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郝敏敏 《健康向导》2009,15(4):40-40
第一招:少辛增酸,忌寒凉秋天要多吃些滋阴润燥的食物。避免燥邪伤害。少摄取辛辣、多增加酸性食物,以加强肝脏功能,因为中医认为"肺气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强肝木"。从食物属性解释,少吃辛,以免加重燥气。多吃酸食有助生津止渴,但也不能过量。  相似文献   

2.
秋天天气由热转凉,人体也会有一些变化,那么我们从饮食上也有一些需要注意的哦。秋季饮食应贯彻"少辛多酸"的原则,肺主辛味,肝主酸味,辛味能胜酸,故秋季要减辛以平肺气,增酸以助肝气,以防肺气太过胜肝,使肝气郁结。尽可能少食用葱、姜、蒜、韭、椒等辛味之品,不宜多吃烧烤,以防加重秋燥症状。应当多吃蔬菜水果。可以多食用芝麻、糯米、蜂蜜、荸荠、葡萄、萝卜、梨、柿、莲子、百合、甘蔗、菠萝、香蕉、银耳等。下面就看看小编为大家精心挑选的秋季美食吧!  相似文献   

3.
初秋时节,气候干燥,秋燥容易损伤人体津液,会出现口鼻干燥、皮肤粗糙等。秋季是养肺的最佳时节,饮食应少辛增酸,这是因为酸味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而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应少吃葱、姜、蒜等辛味食品,适当多食酸味食品。饮食应清淡,多食滋阴润肺、清热生津的食品。  相似文献   

4.
中医认为,秋天的饮食原则是少辛增酸,也就是要少吃一些辛辣之物,多食用一些酸味食物,防止秋燥耗损人体津液。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注重对饮食的调养,少吃辣椒、韭菜、葱、姜、蒜等辛味食品,多吃一些酸味食品,如山楂、乌梅、苹果、陈皮、酸枣等。隆顺榕向您推荐秋日佳品酸梅汤,它浓缩众多食物之精华,饮用方便,便于携带,无论您是外出或是亲朋相聚都是上佳之选。  相似文献   

5.
增辛减苦,晚睡早起夏季增辛减去苦。夏季是阳气最盛的季节,气候炎热,生机旺盛。中医五行学认为,夏时心火当令,而苦味食物尽管有清热泻火、定喘泻下等功用,却会助心气而制肺气,因此不建议夏季多吃,以免心火过旺。由于心火能够克肺金,而辛味归肺经,所以在夏季,尽管天气热,人们可以适当多吃些辛味的东西,如辣一些的萝卜以及葱白、姜、蒜等,其有发散、行气、活血、通窍、化湿等功用,可补益肺气,尤其是  相似文献   

6.
中医认为,肺气与秋天相通应。肺气在秋季最旺盛,此时肺的制约和收敛功效也最强盛,因此秋天是最宜养肺的季节。养护肺气可以从以下六方面进行。以气养肺:中医认为,肺主气,司呼吸。清气和浊气在肺内进行交换,吸入气体的质量对肺的功能有很大影响。要想使肺保持清灵,首先要戒烟,避免  相似文献   

7.
金秋十月,炎暑渐消,此时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气候干燥多风,早晚气温较低,故秋季养生应遵循秋季的自然特性来养生,注重养阴防燥。总的来说,秋季进补主要遵循"初秋平补、仲秋润补、晚秋滋补"的养生原则,仲秋白露时节的气候特点是"燥",所以饮食多侧重于"燥者润之"、"少辛增酸"。中医认为,"肺气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强肝木"。就是说应选择一些润燥益气之品,少吃辣味食物,以健脾、益肝、清肺为主,多吃清润甘酸的食物。  相似文献   

8.
饮食:宜多食滋阴润肺食物古医书《素问》描述:"肺主秋……肺收敛,急食酸以收之,用酸补之,辛泻之。"意思就是,酸味的食物可收敛肺气,辛味发散泻肺。大原则上,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秋天宜收不宜散,要少吃葱、姜、辣椒等辛辣味食物,可适当多食酸味果菜。《金匮要略》又有"秋不食肺"之说,意思是,秋季燥气当令,易伤津液,应以滋阴润肺食物为主,此时,已可多食用银耳、粳米、生地  相似文献   

9.
秋季是各种水果成熟的季节,根据传统养生原则,秋天要多吃些水果,可增加肝脏的功能,抵御过盛肺气之侵袭,但并不是所有的水果都适合人们食用,吃水果并非多多益善,应根据自己的体质选择不同性味的水果。  相似文献   

