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讨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临床特征及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40例儿童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分析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比较其临床特征。按照随机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给予综合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 40例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患儿四季发病率无明显差异,发病诱因以呼吸道感染、病毒性感染、消化道感染以及接种疫苗有关,发病年龄以3~12岁为主;临床分型中25例(62.5%)为脑型,15例(37.5%)为脑脊髓型。临床表现中以发热、肢体瘫痪、惊厥为主,其次是精神症状、头痛、意识障碍等;通过实验室检查结果表明患儿的白细胞、蛋白质、Ig G指数、OB阳性率等指标的异常率均较高。神经影像学检查表明患儿以白质病灶为主;研究组患者住院时间、Ig G指数、白细胞个数、OB阳性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播散性脑脊髓炎的临床症状较为明确,及时给予对症治疗并辅助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0例急性肠梗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入院后两组患者均行手术治疗,治疗期间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行综合性护理干预。评价两组患者临床治疗相关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的总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手术时间、术后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急性肠梗阻患者临床手术治疗中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促进患者恢复,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对急性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抽取我院2016年1月-12月之间收治的90例急性脑卒中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一组为观察组,一组为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人员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的恢复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恢复的情况明显好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NDF)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四肢功能的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脑卒中患者应用卒中单元护理模式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的缺损和肢体功能,促进患者病情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全方位精细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5月我科收治的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12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全方位精细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各项临床指标、临床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退热时间、肺部湿啰音消失时间、X线片显示肺部阴影消失时间、心率恢复时间和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方位精细化护理干预应用于肺炎支原体感染患儿可明显提高疗效,减轻临床症状,促进患儿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的影响。方法:将143例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64例和观察组7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临床症状改善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肺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重症腺病毒肺炎患儿的临床疗效,缩短症状改善时间,改善肺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全子宫切除术患者恢复的影响。方法将120例行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2组均采用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观察2组护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评分,护理干预后疼痛评分和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及术后并发症(阴道残端出血、腹胀、非特异性发热)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护理干预后焦虑、抑郁、疼痛评分及术后阴道残端出血、腹胀、非特异性发热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均P<0.05)。结论对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术后切口疼痛,促进肠道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更多还原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在改善重症脑炎患儿肢体运动功能及预后中的应用。方法将我院2012年12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80例重症病毒性脑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症状恢复情况、临床疗效、肢体运动功能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意识障碍、惊厥、颅神经障碍、肢体功能障碍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肢体功能评分、预后评分高于对照组,1年后的智力低下、语言障碍、行为异常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早期护理干预能够改善重症脑炎患儿的肢体运动功能和预后,减少病残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病理性黄疸患儿中的应用及临床效果。方法:将300例病理性黄疸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5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检测比较两组患儿黄疸指数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黄疸指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胆红素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可缩短病理性黄疸患儿的黄疸消退时间及住院时间,提高治疗效果,促进患儿康复,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张华蓉  黄鸿珊  马丹燕 《妇幼护理》2023,3(15):3563-3565
目的 探究产后尿潴留患者应用综合护理干预对产后膀胱功能恢复时间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 2022 年 1 月至 2023 年 2 月纳入的 82 例产后尿潴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 41 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 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分析对比两组的护理效果、临床恢复相关指标、尿路感染及导尿情况。结果 观察组的护理效 果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膀胱功能恢复时间、出院时间、膀胱残留尿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尿路 感染和导尿情况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产后尿潴留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可促进膀胱功能的恢复,缩短膀 胱恢复时间及出院时间,降低尿路感染和导尿情况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0.
