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马廷帅 《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8):188-189
目的实施并对比探讨微型静脉皮瓣与指侧方岛状皮瓣在断指再植中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近期住院的38例(42指)断指再植患者随机分成2组,其中实验组20例(22指)采用微型静脉皮瓣,对照组18例(20指)采用指侧方岛状皮瓣。随访2~3个月,对比两组的手功能恢复情况。结果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优良率为95.5%,对照组为95.0%,两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断指再植修复无论采用微型静脉皮瓣或者指侧方岛状皮瓣,二者均可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但临床实施可依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开展。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指固有动脉背侧皮支血管链皮瓣与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后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4年9月—2015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对116例手指指端缺损的患者随机采用指固有动脉背侧皮支血管链皮瓣修复创面65例和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51例。结果 116例皮瓣全部成活,随访12~18个月,均以最后一次复查为准,两种术式修复创面后在皮肤色泽、质地、外形上获得满意效果,指腹综合质地感觉无差异(P>0.05);在综合满意度和皮瓣感觉恢复情况方面,指固有动脉背侧皮支血管链皮瓣优于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P<0.05);在皮瓣两点辨别觉(2PD)方面,两种术式无差异(P>0.05)。结论与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相比,指固有动脉背侧皮支血管链皮瓣修复指端缺损后在综合满意度和皮瓣感觉恢复情况等方面具有优势,是一种理想的修复指端缺损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3.
烧伤后瘢痕性指蹼粘连的整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瘢痕性指蹼粘连的整复术式。方法 对 87例 (10 4只手 )瘢痕性指蹼粘连病人依据粘连程度及周围供皮状况分别采用“Z”字交错皮瓣、蝶形皮瓣、矩形皮瓣加双三角形瓣和三矩形瓣予以修复 ,两侧指根残余创面直接缝合。结果 创面均一期愈合 ,功能、外形修复满意。结论 充分利用指蹼周围正常皮或瘢痕皮 ,精确设计小型皮瓣可简化手术 ,功能、外形恢复好 ,无继发挛缩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手部岛状皮瓣在手部创面修复术中的应用。方法 2006年6月—2010年6月,收治89例手指及虎口区不规则创面。男71例,女18例;年龄6~52岁,平均26岁。烧伤后增生性瘢痕挛缩切除术后11例,病程2.5~16年,平均5.5年;急诊创伤78例,受伤至手术时间3.5~12h,平均5h。创面大小:6.5 cm×3.2 cm~1.0 cm×0.8 cm。分别采用6种手部岛状皮瓣修复:斜三角形岛状皮瓣修复指端斜行缺损23例、指动脉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横行缺损8例、示指背侧岛状皮瓣拇指皮肤缺损11例、第1掌骨背侧皮瓣修复拇指背侧及虎口区缺损13例、指动脉蒂岛状皮瓣(顺行)转位用于掌侧皮肤及血管同时缺损的断指再植16例、邻指背侧静脉蒂岛状皮瓣转位用于背侧皮肤及血管同时缺损的断指再植18例。皮瓣面积最大为7.0 cm×3.5 cm,最小为1.2 cm×1.0 cm。供区均采用中厚皮片游离植皮。结果 89例中88例成功,皮瓣及植皮均完全成活,供、受区创口均一期愈合。1例失败,成功率为98.8%。随访(1.5~2年)46例,颜色与周围组织相同或相近,皮下组织适量,无干裂。两点辨别觉手指部4~7mm,虎口区8~9mm。均可正常使用。根据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部分功能评定试行标准评定,优82例,良7例。结论用手部岛状皮瓣修复手指部创面是较为理想的术式。  相似文献   

5.
