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皮肤微囊性附属器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微囊性附属器癌的临床病理特征及诊断、鉴别诊断。方法 对 1例发生于上唇的微囊性附属器癌进行临床病理分析。结果 微囊性附属器癌镜下表现多样 ,肿瘤上部角质囊肿较多 ,看似良性 ,并向毛发方向分化 ,中部有鳞状细胞岛等 ,深部有腺样结构 ,似汗管瘤 ,并见细胞簇及细胞条索 ,组织结构有明显异型性并累及横纹肌。结论 微囊性附属器癌是一种少见的恶性肿瘤 ,组织学形态需与良性及其他恶性的皮肤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性,69岁。左侧臀部肿物40年,无任何不适,近期生长快,手术切除送检,临床诊断:脂肪瘤。病理检查巨检:带皮肿物,大小为4 cm×2.5 cm×2cm,皮肤薄,皮面平滑,切面实性细腻,灰白色、质地脆,无边界。镜检:肿瘤位于表皮下,侵及皮下组织,组织结构复杂多样,形成片块状的基底样细胞以及腺管样、巢团状结构(图1-3),巢团之间为宽窄不一的纤维间隔,瘤细胞界限不清,胞  相似文献   

3.
<正>眼附属器淋巴瘤是指发生于眼睑、结膜、泪腺、眼眶的淋巴瘤,以非霍奇金淋巴瘤为主,占所有眼附属器肿瘤的55%[1],其中眼附属器原发性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 (MALT 淋巴瘤)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2]。MALT 淋巴瘤是一种惰性的、亲器官的淋巴瘤,几乎可以发生在任何上皮和黏膜部位,比如胃肠道、甲状腺、眼附属器、腮腺、胸腺、肺等。眼附属器原发性MALT 淋巴瘤相对少见,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微囊性附属器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免疫表型、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方法 报道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病理科确诊的2例微囊性附属器癌,收集患者临床信息、病理检查及随访资料,并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结果 2例患者病变均位于额部,组织学检查见肿瘤位于真皮层,向深部浸润性生长,肿瘤细胞由基底样细胞及鳞状细胞组成,形态温和,呈岛状、条索状或腺管样结构,真皮浅层见大量小的角质囊肿,深部见导管分化结构,局部见神经侵犯。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肿瘤细胞表达CK、CK7、CK5、EMA,肿瘤细胞巢周围细胞p63阳性,而中央的细胞阴性,Ki-67增殖指数较低。结论 微囊性附属器癌是一种独特的肿瘤实体,具有毛囊和汗腺双向分化,以局部浸润为主,需与圆柱状毛母细胞瘤、汗管瘤、硬斑病样基底细胞癌及鳞状细胞癌等鉴别,治疗常为Mohs显微外科手术。  相似文献   

5.
目的以大鼠深Ⅱ度烧伤为模型,观察工程细胞即腺病毒介导肝细胞生长因子(hepatocyte growth factor,HGF)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esenchymal stem cells,MSCs)对烧伤创面愈合中皮肤附属器再生的作用。方法体外分离、培养雄性Wistar大鼠骨髓MSCs,转染携带HG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100 pfu/cell)后备用。16只雌性Wistar大鼠复制深Ⅱ度烧伤模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只。在造模同时,观察组将携带HG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修饰的骨髓MSCs悬液,对照组将同体积磷酸盐缓冲液注射于创面真皮下。分别于细胞移植后第3,5,7,14,21天计算创口愈合率,第7,14,21天光镜下观察组织愈合及皮肤附属器情况,常规PCR法检测细胞移植后第21天创面组织中性别决定基因Sry片段。结果携带HGF基因的重组腺病毒可有效转染MSCs,修饰的MSCs移植后第7,14天,观察组创口收缩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HE染色结果显示,第7天观察组表皮化优于对照组,第21天观察组再生表皮明显厚于对照组,并可见再生毛囊和皮脂腺。观察组雌性大鼠创面组织中扩增到...  相似文献   

6.
患者男性,57岁。颈部肿物缓慢增大15年,近来生长较快。B超示甲状腺右叶增大,轮廓失常,内可见2.7 cm×1.7 cm×1.4 cm大小团块,呈低、强回声及少量无回声,边界较清,内未见血流信号,强回声后方伴声影;右叶近峡部可见  相似文献   

