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评价左卡尼丁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有效性。方法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CNKI、WANFANG、VIP数据库自建库以来至2011年12月公开发表的与左卡尼丁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相关的随机对照试验,并手工检索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对筛选出的文献查找全文,经质量评价最终纳入文献后采用Review Manger5.0软件对纳入的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纳入11篇文献,共计684例患者,文献中8篇为B级,3篇为C级。Meta结果显示:在治疗终点时左卡尼丁组心功能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OR=3.78,95%CI:2.50~5.74,P〈0.01);左室射血分数(LVEF)高于对照组(WMD=3.70,95%CI:3.52~3.88,P〈0.01);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低于对照组(WMD=-3.18,95%CI:-4.53~-1.83,P〈0.01);心输出量(CO)高于对照组(WMD=0.75,95%CI:0.61~0.89,P〈0.01)。结论左卡尼丁能显著提高扩张性心肌病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改善患者心功能。由于纳入文章质量有限,建议临床审慎参考。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联用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临床对照试验库、PubMed、EBSCO、万方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收集曲美他嗪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随机对照试验,按纳人和排除标准由2名评价者独立选择文献、提取资料,交叉核对并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估,使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1项研究,644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常规治疗比较,联用曲美他嗪明显增加左室射血分数(WMD=4.14,95%Ch3.16—5.12,P〈0.01),减少左室舒张末期内径(WMD=-4.12,95%Ch-4.88-3.36,P〈0.01),减少左室收缩末期内径(WMD=-3.83,95%CI:-6.16-1.5,P〈0.01),增加6分钟步行距离(WMD=38.95,95%CI:29.85—48.06,P〈0.01),并减少再入院率。结论现有的证据提示联用曲美他嗪可改善患者心功能指标,减少患者再住院率。但受纳入文献质量的限制,其治疗扩张性心肌病的疗效的评价期待更多高质量的随机对照双盲研究,以做进一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中药生脉注射液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方法计算机检索Cochrane图书馆、PubMed、EMbase、Google学术搜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光盘数据库,查找自建库至2013年12月公开发表关于常规基础治疗联用生脉注射液(治疗组)与常规基础治疗(对照组)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随机对照试验,同时辅以手检纳入文献的参考文献。按纳入及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资料提取和质量评价后,使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8项研究,总计481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Meta分析结果表明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生脉注射液的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对照组(OR=4.24,95%CI:2.46~7.30,P0.00001),并可以改善左室射血分数(MD=7.69,95%CI:1.84~13.55,P=0.01)。结论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在常规基础治疗的基础上联用生脉注射液可明显改善患者的临床疗效,但由于纳入研究数目和质量有限,有必要开展更多设计严谨,大样本、多中心的随机对照试验来确证这种趋势。 相似文献
4.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8,(24)
目的系统评价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计算机全面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Web of Science、Clinical Trials、中国知网、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万方、维普等数据库,检索时间为建库至2017年5月14日。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符合要求的随机对照试验。采用RevMan 5.3软件对纳入文献进行数据分析,系统评价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他汀类药物对总胆固醇(TC)、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的影响。结果纳入11项随机对照试验,共1 022例病人。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后试验组与对照组血脂水平(TC、TG、LDL-C、HDL-C)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加权均方差(95%置信区间)分别为-0.55(-0.82,-0.29)、-0.39(-0.59,-0.20)、-0.66(-0.90,-0.41)、0.24(0.16,0.32),P 0.000 1或P 0.000 01]。结论复方丹参滴丸联合他汀类药物可显著降低高脂血症病人血脂水平,其临床疗效优于单用他汀类药物,且安全性较好。 相似文献
5.
目的:系统评价干细胞移植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Medline、Web of Science及知网、维普、万方、CBM于2020年10月1日前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进行系统检索.采用RevMan5.3及STATA15进行Meta分析.结局指标包...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降脂通络胶囊联合他汀类药物治疗高脂血症的疗效,为临床的预防与治疗提供更可靠依据。方法采用计算机检索中文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Wanfang Database)、维普数据库(VIP)、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等数据库从建库起到2017-12止的文献。选用Review Manager5. 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5篇文献进行Meta分析,共计55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单用他汀类药物相比,降脂通络胶囊联合他汀类药物可以明显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SMD=-0. 42,95%CI(-0. 70,0. 13),P=0. 004]及血清中三酰甘油含量[SMD=-0. 40,95%CI(-0. 57,0. 23),P 0. 00001],同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MD=0. 43,95%CI(0. 14,0. 72),P=0. 004];但不能明显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SMD=-0. 80,95%CI(-1. 66,0. 07),P=0. 07]。结论相比单用他汀类药物,降脂通络胶囊联合他汀类药物可以显著降低血清中总胆固醇和三酰甘油含量,同时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上述结论尚需开展更多研究予以验证。 相似文献
7.
