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高位动静脉内瘘在前臂常规内瘘不良的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和优点。方法对40例前臂无法行常规动静脉内瘘的血液透析患者建立高位动静脉内瘘,观察内瘘的使用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39例患者手术一次性成功,1例因静脉条件太差未获成功,予长期深静脉置管,内瘘在术后4~8周成熟后开始穿刺,血流量均可达230~300ml/min。并发症:4例在使用过程中血栓形成导致内瘘堵塞;5例出现内瘘侧远端肢体肿胀,不影响患者身体功能和透析治疗。结论高位动静脉内瘘在血管条件差的透析患者中应用效果良好,还可以保护患者血管资源,为移植血管作准备。  相似文献   

2.
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形成术后的护理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血液透析 (HD)是尿毒症患者主要的替代疗法之一 ,因而永久性血管通路即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 (MHD)患者的必由之路 ,是尿毒症患者得以有效透析而长期存活的基本条件。动静脉内瘘形成术后的护理显得尤为重要 ,细心护理、正确使用内瘘的同时 ,本身可以延长内瘘的使用寿命 ,从而延长透析患者的生命 ,故有动静脉内瘘是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命线”之说[1 ] 。我院自 1 995年 6月开展血液透析以来 ,总计开展动静脉内瘘形成术 1 52人次 ,无一例发生内瘘血栓形成或感染 ,达到了充足的血流量 ,保证了血液透析的顺利进行。总结如下。一、临床资…  相似文献   

3.
刘进 《中国疗养医学》2010,19(4):317-318
目的探讨延长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护理方法。方法对62例动静脉内瘘血液透析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及重复使用期内瘘的观察护理。结果62例动静脉内瘘手术患者,59例手术成功且内瘘使用良好。结论对动静脉内瘘手术患者术前、术后及穿刺时精心的护理,是获得手术成功、延长内瘘使用寿命的关键,是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得以顺利实施的首要条件,对透析效果和长期存活有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宽谱治疗仪促进血液透析患者新建自体动静脉内瘘成熟的效果。方法:将50例行维持性血液透析并处于内瘘养成期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术后予健康教育和功能锻炼指导,研究组术后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宽谱治疗仪治疗,观察两组术后第28天头静脉血管内径、血流量,初次使用内瘘时间,初次透析血流量,初次透析血肿发生率及透析2周后血流量情况。结果:两组术后头静脉血管内径及血流量均较术前改善,且术后研究组头静脉血管内径及每分钟血流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初次使用内瘘时间明显提前,血流量明显改善,初次透析血肿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宽谱治疗仪对新建动静脉内瘘成熟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肘部高位动静脉内瘘成形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10年1月-2012年6月对89例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肘部高位动静脉内瘘成形术,观察手术并发症,评价手术方法的适应证及有效性。结果3例术后发生急性左心衰,5例术后发生吻合口血栓,2例出现肿胀手综合征。87例患者内瘘成熟,血液透析效果良好。结论采用肘部高位动静脉内瘘成形术能有效进行血液透析,可作为血管条件欠佳的透析患者一种选择。  相似文献   

6.
欧娅 《全科护理》2013,11(21):1996-1997
血液透析已成为治疗终末期肾脏病病人的有效方法,而良好的血液通路是保证顺利血液透析的关键,动静脉内瘘也是血液透析的最佳选择。如何正确使用、维护内瘘血管是从事血液透析医务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就动静脉内瘘护理新进展进行综述,旨在更好地保护透析病人动静脉内瘘,提高透析病人生命质量,延长透析病人生命。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鼻烟窝动静脉内瘘的制作方法、通畅率、并发症及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2007年7月以来,对28例慢性肾功能衰竭者在腕关节以远的解剖"鼻烟窝"部建立动静脉内瘘,采用头静脉与桡动脉的背侧支端侧吻合,6周后用于临床血液透析。结果 28例均为首次行内瘘术,术中即刻通畅率100%。3例术后近期内因血管闭塞,2例因流量不足在腕部行标准动静脉内瘘术。28例患者得到术后随访,随访时间2月至4年。透析后1年通畅率为75%,使用良好,并发症少。结论鼻烟窝动静脉内瘘扩大了可穿刺范围,保护了近端血管,可成为血管条件良好的长期血透患者的首选血液透析通路。  相似文献   

8.
血液透析是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维持生命治疗方法.动静脉内瘘是患者视其为生命线[1],而术前术后的护理对保护好动静脉内瘘、延长其使用寿命以及提高透析效果等至关重要.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1月行前臂动静脉内瘘形成术的50例血液透析患者,对其动静脉内瘘进行积极有效护理,取得良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透析患者临时性颈内静脉留置导管血栓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动静脉内瘘成形术后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11例,患者自动静脉内瘘成熟后改用动静脉内瘘穿刺行血液透析2次,拔管时观察临时颈内静脉导管管内血栓的情况。结果 8例患者的临时静脉留置导管的动、静脉管中均有血栓,4例无血栓。结论透析患者在初次使用成熟内瘘前,要做充分的评估,确定其可行性,在穿刺成功后,建议放弃对临时静脉留置导管的再次使用。  相似文献   

10.
理想的血管通路是确保透析充分的前提,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采用动静脉内瘘作为血液通路有较大的优越性。所谓内瘘成熟是指是在动脉血流的冲击下,内瘘静脉管壁扩张增厚,一般术后4~6周为新瘘养成期,成熟后的内瘘达到一定血流量才能正常使用。  相似文献   