我院于1995年8月-1998年10月用手指掌侧推进皮瓣修复手指指因缺损及手指中节中段以远的离断伤共25例,经随访2-6个月效果较好。本方法的优点是:指端感觉正常,皮瓣不易坏死,离断伤指不发生再短缩,功能恢复快。游离皮瓣时注意不要损伤两侧的固有动脉、指神经及手指的腱鞘。皮瓣游离的长度应以手指受伤的部位而定。手指掌侧推进(前移)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缺损及手指离断伤25例@但述全$重庆长寿县医院骨科!401220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应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节部分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共修复16例共18指末节部分缺损病例.结果:所有皮瓣均成活良好.术后随访1~6个月,皮瓣血运、弹性、质地良好,功能满意.结论:应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节部分缺损,具有手术简便易行、安全、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应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节部分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应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共修复16例共18指末节部分缺损病例.结果:所有皮瓣均成活良好.术后随访1~6个月,皮瓣血运、弹性、质地良好,功能满意.结论:应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末节部分缺损,具有手术简便易行、安全、效果好、并发症少等优点,值得推荐.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应用指动脉顺行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皮肤缺损的可行性 ,分析其科学性与实用性。方法 自 1997年至今应用中指尺侧及环指桡侧指动脉顺行皮瓣经皮下隧道移位修复手部拇指指腹皮肤缺损 19例 (共 2 3个皮瓣 ) ,术后早期指导患者进行拇指及皮瓣供指的功能锻炼 ,并对 19例病人全部跟踪随访。结果  2 4个皮瓣全部成活 ,成功率 10 0 %。术后随访 6个月至 4年 ,拇指的运动及感觉功能正常 ,外观非常满意 ,皮瓣供指屈伸功能正常 ,植皮全部成活。按Swanson评定标准 :手失能 <2 %。结论 应用指动脉顺行皮瓣修复拇指指腹皮肤缺损是一个可行的、理想的治疗方法 ,临床推广应用价值很大。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手指脱套伤不同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 我科2008年7月-2012年1月共收治手指脱套伤44例59指,其中单指脱套伤35例,多指脱套伤9例.分别采用腹部皮管修复术(第1组,21指)、瓦合皮瓣修复术(第2组,20指)、甲瓣或甲瓣和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联合修复术(第3组,18指)3种方法进行手术治疗,术后均采用局部烤灯照射及抗菌药物治疗5~7 d.对3组疗效进行观察.结果 第1组优5指,良6指,可10指,优良率为52.4%;第2组优9指,良8指,可3指,优良率为85.0%;第3组优12指,良4指,可2指,优良率为88.9%.结论 瓦合皮瓣修复术、甲瓣或甲瓣和指固有动脉背侧支皮瓣联合修复术治疗手指脱套伤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0.
石惠林  陈建 《江苏医药》2021,47(7):673-676
目的 比较指固有动脉侧方血管链皮瓣和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 950例手指软组织缺损患者分别行指固有动脉侧方血管链皮瓣(试验组,649例)和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手术(对照组,301例),比较两种术式的治疗效果.结果 950例指皮瓣全部存活.试验组28例和对照组12例在术后1~3d出现水泡,未予特殊处理自行吸收.试验组12例和对照组5例指皮瓣指出现静脉危象,经对症处理后缓解.术后随访12个月:试验组修复创面后与受区周围皮肤颜色相近,皮瓣质地柔软,有弹性,外形满意;对照组20例因出现指端皮肤臃肿、冗厚,呈"火柴头样"改变,外观较差;对照组60例出现了患指冬季畏寒和冻疮并发症.两组指腹综合质地感觉、Anderson功能、手指两点辨别觉、指间关节活动度、VAS疼痛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试验组皮瓣感觉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相较于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指固有动脉侧方血管链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具有损伤小、耐寒性好、外观美观、感觉恢复好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吻合皮神经的足底内侧皮瓣修复手掌皮肤缺损的效果。方法对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医院2009年1月—2014年1月采用吻合皮神经的足底内侧皮瓣游离移植修复手掌皮肤缺损23例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术后23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8个月。19例创面一期愈合,各指主动屈伸活动正常;3例经清创换药后创面二期愈合,各指主动屈伸功能轻度受限;1例皮瓣完全坏死经同侧带蒂腹股沟皮瓣修复后治愈,各指屈伸功能明显受限。优良率为95.7%。结论吻合皮神经的足底内侧皮瓣游离移植是修复手掌皮肤缺损的理想皮瓣,具有解剖位置恒定、皮瓣成活率高、术后手功能及外观功能恢复好的优点。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创面的手术方法,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及优缺点。方法总结2010年~2014年收治的35例(41指)手指皮肤软组织缺损患者,采用指背筋膜蒂皮瓣修复术进行治疗。观察疗效。结果术后35例(41指)皮瓣全部成活,皮瓣伤口愈合佳。全部患者术后随访6~12个月,平均(8.5±1.1)个月,皮瓣外形、质地、耐磨性都较满意。