洋地黄类是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 (CHF)的重要药物 ,但扩张性心肌病 (DCM)所致的心力衰竭患者 ,对洋地黄耐受性比较差 ,易发生洋地黄中毒 ,我们采用小剂量洋地黄治疗DCM并 CHF5 0例效果良好 ,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5 0例患者依据心脏二维超声及胸片检查确诊。男 2 8例 ,女 2 2例 ;年龄 35~ 72岁。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劳力性呼吸困难而不能平卧 ,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 ,腹胀 ,下肢水肿 ,少尿 ,口唇紫绀 ,颈静脉充盈或怒张 ,肝大 ,下肢凹陷性水肿。其中 ,窦性心动过速 11例 ,心房颤动 39例 ,心功能(NYHA ) ~ 级。治疗方法 :入院后给予静… 相似文献
8.
目的系统评价他汀类药物对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及病死率的影响。方法使用Medline等数据库收集他汀类药物与结直肠肿瘤相关的文献,筛选高质量文献,分别计算RR或OR值以及95%CI等,分析他汀类药物预防结直肠癌及结直肠腺瘤的作用,运用漏斗图评价发表偏倚。结果共纳入30项研究,研究对象2 417 713例。他汀类药物预防结直肠癌的森林图提示存在统计学差异(RR=0.87,95%CI:0.77-0.99,P=0.03),他汀类药物预防结直肠腺瘤的森林图不存在统计学差异(OR=0.61,95%CI:0.31-1.22,P=0.16),漏斗图分析各项研究未发现发表偏倚。结论他汀类药物对结直肠癌可能起到一定的化学预防作用,而对结直肠腺瘤的作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
目的系统评价他汀类药物对脑卒中的防治。方法检索7个数据库和已发表系统评价的参考文献,提取与全因死亡率、脑卒中发病率和胆固醇水平变化的相关数据。使用随机或固定效应模型汇总数据,进行Meta回归分析。结果纳入31项试验(n=128427)评价他汀类药物对脑卒中的预防作用,结果显示相对危险度(RR)为0.84[95%置信区间(CI)0.79~0.89]。其中28项试验评价全因死亡率RR0.91,95%CI[0.88,0.95],11项评价心血管死亡事件(RR0.89),7项评价缺血性脑血管事件(RR0.80),7项报告出血性脑卒中(RR0.83),15项报告致命性脑卒中(RR0.84)。只有一项试验报告他汀类药物用于二级预防(RR0.85)。结论他汀类药物治疗对全因死亡和缺血性脑卒中提供高水平的保护作用。对于有主要血管事件的高危人群,需考虑延长他汀类药物的治疗,但对有出血风险的患者应慎用。 相似文献
10.
《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08,5(1):31-31
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证据表明,高危心血管病患者服用羟甲基戊二酰辅酶A还原酶抑制剂(他汀类药物),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继而降低缺血性卒中的发病率。而来自大型流行病学观察性研究的数据却表明,出血性卒中的风险与胆固醇水平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11.
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特发性扩张性心肌病 (IDCM)是一种原因不明的疾病 ,主要表现为心脏扩大、心功能减退、各种心律失常、栓塞等 ,其预后差 ,儿童患者预后更差。多年来 ,世界各地的学者对心肌病的治疗进行了深入的研究 ,除了常规强心、利尿、扩血管、营养心肌及对症处理外 ,又有一些新的进展。1 β受体阻滞剂的应用由于 β受体阻滞剂对心肌收缩功能存在抑制作用 ,故多年来用其治疗心肌病存在争议 ,临床上曾被列为禁忌。近年来对心衰发病机理的研究深入 ,认识到慢性心力衰竭时存在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 ,交感神经系统活性 (SNS)、肾素 -血管紧张素系统 (RAS)… 相似文献
12.
13.
