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目的:探究腹部手术患者实行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生命体征与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7月-2017年7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腹部手术的3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选择2017年8月-2018年8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腹部手术的3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比较两组术前与苏醒期心率与血压、苏醒期躁动程度。结果:观察组术前与苏醒期心率与血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苏醒期心率与血压均较术前高,且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苏醒期躁动程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应用于腹部手术患者可有效避免生命体征出现较大波动,减少躁动发生,促进机体康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作用。方法选取行全麻下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7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6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针对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的原因给予预防性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比较两组患者苏醒期心率、血压指标及躁动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苏醒期舒张压、收缩压及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5),躁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给予预防性和针对性的护理措施,可明显减少患者麻醉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和程度,有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并减少术后意外事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分级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及患者满意情况的影响。方法选择168例腹部手术患者分成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采用分级护理模式,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躁动发生率(16.67%)低于对照组(38.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焦虑自评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满意度(92.86%)高于对照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分级护理可降低腹部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发生,减轻患者躁动发生的程度,改善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术前体验式护理联合麻醉苏醒护理对经尿道前列腺钬激光剜除术(HoLEP)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4月1日~2022年4月30日确诊为良性前列腺增生(BPH)需行HoLEP治疗的96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8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常规护理方法,实验组实施术前体验式护理联合麻醉苏醒护理。比较两组全麻苏醒期心率和血压、躁动情况及心理状态。结果:实验组全麻苏醒期心率、血压优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实验组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术前体验式护理联合麻醉苏醒护理应用于HoLEP患者,能够降低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有效缓解交感神经兴奋引起的应激反应,改善患者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5.
护理干预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李梓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24):41-42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预防全身麻醉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180例全身麻醉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常规护理组(A组)与护理干预组(B组)各90例,A组实施常规护理,B组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焦虑评分、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及术后镇痛剂使用率.结果:术前、术后24 h两组患者焦虑测评分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B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低于A组(P<0.01);B组术后镇痛剂使用率低于A组(P<0.05).结论:对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可降低麻醉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提高患者的安全度与舒适度.  相似文献   

6.
李梓 《齐鲁护理杂志》2009,15(12):41-42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护理方法。方法:将17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5例。观察组在药物治疗同时从饮食、运动、心理、服药等各方面给予护理指导,而对照组不实施系统的护理指导,6个月后进行随访。结果:观察组患者的生活习惯及服药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指导可使患者对疾病有清楚的认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养成有益健康的生活方式,从而提高服药依从性。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麻醉前认知干预对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本院行腹部手术的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1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麻醉前认知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持续时间与严重程度的差异。结果观察组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9.80%)明显低于对照组(29.14%)(P 0.05);躁动持续时间(3.47±1.27) min短于对照组的(8.69±2.61) min(P 0.05);躁动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麻醉前认知干预可以降低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与严重程度,有利于保证手术效果和术后安全。  相似文献   

8.
全麻苏醒期躁动是全麻手术患者进入麻醉后复苏室护理工作中经常碰到的问题,表现为兴奋、躁动和定向障碍并存,不能指令行动,发生程度不同的不自主运动.严重时可造成患者自身的意外伤害等不良后果,若处理不当,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  相似文献   

