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探讨导致患者肠造口周围皮肤破损相关因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防范对策。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本院收治的肠造口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发生肠造口周围皮肤破损11例。收集患者的年龄、性别、经济支持情况、有无造口袋过敏、造口袋位置是否规范、是否过度擦洗皮肤、存在排泄物,造口袋更换是否及时、对疾病知识的了解以及是否有潜在皮肤病。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导致造口周围皮肤破损的危险因素。结果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操作不规范、排泄物的污染及造口袋过敏等为导致患者肠造口周围皮肤发生破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肠造口患者极易发生造口周围皮肤破损,加重病情,诱发或加重感染,因此,必须明确导致皮肤破损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制定针对、有效的防范措施,避免和减少皮肤破损的发生,促进疾病康复。  相似文献   

2.
149例小儿肠造口并发症分析及其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小儿肠造口围造口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149例肠造口的临床护理资料。[结果]149例肠造口患儿,随访128例,共56例病人发生164例次并发症,主要的并发症为营养不良(54.69%)、电解质紊乱(29.69%)、造口周围皮肤糜烂湿疹(23.44%)、造口肠管脱垂(8.59%)、造口肠管回缩(3.91%),均二期顺利关闭造口。[结论]小儿肠造口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小肠造口的并发症较结肠造口多见;专业造口技术、造口护理方法与并发症发生率及二期手术的成功率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微凸底盘造口袋联合宽胶带在肠造口回缩患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7年1月—2020年12月收治的肠造口术后并发肠造口回缩的患儿40例,按照组间基线资料匹配的原则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20例。观察组肠造口粪便收集采用50 mm微凸底盘两件式造口袋联合2.5 cm宽胶带封边增加稳固性,对照组采用一件式平面底盘儿童造口袋。跟踪评价1个月后两组患儿造口袋更换频次、肠造口周围皮肤DET评分[颜色改变(D)、浸渍/溃疡(E)、组织增生(T)]、肠造口周围皮肤刺激性皮炎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儿肠造口周围皮肤刺激性皮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造口袋更换频次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肠造口周围皮肤DET评分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肠造口粪便收集采用50 mm微凸两件式造口袋联合2.5 cm宽胶带封边虽不能明显降低肠造口回缩患儿肠造口周围皮肤刺激性皮炎的发生率,但可明显减少造口袋更换频次,降低肠造口周围皮肤损害程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造口患者造口周围性皮炎发生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5月我院收治的结直肠癌造口患者186例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社会人口学资料和临床病历资料,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结直肠癌造口患者造口周围性皮炎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186例患者中发生造口周围性皮炎58例(31.18%),其中粪水性皮炎23例,真菌感染16例,毛囊炎11例,外界刺激损伤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辅助化疗、辅助放疗、造口产品及造口类型是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发生造口周围性皮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造口护理知识是结直肠癌造口患者发生造口周围性皮炎的保护因素(P<0.05)。结论导致结直肠癌造口患者造口周围性皮炎发生的影响因素较多,为此应加强造口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提升其造口相关护理知识认知水平,制定规范化的预防机制,减少结直肠癌造口患者造口周围性皮炎发生率,减轻身心痛苦,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造口回缩是肠造口重要的并发症之一[1],其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为造口开口与周围皮肤相平,又叫平齐造口;另一种为造口开口低于周围皮肤,又称凹陷造口。当粪便稀软时,尤其是回肠造口者,容易引起排泄物渗漏,导致造口周围皮肤  相似文献   

6.
洪涛  李华  彭静君 《护理学报》2014,(18):39-40
总结10例回肠造口患者造口周围凹陷伴有造口回缩及皮炎的护理经验。根据回肠造口回缩伴有周围皮肤凹陷、造口周围皮肤炎、回肠造口排泄物含有消化酶的特点,选用凸面底盘加补片U字形的简化粘贴方法,用皮肤保护粉加保护膜保护皮肤,用吸收棉等措施,控制造口排泄物渗入皮肤。通过处理,10例造口患者或家属能熟练粘贴造口袋,造口周围皮肤恢复正常,造口袋在使用期5 d左右均没有渗漏现象,护理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乡村永久性肠造口患者出院后的造口情况,为提高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造口门诊复查、电话回访、家庭访视、造口联谊会的方式,对36例因各种肠道疾病实施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出现造口并发症有25例(69.4%),其中造口周围皮炎12例,造口旁疝10例,造口脱垂、造口水肿、造口局部肿瘤复发各1例。能完全进行造口自我照顾28例(77.8%),每天用于造口护理的时间小于30min占44.4%,平时不用造口袋3例占8.3%,只有6.1%使用质量好的两件式黏贴造口袋。结论对乡村永久性肠造口患者需给予更有针对性的支持和帮助。  相似文献   

8.
