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子宫瘢痕修补术治疗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的效果。方法对36例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患者实施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子宫瘢痕修补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6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63.6±17.8) min,术中出血量(72±15.5) mL。术后发生2例(3.45%)切口感染,均经对症处理后愈合。未发生阴道穹隆切口愈合不良、膀胱损伤等并发症。术后住院时间(7.43±1.20) d。术后随访6~12个月,月经来潮时间(29.02±3.24) d。末次随访,治愈33例,好转2例,无效1例。术后复发2例。结论术后对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憩室患者应用腹腔镜辅助经阴道子宫瘢痕修补术,具有微创、并发症发生风险低、症状改善显著、术后恢复迅速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开放与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对老年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60周岁以上腹壁切口疝患者52例的临床资料,其中开放组24例,腹腔镜组28例.结果 两组在手术时间、切口感染、血清肿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9±4) ml]、住院时间[(8±3)d]、术后疼痛7例(25.01%),明显优于开放组(P<0.05).两组均无患者死亡,随访3个月至2年,开放组复发3例,腹腔镜组未见复发.结论 两种治疗方法同样安全有效,但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具有创伤小、疼痛轻、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等优点.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效果。方法对26例术后切口疝患者应用腹腔镜行无张力疝修补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6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手术时间55~97 min,术后住院时间4~10 d。术后腹壁血清肿2例,未发生切口感染等其他并发症。患者均获随访6~12个月,无复发病例。结论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复发率低、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4.
目的比较腹腔镜腹腔内补片置入术(IPOM)与开放腹膜前间隙补片置入术(Sublay)治疗腹壁切口疝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01—2019-01间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接受疝修补术治疗的76例腹壁切口疝患者,将36例行腹腔镜IPOM术的患者作为腔镜组。将40例行开放Sublay术的患者作为开放组。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2组患者均成功完成手术。2组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中出血量、术后肠蠕动恢复时间及住院时间均少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术后近期疼痛发生率低于开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并发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IPOM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疼痛轻、出血少、并发症少等优点,具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腹壁大切口疝和巨大切口疝治疗经验。方法对我院采用补片行开放式腹壁大切口疝和巨大切口疝修补术的51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肌前补片修补法3例,肌肉间补片修补法3例,肌后腹膜前补片修补法39例,腹腔内补片修补法6例。手术时间109~195 min,平均135.2 min;术中出血15~90 ml,平均35.6 ml;术中无血管和内脏损伤等并发症。术后3~7 d(平均4.9 d)下床活动;住院时间7~19 d,平均9.7 d。2例患者术后出现浆液肿,经穿刺抽吸、负压吸引和腹带加压包扎后治愈。51例患者随访12~36个月(平均24.5个月),3例(5.9%)患者复发,后行开放式腹腔内补片修补手术,恢复良好,无再复发。所有病例无慢性疼痛。结论应用补片行开放式腹壁大切口疝和巨大切口疝修补术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方法,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切口并发症的发生原因、治疗、预防及预后。方法:回顾分析2007年4月至2010年6月965例LC患者的临床资料,术后38例发生切口并发症,其中切口感染36例,切口出血1例,切口疝2例(1例为剑突下切口感染后发生腹壁切口疝)。结果:36例切口感染患者予以换药、扩创引流、全身或局部应用抗生素、二期缝合、调整血糖等治疗,1例感染后出现切口疝的患者再次手术。1例切口出血患者,行床边缝合。切口疝患者再次手术。患者均顺利康复。结论:严格的无菌技术、恰当的切口选择、细致与规范的技术操作、良好的麻醉配合、合理的术后处理,可有效减少LC术后切口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比较腹腔镜修补及开放式Onlay修补术在腹壁切口疝的临床效果,探讨腹腔镜修补术在腹壁切口疝的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 2012年8月~2018年12月我院肝胆外科收治的腹壁切口疝病人52例,其中Onlay组28例,采用Onlay修补法(肌鞘前的修补),腹腔镜组24例,采用腹腔镜修补法,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术后疼痛程度、术后并发症、术后恢复情况及炎症指标等。