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抑郁障碍患者生活事件和防御机制与发病的相关性。方法将70例抑郁障碍患者设为研究组,80例健康成年人设为对照组,对两组采用生活事件量表和防御方式问卷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研究组生活事件量表总分及频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防御方式问卷评分,不成熟防御,投射,被动攻击,见诸行动,幻想和躯体化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中间型防御,伴无能诊断和否认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回避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成熟防御,升华因子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或0.01)。结论抑郁障碍患者生活事件繁多,多采用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缺乏升华能力;而生活事件和不适当的心理防御机制在其抑郁障碍的发病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尿毒症患者家庭功能和心理防御特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尿毒症患者对应激事件、家庭功能和心理防御方式的临床特征。方法:采用生活事件量表、防御方式量表、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对46例尿毒症患者进行测试,并与40例健康人进行对照。结果:尿毒症组生活事件总刺激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其中负性事件刺激量、家庭有关问题和工作学习中问题因子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尿毒症组与常模组对照家庭环境状况中亲密度、情感表达、矛盾性、独立性、成功性、文化性、娱乐性和组织性因子分均明显较低(P〈0.05或P〈0.01);尿毒症组不成熟型和中间型防御因子分高(P〈0.01),投射、抱怨、幻想、退缩、躯体化、解除、假利他性、隔离、交往倾向、消耗倾向、期望因子分也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或P〈0.01),而成熟型因子分明显较对照组低(P〈0.01)。结论:生活事件尤其是负性事件与尿毒症症状发生或恶化有密切关系,尿毒症患者的家庭支持系统不良,且心理防御方式存在明显的中间型和不成熟倾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军队医院住院官兵的心理防御机制,为临床干预提供依据.方法 对254名军队医院的住院官兵(研究组)及250名心身健康官兵(对照组)采用防御方式问卷进行测评分析.结果 研究组不成熟防御机制总均分及投射、潜意显现、抱怨、幻想、退缩和躯体化防御方式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中间型防御机制总均分及回避、理想化、隔离、同一化、消耗倾向防御方式均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成熟防御机制评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军队医院住院官兵心理防御机制存在严重缺陷,在处理问题时多采用不成熟或中间型防御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生活事件对躯体化障碍患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为早期预防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将79例躯体化障碍患者设为研究组,同期抽取50名健康者设为对照组,对两组采用生活事件量表、症状自评量表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研究组症状自评量表除敌对因子分外,总均分和其他因子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0.01);生活事件量表总分及负性生活事件评分、家庭相关问题评分、社交及其他问题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O.05或0.01);生活事件量表总分和负性生活事件评分与症状自评量表总均分及各因子分呈显著正相关(P〈0.05或0.01)。结论躯体化障碍患者存在较多的应激事件和心理问题,负性生活事件对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惊恐障碍患者的患病行为特点及其防御方式。方法采用患病行为问卷(IBQ)及防御方式问卷(DSQ)对56例惊恐障碍患者和56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加以比较。结果(1)惊恐障碍患者的一般疑病、疾病信念、情感压抑、情绪紊乱、否认心因及易激惹性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惊恐障碍患者中间型和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成熟防御机制因子评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惊恐障碍患者不良情绪明显、“病感”强,且采用较多不适当的心理防御方式。因此,应根据其患病行为及心理防御方式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6.
焦虑、抑郁和焦虑抑郁共病社会心理因素研究及护理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刘蓉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9,15(33):3474-3477
目的探讨焦虑、抑郁和焦虑抑郁共病在整体护理影响因素中的心理社会因素,旨在为焦虑、抑郁和焦虑抑郁患者的整体护理有效实施提供可靠依据,对患者实施早期心理干预,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生存质量。方法利用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艾森克个性问卷(EPQ)、防御方式问卷(DSQ)对61例患者进行调查评定,同时对60名医护人员作为正常对照组进行测评比较。结果抑郁组、焦虑组、共病组负性生活事件频度及生活事件总频度得分、社会支持得分、神经质得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病组社会支持分高于抑郁组,与焦虑组无差别;共病组存在家庭功能缺陷,但较抑郁组和焦虑组为轻;3组患者DSQ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得分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抑郁、焦虑和焦虑抑郁一共病有着很多相似之处,都与心理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但又有各自的临床特点和表现形式,对抑郁、焦虑和焦虑抑郁共病在整体护理中心理社会因素实施护理干预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父母教养方式及心理防御机制,为制定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对60例强迫症患者(研究组)和6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自制一般情况问卷、父母养育方式问卷及防御方式问卷进行测评分析。