刘丽  韩杉  关萍 《护理与康复》2015,14(7):658-660
总结24例腹壁切口内置肠造口患者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做好舒适护理,重视造口及切口的评估及护理,同时加强营养支持。并发造口肠管水肿12例、造口周围皮肤黏膜分离4例、回肠造口与腹壁平齐4例,4例无造口相关并发症,24例均出现切口感染,经治疗和护理,切口均丙级愈合,切口愈合时间为术后10~17d,平均13d;肠造口水肿逐渐消退,肠造口皮肤黏膜分离也逐渐愈合,肠管可正常排出粪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老年肠造口患者造口定位及造口护理的方法,减少老年患者肠造口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其生存质量。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3年3月我科行术前定位的肠造口患者60例,术前由造13治疗师、床位医师、护士、患者共同参与造13定位,急诊手术由手术医师进行;根据老年患者的特点,进行造13护理,预防和治疗造VI并发症。结果:本组术前定位的肠造口患者术后发生皮肤黏膜分离11例,造口周围炎14例,造口回缩6例,造口旁疝4例,造口脱垂1例。结论:术前造13定位使患者更容易接纳造口的存在,主动参与造口的护理,促进了护患关系,减少了造口患者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10.
朱新青  谢艳 《护理研究》2009,(12):3142-3143
[目的]探讨改良式人工肛门袋在肠造口病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住院的123例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65例应用改良式人工肛袋(带有多层带孔卫生纸垫),对照组58例应用一次性粘贴肛门袋,观察两组病人肠造口黏膜及周围皮肤损伤感染发生率及每天肠造口护理时间。[结果]病人手术后肠造口开放造口2周内实验组仅有1例发生造口黏膜及周围皮肤损伤感染,未发生造口黏膜损伤出血。对照组有13例发生不同程度造口周围皮肤红肿感染,5例发生造口黏膜损伤出血,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每天肠造口护理时间实验组较对照组短(P〈0.001)。[结论]改良式人工肛袋应用于肠造口病人护理中,可有效减少肠造口并发症,减少肠造口护理时间。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适时护理干预对肠造口患者皮肤问题、自我效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肠造口的8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适时护理,比较两组术后造口周围皮肤问题发生率;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表(VAS)、造口患者自我效能表、造口患者生活质量量表(QOL)评定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间造口周围皮肤疼痛情况、干预前后自我效能、生活质量的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造口周围皮肤问题及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1 d、3 d、1周、2周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3个月,观察组自我效能量表评分、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肠造口患者临床干预中采用适时护理可减少肠造口相关皮肤问题发生率,减轻患者术后疼痛,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改善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报告11例小肠双腔造口患者肠造口的护理。方法注重小肠双腔造口的局部管理,加强肠内营养及肠液回输时的护理。结果 11例患者肠造口血运良好,颜色红润,肠内营养及肠液回输耐受较好,未发生周围皮肤破溃、腹胀腹泻及堵管等并发症,患者营养状况改善良好。结论小肠双腔造口为暂时性造口,良好的护理可以减少和杜绝并发症的不必要发生,与患者营养等治疗同步进行,为患者的下次手术做好充分准备,使患者减少不必要的痛苦和额外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康惠尔溃疡粉及3M无痛保肤膜在肠造瘘患儿造口周围受损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7年8月~2011年8月肠造瘘造口周围皮肤受损患儿60例,将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使用康惠尔溃疡粉及3M无痛保肤膜护理肠造瘘患儿造口周围受损皮肤,对照组采用常规氯锌油及保鲜膜护理肠造瘘患儿造口周围受损皮肤,观察两组患儿造口周围受损皮肤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康惠尔溃疡粉及3M无痛保肤膜能使水蒸气和氧气透过皮肤,更有效地促进了造口周围受损皮肤的恢复,且操作方便、简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调查临时性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后期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8年8月—2018年12月在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结直肠外科门诊和造口门诊复诊的136例临时性肠造口病人为调查对象,应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对其进行调查。[结果]临时性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得分总分为(93.96±15.47)分,处于中等水平;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特征的临时性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因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居住状况、是否发生造口相关并发症及是否放化疗的不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居住状况及是否发生并发症是影响临时性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独立因素(P<0.05)。[结论]临时性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有待提高,故需聚焦于提高临时性肠造口病人自我护理能力的干预研究,以提高病人的自我护理能力,降低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改善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早产儿肠造瘘术后护理要点,以减少其近远期并发症.方法:通过对35例肠造瘘术后早产儿实施加强保暖、密切观察病情、营养支持、科学护理造口、重视宣教等措施观察护理效果.结果:34例患儿病情稳定,带造口袋出院,择期行根治术;1例因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结论:正确科学护理肠造口,可减少术后近远期并发症,促进患儿术后恢复,提高患儿的生存率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与决策树模型分析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3月—2019年12月在胃肠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 383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病例资料,分别建立Logistic回归模型与决策树模型,比较2种模型的分析结果。