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64例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仅给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组采用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血脂水平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7.5%,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在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及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下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明显升高,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老年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可降低主要心脏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100例混合型高脂血症病人单用阿托伐他汀(20mg/d)治疗1个月后血脂不达标的3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观察接受阿托伐他汀(20mg/d)联合依折麦布(5mg/d)治疗后的血脂情况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与治疗前相比,阿托伐他汀单用组和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组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降低,而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谷丙转氨酶(ALT)、肌酸激酶(CK)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阿托伐他汀单用组调脂幅度:TC下降25%,LDL-C下降30%,TG下降30%;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组在阿托伐他汀降脂基础上,TC下降35.9%,LDL-C下降39%,TG下降51.4%。两组不良反应均很轻微和少见。结论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混合型高脂血症可以明显降低TC、LDL-C和TG,且不良反应轻微,耐受性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 400例高脂血症患者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方法分为4组,每组10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治疗Ⅰ组给予阿托伐他汀5 mg/d联合依折麦布10 mg/d治疗,治疗Ⅱ组给予阿托伐他汀10 mg/d联合依折麦布10 mg/d治疗,治疗Ⅲ组给予阿托伐他汀20 mg/d联合依折麦布10 mg/d治疗,于降脂治疗后3、6、12个月测定血脂4项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变化水平。结果(1)4个组治疗后3、6、12个月后LDL-C、TG、TC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P<0.05)。治疗后同一时间点:治疗Ⅲ组较对照、治疗Ⅰ组、治疗Ⅱ组3组LDL-C、TG、TC水平下调(P<0.05);4组间HDL-C上调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治疗Ⅰ组间LDL-C、TG、TC、HDL-C水平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2个月,治疗Ⅱ组较对照、治疗Ⅰ组两组LDL-C、TG、TC水平下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Ⅱ组、治疗Ⅲ组HDL-C上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4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论 20 mg阿托伐他汀联合10 mg依折麦布组患者的降脂效果明显优于单用20 mg阿托伐他汀组及小剂量阿托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低剂量组,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无明显增加,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冠心病(CHD)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6月—2017年5月东莞市樟木头医院收治的CHD患者12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63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患者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依折麦布片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1个月。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及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2.3%,高于对照组的80.9%(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TC、TG、LDL-C、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TC、LDL-C低于对照组(P0.05),而两组患者TG、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TC、TG、LDL-C低于治疗前,HDL-C高于治疗前(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可有效提高CHD患者临床疗效,改善血脂代谢,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2型糖尿病(T2DM)合并冠心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9月呼和浩特市蒙医中医医院收治的88例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病人,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4例。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组给予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空腹血糖(F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变化;颈动脉超声检测两组内膜中层厚度和软斑块数,计算斑块总积分。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内膜中层厚度、斑块总积分和软斑块数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TG、TC、LDL-C、hs-CR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PG、HbA1c、H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后ALT、AST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率为9.09%,低于对照组的29.55%(χ~2=5.906,P=0.015)。结论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钙治疗T2DM合并冠心病,能有效改善颈动脉斑块情况、血脂和血糖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患者血脂代谢的影响.方法 根据患者降脂治疗方案不同随机分为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组(依折麦布组)和单用阿托伐他汀组(阿托伐他汀组),治疗6个月后复查血清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比较两组主要不...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在冠状动脉狭窄50%~70%的冠心病患者中应用阿托伐他汀和依折麦布联合治疗调脂作用和安全性,及其对C-反应蛋白(CRP)、CD40配体(CD40L)的影响. 方法选取冠状动脉狭窄50%~70%的冠心病患者42例,均未植入支架,分为他汀组19例(40 mg阿托伐他汀)和联合治疗组(10 mg阿托伐他汀+10 mg依折麦布)23例.在服药前、用药4周、用药12周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肝功能、肾功能、肌酸激酶、CRP和CD40L. 结果 (1)他汀组和联合治疗组均在4周时患者的TC、LDL-C降低,12周时他汀组的LDL-C为(1.94±0.49)mmol/L,联合治疗组为(1.92±0.54)mmol/L,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他汀组和联合治疗组患者肝功能、肾功能、肌酸激酶用药后无明显升高;(3)两组CRP在12周时较基线均有降低,他汀组CD40L降低. 结论单用他汀治疗和联合治疗降脂疗效无差异.两种治疗均未引起患者肝、肾功能和肌酸激酶异常.40 mg阿托伐他汀治疗可降低患者CRP、CD40L.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使用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和加大他汀剂量治疗他汀降脂治疗不能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方法入选2012年9月至2013年9月于辽宁省朝阳市第二医院心内科就诊的2型糖尿病患者同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00 mg/d L,服用瑞舒伐他汀(2.5 mg/d)12周后仍LDL-C80 mg/d L86例,其中男性58例,女性28例,平均年龄为(64.76±11.3)岁。随机分为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组(43例)和瑞舒伐他汀组(43例)。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天服用2.5 mg瑞舒伐他汀加10mg依折麦布;瑞舒伐他汀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每天服用10 mg瑞舒伐他汀,均连续治疗12周。主要观察治疗前后血脂水平、肌酸激酶、肝功能、血糖及胰岛素等的变化。结果与本组基线水平比较,两组治疗后LDL-C、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下降,LDL-C80 mg/d L、LDL-C100 mg/d L比例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瑞舒伐他汀组治疗后比较,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组治疗后LDL-C[(90±18)mg/d L vs.(72±15)mg/d L]、TG[(122±12)mg/d L vs.(103±13)mg/d L]、TC[(146±13)mg/d L vs.(138±16)mg/d L]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瑞舒伐他汀+依折麦布组较瑞舒伐他汀组LDL-C80 mg/d L、LDL-C100 mg/d L比例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组治疗前、治疗后谷草转氨酶、谷丙转氨酶、胃肠道不良反应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他汀治疗后血脂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瑞舒伐他汀联用依折麦布效果优于单用瑞舒伐他汀加强治疗。  相似文献   

9.
