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系统评价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643C/G多态性与中国人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CHD)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查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BM、VIP、Wanfang Data和CNKI,搜集关于IL-6基因-643C/G多态性与中国人群CHD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6年5月。由两名作者同时进行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6篇,包括800例CHD患者,764例健康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IL-6基因-643C/G多态性与中国人群CHD之间的相关性在等位基因模型(G vs.C:OR=1.38,95%CI:1.08~1.77)、纯合子模型(GG vs.CC:OR=3.11,95%CI:1.25~7.70)、显性基因模型(GG+CG vs.CC:OR=1.26,95%CI:1.02~1.55)和隐性基因模型(GG vs.CC+CG:OR=3.08,95%CI:1.79~5.32)中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本Meta分析表明,IL-6基因-643C/G多态性可能会增加中国人群CHD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启动子-174G/C和-572C/G多态性在冠心病患者及正常人中的分布。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技术检测90例冠心病患者与95名健康成年体检者的IL-6基因启动子-174和-572的多态性,比较两组IL-6启动子基因型和等位基因的分布频率。结果IL-6基因启动子-174位点的GG、CG和CC基因型在冠心病患者中分别为100、0%、0;在健康成年者中分别为98.95%、1.05%、0。冠心病组与对照组基因的分布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72位点的CC、CG和GG基因型在冠心病组中分别为54.44%、43.33%、2.22%;在健康成年者中分别为71.58%、27.37%、1.05%。两组的基因分布频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IL-6基因启动子的-174位点变异率极低,其变异与冠心病的发病无明显相关性;而启动子-572位点的多态性分布与冠心病的发病具有一定程度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572C/G多态性与中国人群缺血性脑卒中(IS)风险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BM、CNKI和Wan Fang数据库,查找关于IL-6基因-572C/G多态性与中国人群IS发病风险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5年12月。由2位评价员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提取资料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8个病例-对照研究,共包括1870例IS患者和1915例健康对照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IL-6基因-572C/G多态性可能会增加中国人群IS发病风险(G vs.C:OR=1.38,95%CI:1.14~1.67;GC vs.CC:OR=1.50,95%CI:1.26~1.78;GG+GC vs.CC:OR=1.53,95%CI:1.26~1.85)。根据种族进行亚组分析结果显示,该风险在汉族人群中更为显著,但可能会降低维吾尔族人群IS发病风险。结论 IL-6基因-572C/G多态性可能会增加中国人群IS发病风险,尤其是汉族人群。鉴于纳入研究的数量限制,该结论尚需进一步验证。  相似文献   

4.
冠心病与白细胞介素6基因-572C/G多态性的相关性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解冠心病与白细胞介素6基因-572C/G多态的相关关系,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长多态性分析方法测定了139例冠心病患者和168例正常对照者的白细胞介素6基因-572C/G多态性,并结合疾病临床谱、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了其与冠心病的相关关系.结果发现,-572C/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两组间存在明显差异,冠心病组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相对于CC基因型,暴露于CG基因型、GG基因型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37(95%CI 0.86~2.20,P>0.05)和2.85(95%CI1.32~6.13,P<0.01),校正了血压、血糖和血脂等传统危险因素的影响后,GG基因型的相对危险度(95%CI 1.22~6.65, P<0.05)仍然具有统计学意义;但-572C/G多态性在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间以及在单支病变组、双支病变组、三支病变组间的分布均无明显差异(P>0.05).结果提示,白细胞介素6基因-572GG基因型可能是中国汉族人群冠心病发病的易感基因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白细胞介素2(IL-2)基因-330T/G和IL-6基因-174G/C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 在Medline、PubMed、EMBase、Web of Science、Elsevier Science Direct、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CNKI)和维普数据库中检索从1990年1月至2017年6月公开发表的关于IL-2和IL-6基因多态性与结核病易感性关系的中文和英文文献。初筛获得相关文献573篇,根据文献纳入和排除标准最终纳入文献12篇。应用Stata 12.0软件对各研究原始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IL-2基因-330T/G位点研究纳入文献共8篇,病例组971例,对照组1519名。Meta分析结果显示,欧洲人群中携带IL-2基因-330T等位基因者较携带-330G等位基因者患结核病风险低45%(T对G:OR=0.55;95%CI=0.31~0.98;P=0.042)。IL-6基因-174G/C位点纳入研究共9篇,病例组1445例,对照组1955名。Meta分析结果显示,美洲人群中携带IL-6基因-174G等位基因者患结核病风险是携带-174C等位基因者的1.65倍(G对C:OR=1.65;95%CI=1.28~2.13;P<0.01);亚洲人群中携带IL-6基因-174G等位基因者患结核病风险是携带-174C等位基因者的1.4倍(G对C:OR=1.40;95%CI=1.13~1.72;P=0.002)。结论 IL-2基因-330T/G位点等位基因T可能与欧洲人群结核病易感性风险降低相关;IL-6基因-174G/C位点等位基因G可能与美国人群和亚洲人群结核病易感性风险增加相关。  相似文献   

6.