王孟洁 《妇幼护理》2024,4(1):124-126
目的 分析环境改良与功能干预在小儿哮喘临床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21年1月至2023年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4例哮喘患儿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7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环境改良与功能干预.比较两组的症状持续时间、住院的时间以及哮喘控制评分,肺功能指标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临床症状持续的时间和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哮喘控制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肺功能指标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小儿哮喘护理实施环境改良与功能干预能有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腹泻患儿应用中西医联合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将我院2014年8月至2015年6月接收的98例患有腹泻的患儿作为观察对象,将其进行分组:常规组49例进行西医护理;观察组49例患儿进行中西医联合综合护理,对比两组护理结果对患儿病情恢复的影响。结果:对比观察组与常规组临床恢复质量指标总有效率可知,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经统计学分析(P<0.05)突出差异较明显;此外,患儿家长对于两组不同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显示观察组护理方法满意度更高。结论:通过研究腹泻患儿应用中西医联合综合护理的临床效果可知其有临床应用推荐价值。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究综合护理干预实施于腹部手术后粘连性梗阻患者,其效果如何。方法挑取2018年12月至2019年10月本院110例腹部术后出现粘连性肠梗阻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55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对两组临床症状缓解时间予以对比。结果两组临床症状均缓解,但观察组临床症状缓解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100%)治疗明显高于对照组(91.43%),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经腹部手术后患者出现粘连性肠梗阻,对其进行综合性护理干预,其效果明显,值得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运动与护理一体化干预模式在急性踝关节损伤患者康复过程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5月收治的52例踝关节损伤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26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运动与护理一体化干预措施,分析及对比两组患者踝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数据。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踝关节功能评分和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运动与护理一体化干预模式在急性踝关节损伤患者康复过程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通过运动训练、护理干预、教育和指导等多方面的综合干预,可以促进急性踝关节损伤功能的恢复和改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康复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分析早期抚触配合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患儿胆红素水平及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8月我院接收的150例新生儿黄疸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7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早期抚触配合蓝光照射干预.比较两组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首次排便时间、...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防哮颗粒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对哮喘缓解期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90例哮喘缓解期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中药对照组、西药对照组各30例,中药对照组口服固本咳喘片,西药对照组吸入布地奈德气雾剂,治疗组口服防哮颗粒联合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三组干预前后安全性指标、呼吸道感染次数、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及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结果:三组患儿干预前后生命体征、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检查均未发现异常;治疗组干预后呼吸道感染次数、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优于干预前(P<0.05,P<0.01);治疗组干预后呼吸道感染次数、免疫球蛋白检测结果、T细胞亚群检测结果优于中药对照组和西药对照组(P<0.05,P<0.01)。结论:防哮颗粒联合中医护理干预可提高哮喘缓解期患儿的免疫功能,减少呼吸道感染次数,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综合护理预防肠梗阻患者术后感染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200例肠梗阻患者为研究对象,患者均采用梗阻部位远、近端肠管侧侧吻合术治疗,采用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综合护理组,各100例。常规组接受常规护理,综合护理组接受综合护理。比较两组的护理效果。结果综合护理组的肠梗阻症状缓解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NRS、APACHE-Ⅱ评分均降低,且综合护理组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两组的总体健康、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生命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心理健康评分均升高,且综合护理组高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组术后1周的切口感染发生率低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预防肠梗阻患者术后感染的效果显著,能够明显降低术后感染的发生率,提高生活质量,促进病情快速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手术室腹腔镜小儿疝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2019年1月医院收治的200例进行疝修补术的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匹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两组患儿均采取疝修补术进行治疗,其中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应用综合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的护理质量评分、手术后的身体各项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的护理质量和身体各项指标变化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需要实施疝修补手术的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可以降低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8.
张红霞 《妇幼护理》2022,2(4):873-875
目的 探讨个性化的护理指导对小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伴肠穿孔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 2020 年 3 月至 2021 年 2 月期 间本院收治的 92 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伴肠穿孔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 46 例。对照组接受 常规化的护理指导,实验组接受个性化的围手术期护理。分析对比两组的护理依从率、护理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以及生 活质量。结果 实验组的护理依从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护理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不良 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的神经功能,生理功能以及肢体功能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护理后的 神经功能,生理功能以及肢体功能显著提升,并且实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将个性化的护理措施运用到小儿坏 死性小肠结肠炎伴肠穿孔围手术护理中,可提升患儿的护理依从率和护理有效率,减少临床的不良反应发生,提升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脑梗死合并睡眠障碍患者的临床护理要点。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9年9月期间联勤保障部队第909医院收治的脑梗死合并睡眠障碍的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据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为一般性护理,观察组为综合性护理,比较2组的睡眠情况、神经功能缺损情况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不同的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的总睡眠时间、睡眠质量等指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睡眠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梗死合并睡眠障碍患者临床中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可改善患者的睡眠治疗并加上神经功能恢复,值得推荐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人性化护理在高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58例高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人性化护理以实现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患者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满意情况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能明显减少高龄结肠癌合并肠梗阻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患者对治疗及护理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