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尽管对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认识已增加了不少,但是对自然状态下发作的阵发性心房颤动的触发方式的细节研究还是少之又少。通过对其相关心电图特征的研究以更好的了解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正>心房颤动(房颤)导致的栓塞事件中85%是脑卒中[1]。研究表明,阵发性房颤患者脑卒中发生率与持续性房颤和永久性房颤相当[2]。房颤患者脑卒中较非房颤相关脑卒中,其死亡率和致残率均严重[3]。根据美国2014 AHA/ACC/美国心律协会房颤管理指南,房颤患者脑卒中发生率是健康人群的5倍,年龄越大,脑卒中风险越大,房颤相关脑卒中较非房颤相关脑卒中严重,其30d内病死率较不合并房颤患者  相似文献   

3.
肺静脉与阵发性心房颤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肺静脉与阵发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的关系是当今研究的热点 ,要弄清肺静脉参与房颤发生的机制 ,必定涉及肺静脉的结构和功能 ,并且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笔者从肺静脉的如下几方面作一综述。①超微结构和解剖学 ;②血流动力学 ;③电生理特性 ;④与阵发性房颤的机制 ;⑤起源于该部位房颤的诊断与治疗  相似文献   

4.
心房颤动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不仅严重损害心脏功能,而且明显增加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生。因此,预测心房颤动的发生至关重要。近年研究发现,炎症、氧化应激、纤维化、心房肌结构重构和电重构与心房颤动的发生密切相关;相应的生物学标记物可以预测心房颤动的发生和预后。  相似文献   

5.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可发生在多种病理生理过程中的心律失常,在形态学和心电生理方面的改变相互促进其发生,且随着年龄的增加,神经体液的激活等引起心房重构,使得房颤更易于发生及维持。既往的研究显示许多生物学因子在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甚至死亡等方面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结合最新的研究进展,现将与房颤有关的生物学标记物从炎症因子、氧化应激、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血管内皮功能及附壁血栓形成、神经体液激素、遗传因素6个方面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6.
<正>心源性脑栓塞约占首发缺血性卒中的25%,其栓子来源最常见于各种原因造成的心房颤动(简称房颤)。房颤引发的卒中患病率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且致残率和致死率均高于其他类型的卒中。研究显示,对于卒中高危风险的患者,抗凝治疗较抗血小板聚集治疗能够明显降低房颤相关卒中的再发风险[1],因此早期识别这一类患者并给予有效的抗凝治疗,对于缺血性卒中的诊断和防治具有重要意义。既往人们对于房颤与缺血性卒中相关性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 应用经胸和经食管超声探讨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AF)患者左心耳血栓形成的相关因素。方法 PAF患者212例,以左心耳内有无血栓将患者分为血栓组(44例)和无血栓组(168例),详细记录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经胸超声(TTE)参数:左房内径(LAD)、左房舒张末期容积(LAEDV)、左房收缩末期容积(LAESV)、左房射血分数(LAEF),经食管超声(TEE)参数:左心耳内血流速度(LAA-v)、 45°,90°,135°切面左心耳横径(LAA-W)、左心耳深度(LAA-D)。比较两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差别并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两组患者中性别、年龄、并发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 LAA-W及LAA-D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患者的冠心病比例、LAD、LAEDV和LAESV血栓组大于无血栓组,LAEF及LAA-v血栓组小于无血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LAEF(OR=1.163, 95%CI:1.043~1.296,P<0.01)及LAA-v(OR=29.82,95%CI:7.97~29.82,P<0.05)是血栓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PAF患者左心耳内血栓形成与LAEF及LAA-v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心房颤动(房颤)是临床常见的一种心律失常病,80岁以上患者发病率约为7.5%[1]。它不但使患者频繁心悸,而且心房的不规则颤动易产生左心房血栓,导致体循环栓塞、脑卒中等并发症,重者甚至引发严重室性心律失常,危及生命。由于其高发病率、高致残率、高致死率等特点,对房颤发病机制的研究已成为心律失常研究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9.
起搏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机制包括:双房起搏、右心房多部位起搏、心房特殊位点起搏、起搏预防程序、心腔内电复律等及其疗效。  相似文献   