结果 1 383例结直肠癌术后患者71例非计划性再入院,非计划性再入院率为5.13%。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显示,术后并发症、肿瘤TNM分期≥III期、术前合并症≥2项是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的独立危险因素。决策树模型分析显示,术后并发症是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其后依次为术前合并症≥2项、肿瘤TNM分期≥III期、肠造口、手术方式。Logistic回归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73,决策树模型为0.790,2个模型的ROC曲线下面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414,P>0.05)。结论 术后并发症、肿瘤TNM分期≥III期和术前合并症≥2项是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的重要影响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与决策树模型对结直肠癌术后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影响因素的分析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临床护士需采取针对性的预防和护理干预措施,降低患者非计划性再入院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智谋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提高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智谋水平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取便利抽样,使用一般资料调査表、智谋量表(Resourcefulness Scale,RS)、社会影响量表(Social Impact Scale,SIS),对2020年1月—2021年3月就诊于福建省某三级甲等肿瘤专科医院的260例永久性肠造口患者进行问卷调査。结果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智谋总分为(77.02±14.27)分,其中个人智谋得分为(46.41±9.04)分,社会智谋得分为(30.61±5.79)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文化程度、是否参加过造口组织、有无造口并发症、社会排斥和社会隔离是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智谋水平的主要影响因素(P<0.05),共解释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智谋变异的75.7%。结论 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智谋处于中等水平,医护人员需加强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智谋的提升,尤其是高龄、低学历、未参加过造口组织、有造口并发症的患者;社会影响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智谋有负向影响,尤其是存在社会排斥和社会隔离的患者,以进一步提升其智谋水平,降低患者病耻感水平。  相似文献   

18.
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在高龄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出院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2014年6月间在我院行经皮内镜下胃/空肠造口术治疗的高龄患者6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出院后采用常规护理宣教及门诊随访;针对观察组患者,科室成立导管管理小组,出院后给予患者定期家庭访视及电话随访。在干预一年后,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期间导管并发症情况,并评估患者照护者导管护理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及患者及照护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出院一年内,观察组患者的造口感染、堵管、腹泻、造口旁渗漏等导管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且观察组患者照护者的导管护理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及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延续护理方案的实施可有效控制高龄PEG/J患者出院期间并发症的发生,且有助于提高患者照护者的家庭护理能力,进而促进提出院患者满意度的提升。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术前造口定位对肠造口患者造口相关并发症发生率影响,为临床实践提供循证依据。 方法: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Pubmed、Cochrane Library、CINAHL、Embase、Ovid Emcare、British Nursing Index,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2年6月15日。由2名研究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32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术前造口定位可有效降低造口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RR=0.38,95%CI(0.28,0.53),P<0.00001]、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发生率[RR=0.47,95%CI(0.29,0.75),P=0.002]、造口渗漏发生率[RR=0.20,95%CI(0.09,0.45),P<0.0001]、皮肤黏膜分离发生率[RR=0.28,95%CI(0.13,0.61),P=0.002]、造口回缩发生率[RR=0.50,95%CI(0.27,0.92),P=0.03]、造口狭窄发生率[RR=0.27,95%CI(0.10,0.72),P=0.009]、造口旁疝发生率[RR=0.23,95%CI(0.14,0.36),P<0.00001]、造口脱垂发生率[RR=0.38,95%CI(0.19,0.76),P=0.006]、造口出血发生率[RR=0.26,95%CI(0.08,0.78),P=0.02],但不能显著降低造口缺血发生率[RR=0.45,95%CI(0.15,1.38),P=0.16]及造口水肿发生率[RR=0.23,95%CI(0.00,28.52),P=0.55]。 结论:术前造口定位能有效降低肠造口患者造口相关并发症总发生率以及造口周围皮肤并发症、造口渗漏、皮肤黏膜分离、造口回缩、造口狭窄、造口旁疝、造口脱垂、造口出血发生率,但对于降低造口缺血及造口水肿发生率的证据不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