10.
秋季,气温凉爽、干燥,干燥的空气最伤人体,会大量消耗人体内的水分。如果调养不当,人体往往出现口干、唇破、鼻干、咽喉干、皮肤干燥等现象。而秋季的燥气,又直接伤害到肺部,引起呼吸道感染,还会引起肺部疾病。中医认为,肺属金,通气于秋,肺气盛于秋。金克木,即肺气太盛,就很容易损伤肝的功能。故秋季养生,以养其阴为主,重在  相似文献   

11.
营养学家提出,秋天要多喝蜂密,少吃姜,这是什么道理呢? 这是因为,秋天干燥,人体必须经常要“补液”,以缓解干燥气候对其伤害。但是,如果光喝白开水,很快就会被蒸发或排泄出体外,若在白开水中加入少许食盐,就不那么容易流失了。  相似文献   

12.
中医认为,肺与秋季相应,秋季气候干燥,肺气容易受损伤,肺气虚则机体对外界刺激的耐受性下降,易产生疾病。因此,秋季养生应遵循滋阴润肺的原则。保养体内阴气是养生的首要任务,更要注意保养肺气,避免产生呼吸系统不适。所以,秋季宜多吃生津养肺的食物,如燕窝、冬虫夏草、银耳、百合、梨等。  相似文献   

13.
<正>中医对于秋季养生有"润燥、补肺、养阴、多酸"之说。秋季进补,要顺应自然规律,遵循"养收之道"。传统中医五行学说认为肺属金,秋主金,肝属木,金能克木。中医认为"肺气太盛,可克肝木,故多酸以强木","酸甘化阴"意思是指酸味、甘味药同用以益阴的治法。酸能收敛浮阳,甘能化生津气,酸甘并用使阴虚得济,阳亢得平。中医所说的"酸"的概念,不同于我们平时所吃的酸味食物。中医认为,秋季燥气当令,为秋季的主气,称之为"秋燥"。由于燥邪伤人,容易耗伤津液,表现出一派"燥象"。患者多见口干、唇干、鼻干、咽  相似文献   

14.
秋季是一个从炎夏向寒冬过渡的季节,是人们抵抗力相对较弱的时候,因此,在秋季应该多吃一些能够增强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的食品。同时秋天气候又比较干燥,人们往往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口、鼻、皮肤等部位干燥感,故应吃些生津养阴滋润多汁的食品,少吃辛辣、煎炸食品。比如常食下面这四种平常物就会起到养生又美容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药物与人》2010,(10):75-75
1.民谚有“秋瓜坏肚”之说。一些美味的瓜类大多属于阴寒性质,吃多了会伤脾胃,因此要少吃为宜。而“果类”可多吃些,梨可润肺,能消痰止咳,是秋天防燥的最佳水果;苹果含有维生素和钾,对心血管疾病有益,还可止泻;葡萄可防疲劳,有益气,补血、健胃,利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中医讲秋季肺当令,意思是五脏中秋天主要由肺来负责。而燥是秋天的主气.秋天的空气中缺乏水分的湿润,常常出现干燥气候,使人易患秋燥等多种疾病,肺脏首当其冲。《黄帝内经》说:"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生之道。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这段话可谓道出了秋天护肺的原则、原理和方法。其中不仅说明为什么秋天要护肺,还指出了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基本意思是说,秋  相似文献   

17.
为什么秋天与肺密切相关《黄帝内经》说:"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逆之则伤肺.冬为飧泄.奉藏者少。"这段话不仅告诫了为什么秋天要护肺.还指出了在日常生活中的注意事项.如果不注意可能引起的后果。秋天的三个月.是万物成熟、收获的季节。这时天气渐凉.人体应使意志安逸宁静.做到早睡早起,以缓和秋天肃杀气候对人体健康的影响。秋气与肺紧密相关.要让身体与秋天的气候相适应,使肺气不受  相似文献   

18.
周治 《健康人生》2008,(4):35-35
在带孩子看病时,家长常常碰到这样的难题:孩子患了同样的病,去看中医时,中医嘱咐说,一定要少吃,要忌口;去看四医时,西医则说,该吃什么就吃什么,一定要保证营养,弄得父母无所适从,那么小儿生病忌口究竟有没有道理呢?  相似文献   

19.
威闻 《健康大视野》2007,15(8):102-105
经过了一个炎热夏天的煎熬,人们身体消耗极大,体内营养物质相对缺乏,所以立秋一过,很多人马上“贴秋膘”,这也符合中医“虚则补之”的原则。然而虽然秋季到了开怀大吃的时候,但是讲究食补的中医有着自己的饮食规则,尤其在这个容易让人口干舌燥的秋天,进补也要讲究方法,选择“清补”更合时宜。[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女人就是水做的嘛,脸要水灵灵,眼要水汪汪。不过按中医说法不是养水,而是要养阴。女人长痘痘不是阳气太盛而是阴气不足,阴不足以涵阳,表现出来的就是火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