结果研究组父母养育方式问卷父亲的拒绝否认、过度保护和母亲的过分干涉、惩罚严厉、偏爱被试因子分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5或0.01),其他因子分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防御方式问卷的不成熟型和中间型防御机制维度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成熟型防御机制及掩饰维度分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强迫症患者多采用不成熟型和中间型心理防御机制,患者父母多采用拒绝否认、严厉惩罚、过分干涉等不良教养方式,应对患者及家属予以有针对性的干预,以利于改善对子女的教养方式,促进患者的康复和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的压力应对特征,探索其病理、心理发病机制.方法:根据中国精神障碍分类及诊断标准第3版(Chinese Classification and Diagnostic Criteria of MentalDisorders-3,CCMD-3)诊断标准选择53例患者纳入实验组,依据分层抽样原则选择正常对照组53例,分别用防御方式问卷、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多伦多述情障碍量表测量.结果:实验组使用不成熟型防御方式的频率高于对照组,述情障碍高于对照组,成熟型防御方式的使用频率、领悟社会支持能力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持续性躯体形式疼痛障碍患者遇到心理压力时不能及时有效发泄情绪,较多地应用躯体化、抱怨、幻想等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并且不能充分领悟和利用社会支持系统,导致内心冲突加重并进入“情绪恶劣—疼痛加重—应对无效”的恶性循环状态,症状迁延难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的生活事件、应付方式及其防御方式,以期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为患者实施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评抑郁量表(SDS)、生活事件量表(LES)、应付方式问卷及防御方式问卷(DSQ)对68例抑郁症患者(观察组)和68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进行测评,并将测评结果加以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的LES总分及LES频次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患者的退避及自责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求助及解决问题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而幻想及合理化评分2组间比较,则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中间型及不成熟防御机制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而成熟防御机制评分则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所经历的生活事件较多,他们面对压力情景时较多采用消极的应付方式和不适当的心理防御方式,此为今后开展分析性心理治疗,实施心理干预措施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癌症伴抑郁患者心理防御特点及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及防御方式问卷(DSQ)对70例癌症患者进行测试,根据SDS抑郁指数将患者分成研究组(癌症伴抑郁组)和对照组(癌症不伴抑郁组),比较两组患者的防御方式.并从防御机制人手,对抑郁患者加强心理分析,给予综合护理干预.结果 两组患者SDS粗分及标准分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DSQ因子中不成熟型防御机制得分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01);不成熟防御机制之投射、被动攻击、潜意显现、抱怨、退缩、躯体化得分,成熟型防御机制之升华,中间型防御机制之否认、交往倾向、消耗倾向、期望得分间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防御方式由不成熟型向成熟型转化有利于病情的改善.结论 癌症伴抑郁患者多使用不成熟型防御方式,与癌症不伴抑郁患者防御机制不同.通过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抑郁程度,有利于患者的综合治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焦虑、抑郁和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的相关因素,阐明心理社会因素对焦虑、抑郁和焦虑抑郁障碍共病的影响,旨在寻求有效的护理对策,对患者实施早期心理干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方法 利用生活事件量表(L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家庭环境量表中文版(FES-CV)、艾森克个性问卷(EPQ)、防御方式问卷(DSQ)对57名患者进行调查评定,部分指标与国内常模或正常对照组比较.结果 (1)抑郁、焦虑、共病组负性生活事件频度及生活事件总频度得分均高于正常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3组患者之间负性生活事件得分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2)共病组、抑郁组、焦虑组社会支持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共病组社会支持分显著高于抑郁组,而与焦虑组无显著差别;(3)共病组存在家庭功能缺陷,但显著较抑郁组和焦虑组为轻;(4)抑郁组、焦虑组和共病组神经质得分均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而3组之间的EPQ各因子分比较无统计学意义;(5)DSQ结果示,3组患者不成熟防御机制和中间型防御机制得分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抑郁组成熟防御机制均分低于共病组、焦虑组和正常组(P<0.05).结论 抑郁、焦虑和焦虑抑郁共病有着很多相似之处,都与心理社会因素有着密切的相关性,但又有各自的临床特点和表现形式,应针对其特点,有的放矢,实施合理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焦虑症患者的人格特征和防御方式。方法:采用艾森克个性问卷和防御方式问卷,对89例焦虑症患者(焦虑症组)和89例健康对照者(对照组)进行测试,并作对照研究。结果:焦虑症组的E分低于对照组,N、L分高于对照组;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型防御机制、掩饰因子分均高于对照组。结论:焦虑症患者的人格具有内倾性、不稳定性和掩饰性,多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惊恐障碍( panic disorder ,PD)患者药物治疗的效果及其与防御方式变化的相关性。方法选取49例PD患者作为PD组,予帕罗西丁或文拉法辛治疗16周,采用临床疗效总评量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 HAMA)评估治疗效果,采用防御方式问卷评估治疗前后防御方式的变化。同期健康人群40人作为对照。结果①PD患者不成熟防御机制总分、中间防御机制总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1),成熟防御机制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01);② PD组治疗后缓解23例(57.5%),不成熟防御机制总分、中间防御机制总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 P<0.001);无缓解的患者治疗前后各防御因子无明显变化( P>0.05);③HAMA得分、发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不成熟防御机制得分是PD药物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年轻发病、HAMA得分高、病情重、不成熟防御机制得分高与治疗效果欠佳相关。