两点分辨觉为4~12 mm;手指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指背筋脱蒂皮瓣修鉍手指皮肤缺损创伤小,手术操作简巾,以早期功能锻炼;术后皮瓣厚傅、质地好,皮瓣恢鉍感觉,种修栺皮肤缺损的好方法。合适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指掌侧推进皮瓣修复指端缺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手指部外伤常有皮肤、软组织缺损,当残端有神经、肌腱、骨外露时采用指掌侧推进皮瓣修复创面,便于手指的恢复和功能重建。笔者自1994年以来采用此法修复指端皮肤软组织缺损取得满意效果。临床资料。本组共12例,18指,男性9例,女3例,年龄22一50岁。机器绞伤4例5指,电锯伤3例5指,砸伤5例8指,伤指包括双侧食、中、环指,多合并指骨外露及甲床损伤,修复后全部皮瓣成活,术后随访3月一1年残端指有感觉,无触痛,外观、功能良好。手术方法手术在指根神经阻滞麻醉下进行。于指端腹侧做一直达皮下层的“V”形切口,形成三角皮瓣,稍加游离…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手部不同类型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 根据手部皮肤缺损的部位,应用食指背侧岛状皮瓣、指动脉掌侧推进皮瓣、掌背动脉逆行岛状皮瓣、指固有动脉岛状皮瓣、指固有动脉逆行岛状皮瓣等转位修复手部皮肤缺损126例。结果 126例皮瓣全部成活。术后随访6个月一1年,皮瓣红润,质地柔软,外形及功能满意。结论 采用手部岛状皮瓣修复手部皮肤缺损,对供区影响不大,效果好,并发症少,是理想的术式选择。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对比研究指侧方岛状皮瓣与微型游离静脉皮瓣应用于皮肤软组织缺损型断指再植中的效果.方法 62例(62指)皮肤软组织缺损型断指再植患者,根据皮瓣设计方式分为两组:30例(30指)指侧方岛状皮瓣修复为观察组,32例(32指)微型游离静脉皮瓣修复为对照组,对比两组术后手功能恢复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手运动功能恢复优良率为96.67%,与对照组的93.7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Tamai系统中感觉及外观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TAM、ADL、血液循环及恢复工作情况评分无明显差异(P> 0.05);观察组的皮瓣弹性变差及颜色加深发生率分别为3.33%、3.33%,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1.88%、25.00% (P<0.05).结论 指侧方岛状皮瓣与微型游离静脉皮瓣应用于皮肤软组织缺损型断指再植均可获得良好的手功能康复效果,指侧方岛状皮瓣在感觉及外观改善方面优于微型游离静脉皮瓣,临床可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皮瓣修复方式.  相似文献   

16.
两种手术方法在阴茎延长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临床上在施行阴茎延长术时,耻骨上创面的覆盖常用耻骨上M形皮瓣皮肤延伸法和阴囊基部反向三角形皮瓣法。这两种方法所造成的局部创伤都比较小,但是在考虑到其适应症和远期效果时,针对不同的病例应该区别选择不同的术式。自1996年以来,我们以耻骨上M皮瓣皮肤延伸法和阴囊基部反向三角形皮瓣法为15例患者进行了阴茎延长术,现将应用两种方法进行阴茎延长术的体会阐述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并指式邻指皮瓣修复相邻多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2008~2010年,同手示中环小指中相邻多指末节指腹或指端软组织缺损,伴有指骨外露12例,以并指式邻指皮瓣修复.其中男7例,女5例;年龄18~56岁;示中指末节组织缺损4例、中环指末节组织缺损5例、示中环指末节组织缺损2例、中环小指末节组织缺损1例.住院时间一般为8~10 d.结果 本组12例病例断蒂后皮瓣均成活,植皮全部成活,2例皮瓣断蒂后蒂部少许皮肤缺损,予以减张缝合后经换药瘢痕愈合,术后10例患者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平均8个月.皮瓣外形、质地良好.末次随访时,皮瓣感觉恢复达S2+ 3例,S3 6例,S3 +1例;1例患者握拳活动稍受限,其余病例均手指屈伸及握拳功能活动良好.结论 对于一手多指的特别是示中环小指中相邻的多指末节掌侧组织缺损,采用并指式邻指皮瓣修复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拇指岛状皮瓣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 采用拇指指根岛状皮瓣逆行转移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创面42例.结果 42例皮瓣均成活,术后随访10~24个月,平均18个月.皮瓣血运、质地、弹性良好,外观满意,拇指功能良好.结论 拇指岛状皮瓣血管皮支恒定,血供可靠,转位修复成活率高,是修复拇指软组织缺损的良好术式.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指背筋膜岛状皮瓣和以指固有动脉不同节段背侧皮支为蒂的岛状皮瓣Ⅰ期修复手指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临床5种指背侧筋膜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163例185指。皮瓣类型: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顺行筋膜岛状皮瓣22例22指,带指背神经的顺行筋膜岛状皮瓣31例31指,带指固有神经背侧支的逆行筋膜岛状皮瓣34例40指,带指背神经的逆行筋膜岛状皮瓣25例31指,以指固有动脉不同节段背侧皮支为蒂的岛状皮瓣51例61指。均进行皮瓣修复皮肤缺损并进行随访观察疗效。结果除7例皮瓣远端部分坏死外,余均成活。经3个月到3年随访,平均5个月,皮瓣外观、质地良好,手指功能恢复满意。结论本皮瓣具有操作简单,成功率高,与受区皮肤质地、色泽接近等优点,是修复手指皮肤缺损较理想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 寻找第2—5指中远节皮肤及软组织缺损的最佳复法。方法 1995-2000年5月间,应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中远节皮肤及软组织缺损12例。结果 术后随访1个月-6年,指外形良好,皮瓣质地良好,指功能无明显影响。结论 利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手指远节皮肤及软组织缺损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