11.
尤建立  陈凯 《临床荟萃》2012,27(4):339-340
血液透析替代治疗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有效的血管通路是患者赖以生存的生命线,动静脉内瘘为血液透析患者常采用的血管通路,内瘘早日成熟、使用,可以减轻外周动、静脉直接穿刺带来的痛苦和静脉插管带来的感染问题,血栓形成是动静脉内瘘术后最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内瘘手术失败的根本原因之一,及时有效的预防是十分重要的。我们在术后应用罂粟碱针联合银杏达莫注射  相似文献   

12.
尿毒症是一种慢性终身性疾病,一经确诊往往需要终身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动静脉内瘘作为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最常用的血管通路,被视为尿毒症患者的生命线[1].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时,由于内瘘成熟时间短,血管脆性强,易致内瘘损伤、皮下血肿,影响内瘘的使用,因此首次穿刺前后的维护和护理对内瘘的使用寿命、血流量多少、血液透析充分性尤为重要.现将我院60例尿毒症患者动静脉内瘘首次穿刺前后的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行远红外线照射,探讨其对保护动静脉内瘘的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我院血液透析患者50例,50例患者均使用动静脉内瘘进行血液透析。对比患者在进行远红外线照射前与使用6个月后透析中可达血流量、穿刺后穿刺部位疼痛程度、透析中高低血压发生次数与透析充分性等指标。结果远红外线照射前后透析中血流量、穿刺后穿刺部位疼痛程度、高低血压发生次数、透析充分性均存在明显差异,治疗后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治疗前,P<0.05。结论远红外线照射可显著提高动静脉内瘘透析中血流量,可有效提升透析充分性,同时可降低患者内瘘穿刺后穿刺部位的疼痛程度,提高患者满意度,建议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采用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患者围术期的护理方法.方法:对26例采用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患者从社会、心理、生理、饮食上进行护理,指导患者保护好动-静脉内瘘,预防并发症的发生.结果:患者均积极配合治疗护理,动-静脉内瘘无闭塞,使用正常,无并发症发生.结论:重视采用动-静脉内瘘行血液透析患者围术期的护理,对减轻患者痛苦和提高透析生存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中药沐手方对促进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10月-2021年5月我院行血液透析的患者7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7例。对照组采用温水沐手,观察组采取中药沐手,连续干预4周。比较两组内瘘血管情况、透析时泵控血流量、动静脉内瘘成熟时间。结果 两组干预4周后血流量、血管壁厚度、静脉内径均高于干预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动静脉内瘘成熟时间短于对照组,透析时泵控血流量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药沐手方可有效促进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成熟,改善内瘘血流情况,提升透析时泵控血流量。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自体动静脉内瘘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的应用及其初期成熟影响因素。方法回顾分析135例行自体动静脉内瘘手术的终末期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性别、年龄、原发病、术前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血肌酐、尿素氮及血压、术后抗凝治疗与内瘘初期成熟相关性以及1年内的并发症。结果126例内瘘成熟,9例患者失败;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血压低于100/60 mm Hg患者血压与内瘘初期成熟呈负相关(P<0.01),术后应用抗凝治疗与内瘘初期成熟呈正相关(P<0.05);内瘘成熟后1年,通畅率98.4%(124/126例次),栓塞率为1.6%(2/126例次),无感染;每例内瘘平均透析次数为(132.2±8.6)次/年,平均透析时间为(530.4±28.2)h/年,透析血流量200~250 ml/min。结论自体动静脉内瘘为一种永久性血液透析通路,其并发症主要为栓塞;血压低于100/60 mm Hg的患者内瘘初期成熟率较低,术后应用抗凝治疗可减少内瘘栓塞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7.
血液透析患者使用动静脉内瘘透析结束拔针后,穿刺点压迫止血不合适,极易造成出血、渗血或周围血肿而影响内瘘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18.
动-静脉内瘘是目前国内外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主要血管通路,它具有易穿刺、血流量大、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等优点而成为永久性血管通路。动静脉内瘘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的透析效果和生命,保护好动-静脉内瘘,延长其使用寿命,是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动-静脉内瘘的并发症常见内瘘血管硬化、狭窄、感染、出血、血管瘤的形成等,其护理干预已有文献报道,但内瘘处周围皮肤因贴创可贴、医用胶布引起的接触性皮炎在临床上较多见。  相似文献   

19.
正维持性血液透析是维持终末期肾脏病患者生命的一种有效治疗手段,而血管通路则是患者的生命通道[1]。随着临床研究的深入,目前认为自体动静脉内瘘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血管通路的首选,具有寿命长、并发症少等优点[2]。早期失用是自体动静脉内瘘术后较为常见的情况,发生率5%~24%[3],导致内瘘早期失用的主要原因在于内瘘尚未成熟,直接影响到内瘘的使用寿命[4]。本研究对部分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建立动静脉内瘘患者的围术期护理方法.方法:对2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实施前臂动静脉内瘘术,在术前进行心理护理、皮肤护理、血管护理;在术后观察吻合口有无渗血及血肿、检查内瘘是否通畅、观察患肢指端末梢血管充盈情况、尽快促进内瘘成熟、评估内瘘成熟情况,并做好内瘘使用期间的护理等.结果:本组患者均安全度过围术期.随访1~5年,内瘘应用良好18例,血管栓塞1例,内瘘狭窄1例.内瘘使用最长者5年.结论:围术期的精心护理能够有效延长血液透析患者动静脉内瘘的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