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宋福林  孙文利 《沈阳部队医药》2002,15(5):381-382,F004
为探讨纤维组织细胞瘤性脑膜瘤(FHM)的临床病理特征,对11例FHM进行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观察。结果表明,电镜观察发现瘤细胞有向纤维细胞和组织细胞分化的特征,免疫组化显示波形蛋白、上皮膜抗原、α-抗糜蛋白酶均阳性,胶质纤维酸性蛋白阴性。11例中良性和高度间变各1例,低度恶性9例。结论:FHM多呈低度恶性,电镜及免疫组化对本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手术应尽量切除以防止复发。  相似文献   

2.
为探讨分泌型脑膜瘤的病理形态学及超微结构特征,对此型脑膜瘤19例进行临床病理,免疫组化及超微结构,结果表明,肿瘤细胞质内可见大小等均匀一致的嗜酸性透明状包涵体,PAS和阿尔辛蓝染色阳性,电镜观察发现此包涵体为瘤细胞胞质内的微腺泡的腔内分泌物,结论:免疫组化染色及超微结构观察对分泌型脑膜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微囊性脑膜瘤(microcystic meningiomas)是颅内很少见的肿瘤,临床病理易误诊。本文报道13例.重点讨论电镜对该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以求进一步提高认识。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74例恶性黑色素瘤(MM)在光镜下从不同角度做了分型。13例做了电镜观察.其中5例有转移瘤。原发性和转移性无色素性MM均显示较强的S-100蛋白阳性反应。观察表明.电镜检查和S-100蛋白染色对MM的病理诊断有确定价值.尤其对无黑色素性MM的确诊尤为重要。并提出了电镜诊断MM的最低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颅内转移性肉瘤的病理特点,对27例颅内转移性肉瘤进行光镜、超微结构和免疫组化观察。结果表明,27例颅内转移性肉瘤有10种类型肿瘤。10种免疫组化试剂对这10种转移性肿瘤表达各有不同。超微结构对每一类型肿瘤观察也各具不同形态特征。27例中除4例成骨性骨肉瘤通过光镜即可明确诊断外,其余须通过免疫组化或(和)电镜观察才能确诊。结论:电镜和免疫组化在颅内转移性肉瘤诊断和鉴别诊断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微囊性脑膜瘤(microcystic meningioma)是近年才被人们公认的一种颅内少见肿瘤,WHO(1990)正式将该瘤列入脑膜瘤组织分类中。本文报道15例微囊性脑膜瘤,重点讨论病理和免疫组化对该瘤的诊断。  相似文献   

7.
为阐明脊索瘤的临床病理特征.对36例进行临床病理分析。选用5种抗体对3l例脊索瘟做免疫组化检测,阳性率分别为S100蛋白90%,角蛋白100%上皮膜抗原站93.5%,波绞蛋白100%和癌肛抗原6.5%。4例做电镱观察.显示胞质小器复合体和桥粒连接.本瘤生物学行为属瑟性;其病理易与5类肿瘤发生混淆.免疫组化检查有助于鉴别。  相似文献   

8.
唐谊海  孙文利 《沈阳部队医药》2001,14(3):215-216,I002
为了寻求胖细胞星形细胞瘤正确的病理诊断和鉴别诊断,收集26例临床病理资料并进行免疫组化检测。结果显示GFAP、S-100蛋白和vimentin全部阳性。8例透射电镜观察显示瘤细胞体大,核偏位呈戒状,除含丰富细胞小器外,尚见致密成束平行排列和纵横交织的短股胶质丝。结论:本瘤诊断的3条标准:①胖细胞型星形细胞占50%以上,且分化良好;②纤维型和原浆型是星形细胞无间变;③具有上述免疫组化和超微结构的特点。应与易于混淆的5肿瘤相鉴别。  相似文献   

9.
10.
为了探讨脑室内脑膜瘤组织类型和组织来源,对34例脑室内脑膜瘤通过光源、电镜和免疫组化方法与脑室内其它肿瘤鉴别。结果表明,脑室内脑膜瘤以纤维型为主,组织来源倾向于脉络丛间质。免疫组化Vimentin和EMA阳性,结论:电镜和免疫组化对脑室内脑膜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帮助。  相似文献   