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调脂作用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对高脂血症患者降脂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选择2008年1月—2009年1月在我科诊断为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患者71例,年龄60~70岁,随机分为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联合治疗组及单用辛伐他汀治疗组,进行12周的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血脂参数的变化率、血脂达标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服用辛伐他汀治疗后患者的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均有明显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有明显上升(P0.05)。联用依折麦布后,TC、LDL-C、TG有进一步的下降,其中TC、LDL-C的变化率,达标率显著高于辛伐他汀组(P0.01),HDL-C虽有上升但无统计学差异(P0.05)。联合治疗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可以有效安全地治疗冠心病合并高脂血症,疗效优于单用辛伐他汀组。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依折麦布辅助强化调脂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和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影响。方法:入选冠心病高脂血症患者142例,随机均分为常规治疗组(接受阿托伐他汀等常规治疗)和依折麦布组(在常规治疗组基础上加服依折麦布辅助强化调脂)。疗程6个月。检测患者治疗前后血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甘油三酯(TG)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动脉彩超观察患者治疗前后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结果: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TC、TG、LDL-C和hsCRP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或0.01)。与常规治疗组比较,治疗6个月后,依折麦布组TC[(5.08±0.62)mmol/L比(3.79±0.47)mmol/L]和LDL-C[(2.71±0.78)mmol/L比(1.77±0.47)mmol/L]均更明显降低(P均0.01)。与治疗前和常规治疗组治疗后比较,依折麦布组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最大面积(Amax)明显缩小[(22.70±2.01)mm~2、(21.90±1.75)mm~2比(16.80±2.18)mm~2,P0.01]。结论:依折麦布辅助强化调脂可进一步降低胆固醇,缩小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使用辛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从我院2012年5月到2013年5月选择ACS合并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100mg/dl患者共124例,随机均分为瑞舒伐他汀组(瑞舒伐他汀20mg/d)和联合治疗组(40mg/d辛伐他汀加10mg/d依折麦布),治疗1个月,主要观察两组血脂水平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结果:治疗1个月后,两组LDL-C、总胆固醇(TC)以及甘油三酯(TG)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显著升高(P均0.01),联合治疗组的上述血脂水平均与瑞舒伐他汀组无显著差异(P0.05),但是联合治疗组肌痛发生率要显著低于瑞舒伐他汀组(4.8%比17.7%,P=0.023),其他不良反应事件无显著差异(P均0.05)。结论:在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中使用辛伐他汀加依折麦布是有效的及安全的,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选取上海市浦东新区金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收治的110例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病人,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方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观察组给予瑞舒伐他汀联合依折麦布治疗,对照组单独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后的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变化情况以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且观察组病人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TG)以及总胆固醇(TC)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但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的肝肾功能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应用于2型糖尿病合并高脂血症的治疗,能够有效改善病人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3.
