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张恩欣 《新中医》2010,(6):122-122
<正>"治未病"始见于《内经》提出的"上工治未病",经过长期的实践,逐步构成了"未病先防、已病防变、瘥后防复"的丰富理论体系,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防治方法,预防为主是"治未病"的核心内容。肿瘤已成为常见病、疑难病,肿瘤的  相似文献   

2.
消化道肿瘤是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起病隐匿,病情发现越晚,治疗越困难,预后也越差。本文以中医治未病思想为指导,结合消化道肿瘤的发生是一个渐进性的演变过程这个特点,积极探索致癌因素,提出防癌月饮食能未病先防-中药去邪扶正能既病防变-药膳顾护胃气能瘥后防复的干预策略,以阻止疾病的演变,降低消化道肿瘤发生的几率。  相似文献   

3.
导师姜丽娟教授在对"治未病"理论的研究及应用中,已考虑通过"治未病"指导多种疾病来预防和治疗的,包括肿瘤。肿瘤一直影响人类的生命健康,探讨中医"治未病"思想对于恶性肿瘤在临床治疗上的重要指导意义。本文将从中医治未病理论方面讨论肿瘤的预防调治。  相似文献   

4.
5.
治未病思想在先兆流产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中医治未病思想,并结合临床治疗先兆流产的未病先防的体会,来探讨防治先兆流产的诊疗规律,以拓宽防治先兆流产的思路和方法 。  相似文献   

6.
"治未病"的思维及内涵是中医预防医学的精髓与核心,也符合现代医学对糖尿病管理的要求。在糖尿病治疗中,"治未病"主要包括未病先防以及既病防变。具体表现在:糖尿病前期的预防;防止糖尿病病情加重,预防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生发展及范围扩大。  相似文献   

7.
"治未病"思想在中医防治中风病过程中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未病先防、欲病早治、既病防变及瘥后防复。防治中风病的关键环节是正确辨识和抓住中风病发生发展中的主要矛盾。然而,中医"治未病"之理念渗透的深度及广度不够,当下应该在学术界和广大群众中反复宣传预防为主的思想,以引起大家足够的重视,做好中风的防治,达到"治未病"。  相似文献   

8.
中医治未病思想历史久远,源远流长,是重要的中医理论基础之一。中医治未病思想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把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瘥后防复的治未病思想贯穿于肛周脓肿防治之中。肛周脓肿未发,远离诱因。肛周脓肿已发,早诊断、早治疗,防止传变。肛周脓肿已愈,应增强体质,提高正气,保持健康体质。  相似文献   

9.
周岁锋 《中国中医急症》2012,(10):1615-1616
<正>中医学早在2000多年前就提出了"治未病"的概念,经过历代医家的阐述发展,逐渐完善为一门完整的理论。治未病是实现阴平阳秘的关键,包含两个概念,一是未病先防,二是既病防变。无论是未病先防还是既病防变,都要求医者要有整体观念。在整  相似文献   

10.
亚健康指人体处于健康和疾病的中间状态,可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是中医阴阳失衡的早期体现。探索亚健康的影响因素,给予适当、合理的调理,使机体达到“阴平阳秘”,对防治亚健康具有重要意义。中医治未病由来已久,科学地阐述了疾病预防思想。该文从中医治未病的“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理论体系,阐述亚健康防治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1.
以中医学之"治未病"思想为理论基础,在常见慢性骨关节疾病的预防与治疗方面进行深入探讨,进而将"治未病"思想更好的运用于骨科慢性病的防治当中。  相似文献   

12.
<正>治未病,实际上是《黄帝内经》就提出来的,叫上工治未病,意思就是最好的医生是让人不生病的医生。防重于治的原则,也是治未病的非常重要的理论和精髓。概括中医治未病就是三句话: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愈后防复发。骨关节炎(Osteoarthritis,OA)是一种最常见的慢性、进行性关节疾病。WHO报告,全球逾2亿人饱受OA的痛苦,是一种严重危害病人生活质量和社会生产力的疾患。临床主要表现为关节疼痛、僵硬、肿大、  相似文献   

13.
<正>"治未病"是《内经》、《难经》时代提出的预防为主的思想,由汉代张仲景《伤寒杂病论》和《金匮要略》阐发,后经历代医家不断丰富和发展逐步完善,总体包括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两个方面。具体而言,治未病就是以健康为核心,疾病未生时无病养生以防患未然;疾病未发时见微知著以救其萌芽;疾病未传时已病早治以防其传变,避免多脏受损,以致疾病趋于深笃;疾病未复时病后调摄以防止复发。中风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其发生率、致残率、病死率均很  相似文献   

14.
"不治已病治未病"是《黄帝内经》提出防病养生原则,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已变防渐、瘥后防复等。提示注意治病-防病-病变发生,在病变未产生前采取措施,疾病痊愈后防止复发,达到"治病十全"的"上工之术"。  相似文献   

15.
"治未病"是古代医家对疾病预防的总结和升华,"是故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此之所谓也",包括"未病先防,已病防变,愈后防复"。在当今肿瘤难以完全治愈的情况下,将中医治未病思想和现代肿瘤学的三级预防有机结合,指导肿瘤防治工作有重要意义。防止肿瘤进一步发展,是"既病防变"的重要体现。把中医见微知著的宏观诊断精华与现代理化科技的微观诊断手段有机结合,就可通过现代科技的智能处理,监测和反映肿瘤形成及发生发展状态。中医药与手术、放疗、化疗等结合,综合防治,优势互补,既看到肿瘤潜在的"邪",又注意脏腑气血阴阳"正"的重要性。"治未病"不仅突出"天人合一""以人为本"整体观念,更具个性化、差异化的辨辩证优势,特别是防止癌症复发转移,通过扶正祛邪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靳萱  宋丽 《四川中医》2012,(12):38-40
《饮膳正要》自问世以来就以我国现存的首部营养和食疗学专著著称。作者因其在元朝特殊的社会地位、特殊的工作性质、得天独厚的环境资源,从而撰著并使其流芳百世。《饮膳正要》又是一部养生学著作,本文就从两方面论述《饮膳正要》的养生思想,一是调顺四时、调摄精神、饮食有节、起居有常、劳作适度等预防疾病的思想;二是治疗疾病以食疗为主,提倡选用无毒、补益的药物原则,以脏补脏,以糖治病,以茶保健。  相似文献   

17.
治未病是中医理论的重要思想之一,包括"未病先防"、"既病防变"以及"瘥后防复"三个方面。随着皮肤病发病率的逐年上升,如何"防治"皮肤病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将中医学"治未病"理念运用到皮肤病的防治中,对延缓疾病发展,防止疾病再发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治未病思想在慢性肾脏病防治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慢性肾脏病(CKD)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由于肾脏具有强大的代偿能力,因此CKD具有缓慢渐进的自然病程,且发病十分隐匿,早期常无症状,易失去早期干预治疗的最佳时机,病情可缓慢进展致终末期肾病(ESRD),治疗棘手,预后十分凶险。治未病是中医预防医学思想的高度概括,在疾病的预防、诊治方面都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将介绍王小云教授在其治疗更年期综合征中的治未病思想,以供临床参考。  相似文献   

20.
治未病思想是中医学术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林丽珠在这一重要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三‘师’而行,远离肿瘤君",将医师(医药防治)、厨师(营养防治)、禅师(心理防治)和行者(文娱起居)四个方面有机结合起来,防治结合,全面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期限。文章概括介绍了林丽珠运用"三‘师’而行,远离肿瘤君"治未病思想指导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的理论方法,为其学术思想的传承与推广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