11.
邱向南  喻兵 《天津医药》1991,19(3):134-136
脑膜瘤在光镜上显示明显的异质性,除间叶成分外,还存在上皮成分。脑膜瘤的组织发生学还有争论。为此我们对28例脑膜瘤应用免疫组化技术显示波形蛋白(Vim)、上皮膜抗原(EMA)、低分子角蛋白(10·11)、S-100蛋白(S-100)、角蛋白(KT)和癌胚抗原(CEA)。结果表明脑膜瘤除间叶组织标志 Vim 阳性外,部分还表达上皮组织标志,证实脑膜瘤的二元分化。根据脑膜瘤的光镜形态和免疫组化结果提示脑膜瘤来源于一种区别于纤维母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的特殊细胞类型,可称之为脑膜上皮细胞,具有向间叶和上皮的分化潜能。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讨颅内恶性脑膜瘤的组织学持征,对91例恶性脑膜瘤通过光镜、超微结构和免疫组化方法与颅内其它肿瘤鉴别。结果表明,颅内恶性脑膜瘤具有侵袭性生长、细胞密度高、异型性大、核分裂和大片坏死等特点;免疫组化显示波形蛋白、角蛋白、S—100蛋白和上皮膜抗原阳性。结论:超微结构和免疫组化对恶性脑膜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异位脑膜瘤很少见。现将我们两个医院确诊的10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15.
李辉 《河北医药》2003,25(4):276-276
患者 ,女 ,36岁。主因右额部肿物 10年入院。查体 :神清语利 ,四肢活动可 ,双眼底未见异常 ,右额部有一约 4cm× 5cm× 3cm肿物 ,质硬 ,边界清 ,与头皮无粘连。CT检查报告 :右额骨外板骨质增生 ,结构不完整 ,内板明显骨质破坏 ,右额骨骨瘤(有恶性趋势 )。X线报告 :右额骨良性骨肿瘤 ,不排除血管瘤。手术所见 :右额顶肿瘤 ,粉红色 ,质软 ,浸润性生长 ,硬膜动脉供血 ,瘤结节约 5cm× 5cm× 3cm ,骨板及硬膜广泛浸润 ,骨板凹凸不平。术后病理诊断 :脑膜瘤。作者单位 :0 662 0 0 秦皇岛市山海关人民医院外科讨论 脑膜瘤源发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徕卡全自动免疫组化机与手工免疫组化染色的效果。方法采用常规多种免疫试剂一抗及同种二抗,采用徕卡全自动免疫组化机与手工免疫组化法,进行免疫组化染色操作,分析两种染色方法的染色效果。结果与手工免疫组化染色法相比,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法染色均匀,定位准确,背景清晰,染色效果更佳。结论徕卡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具备操作规范、标准化程度高、结果精准等特点,有效避免了人工操作所致的人为误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7.
石群立  张泰和 《江苏医药》1989,15(6):294-296
本文对156例胃粘膜活检标本进行光镜和电镜观察,慢性浅表性胃炎(CSG)和萎缩性胃炎(CAG)CP的检出率分别为80.0%(130例)、65.4%(26例),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有非常显著差异(P<0·01)。对胃肠各部位CP的检出,十二指肠球部76.0%、胃窦部77.6%、胃体部53.2%、胃贲门部61·3%、食道贲门部为零。研究结果表明,胃粘膜中CP感染是致慢性胃炎的直接病因之一。CP的检出以胃窦部最多。  相似文献   

18.
孙永平  王子云 《天津医药》1991,19(5):278-280
应用电镜技术研究3例胰腺癌患者的肝穿活检组织,发现肝细胞有明显的超微结构病理变化,其特征为肝细胞内瘀胆及继发性肝细胞器退变,肝细胞质内糖原过多贮积并部分出现核内糖原包涵体、巨大线粒体。肝细胞瘀胆与胆总管受侵有关。肝细胞胞质内糖原过多贮积和出现核内糖原包涵体可能是胰岛细胞受累,影响肝细胞内糖原代谢的结果。本文对胰腺癌患者出现某些肝病临床症状,提供形态学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乳腺小管癌16例临床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分析情况。方法选择2010年6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诊治的16例乳腺小管癌患者,所有患者经组织形态学及免疫组织化学重新确诊,都选择抗体ER、PR、C-erb B-2、CK5/6、S-100及P63进行免疫组化分析与临床病理特征研究。结果在16例乳腺小管癌中,有13例伴有低级别导管原位癌,免疫组化显示,小管癌部分ER、PR均阳性,C-erb B-2阴性,CK5/6、S-100及P63均阴性。结论乳腺小管癌有特殊的镜下特征,容易误诊,诊断中免疫组化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金行藻  石群立 《江苏医药》1998,24(5):331-333
收集14例特殊类型脑膜瘤,包括微囊型4例,富于淋巴浆细胞型2例,脊索样型2例,透明细胞型1例,分泌型1例,乳头型2例,间变型2例;另脑膜的血管外皮瘤5例。标本作HE、AB-PAS、网状纤维及5种免疫组化:波形蛋白(Vimentin)、上皮膜抗原(EMA)、用蛋白(Keratin)、第八因子(FⅧ)、胶质纤维酸性蛋白(GFAP)染色,5例电镜检查。另11例常见型脑膜瘤同样染色对照。通过研究总结出各型脑膜瘤的形态特征并讨论其发生机制。提出过去诊断的血管母细胞型脑膜瘤大多实为脑膜的血管外皮瘤,后者不再认为是脑膜瘤的一种亚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