《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7,(11)
目的评价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通过计算机和手工检索芪苈强心胶囊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随机对照实验文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纳入12个研究,总共736例扩张型心肌病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常规西药组联合芪苈强心胶囊总有效率优于单纯西药组(RR=1.36,95%CI:1.16~1.59),提高左室射血分数(MD=5.35,95%CI:3.74~6.95),缩小左室舒张末期内径(MD=3.97,95%CI:2.23~5.70)和左室收缩末期内径(MD=2.88,95%CI:1.72~4.03),增加6min步行距离(MD=43.86,95%CI:28.02~59.56),降低血浆脑钠肽BNP水平(MD=43.86,95%CI:28.02~66.88),降低肿瘤坏死因子水平(MD=43.86,95%CI:28.02~66.88)和高迁移率族蛋白B1水平(MD=4.36,95%CI:2.73~5.98),两组不良反应无明显差别(RR=0.99,95%CI:0.35~2.80)。结论芪苈强心胶囊能够改善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心脏功能,改善临床症状,安全性好,但对疾病的远期疗效仍需要更多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4.
15.
扩张型心肌病治疗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扩张型心肌病 (DCM)是一种原因不明的心肌疾病 ,主要表现为心肌收缩期泵功能障碍 ,预后差 ,严重影响患者生存。多年来 ,世界各国许多学者在治疗 DCM领域进行不懈探索 ,本文复习近年来国内外文献 ,作一概述。1 药物治疗1 .1 钙离子拮抗剂 :以往文献 [1]提出第一代钙离子拮抗剂对 DCM有潜在的增加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发病率和病死率 ,对伴左心室收缩功能低下者尤应慎重应用。第二代钙离子拮抗剂显示较强的扩张血管和较好的血流动力学 ,但不能改善 DCM患者运动耐力、发病率和病死率。其中 ,尼卡地平和尼索地平有危害作用 ,不宜用于中~重… 相似文献
16.
扩张型心肌病治疗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近年来扩张型心肌病的治疗有了长足发展。药物治疗方面第三代 β受体阻滞剂的出现显著降低心血管病病死率。非药物方面基因治疗是新近研究的热点 ,免疫吸附疗法、起搏器治疗、心肌成形术、左室减容术、左室辅助装置及心脏移植都取得不同程度进展。 相似文献
17.
辛伐他汀治疗扩张型心肌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非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6例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n=17)和安慰剂组(n=19).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辛伐他汀组加用辛伐他汀,起始剂量为5 mg/d,4周后增至10 mg/d.结果:治疗12后周,辛伐他汀组较安慰剂组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心功能改善,左室射血分数提高,为(38.59±3.47)%对(34.11±3.16)%,P<0.01.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IL)-6水平在辛伐他汀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辛伐他汀可以显著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提示他汀类药物可用于治疗非缺血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8.
辛伐他汀治疗扩张型心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对非缺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作用.方法将36例特发性扩张型心肌病患者随机分为辛伐他汀组(n=17)和安慰剂组(n=19).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辛伐他汀组加用辛伐他汀,起始剂量为5mg/d,4周后增至10mg/d.结果治疗12后周,辛伐他汀组较安慰剂组血浆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水平降低,心功能改善,左室射血分数提高,为(38.59±3.47)%对(34.11±3.16)%,P<0.01.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IL)-6水平在辛伐他汀组显著降低(P<0.01).结论辛伐他汀可以显著改善扩张型心肌病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和血管内皮功能,提示他汀类药物可用于治疗非缺血性心力衰竭. 相似文献
19.
扩张型心肌病治疗现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扩张型心肌病治疗现状解放军总医院心内科宋小武综述杨兴生审校扩张型心肌病亦称充血型心肌病,其特点为心脏扩大而心肌收缩力减弱。临床表现为充血性心衰的症状与体征。本病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美国每年有1~2万新病例被诊断为本病[1,2]。本病预后不佳,50%病... 相似文献
20.
正糖尿病心肌病(diabetic cardiomyopathy,DCM)是与糖尿病代谢异常同时发生的,以左心室扩大和弥漫性室壁运动减低,特别是舒张功能低下为特点的心肌结构大范围改变,且不能用高血压性心脏病、冠心病及其他心脏病变来解释的一种独立的特异性心肌病[1]。1972年Rubler等首次提出了DCM的概念[2]。DCM在心肌代谢紊乱和心脏微血管病变的基础上,引起心肌细胞及其间质纤维化,促进心肌重构、心室扩大,出现心功能异常。舒张期功能异常、心室限制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