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目的:探讨改良儿童早期预警评分联合分级护理在急诊高热惊厥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5月1日~2019年5月31日收治的280例高热惊厥患儿按照不同的护理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4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改良儿童早期预警评分联合分级护理;比较两组急救效果及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抢救时间、体温恢复时间、惊厥持续时间及家属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改良儿童早期预警评分联合分级护理应用在急诊高热惊厥患儿中,能强化急救效果,提高家属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马榆  王树静 《妇幼护理》2022,2(7):1601-1603
目的 分析改良儿童早期预警评分联合分级护理在急诊高热惊厥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我院 2019 年 1 月至 2021 年 10 月急诊 50 例高热惊厥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25 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改良儿童早期预警评分 联合分级护理。观察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检出时间、症状持续及抢救时间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护理效果(95.67%) 好于对照组(80.00%)(P<0.05)。观察组各级与对照组相比较检出时间更短(P<0.05)。观察组惊厥停止时间、体温恢复时 间和抢救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95.67%)高于较对照组(73.33%)(P<0.05)。结论 改 良儿童早期预警评分联合分级护理对急诊高热惊厥患儿的应用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急救护理路径联合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术后运动耐力及生活自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回顾性收集2020年6月至12月于我院实施常规急救护理的AMI患者38例病例资料,将其纳入对照组,另收集2021年1月至6月于我院实施急救护理路径联合早期心脏康复护理的AMI患者38例临床资料,将其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临床指标、运动耐力、心功能、生活自理能力及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进出急诊时间、胸痛缓解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干预前,LVEF、MBI评分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6 min步行距离长于对照组,LVEF、MBI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救护理路径联合早期心脏康复护理可缩短AMI患者救治时间及胸痛时间,改善PCI术后心功能,提高运动耐力及生活自理能力,降低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黄美玲 《妇幼护理》2021,1(1):180-182
目的 探究急诊高热惊厥患儿护理方案,明确改良儿童早期预警评分联合分级护理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 2020 年 1 月至 2021 年 10 月 126 例急诊高热惊厥患儿为研究对象。应用双盲法分组,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 组各 63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实施改良儿童早期预警评分联合分级护理。以急救情况、并发症 发生率和家属满意度,判定两组护理效果差异。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惊厥持续时间、急救时间、高 热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缩短,且观察组患儿家属预检分诊、基础护理、照护指导以及健康教育方面的护理 满意度评分更高(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4.76%)率低于对照组(15.87%)(P<0.05)。结论 急诊高 热惊厥患儿予以改良儿童早期预警评分联合分级护理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英国早期预警评分系统估测急诊抢救患者所需护理工时的结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1月该院收治的60例急诊抢救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应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研究组应用英国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对比两组患者诊断准确率及抢救患者所需护理工时。结果研究组诊断准确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早期预警评分均可缩短患者护理所需工时,但是研究组患者抢救所需护理工时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抢救患者应用英国早期预警评分系统可有效缩短急救所需工时,提升护理干预效率,诊断诊断准确率更高,可有效评估患者预后治疗效果,应在临床急救抢救治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诊护理路径联合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1日~2019年3月1日收治的90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入院单双顺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急诊护理路径联合循证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急救时间、心理状态[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并发症发生情况、预后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测量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通路建立时间、急救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1),HAMA、HAMD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室颤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1),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诊护理路径联合循证护理能提高AMI患者的抢救效果,缓解其不良心理,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和复发率,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基于流程分散策略的二次分诊结合改良预警评分对急诊诊疗效率及护理质量的影响。方法 择取2019年9月至2020年11月我院接收的108例急诊患者,根据管理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5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急诊管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施基于流程分散策略的二次分诊结合改良预警评分护理管理。比较两组的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预检评估时间、转运时间、接诊时间、多科会诊等候时间、急诊救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护理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流程分散策略的二次分诊结合改良预警评分可提高急诊患者的诊疗效率及护理质量,同时还能提升其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讨改良早期预警分级评分系统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择我院急诊科留观室的600例急诊病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0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入院后采用改良早期预警分级评分系统进行疾病严重程度评估,根据其评估结果实施相应护理,比较两组病人的分诊评估时间、急诊科停留时间、总抢救时间、抢救成功率、死亡率、并发症发生率、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并比较两组病人或家属的心理状态评分、护理满意度。[结果]组间分诊评估时间、急诊科停留时间、总抢救时间比较,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其病死率、各类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其住院费用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病人或家属护理后的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较护理前降低(P0.05),而护理后观察组的各项心理状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组间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的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中应用改良早期预警分级评分系统进行评估,可有效指导急诊护理,提高护理效果,有利于提高急诊科分诊效率和抢救成功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优化急救护理流程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救中的效果。方法将本院2013年5月—2014年8月急诊抢救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作为观察组,按照急救护理流程优化路径进行抢救;将2013年5月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作为对照组,采用常规传统的急救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生命体征的变化情况,比较2组抢救效果和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呼吸、心率、血压较对照组平稳(P0.05);观察组在进出急诊室时间、PCI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住院期间观察组死亡率、复发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救护理流程优化路径可提高AMI患者的抢救效果,缩短等待治疗处理时间,提高急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预后较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联合预见性对症护理在肺结核咯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我院2014年11月至2015年5月收治的肺结核咯血患者以随机字母法抽取30例分为观察组,将2015年7月至2016年1月收治的肺结核咯血患者以随机字母法抽取30例分为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及有预见性的对症护理措施,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平均咯血次数、咯血停止时间及平均住院时间.