白细胞介素6基因174G/C多态性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了解中国南方汉族人白细胞介素6基因174G/C多态性与胰岛素抵抗的关系.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一限制片长多态性分析方法测定了69例胰岛素抵抗指数高值者和69例胰岛素抵抗指数低值者的白细胞介素6基因174G/C多态性,并结合血压、血糖、血脂等相关指标进行横断面分析.结果中国南方汉族人白细胞介素6基因174G/C多态性以GG纯合子基因型为主,分布频率为136/138(98.55%),GC杂合子基因型分布频率为2/138(1.45%),CC突变基因型未发现,各基因型与胰岛素抵抗指数无相关性.结论中国南方汉族人白细胞介素6基因174G/C多态性与胰岛素抵抗可能无关.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白细胞介素(IL)-6基因多态性与中国居民动脉粥样硬化(AS)发病风险的相关性。方法按照综合的检索策略在万方、CNKI、维普、Pubmed和Web of Science数据库中全面检索关于IL-6基因多态性与AS相关性的病例对照研究,应用Stata11.0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15篇相关文献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经过Meta分析,发现IL-6-174G/C多态性与AS无关;IL-6-572C/G多态性与AS显著相关:携带GC基因型个体患AS的危险性是CC基因型个体的1.68倍(95%CI=1.47~1.93,P<0.001);携带GG基因型个体患AS的危险性是CC基因型个体的2.45倍(95%CI=1.78~3.37,P<0.001)。结论 IL-6-572C/G多态GC和GG基因型是AS发生的风险基因型。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8(IL-18)启动子607C/A和137G/C基因多态性和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Web of Science、Science Direct、中国知网、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万方数据库,查找并筛选出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同时查阅检索结果中所附相似文献及参考文献。检索时限均为各数据库建库至2017年2月26日。由两名评价员单独进行文献筛选及资料提取,采用Stata SE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以及其他相关统计学分析。结果 IL-18启动子607C/A在亚洲人群中,拥有等位基因A的人群冠心病的发病风险(OR=0.628,95%CI:0.533~0.740,P0.001)较低,在高加索人群中未发现此相关性(OR=0.950,95%CI:0.803~1.124,P=0.548)。使用显性基因模型进行分析发现IL-18启动子607C/A基因的AA/CA基因型人群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呈负相关(OR=0.431,95%CI:0.326~0.570,P0.001),在高加索人群中未发现此相关性。另外,IL-18启动子137G/C基因的多态性与亚洲人群(OR=0.843,95%CI:0.577~1.231)和高加索人群(OR=1.071,95%CI:0.807~1.421)的冠心病发病风险均无统计学相关性。结论 IL-18启动子607C/A基因的多态性位点A对亚洲人群冠心病有保护性作用,而137G/C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无相关性。本研究结果仍需更多大样本、多中心的研究进一步证实。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启动子上游634C/G多态性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和正常人群中的分布及与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断长度多态性技术对汉族104例老年冠心病患者及106例正常人白细胞介素-6基因-634C/G多态性位点进行研究,同时结合血脂、C反应蛋白、IL-6水平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634C等位基因频率在老年冠心病患者和正常人群分别为77·9%和85·4%,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2·1%和14·6%。冠心病患者-634GG基因型频率和G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结论IL-6基因-634C/G位点多态性与老年冠心病呈相关性。G等位基因可能是老年冠心病的易感性标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启动子区-634位点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及其对血脂的影响。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检测120名冠心病患者和100名健康对照者IL-6基因-634位点基因型,并结合疾病临床谱、冠状动脉造影结果探讨了其与冠心病的相关性。采用常规方法测定血脂水平。结果 IL-6基因-634位点多态性在冠心病组和对照组的分布有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患者-634GG基因型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634C/G多态性在心绞痛、心肌梗死患者间无明显差异(P>0.05)。