7.
赵芳 《实用医学杂志》2003,19(11):1268-1268
患者女 ,5 9岁。 2 0 0 1年 3月病理确诊“左下颌淋巴结转移性小细胞未分化癌” ,未找到原发病灶。 2 0 0 2年 7月中旬 ,患者自用“金霉素软膏”涂抹眼睑及手臂后 ,即感颜面部皮肤瘙痒 ,随后出现全身皮肤瘙痒、充血 ,就诊于我院皮肤科门诊。按“药物过敏”门诊治疗 3d ,效果欠佳 ,患者自感症状逐渐加重 ,要求住院治疗。查体 :患者全身皮肤弥漫性潮红 ,腰背部及四肢密集分布粟粒样红色丘疹。压之褪色 ,有抓痕 ,无水疱及鳞屑 ,面部轻度肿胀 ,瘙痒明显。左颌下有数个肿大淋巴结 ,约蚕豆大小 ,质软 ,无压痛。左侧颈部胸锁乳突肌内侧可触及一 1cm…  相似文献   

8.
皮肤缝合器缝合脊柱四肢皮肤切口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期 ,我们采用一次性皮肤缝合器缝合脊柱、四肢皮肤切口 4 3例 ,取得满意效果。现将这 4 3例病人与同期手术行常规缝合的 5 9例病人切口缝合及愈合等情况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近期入院行脊柱、四肢手术病人 10 2例 ,其中腰椎病变 5 2例 ,膝关节 2 1例 ,髋关节病变 2 9例 ,年龄 2 5~ 76岁。根据病人意愿 ,其中 4 3例采用一次性皮肤缝合器缝合皮肤切口 (钉合组 ) ,5 9例采用常规方法缝合 (对照组 )。两组在年龄、病种、体质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均无显著差异。1 2 方法 手术后常规逐层缝合切口 ,然后用…  相似文献   

9.
1病历摘要男,70岁。主诉左前臂肿物2个月,2个月前被家养仙人掌刺伤左前臂背侧远端,当即疼痛发痒,未做处理,2个月后刺处皮肤时常发痒,并长出一肿物,随来医院就诊。查体:左前臂有一约2.3 cm×1.5 cm肿物,呈草莓状,高出皮肤表面,质硬,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可推动,无破溃,无压痛。给予肿物切除并送检病理。肉眼所见:皮肤组织一块,直径2.0 cm,呈鱼肉状,白色。免疫组化染色:神经特异性烯醇化酶(NSE)阳性,细胞角蛋白(CK)阴性,细胞角蛋白20(CK20)弱阳性,神经丝蛋白(NF)阴性,白细胞共同抗原(LCA)阴性,S-100(+)。病理结果:皮肤Merkel细胞癌。2讨…  相似文献   

10.
中耳类癌1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郝彤  陈素萍 《诊断病理学杂志》2005,12(1):54-54,i019
患者女性,61岁。主因耳鸣、耳闷、听力减退2个月入院。查体:右侧外耳道肿物,表面光滑,已塞满整个外耳道。术中见肿物位于中耳侵及鼓膜。  相似文献   

11.
原发皮肤汗腺癌较罕见 ,占皮肤恶性肿瘤的 2 .2 %~ 8.4% [1] 。 1990~ 1997年我院收治并保存完整资料患者 5例 ,现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5例中男 1例 ,女 4例 ,年龄 40~ 70 (平均 5 5 .2 )岁。病史 2个月~ 5年 ,本组术前临床诊断为淋巴肉瘤 1例 ,皮肤溃疡 1例 ,肿块性质待查 3例。 5例肿瘤标本均经 10 %福尔马林固定 ,常规制片 ,HE染色。1.2 病理特点与病变部位 送检肿瘤组织大小不等 ,体积为1.5cm× 1.0cm× 0 .5cm~ 8.5cm× 6.0cm× 4.3cm ,呈结节状 3例 ,表面有糜烂、溃疡者 2例 ,切面灰白色 ,灰红…  相似文献   