9.
唐洁  伊同英  李生斌 《妇幼护理》2022,2(12):2814-2817
目的 研究手术麻醉患者实施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21 年 7 月至 2022 年 7 月期间本院收治行手术麻 醉治疗患者 104 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每组各 52 例。常规组采取常规护理,试验组采用麻醉护理一体化 管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苏醒期躁动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差错时间次数与平均交接时间,拔管与苏醒时间,心理状态,生 命体征指标和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苏醒期躁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护理差错事件及平均交接时 间显著少于常规组(P<0.05)。试验组拔管及苏醒时间显著短于常规组(P<0.05)。干预后,试验组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 自评量表(SAS)评分显著小于常规组(P<0.05)。对比分析心率、血压指标发现,两组 DBP(舒张压)、SBP(收缩压)、HR (心率)与干预前相比,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试验组 DBP(舒张压)、SBP(收缩压)、HR(心率)低于常规 组(P<0.05)。试验组满意度显著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手术麻醉患者临床护理中应用麻醉护理一体化管理,能够减少苏 醒期躁动及并发症发生,加快患者苏醒,改善患者心理状态,促进生命体征稳定。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全麻下开胸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230例入麻醉后恢复室(PACU)全麻开胸手术患者的观察,分析导致苏醒期躁动的各种不良刺激及影响因素。结果 230例全麻开胸患者中31例发生不同程度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为13.5%,其中主要以疼痛及尿管刺激为主。结论通过术前采取针对性的心理护理,争取患者的积极配合;苏醒期间专人看护,严密观察病情,充分吸氧,合理使用镇痛药物等,明显减少甚至避免了术后躁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12.
目的研究分析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对降低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效果。方法将68例行全麻腹部手术的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传统护理,观察组给予预防及针对性的护理。比较2组患者麻醉苏醒期的躁动程度、心率及血压值。结果观察组的麻醉苏醒躁动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苏醒期的心率及血压较基础值变化不显著(P0.05)。结论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能够显著降低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EA)的概述,分析了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影响因素,主要与麻醉因素、手术因素、管道因素、疼痛因素及个体因素相关,并归纳总结了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护理对策,主要做好术前健康宣教、安全护理、减少管路刺激、镇静、镇痛管理及改善环境舒适护理综合措施,为临床护理人员的护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ICU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芳  杨兵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14):3404-3405
目的:分析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原因以做好相应的护理。方法:通过统计2007年269例ICU患者躁动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269例中不能耐受气管导管106例,伤口疼痛68例,不能耐受尿管66例,脑出血及脑外伤术后患者29例。结论:分析引起患者躁动的原因,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护理,减少躁动对患者所造成的伤害,保障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15.
目的:对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在减少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躁动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选择我院2012年1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84例全麻下腹部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2例。将全麻苏醒期躁动的诱发因素作为根据,采用针对性和预防性的护理方法针对观察组患者进行护理;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针对对照组患者进行护理。对两组患者的躁动程度、血压指标以及苏醒期心率进行观察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苏醒期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3个指标上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出现苏醒期躁动的有6例,发生率14.29%,对照组患者出现苏醒期躁动的有10例,发生率23.8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针对性和预防性的护理方式针对腹部手术患者全麻苏醒期进行护理,能够使麻醉苏醒期患者出现躁动的程度和发生率得到明显降低,对患者病情的康复十分有利,同时还可以使术后意外事件的发生率明显减少。  相似文献   

16.
全麻苏醒期躁动(EA)是指患者在全身麻醉停止,手术结束,麻醉苏醒时出现不自主运动、不听从医护人员指令、语无伦次、哭喊或呻吟、企图拔除安置的各种管道等,严重时可造成管道脱落,患者自身的意外伤害等不良后果。因此,了解EA的危害及其发生原因、机制,以便更好地预防、处理及正确护理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问题。本文将EA原因及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手术室麻醉苏醒期护理对腹部手术患者全身麻醉苏醒期躁动(EA)及血压、心率等指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106例腹部手术患者进行分析,将行常规护理者作为对照组(53例),行手术室麻醉苏醒护理者作为研究组(53例),比较2组EA评分、EA发生率、心率、血压变化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组EA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苏醒期心率、舒张压、收缩压等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总不良事件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患者行手术室麻醉苏醒期护理可降低EA发生率,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8.
539例全麻手术患者苏醒期躁动原因分析及护理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刘新 《中华护理杂志》2007,42(10):886-888
目的分析全麻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原因,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通过对2400例术后入麻醉恢复室的全麻患者的观察,分析各种不良刺激导致躁动的发生率、不同手术类型苏醒期躁动的发生率,以及催醒药的使用与苏醒期躁动的关系。结果539例患者发生不同程度的苏醒期躁动,发生率22.46%;各种不良刺激所致苏醒期躁动的发生以疼痛和尿管刺激多见,分别占49.35%及33.77%,不同手术类型术后苏醒期躁动发生率不同,胸外科手术后发生率为55.67%,显著高于其他科术后躁动发生率;用药物催醒的患者苏醒期躁动发生率29.40%,高于不用催醒药的18.72%。结论护理人员应熟悉苏醒期患者躁动产生的原因及危害,并采取针对性的护理。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 分析全麻苏醒期患者躁动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对2009年12月至2010年12月本科45例全麻苏醒期躁动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提出护理对策.结果 45例躁动患者经及时处理,病情稳定后安返病房.麻醉用药、术后不良刺激、在麻醉状态下行导尿术、吸入麻醉药等是患者产生躁动的原因,应给予心理护理、药物预防等相应护理措施.结论 针对不同的原因进行护理,可减少全麻苏醒期躁动对患者所造成的危害,从而保障患者的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