冠心病组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水平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冠心病患者间携带IL-6-634位点G等位基因的血清TC水平显著高于不携带者(P<0.05)。结论 IL-6基因启动子-634C/G多态性与冠心病具有相关性,G等位基因可能是冠心病的遗传易感基因。IL-6基因-634位点多态性可能通过影响血脂水平而影响冠心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了解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597G/A及-572C/G多态性对心房颤动(房颤)发病易感性的影响.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测定291例房颤患者(房颤组)和325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IL-6基因-597G/A及-572C/G多态性,探讨其与房颤的相关关系、对不同病因及不同临床类型房颤的影响,观察其对左心房内径(LAD)、血清IL-6水平及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产生IL-6能力的影响.结果 在研究人群中,-597位点仅发现有GG基因型.-572位点存在3种基因型,房颤组CG+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51.55%和29.90%,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对照组中分别为35.38%、18.77%;G等位基因携带者患房颤的风险是CC基因型的1.94倍(95% CI:1.41~2.68,P<0.001);校正了其他因素的影响后,CG+GG基因型仍然是房颤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OR=1.63,95% CI:1.05~2.51,P<0.05).孤立性、高血压、冠心病等不同病因以及不同临床类型房颤间-572C/G多态性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房颤组CG+GG基因型人群LAD值高于CC基因型人群[(37.51±8.78)mm对(35.26±5.52) mm,P<0.05].不同基因型人群血清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G等位基因携带者PBMC随培养时间的延长上清液IL-6含量高于CC基因型人群(P<0.05).结论 IL-6基因-597G/A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汉族人群房颤发病易感性无关;而-572C/G多态性可能是该人群房颤发病的易感基因之一,该多态性存在一定的功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唐山地区汉族部分人群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572C/G多态性与脑梗死的关系。方法采用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检测118例首次新发脑梗死患者(脑梗死组)和154例健康体检者(对照组)IL-6基因-572C/G多态性位点频率,分析基因型与脑梗死的相关性。结果脑梗死组患者-572位点CC、C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50.85%、41.53%、7.63%;对照组CC、CG、GG基因型频率分别为65.58%、31.82%、2.60%。脑梗死组和对照组-572位点C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71.61%、81.49%;G等位基因频率分别为28.39%、18.5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G、GG基因型人群患脑梗死的风险分别是CC基因型的1.683倍(95% CI:1.012~2.800,P0.05)和3.788倍(95% CI:1.11 8~12.833,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572G等位基因是脑梗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唐山地区汉族部分人群中存在IL-6基因-572C/G多态性,可能与脑梗死有关,-572G等位基因可能是脑梗死发病的易感基因。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肿瘤细胞侵袭相关因子白细胞介素(IL)-8遗传多态性和广西壮族人群肝癌与鼻咽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收集广西壮族肝癌患者260例与鼻咽癌患者251例,同时选取广西壮族健康人群270例为对照。利用单碱基延伸PCR技术和DNA测序法,检测广西壮族肝癌患者、鼻咽癌患者和健康对照者的IL-8基因-781 C/T位点单核苷酸多态性,再用χ~2检验比较基因型和等位基因型分布频率在病例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 IL-8基因位点-781 C/T在肝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无统计学差异(CT/CC:OR=1.14,95%CI=0.79~1.64,χ~2=0.509,P=0.476;TT/CC:OR=0.61,95%CI=0.34~1.10,χ~2=2.775,P=0.096;T/C:OR=0.89,95%CI=0.69~1.15,χ~2=0.778,P=0.363)。