10.
心房颤动相关离子通道基因变异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遗传连锁分析及基因定位克隆等技术,发现了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多种离子通道致病基因,主要为编码心肌细胞不同电生理特性的钾离子通道基因,包括KCNQ1、KCNE家族、KCNJ2、KCNH2以及KCNJ5基因的变异。同时,还发现钠通道基因SCN5A以及钙离子释放钙通道RyR2基因变异也与房颤的发生有一定的因果关系。这些研究结果初步揭示了遗传因素在房颤病因学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恶性肿瘤患者心房颤动风险远高于普通人群,而在临床中针对于恶性肿瘤相关心房颤动的防治手段十分有限。本文将结合最新的研究简要,介绍恶性肿瘤相关的心房颤动如何管理,为降低这类患者的住院率、发病率和病死率提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2.
李倩  孙超峰 《心脏杂志》2024,(2):224-229
心房颤动(atrial fibrillation,AF)是老年人群中最为常见的心律失常,研究表明其发病机制与衰老、遗传突变、炎症反应、氧化应激、钙稳态异常、代谢异常等有关,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上述机制在心房电重构和结构重塑的演变中起着重要作用。在这篇综述中,我们讨论了房颤发生发展可能的分子机制,其中涉及多个典型的炎症途径,以及抗炎治疗、纠正代谢异常等方法 对房颤的防治潜力。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是一类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长期存在的高血糖可导致心血管、神经等多脏器系统的功能障碍。心房颤动在糖尿病患者中的患病率高于一般人群。糖尿病患者心房颤动易感性增加的机制目前认为与心房的结构重构、电重构和自主神经重构有关。因其卒中事件高发生率,抗凝治疗是日常管理的基石,但出血风险也随之增加。血糖控制是糖尿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上游治疗中降低心房颤动发生率和减少射频导管消融术后复发的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4.
为了解阵发性心房颤动发生的昼夜规律,采用动态心电图对40例阵发性心房颤动患者24h心房颤动的发生、持续时间以及终止规律进行分析。结果显示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持续时间均有两个高峰,发生高峰为(09:00、00:00);持续时间的高峰为(03:00~06:00,13:00~15:00);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持续时间与其发生的时刻有关,不同时刻发生的阵发性心房颤动持续时间各不相同。终止高峰(08:00~10:00)与持续节律形成相反趋势。本文认为阵发性心房颤动的发生、持续时间和终止存在着昼夜规律,其规律可能对心房颤动的治疗和预防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阵发性心房颤动的治疗策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据统计,我国30岁以上成年人心房颤动(简称房颤)的总体患病率为0.77%.这意味着我国目前已有大约1 000万的房颤患者,阵发性房颤所占的比例没有确切统计数据,可能在30%~50%之间.  相似文献   

16.
目前,人们对阵发性心房颤动(paroxysmal atrial fibrillation,PxAF)患者的卒中风险了解非常有限.  相似文献   

17.
心房颤动(AF)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80岁的老人中20%有此终生危险。它常见于心力衰竭、脑卒中,死亡率因而增高。但随机化临床试验反映,各种以维持窦律为目的的抗心律失常药并未能改善预后。最近医、患关注导管消融。几项观察经选择的一种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失败病人的小规模的临床试验反映,它维持窦律优于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虽然它在寿命和  相似文献   

18.
心房颤动(房颤)是一种常见的心律失常,与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增加有关,可诱发心力衰竭、卒中以及形成血栓等致死性心血管疾病。随着生物学技术和预测软件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与房颤相关的小RNA,包括微小RNA、长链非编码RNA、环状RNA、小干扰RNA和信使RNA等参与了房颤相关的作用机制,促进了房颤的发生和发展。阐明RNA在房颤中的作用及其调控机制,对于评估患者预后以及发掘房颤患者药物治疗的新靶点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9.
<正>心房颤动(房颤)是老年人常见的心律失常。房颤的发生风险随年龄增长而增加,60~70岁人群的房颤患病率为3.7%~4.2%,超过80岁房颤患病率可高达10%~17%[1]。因房颤可导致脑梗死、心力衰竭等,老年房颤病人的卒中死亡风险、心血管死亡风险及全因死亡风险均较非房颤者显著增加[2]。衰弱是一种与增龄相关的临床症状群,通常表现为多个器官系统的生理能力下降,导致对应激的易感性增加,当发生应激事件(如急性疾病)时,  相似文献   

20.
阵发性心房颤动进展为永久性心房颤动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7,自引:3,他引:7  
通过对阵发性心房颤动 (简称房颤 )患者的长期观察 ,分析阵发性房颤进展为永久性房颤的影响因素。 35 8例阵发性房颤患者 ,男 178例、女 180例 ,年龄 6 6 .86± 12 .2 7岁。当患者经心电图和动态心电图均未再记录到窦性心律 ,时间持续 6个月以上时判定转归为永久性房颤。结果 :随访 4 .9± 2 .7年 ,共有 6 4例阵发性房颤进展为永久性房颤 (17.9% ) ,永久性房颤组与阵发性房颤组比较 ,瓣膜性心脏病 (2 9.3%vs 16 .4 % ,P =0 .0 4 3)和心力衰竭明显增多 (P =0 .0 0 1) ,孤立性房颤较少。在合并用药中 ,永久性房颤组应用地高辛明显多于阵发性房颤组(P <0 .0 0 1)。超声心动图结果显示永久性房颤组左房内径≥ 4 0mm明显多于阵发性房颤组 (P =0 .0 2 4 )。多因素回归分析 :左房扩大 (OR 2 .0 73,95 %CI 1.80 1~ 3.4 94 ,P =0 .0 4 7)和服用地高辛 (OR 4 .15 3,95 %CI 2 .0 13~ 8.5 71,P =0 .0 0 1)为阵发性房颤进展为永久性房颤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左房扩大和应用地高辛可能是预测阵发性房颤进展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