期胆囊癌合并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有较好的退黄效果,改善了患者生活质量,可在患者无外科手术指征时取活检确诊胆囊癌,为进一步综合治疗提供病理依据。  相似文献   

18.
王晓宁 《全科护理》2010,8(31):2832-2833
[目的]探讨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行经皮经肝胆道穿刺引流术(PTCD)的护理。[方法]对12例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行PTCD术,同时加强围术期护理。[结果]12例病人均穿刺引流成功,症状改善,4周内8例血清总胆红素恢复正常,3例血清总胆红素下降50%,1例轻度好转。[结论]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行PTCD术可明显缓解症状,加强围术期护理是手术成功的保证。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对经皮经肝胆管引流术(PTBD)与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对接术治疗梗阻性黄疸术围手术期的护理,总结其临床护理特点。方法采用围手术期的护理程序对行ERCP失败后,实施PTBD与ERCP对接胆道支架植入术的17例梗阻性黄疸患者进行护理总结。结果本调查中17例PTBD与ERCP对接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均获得成功,无护理并发症出现。结论PTBD与ERCP对接术是治疗ERCP失败的梗阻性黄疸的一种新方法,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因此总结该项技术的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对于协助此类患者平稳过渡手术时期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