同时,IL-8基因位点-781 C/T在鼻咽癌组和对照组之间的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分布也无统计学差异(CT/CC:OR=1.29,95%CI=0.86~1.88,χ~2=1.765,P=0.184;TT/CC:OR=1.34,95%CI=0.79~2.27,χ~2=1.172,P=0.279;T/C:OR=1.18,95%CI=0.92~1.52,χ~2=1.749,P=0.186)。结论在广西壮族人群中,IL-8基因-781 C/T位点的遗传多态性可能和肝癌与鼻咽癌的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高血脂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启动子-634C/G基因多态性是否为高脂血症的遗传因素。方法筛选高脂血症患者197例,健康志愿者200例。采用酚-氯仿法提取外周血DNA,PCR-RFLP技术检测IL-6基因多态性。结果高脂血症组CC、CG和GG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51.3%(101/197),37.6%(74/197)和11.1%(22/197),与正常对照组〔CC:65%(130/200);CG:28.5%(57/200);GG:6.5%(13/200)〕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关联分析显示G等位基因是高脂血症的一个独立危险因素(OR=1.736,95%CI=1.257~2.397)。高脂血症组中,CG及GG基因型者的总胆固醇(TC)水平明显高于CC型,GG基因型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明显低于CC型。结论 IL-6-634 CG及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携带者具有高脂血症易感性。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亚甲基四氢叶酸还原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和中国人群冠心病之间的关系。方法:从数据库PubMed、Medline、CNKI及WanFang Data网站上检索并收集中国相关人群的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冠心病风险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截至2017年10月。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并评价纳入研究的质量后,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发表偏倚评估和敏感性分析。为更好地阐明研究中的异质性,在研究中使用亚组分析。结果:共获得64篇相关文献,15篇纳入研究。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冠心病病例-对照研究中,共有冠心病患者2 073例,对照组2 072例。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冠心病相关性经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5个遗传模型中所有的遗传模型都提示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风险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在隐性遗传模型和杂合子模型中,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联系在中国北方地区具有显著性(P0.001;P=0.003),但在中国南方地区,MTHFR C677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之间没有显著联系(P=0.082;P=0.060)。在其他3种模型中,MTHFRC677T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的关系在中国的北部和南部地区具有重要意义。结论:MTHFR基因C677T多态性与中国人群冠心病易感性密切相关,TT可能是冠心病易感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唐山地区汉族人群急性脑梗死患者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启动子-572C/G、-174C/G在血清中表达与脑梗死病情的关系。方法采用PCR-RFLP法检测IL-6-572C/G、-174C/G,酶联免疫法检测IL-6表达水平。结果脑梗死患者中IL-6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IL-6、-572/G、174G/C基因型频率与等位基因频率与对照组比较也有显著差异。结论基因启动子-572G/C与脑梗死发病具有相关性,且可能为脑梗死发病的遗传易感基因,G等位基因个体通过促进IL-6表达而提高脑梗死患病风险。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6受体(IL-6R)、白细胞介素-27(IL-27)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的关系。方法选择本院心血管内科2015年6月—2017年8月收治的冠心病病人226例为试验组,另选择200名身体健康者为对照组。收集所有受试者血浆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凝血四项指标[包括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纤维蛋白原(FIB)]等。利用高分辨率溶解曲线(PCR-HRM)技术分析IL-6R和IL-27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的相关性。