结果 (1)腹腔镜组的手术时间长于Onlay组,术中失血量少于Onlay修补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组术中肠管损伤2例,Onlay组肠管损伤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腹腔镜组术后12、24、48小时疼痛评分均低于Onla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腹腔镜组术后切口感染2例,不全性肠梗阻1例,共3例(12.50%)。Onlay组术后血清肿1例,切口感染4例,不全性肠梗阻各3例,共8例(28.57%)。两组病人术后均未出现肠漏。腹腔镜修补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Onla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腹腔镜组术后住院时间、下床活动时间短于Onlay修补组,住院费用高于Onlay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5)两组术后12、24、48小时血清炎症因子指标(CRP、IL-6、PCT)比较,腹腔镜组均低于Onlay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6)术后随访6~48个月,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腔镜组复发率腹(4.17%)略低于Onlay组(7.14%)。(7)术后随访6个月时,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手术方式治疗腹壁切口疝均安全、有效。腹腔镜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具有术后活动早、术后住院时间短、减轻术后炎症反应、改善术后生活质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的手术操作方法、适应证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4月至2014年6月为38例患者行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的临床资料。结果:38例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40~90 min,平均(56±6)min;术后排气时间12~48 h,术后住院(6.5±1.5)d。术后5例患者出现血清肿,进行2~3次抽液同时腹带加压包扎后血清肿消失,无肠梗阻、肠穿孔、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随访6~24个月,未出现切口疝复发。结论: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具有手术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发生率及切口疝复发率低等优点,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肌后间隙修补法(Sublay)在腹壁切口疝患者治疗中的手术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7年8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疝和腹壁外科107例行Sublay手术的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患者的一般资料、手术方法、并发症及术后转归情况,随访其有无切口疝复发及补片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 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60.3±7.8)min,平均住院时间(17.6±5.3)d,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2例患者出现脂肪液化,经换药后伤口愈合;1例患者出现皮下血肿,1例患者出现血清肿,经局部加压保守治疗后治愈,无伤口感染及局部异物感,无死亡患者。随访时间6~38个月,平均随访时间(22.7±10.8)个月,无切口疝复发,无死亡患者,无补片感染、慢性疼痛及局部异物感等补片相关并发症发生。 结论肌后间隙修补手术(Sublay)治疗腹壁切口疝结果满意,手术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10.
复合修补在下腹巨大切口疝患者腹壁重建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下腹巨大切口疝由于缺损巨大且毗邻耻骨、髂血管等重要结构而修补困难,探讨联合应用腹腔内网片植入术及Sublay修补术修复下腹巨大切口疝的方法及疗效。方法 2008年11月-2010年8月,收治26例下腹巨大切口疝患者。男15例,女11例;年龄36~85岁,平均61岁。其中直肠癌术后切口疝11例(下腹正中切口),子宫切除术后切口疝6例(Pfannenstiel切口),膀胱切除术后切口疝9例(下腹正中切口)。11例既往曾行切口疝修补术。发生切口疝至入院时间为1~15年,平均8.5年。根据欧洲疝学会分型标准均为M3-4-5W3。疝环最长径为13~21cm,平均17.5cm。术前2周开始逐步扎紧腹带,直至将疝内容物全部还纳、患者体征平稳后,采用腹腔内网片植入术联合Sublay修补术重建腹壁。结果 26例均成功完成复合修补手术。术中见疝环面积为76.2~160.6cm2,平均112.5cm2;应用聚丙烯网片面积为75.3~170.5cm2,平均120.4cm2;应用复合补片面积为130.4~305.3cm2,平均220.0cm2。手术时间105.0~195.0min,平均155.5min;术后住院时间7~16d,平均12d。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4例(15.4%)发生血清肿,3例(11.5%)发生下腹慢性疼痛,均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24个月,平均14.5个月。未见疝复发及其他不适。