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目的:观察单臂外固定支架生物学固定技术或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疗效。方法:小切口行骨折复位有限内固定或透视下闭合复位,再用外固定支架固定骨折。结果:42例患者骨折全部愈合,解除外固定器时间平均4.5个月。结论:外固定支架生物学固定技术或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骨折愈合快,无骨不连,并发症少,功能恢复快,是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有效方法。[著者文摘]  相似文献   

2.
在长骨骨折中长斜形骨折和螺旋型骨折是常见的不稳定性骨折,其手术指证和手术内固定方式选择不同。本院1997年3月至2004年12月对55例长骨骨折患采用有限内固定加适当外固定治疗,获得较好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经皮空心钉内固定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2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采用空心钉经皮内固定治疗。结果:髋关节功能优22例,良7例,差3例,优良率90.6%。结论:股骨颈骨折应用双空心钉经皮内固定,手术简单,手术时间短,适应证广,是基层医院目前治疗股骨颈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4.
胫腓骨骨折是管状骨中最常发生的骨折,约占总骨折的13.7%。由于胫腓骨位置表浅,又是负重的主要骨骼,易遭受直接暴力损伤。又由于直接暴力需通过皮肤作用于骨骼,因此常合并软组织损伤成为开放性骨折。用什么方法治疗胫腓骨骨折,一直是骨折治疗中争论最多的问题之一。我院自2000年1月-2008年10月采用有限内固定和单侧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开放骨折6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系统内固定材料在治疗股骨颈骨折中的疗效。方法:27例股骨颈骨折均用动力宽螺钉系统内固定,头下型1例,经颈型15例,基底型11例。结果:随访时间1~5年,均获骨性愈合。结论:动力髋螺钉系统内固定术治疗股骨颈骨折可靠,有利于病人早期活动,是股骨颈骨折有效的内固定方法。  相似文献   

6.
肱骨髁间骨折是骨科中较难治疗的关节内骨折之一。目前对肱骨髁间骨折的治疗更趋向于手术疗法。作自1999年10月至2005年10月采用AO双钢板螺钉内固定治疗肱骨髁间骨折26例,取得满意骨折复位固定及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不愈合43例原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股骨干骨折为临床常见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6%。手术内固定是临床主要的治疗手段,骨折不愈合为严重的并发症,一旦发生将严重影响患肢功能。我们对1998—2005年我院治疗的股骨干骨折钢板内固定术后不愈合病例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在临床治疗过程中影响骨折愈合的因素,不断总结经验教训,最大限度地减少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加有限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的疗效。方法:自1999年5月至2005年12月应用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加有限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8例,术后随访3~18个月,按Jakim评分标准进行评分。结果:优4例,良3例,占86%(7/8),疗效满意,无严重并发症。结论:腕关节外固定支架加有限切开复位和内固定可以用于治疗桡骨远端不稳定骨折,特别是严重的关节内粉碎骨折。  相似文献   