辛倩  单兆亮 《心脏杂志》2012,24(3):388-390
目的:探讨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对冠心病患者血脂及炎性因子的调节作用。方法: 选取2011年5月~9月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试药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试药组采用依折麦布(10 mg/d)联合辛伐他汀(20 mg/d),对照组单独使用辛伐他汀(40 mg/d)。在服药前、用药4周、用药8周时分别测定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肝功能、肾功能、肌酸激酶(CK)。结果: 与用药前基线水平相比,两组用药4周TC、LDL-C水平均显著下降(P<0.05),治疗8周均进一步下降(P<0.01),并且与对照组相比,试药组8周TC、LDL-C下降水平更显著(P<0.05)。两组患者的肝功能、肾功能、CK在用药后均无明显异常。结论: 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能更有效地降低冠心病患者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 研究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对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达标率的影响.方法 入选初次就诊诊断的ACS患者80例,随机分为2组,各40例.辛伐他汀组给予辛伐他汀(40mg/d)治疗,联合组给予辛托伐他汀(40mg/d)和依折麦布(10mg/d)联合治疗,6周后比较两组患者血脂达标率及不良反应.结果 与治疗前相比,两组的总胆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三酰甘油水平均有明显降低;与治疗前比较,联合组的HDL-C水平上升,差异无统计学;LDL-C的调脂幅度和LDL-C的达标率均高于辛伐他汀组.联合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与辛伐他汀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可以有效治疗ACS患者的血脂,并提高其达标率,优于单用辛伐他汀.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联合可应用于ACS的初始降脂治疗.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对脑梗死患者的血脂、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等指标的影响。方法前瞻性纳入急性脑梗死患者86例,随机分为10 mg他汀组(瑞舒伐他汀10 mg/d,30例),20 mg他汀组(瑞舒伐他汀20 mg/d,27例)和联合组(依折麦布10 mg/d,瑞舒伐他汀10 mg/d,29例),共给药治疗16周。比较治疗前后以及不同组别的血脂、hs-CRP、vWF、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及肌酸激酶(CK)的变化。结果①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各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和胆固醇(TC)水平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②治疗16周后,20 mg他汀组和联合组LDL-C、TC、hs-CRP和vWF水平均低于10 mg他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③治疗期间,三组均无因不良反应而停药病例。治疗16周后,ALT、AST、CK组间比较和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比单用10 mg瑞舒伐他汀具有更好的降低LDL-C和TC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对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血脂及心脏事件的影响,并对其安全性评价。方法:回顾性分析北京安贞医院2010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住院的ACS患者236例,其中应用依折麦布(10 mg/d)联合阿托伐他汀(10 mg/d)治疗的患者81例(A组),应用阿托伐他汀(20 mg/d)治疗的患者155例(B组),治疗8 w后,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hs-CRP、LDL-C、TC、TG及HDL-C的变化,心脏事件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治疗期间腹胀等不良反应及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8w后,A组hs-CRP、LDL-C、TC值、再发心绞痛及再发心肌梗死比例显著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ACS患者联合应用阿托伐他汀与依折麦布显著降低hs-CRP、LDL-C、TC水平及心脏事件发生率,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单核细胞趋化蛋白1(MCP-1)、巨噬细胞炎症蛋白-1α(MIP-1α)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早发冠心病急性心肌梗死病人,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瑞舒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依折麦布片治疗,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并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血清MCP-1、MIP-1α、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及不良反应。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3.33%与77.78%,P0.05)。治疗后,两组TG、TC、LDL-C、HDL-C较治疗前均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观察组TC、LDL-C均低于对照组,HDL-C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血清MCP-1、MIP-1α较治疗前均降低(P0.01),且观察组血清MCP-1、MIP-1α均低于对照组(P0.01);两组LVEF较治疗前升高(P0.01),且观察组LVEF高于对照组(P0.01)。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折麦布联合瑞舒伐他汀治疗早发冠心病临床疗效显著,可有效降低病人血清MCP-1、MIP-1α表达,调节血脂,改善心功能,且未增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治疗在老年糖尿病(DM)并发高脂血症中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7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老年DM并发高脂血症患者76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瑞舒伐他汀治疗,观察患者采用瑞舒伐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GL-C)、高密度脂蛋白(HDL-C)等血脂指标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瑞舒伐他汀与依折麦布联合治疗在老年DM并发高脂血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可进行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依折麦布和辛伐他汀治疗高血压患者对血脂达标率的影响.方法 将150例高血压伴高胆固醇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依折麦布组、辛伐他汀组和依折麦布联合辛伐他汀组,比较三组患者临床治疗后的TC、HDL-C、LDL-C和Apo-B等血脂水平.结果 治疗后联合组的TC、HDL-C、LDL-C和Apo-B与治疗前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与依折麦布组和辛伐他汀组相比,联合组对TC、LDL-C、HDL-C和Apo-B的调节作用均比分别单用更显著(P<0.05).治疗12 w后,联合组调节TC代谢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两组单独用药组(P<0.05).三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于需要严格控制血脂的高危患者而言,依折麦布与辛伐他汀联合应用,可弥补他汀类药的降脂局限性,在患者不能耐受大剂量他汀类药物或单一他汀类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时,联合依折麦布是一种安全有效的选择.  相似文献   

20.
目的通过对比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与单独使用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对病人血脂、脂蛋白相关磷脂酶(LP-PLA2)以及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分析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的应用价值。方法将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期间收治的90例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试验组给予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比较2组病人治疗前后的血脂、LP-PLA2以及hs-CRP等指标变化。结果 2组病人治疗前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以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等血脂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TC、TG、HDL-C以及LDL-C等血脂指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治疗前后TC、TG以及LDL-C比较,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病人LP-PLA2和hs-CR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LP-PLA2以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内治疗前后LP-PLA2以及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病人治疗后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对照组病人治疗后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7%,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依折麦布联合阿托伐他汀治疗老年急性冠脉综合征可有效降低病人的LP-PLA2、hs-CRP等指标水平,且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