结论 PD患者多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中间防御机制,使用成熟防御机制减少;药物治疗效果欠佳与HAMA得分、发病年龄、病情严重程度、不成熟防御机制相关。在对PD患者进行治疗时,要针对每个个体的不同情况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健康教育对抑郁症患者家庭环境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择200例门诊抑郁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例。研究组采用家庭回访方式进行健康教育指导。对照组给予自我家庭监管照顾。运用家庭环境量表(FES-CV)和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I),对两组家庭环境和生活质量状况进行调查评估。结果干预前两组FES-CV和GQOLI评分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干预1年后研究组FES-CV除道德宗教观外,其余分量表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研究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会功能、物质生活评分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抑郁症患者家庭通过定期健康教育指导,能有效改善家庭环境状况,提高其生活质量,并促进社会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心理防御机制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的影响。方法对192例2型糖尿病患者(观察组)和100名健康志愿者(对照组)采用一般健康状况‐28、防御方式问卷、状态‐特质焦虑问卷进行心理测试,并进行相关实验室检查。结果两组各量表评分比较差异有显著或极显著性(P<0.05或0.01)。观察组焦虑症状检出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空腹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均高于正常值。观察组更多地使用不成熟防御方式来降低焦虑,血糖控制不理想。对照组成熟防御方式与皮质醇含量直接相关。结论2型糖尿病患者多存在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情绪,常采用不成熟防御方式,对血糖控制不理想,通过调节患者的防御机制,提高成熟防御方式的应用,对缓解焦虑情绪,调控血糖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惊恐障碍患者的患病行为特点及其防御方式。方法采用患病行为问卷(IBQ)及防御方式问卷(DSQ)对56例惊恐障碍患者和56例正常对照者进行调查,并将调查结果加以比较。结果(1)惊恐障碍患者的一般疑病、疾病信念、情感压抑、情绪紊乱、否认心因及易激惹性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2)惊恐障碍患者中间型和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而成熟防御机制因子评分则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惊恐障碍患者不良情绪明显、“病感”强,且采用较多不适当的心理防御方式。因此,应根据其患病行为及心理防御方式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恶劣心境障碍患者的防御机制与个性的关系,以开拓治疗新的思维。方法:采用明尼苏达个性调查表(MMPI)以及防御方式问卷(DSQ)对32例患者和29例正常人进行对照。结果:32例个性调查(MMPI),二点编码法23/32、13/31、12/21、27/72型集中。各因子中疑病、抑郁、癔症、神经衰弱的得分高于对照组和中国常模。DSQ比较对照组恶劣心境障碍不成熟防御机制、幻想、退缩、躯体化得分显著升高。成熟防御、升华、幽默得分显著降低。中问型防御机制(神经症性防御机制)中,否认项得分显著升高。结论:恶劣心境障碍患者使用不成熟防御机制显著多于对照组。发病与个性特质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文拉法辛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躯体形式障碍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两组均口服文拉法辛治疗,研究组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观察8周、随访1a。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进行评定分析。结果研究组治疗各时段汉密顿抑郁量表评分及随访1a末明尼苏达多项人格测验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评分除父母职能、家庭内活动及生活职能维度外的其他维度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文拉法辛联合心理干预治疗躯体形式障碍患者疗效显著,起效快,依从性好,复发率低,显著优于单用文拉法辛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曼陀罗绘画提高躯体形式障碍(SD)患者自我应付方式的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12月-2021年11月我院收治的SD患者82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方法,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曼陀罗绘画进行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干预后4周心理状态、生活事件及自我应付方式。结果 两组干预后4周HAMA、HAMD评分低于干预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4周家庭生活、社交及其他、工作学习及总分高于干预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解决问题、求助评分高于对照组,自责、退避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曼陀罗绘画可有效缓解SD患者负性情绪,使生活事件对患者产生正性刺激,患者自我应付方式更趋向于积极。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强迫症患者心理防御机制的特点。方法应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对门诊确诊为强迫症的患者进行测查,选取≥16分者40例入强迫症组,选取与之匹配的33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两组受试者应用防御方式问卷进行测试。结果①强迫症组不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高于对照组,成熟防御机制因子分低于对照组,中间型防御机制因子分高于对照组(均P〈0.01);②强迫症组在被动攻击、潜意显现、分裂、退缩、躯体化等不成熟的防御机制以及解除、假性利他、隔离等中间型防御机制上的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③强迫症组男性在防御机制升华、压抑、消耗倾向上的得分高于组内女性(P〈0.05)。结论强迫症患者多使用不成熟的防御机制及中间型防御机制,较少使用成熟的防御机制;男性强迫症患者较女性更倾向于使用升华、压抑、消耗倾向的防御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