结果①IL-6R(183A/G)检测到3种基因型:AA、AG、GG;IL-6R(exon1A/C)检测到3种基因型:AA、AC、CC;IL-6R(exon2A/T)检测到2种基因型:AT、TT。IL-6R(183A/G)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试验组和对照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IL-6R(exon1A/C)和IL-6R(exon2A/T)在试验组和对照组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IL-27(4730T/C)检测到2种基因型:TT、TC;IL-27(-964A/G)检测到3种基因型:AA、AG、GG;IL-27(2905T/G)检测到2种基因型:TT、TG。IL-27(4730T/C)、IL-27(-964A/G)和IL-27(2905T/G)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在试验组和对照组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IL-6R(exon1A/C)的突变纯和基因型CC与野生纯合型AA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L-6R(exon2A/T)的突变杂合基因型AT与野生纯合型TT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IL-6R(exon1A/C)的基因型与血脂指标TC、HDL-C显著相关(P0.05)。结论 IL-6R(exon1A/C)、IL-6R(exon2A/T)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有关,而IL-27基因多态性与冠心病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10(IL-10)基因启动子-1082A/G、-819T/C多态性与中国早发冠心病的相关性。方法早发冠心病(病例组)92例,对照组94例,采用苯酚-氯仿法提取DNA,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方法(PCR-RFLP)分析IL-10基因启动子-1082A/G、-819T/C多态性。结果病例组与对照组IL-10-1082A/G,AA、AG、GG基因型频率及A、G等位基因频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IL-10-819T/C,TT、TC、CC基因型频率及T、C等位基因频率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L-10基因启动子-1082A/G和-819T/C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早发冠心病的易感性无关。  相似文献   

19.
目的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探讨基质金属蛋白酶-1(MMP-1)基因-519A/G多态性与冠心病发病风险。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BM、CNKI、Wan Fang Data、VIP数据库,查找与主题相关的病例-对照研究,检索时限均为建库至2016年7月。两位作者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及质量评价。然后采用Stata 12.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病例-对照研究,共计2027例患者,1654例对照。Meta分析结果显示,MMP-1基因-519A/G多态性在等位基因模型(G vs.A:OR=0.68,95%CI:0.49~0.94,P=0.02)、杂合子模型(AG vs.AA:OR=0.62,95%CI:0.40~0.95,P=0.03)、显性模型(GG+AG vs.AA:OR=0.61,95%CI:0.40~0.94,P=0.03)和隐性模型(GG vs.AA+AG:OR=0.76,95%CI:0.59~0.97,P=0.03)中降低冠心病发病风险,而在纯合子模型中无统计学意义(GG vs.AA:OR=0.59,95%CI:0.35~1.00,P=0.05)。亚组分析结果显示,降低冠心病的风险在亚洲人群中更加突出。结论当前证据表明,MMP-1基因-519A/G多态性可能会降低冠心病的发病风险,尤其是亚洲人群。由于纳入研究的数量限制,该结论尚需进一步开展研究加以验证。  相似文献   

20.
目的:了解白细胞介素-6(IL-6)基因-572C/G多态性对冠心病(CHD)发病易感性及血清IL-6水平的影响。方法:应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分析方法,测定245例CHD患者(CHD组)和260例正常对照者(对照组)的IL-6基因-572C/G多态性,探讨其与CHD的相关关系;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研究人群血清IL-6水平,观察基因型对血清IL-6水平的影响。结果:IL-6基因-572C/G基因型和等位基因频率在2组间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HD组GG基因型和G等位基因频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相对于CC基因型,暴露于CG、GG基因型的相对危险度分别为1.46(95%CI:1.01~2.10,P<0.05)和5.19(95%CI:1.69~15.89,P<0.01);不同基因型患者间血清IL-6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6基因-572C/G多态性可能是中国汉族人群CHD发病的遗传危险因素之一,但该多态性对血清IL-6水平无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