12.
原发性眼睑皮肤黏液癌(primary cutaneous mucinous carcinoma,PCMC)是一种极罕见的来源于汗腺的低度恶性肿瘤[1].本文报道一例罕见的眼睑原发性皮肤黏液癌,详细复习国内外相关文献并对其临床特征、组织形态学、免疫组化表达、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后进行了总结和归纳,旨在加强眼科医师和病...  相似文献   

13.
患者女性,76岁.因腹胀1个月,CT提示脾巨大占位,考虑淋巴瘤入院.4年前因卵巢包块而行全子宫双附件切除术.术后病理诊断:低分化乳头状腺癌.查体:左上腹可扪及肿大脾,左肋缘下8cm,右至腹正中线.肝肋下未及.实验室检查:CA-125 20U/ml,CA 50U/ml,CEA 7.2ng/ml,AFP 10ng/ml.临床诊断:脾肿瘤,性质待查.行全脾切除.术中见巨脾20cm×15cm×10cm大小,表面散在成片土黄色病灶,包膜完整,无破溃.术后送病检.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原发性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的诊治.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北医药学院附属襄阳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例双眼先后发病的原发性眼附属器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并结合国内外文献进行回顾.结果 患者以右眼结膜及眶内肿物收治入院,术后病理确诊为黏膜相关淋巴组织结外边缘区B细胞淋巴瘤.行局部放射治疗后随访11个月,右眼...  相似文献   

15.
李军凯  毕猛 《临床医学》2002,22(6):F003-F003
1 病例报告 患者女,60岁,进行性吞咽困难三年余,加重三个月。患者于三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进食胸骨后不适感,间歇出现,无规律性,当时未在意,一年前进食出现胸骨后摩擦感、烧灼感,无发热、返酸及胸骨后疼痛。曾以食管炎治疗二个月无效,症状呈进行性加重三个月,伴恶心、呕吐。于2001年2月8日来我院就诊,入院Karnofsky评分40分。行上消化道钡餐透视示:  相似文献   

16.
17.
患者男性,42岁.发现乙肝表面抗原阳性13年,间断上腹部疼痛5月余.患者自发病以来,精神可,饮食正常,睡眠可,尿色黄,体重无明显变化.查体:体温36.2℃,血压150/110 mmHg.心肺等未及异常.皮肤巩膜无黄染,腹部平坦未见腹壁静脉曲张,全腹无压痛、反跳痛及肌紧张,未扪及包块,墨菲氏征(-),肝脾肋下未触及,肝区无叩痛,移动性浊音(-).腹部超声示肝硬化,肝左内叶实性占位性病变,考虑肝癌.腹部CT示多发性肝癌,肝硬化.术中见肝左内叶及右前叶2个肿块,送病理检查.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58岁.因左侧耳廓结节3年,于2009年9月在外院行病理活检提示鳞状细胞癌并于当年10月在该院行耳廓包块切除术,术后病理报告为鳞状细胞癌,侵及软骨和神经.因要求放射治疗而于2009年12月入住我科.入院查体见左耳廓缺损,耳后可触及一约2 × 3 cm的皮下包块,质硬、固定.既往患者10年前因尿毒症行过肾移植手术,之后长期服用环孢霉素抗免疫排异治疗.  相似文献   

19.
王婕  刘霆 《中国实验诊断学》2011,15(10):1723-1725
原发性眼附属器淋巴瘤是一组发生于眼睑、结膜、泪器、眼外肌和眼眶的恶性肿瘤,恶性程度不等,其治疗和预后也各异,在临床上易与炎性假瘤、反应性淋巴组织增生、非典型性淋巴组织增生等混淆,  相似文献   

20.
正患者女性,37岁,额部肿物30余年,伴周围红肿。查体:眉上可及皮下肿块,大小12 cm,边缘不清,活动度差。病理检查巨检:送检不规则带皮肤组织1块,大小约为4 cm×21 cm,表面见一直径2 cm的隆起区,切面灰白色,质稍韧。镜检:肿瘤位于真皮内,其表面的鳞状上皮正常,肿瘤细胞主要呈散在分布的上皮细胞巢或导管样结构,间质纤维结缔组织增生(图1)。真皮中上部可见少量角质囊肿形成(图2)。肿瘤细胞呈基底细胞样,异型性不明显,无核分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