9.
跟骨关节内骨折36例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跟骨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2%,在足部骨折中发病率最高,其中60%~75%为关节内骨折。跟骨骨折治疗尤其是关节内骨折的治疗一直困扰着临床医生。破坏了距下关节的跟骨骨折会导致严重的功能残疾,现临床上越来越多的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移位的跟骨骨折。本文就2005年3月~2008年3月30例36足采用手术治疗的方法进行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儿童股骨干骨折内固定的治疗经验。方法:对32例儿童股骨干骨折采用内固定治疗,其中15例上段及中上段骨折采用髓内针固定,14例中下段骨折采用钢板螺钉内固定,3例螺旋斜面骨折采用钢丝捆绑加钢板螺钉内固定。结果:32例手术治疗随访31例,无骨折延迟愈合或不愈合现象,肢体功能恢复良好,无并发症。结论:儿童股骨干骨折采用内固定治疗,具有达到解剖良位,住院时间短.固定牢固,功能恢复好.是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王明东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5):6244-6244
股骨粗隆间骨折多发生在老年人,传统的治疗方法是采用牵引治疗,因长期卧床会引起肺部感染、褥疮、下肢深静脉血栓等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行手术内固定治疗,可以使患者尽早在床上活动,及早期下床,避免因长期卧床所引起的并发症,缩短康复时间。手术治疗方法有DHS内固定、Gamma钉及重建髓内钉固定、空心螺钉内固定等方法。我院骨科2007—2010年使用骨折切开复位锁定钢板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43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股骨转子间骨折是中老年人常见的骨折类型,约占全身骨折1%~2%。股骨转子部血运丰富,骨折后极少不愈合,但容易发生髋内翻,且高龄患者因长期卧床引起并发症较多,目前多主张手术治疗,有利于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降低并发症及病死率。其中动力髋螺钉(DHS)内固定是目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自2003—01以来,我们使用DHS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76例,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我院2004-01/2006—01使用动力髋螺钉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136例,对其骨折类型、手术方法、术后处理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136例全部得到随访,随访8~30个月,骨折全部愈合,治疗效果优良率92.6%。结论:正确掌DHS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指征,规范的手术操作及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提高疗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法。方法2011年2月至2013年2月收治35例股骨粗隆间骨折,进行PFNA内固定治疗。结果35例均得到随访,平均随访1.5年,根据髋关节Harris评分标准评定疗效:优23例,良9例,可2例,差1例,优良率为91.4%。结论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具有创伤小、对骨质血运破坏少、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小、内固定稳定及骨折愈合率高等的优点,是一种良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5.
踝部骨折较常见,许多作者主张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认为是减少创伤性关节炎的主要手段。我们认为对稳定性骨折用非手术治疗效果良好,但对不稳定骨折用非手术治疗效果不理想。我们自1996年1月~1997年10月共收治踝部骨折病人40例,其中手术治疗31例。...  相似文献   

16.
股骨干骨折是较为常见的骨折,病因是由于直接外力或间接外力所产生的杠杆作用或扭转作用引起股骨干骨折。治疗时,可按伤员的年龄、骨折的部位和类型而作适当的选择,采用手术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治疗取得良好的效果。我院从2004年7月~2006年8月应用手术切开复位和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136例,现将我院两年来收治136例股骨干骨折病人护理体会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和评价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或转子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探索治疗复杂类型股骨折的有效方法。方法:从1999年10月至2001年7月,对15例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或转子间骨折的病例采用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结果:所有病例随访3-21个月,平均14个月,骨折平均愈合时间8个月。无术后感染、股骨头缺血环死及内固定材料断裂等并发症发生,患肢功能良好。结论:股骨重建髓内钉治疗股骨干合并同侧股骨颈或转子间骨折是一种较理想的内固定方法,具有手术创伤小、失血少、固定可靠等优点。闭合复位对骨折端血供破坏小,符合生物学固定原理,有利于骨折愈合。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有限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3年4月至2007年4月对22例跟骨骨折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多枚螺钉和(或)空心钉内固定治疗。骨折按Sanders分型:Ⅱ型8例。Ⅲ型12例。Ⅳ型2例。对临床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结果经术后8~15月。平均11个月随访。骨折均获临床愈合。按Maryland足部评分系统评价术后功能,优10例,良9例,优良率86.4%。结论有限内固定治疗跟骨骨折,符合微创治疗原则。操作简单,并发症少。是治疗跟骨骨折的有效方法之一。  相似文献   

19.
股骨干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创伤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6%,多发生于青壮年,绝大部分以手术治疗为主,而采用切开复位加压钢板内固定在基层医院占较大比例,钢板取出后发生再骨折,其发生率在1%~10%,它已成为临床骨科关注和需预防解决的课题,作者自1988年1月至2005年8月共收股骨钢板内固定取出再骨折16例,现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桡骨远端骨折是一种多发性骨折,约占全身骨折发生率的14%[1]。老年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是临床上较难处理的骨折,传统的手法复位石膏外固定治疗对大多数简单的骨折可获满意的疗效,但对于不稳定骨折,尤其是合并关节内骨折时行单纯石膏外固定很难做到良好的对位和稳定,往往导致畸形、骨关节炎、握力下降、肌萎缩及手指僵直等并发症^[2]。我科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方法,治疗老年桡骨远端关节内骨折患者,并进行系统的护理,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