结论腹腔内网片植入术联合Sublay修补术具有覆盖完全、复发率低等优点,是治疗下腹巨大切口疝的有效方法;注意围手术期处理及手术细节是确保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2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腹腔镜切口疝修补术的优缺点及手术技巧。方法:2011年7月至2013年2月为25例患者施行腹腔镜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其中20例行全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全腹腔镜组),5例行杂交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杂交组)。回顾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并发症等资料。结果:25例手术均获成功。全腹腔镜组手术时间平均(121.5±5.2)min,术中出血量平均(40±3.2)ml;患者均于术后第2天下床活动,2~3 d后进流质饮食,术后平均住院(5.35±0.29)d。杂交组手术时间平均(170±14.4)min,术中出血量平均(54±8.3)ml;术后第2天均下床活动,2~5 d进流质饮食,术后平均住院(10.4±1.84)d。术后患者均获随访,随访2~21个月,无一例复发;1例患者术后2个月出现低热、腹壁疼痛等症状,证实为腹壁腺癌,余者均无浆液肿、血肿、感染、肠漏及术后腹壁慢性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结论: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及腹腔镜-开腹杂交腹壁切口疝修补术是安全、可行的,手术方式及补片固定方式的选择应综合考虑患者病情及术者临床经验、手术技巧等因素,谨慎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乳腺良性肿瘤采用美容切口手术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142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82例分别应用乳晕切口、乳房下皱襞切口、腋窝切口隐匿性切口切除良性肿瘤。对照组60例采用传统放射状切口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乳房对称情况、患者满意度进行比较。结果:治疗组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平均手术时间29.57±7.23min。54例患者术后乳房较为对称,48例患者较为满意。对照组切口甲级愈合。平均手术时间26.01±8.56min。41例患者术后乳房较为对称,36例患者较为满意。结论:隐匿性美容切口切除乳腺良性肿瘤,对乳房外观破坏小,在乳腺良性肿瘤切除手术中有较好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无张力疝修补术在治疗腹壁切口疝中的临床疗效及预后。方法 回顾性分析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胶州医院2018年6月至2021年6月收治的72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式不同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为开放无张力疝修补手术30例,试验组为腹腔镜无张力修补术42例,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24h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切口疝复发情况。结果 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术后24h疼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 <0.05),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9.52%(4/42),明显低于对照组30.00%(9/30)(P <0.05)。术后1年,试验组复发2例,复发率为4.76%(2/42),对照组复发3例,复发率为10.00%(3/30),无明显差异(P> 0.05)。结论 腹腔镜下腹壁切口疝无张力修补术相比于传统开腹修补术,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出血量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腹腔镜下无张力修补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腹壁切口疝微创治疗技术,具有良好的近期和远期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4.
[摘要]目的 探讨对腹壁巨大切口疝手术患者系统的护理干预,总结经验。方法 回顾分析和了解2015年10月~2016年10月我院行腹壁巨大切口疝修补术的16例患者进行全面系统性的护理干预,内容包括术前健康宣教、呼吸功能干预、腹壁顺应性干预,皮肤和肠道的准备等;记录术前、手术、术后时间,观察术后心率、血氧饱和度、腹内压的变化。结果 接受手术15例患者术前准备时间19.09±4.06天,手术时间161±39min,术后住院时间11.2±3.7天,随访2~12月,无复发。结论 全面、系统的术前干预可以取得患者的充分信任与配合,较好的完成各项术前准备工作,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经乳晕切口联合乳腺腺体瓣成形术在乳腺纤维腺瘤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研究组进行了经乳晕切口联合乳腺腺体瓣成形术;同时期同一医疗组所做的乳腺肿物表面切口行纤维腺瘤切除术设为对照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术后伤口愈合情况、乳房对称情况、患者满意情况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手术时间:研究组(49±5)mi n;对照组(36±6)mi n(P>0.05)。出血量:研究组(35±5)ml;对照组(28±6)ml(P<0.05)。治疗组术后切口均甲级愈合,43例患者术后乳房较为对称,42例患者术后对自身形体美观较为满意,45例患者术后仅1例复发。对照组35例患者切口甲级愈合,22例患者术后乳房较为对称,15例患者术后对自身形体美观较为满意,37例患者术后2例复发。