结果 观察组平均咯血次数、咯血停止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肺结核咯血患者采用改良早期预警评分可以尽早发现患者的潜在危险因素,降低咯血次数,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咯血时间及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1月我院急诊科救治的300例AMI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护理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15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诊护理流程,观察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比较两组的急诊救治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分诊评估时间、...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措施应用于心肌梗死患者救治过程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本院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分诊评估时间、心电图时间、静脉采血时间、静脉用药时间、急救总时间均短于对照组,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焦虑、抑郁程度均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观察组院内再发AMI以及再次PCI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诊心肌梗死患者给予急诊优化护理能够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提高救治成功率,降低院内复发率,属于一种有效的护理措施,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究急诊全程优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急救中的康复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10月—2016年10月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4例,按照入院顺序将患者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急诊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急诊全程优化护理,比较2组患者急救时间差异及治疗后康复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分诊评估时间、静脉采血时间、建立静脉通道时间、急诊手术时间、急救总时间、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与治疗前比较,2组患者LVEF、LVEDV、LVFS等心功能水平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LVFS水平较对照组显著较高,LVEDV水平较对照组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院内AMI复发率为6.38%,较对照组的21.28%显著较低(P0.05);观察组院内再次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手术(PCI)率为10.6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7.66%(P0.05)。结论给予AMI患者全程优化护理能保证抢救工作的有序进行,有效缩短急救时间,挽救患者缺血心肌,最大限度保障了手术的顺利进行,提高抢救成功率,明显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临床护理路径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发生应激性溃疡的影响。方法收集来本院就诊的重型颅脑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8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一般护理,观察组按照临床护理路径表格内容进行护理,记录并统计两组患者的住院天数、抢救时间、相关抢救费用及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出院时对两组患者及家属进行满意度调查并计算满意率。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抢救时间、抢救费用明显降低,住院天数明显缩短(P0.01)。观察组患者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患者及家属满意度明显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明显降低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降低应激性溃疡的发生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值得在颅脑损伤患者中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协作团队(MDT)的急救护理路径在创伤性休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急诊抢救室收治的创伤性休克患者200例为研究对象。其中2018年1—12月收治的112例患者为对照组,给予常规急救护理措施;2019年1—12月收治的108例患者为观察组,实施基于MDT的急救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患者院内抢救反应时间、抢救结果和家属满意度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抢救介入时间为(8.4±5.8)min,急诊停留时间为(15.0±4.3)min,术前准备时间为(10.4±3.2)min,低于对照组的(14.1±6.7)、(19.7±4.1)、(13.6±3.5)min,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抢救成功率高于对照组(90.7%vs.73.2%)、患者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生率低于对照组(7.4%vs.17.0%)、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4.6%vs.1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家属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40.8±3.6)vs.(37.4±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基于MDT的急救护理路径可缩短创伤性休克患者的院内抢救反应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和患者家属满意度,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改良急诊护理流程对脑梗死患者抢救效果及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沾化区人民医院收治的脑梗死患者54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7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改良急诊护理流程,比较2组患者抢救效果、睡眠障碍.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救治时间、待手术时间均比对照组短;观察组总死亡率也低于对照组;观察组 PSQI 评分比对照组低.2 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急诊护理流程能够有效抢救脑梗死患者,帮助患者克服睡眠障碍,效果显著,非常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采用院前急救联合护理干预施措对急性心肌梗死(AMI)病人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收治的AMI病人158例,按入院方式分为两组,观察组86例由医护人员出车接诊,实施院前急救联合护理干预,对照组72例由家属自行送至医院,未接受专业的院前急救及护理。对比两组发病至抢救时间以及溶栓与住院时间,统计两组血栓再通率与病死率。[结果]观察组发病至抢救时间(24.25min±12.62min)、溶栓时间(1.62d±0.83d)与住院时间(9.57d±4.48d)均短于对照组(45.14min±16.45min,4.03d±1.68d,18.65d±5.79d)(P0.05)。观察组血管再通率(79.07%)高于对照组(58.33%)(P0.05),病死率(6.98%)低于对照组(18.06%)(P0.05)。[结论]院前急救联合护理干预能够缩短AMI病人的救治时间,降低病死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智能化急诊分级分诊系统结合极致化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20年1月1日~6月30日采用常规分流护理的60例患者纳入对照组,将2020年7月1日~2021年1月1日采用智能化急诊分级分诊系统结合极致化护理的60例患者纳入研究组;比较两组救治时间、心肌梗死复发率、再行经皮冠状动脉...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全局式护理模式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前瞻性选取本院2014年3月至2015年11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分为2组,每组48例,对照组入院后予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全程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抢救效果以及患者对护理服务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显效率、总有效率分别为54.17%、95.8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1.25%、77.08%( 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进出急诊室时间及住院费用等抢救效果均明显优于对照组( P<0.05),且院内 AMI 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观察组满意率、总满意度分别为50.00%、97.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27.08%、82.25%( P<0.05)。结论在急诊护理中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实施全局式护理,有利于减少患者住院时间,降低复发率,提高护理满意度,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