结论:此种切口设计联合乳腺腺体瓣成形术的突出优点是瘢痕隐蔽,乳腺手术部位无偏移,无塌陷,术后外观美容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应用网片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腹壁切口疝的效果。方法对15例腹壁切口疝患者采用补网行无张力修补术,回顾分析临床资料。结果手术时间41~92 min,平均65 min。住院时间7~15 d,平均10.5 d。切口均I期愈合,其中2例术后6天发现切口下少量积液,经无菌穿刺抽吸加压包扎后积液消失。随访10个月~5年,无1例复发。结论应用网片修补腹壁切口疝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Sublay法无张力修补术在老年人腹壁切口疝手术治疗中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江门市人民医院2004年1月至2010年2月采用Sublay法无张力修补术治疗的32例老年腹壁切口疝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32例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手术时间53~112min,平均72min。术后发生肺部感染2例,泌尿系感染2例,经保守治疗后均痊愈。术后未发生切口感染、积液、积血以及肠梗阻。所有患者均治愈出院。随访时间13~73个月,平均38.5个月,无一例复发。结论 Sublay法无张力修补术术后并发症少,复发率低,是治疗老年人腹壁切口疝的可靠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比观察腹腔镜腹壁切口疝修补术与开放式切口疝修补术的疗效,以供临床参考。 方法总结2011年8月至2014年1月本院外科收治的52例腹壁切口疝患者临床资料,其中腹腔镜手术组28例,开放手术组24例。观察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区感染、术后疼痛的差异。 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腹腔镜手术组对比,开放手术组在手术时间[(56.43±21.23) min vs (78.12±18.15) min, t=3.924, P<0.01]、住院时间[(5.12±1.18) d vs (7.25±2.45) d, t=4.085, P<0.01]、术中出血[(12.67±8.87) ml vs (135.18±56.78) ml, t=-6.927, P<0.01]、术后感染及疼痛等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腹腔镜及开放式两种手术方式同样安全有效,腹腔镜手术在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中出血、术后疼痛方面占有明显优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腹腔镜治疗腹壁切口疝的安全性及有效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6月至2011年9月20例腹壁切口疝患者的资料.其中男14例,女6例,年龄26 ~ 76岁,平均57.3岁.距离上次手术时间间隔为4~26个月,平均7个月.腹正中切口13例,侧腹部切口7例.有2例为缝合修补术后复发病例.结果 所有患者均采用复合补片进行修补,腹壁缺损大小4cmx5cm~ 10cm×13 cm.手术时间40~ 170 min,平均100 min.术后所有患者切口Ⅰ期愈合,术后补片上方疝囊内积液5例,经局部穿刺抽吸并加压包扎后治愈.术后修补区域腹壁疼痛1例,给予口服美洛昔康片对症处理,于术后3个月内逐渐消失.术后住院时间4~13d,平均7d.18例患者获得随访,随访6~30个月,平均15个月,1例复发.结论 腹腔镜下复合补片修补腹壁切口疝具有损伤小、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恢复快等优点,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20.
不同切口人工膝关节置换术后的早期并发症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比较小切口与常规切口人工膝关节置换术(total knee arthroplasty,TKA)术后早期并发症,评估小切口技术在TKA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4年5月-2005年7月,对38例(46膝)患者行小切口TKA(小切口组),同期对43例(54膝)患者行常规切口TKA(常规切口组).小切口组:男12例12膝,女26例34膝;年龄52~76岁.骨性关节炎24例28膝,类风湿性关节炎14例18膝.膝内翻30例34膝,膝外翻8例12膝.根据美国膝关节协会评分标准(American Knee Socitety Score,AKSS)评分为(37.5±12.6)分.病程(7.5±2.3)年.常规切口组;男15例19膝,女28例35膝;年龄55~82岁.骨性关节炎32例37膝,类风湿性关节炎11例17膝.膝内翻34例41膝,膝外翻9例13膝.AKSS评分为(31.1±10.2)分.病程(10.1±4.2)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 小切口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及术后引流量分别为(12.6±1.2)cm、(95±15)min、(650.1±10.0)mL;常规切口组分别为(18.7±2.3)cm、(63±11)min、(300.0±20.0)m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小切口组术后出现早期及晚期关节感染各2例2膝,均经对症处理后愈合:术后第3天出现1例下肢深静脉栓塞,经溶栓治疗后愈合:术后第7天和第9天分别出现1例皮缘部分坏死,采用局部换药后愈合;术后12个月1例因摔跤导致股骨髀上骨折,但假体稳定,行钢板内固定术后骨折临床愈合.常规切口组中术后第10天1例1膝出现关节感染,对症治疗后愈合;无术后骨折、皮缘坏死、下肢深静脉血栓等并发症发生.术后患者均获随访,小切口组随访时间为(3.7±0.4)年,常规切口组为(3.9±0.6)年.末次随访时小切口组AKSS评分为(78.2±6.7)分,常规切口组为(81.2±7.3)分;两组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切口相比,采用小切口技术行TKA术后早期并发症较多,严格的手术适应证选择、熟练的人工膝关节置换技术、更合理的手术器械、细致入微的围手术期管理是取得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