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内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伴胰腺假性囊肿(PPC)的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8月至2016年7月收治的SAP伴PPC患者11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内镜组57例和开腹组53例,内镜组给予内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开腹组给予开腹手术治疗,统计分析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指标及炎症因子比较使用t检验;两组治疗有效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使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内镜组和开腹组治疗有效率分别为92.9%和90.6%,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内镜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分别为(110.0±41.2)min和(100.5±30.1)ml,明显少于开腹组(P0.05);内镜组肛门排气时间、灌洗引流时间和住院时间分别为(5.0±0.8)d、(10.5±1.7)d和(21.2±4.5)d,均明显短于开腹组(P0.05);内镜组治疗后IL-6、IL-8和TNF-α分别为(32.3±13.8)g/L、(110.0±24.1)g/L和(55.1±16.2)g/L,明显低于开腹组(P0.05);内镜组和开腹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5.3%和7.6%,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SAP伴PPC,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能明显降低患者IL-6、IL-8等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重症急性炎(SAP)并发胰腺假性囊肿(PPC)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6月—2014年3月在手术治疗的52例SAP并发PPC患者临床资料,其中31例行内镜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内镜-腹腔镜组),21例行采用开腹手术治疗(开腹组)。比较两组患者术中治疗情况、术后疗效、恢复及并发症发生的情况。结果:内镜-腹腔镜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开腹组(均P<0.05);两组治疗有效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内镜-腹腔镜组术后疼痛、恶心、呕吐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开腹组(均P<0.05)。随访半年后,两组患者均无PPC复发。结论:采用内镜联合腹腔镜治疗SAP并发PPC,疗效显著,安全性好,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形成个体化治疗策略,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分析腹腔镜下胆囊切除及经胆囊管开口微切开胆管探查取石并一期缝合胆管(LCT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的临床价值。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20例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患者分为实验组(采用LCTDE手术治疗)和对照组(腹腔镜下胆总管切开取石T型管引流术治疗)各60例,对比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取石效果及并发症的差异。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成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前、术后第3天的WBC水平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2天实验组的WBC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止痛剂使用率、胆瘘发生率、胆道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感染发生率、胆管狭窄发生率、结石残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CTDE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管结石患者具有手术时间短、手术效果可靠、术后患者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低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的效果。方法将2010-12—2013-12间收治的120例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观察组行腹腔镜手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 2组均成功完成手术,观察组无中转开腹病例。2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肛门首次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分别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3 a,2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妊娠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治疗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创伤小、术后恢复快,患者再妊娠率高。  相似文献   

5.
分析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的可行性及价值。选取2013年5月—2014年5月我院收治的胆囊结石患者78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行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对照组行腹腔镜保胆取石术。实验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胆总管宽度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空腹胆囊容积与术后90 d、术后1年空腹胆囊容积组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前胆囊最大收缩率、胆囊最小剩余容积显著低于术后90 d、术后1年(P0.05)。两组均未见残余结石及并发症。腹腔镜联合胆道镜保胆取石术治疗胆囊结石具有较高的可行性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肛门内镜联合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60例低位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观察组(接受肛门内镜联合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与对照组(接受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每组各30例。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腹壁切口总长度、术后排气时间、禁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肿瘤学指标(肿块直径、标本长度、肿块下缘距远切端距离、淋巴结清扫数目)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随访3年,记录两组患者复发转移情况。结果观察组腹壁切口总长度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禁食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肿块直径、标本长度、肿块下缘距远切端距离、淋巴结清扫数目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年复发转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相比,肛门内镜联合腹腔镜全直肠系膜切除术治疗低位直肠癌的肿瘤根治效果、术后3年复发转移情况相当,更有利于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更具微创性与美容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本院因急性胆囊炎行胆囊切除术的患者64例的临床资料。根据患者接受的手术方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2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传统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实验组患者采取单孔腹腔镜手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和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比较,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不具备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术后1天VAS评分和术后3天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单孔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治疗老年急性胆囊炎具有损伤小、恢复快和术后疼痛轻的优势,且患者受到的创伤较小,具有推广应用的价值。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术后发生认知功能障碍(POCD)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2月接受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手术治疗的110例老年患者进行研究,将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对照组各55例(单纯全身麻醉),对比两组患者术后POCD的发生情况。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手术时间、麻醉时间、瑞芬太尼用量、术中出血量、补液量、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苏醒时间、拔管时间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组的丙泊酚用量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前治疗组和对照组的MMSE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24 h,治疗组的MMSE评分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术后4、24 h,治疗组的POCD发生率分别为27.27%、12.73%,均高于对照组的49.09%、29.0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全身麻醉联合硬膜外阻滞麻醉可减少腹腔镜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POCD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手术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腺假性囊肿的安全性及细胞炎性因子的改善情况。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4月至2017年3月86例重症急性胰腺炎并发胰腺假性囊肿患者资料,根据治疗方案的不同分为开腹组(n=40)与双镜组(n=46,采用十二指肠镜与腹腔镜的联合治疗)。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采用χ2检验比较;术中术后各项指标、血清炎性因子水平等计量资料以( ±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双镜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腹痛缓解时间、排气时间、体温恢复时间等均明显优于开腹组患者(P<0.05);双镜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7.5%明显低于开腹组患者26.1%(P<0.05);术后双镜组患者IL-18、IL-6与TNF-α水平明显低于开腹组患者(P<0.05)。 结论采用双镜联合手术方案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胰腺假性囊肿,手术效果更好,术后并发症较少,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值得临床进一步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背景与目的:目前,外科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感染性胰腺坏死(IPN)的理念已从以往的早期开腹手术向延期、微创、创伤递进式、通畅引流式的手术方式过渡。本研究按照这一新理念,比较两种微创手术方式治疗SAP合并IPN的疗效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2019年5月收治的SAP合并IPN患者共53例患者资料,其中26例行经腹膜后入路肾镜胰周脓肿清创治疗(经皮肾镜组),27例行腹腔镜清创(腹腔镜组),比较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主要疗效指标以及手术前后相关感染指标的变化。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所有患者手术均顺利完成,经皮肾镜组中5例患者术后2周床旁局麻下二次经窦道探查清理,腹腔镜组2例中转开腹。经皮肾镜组与腹腔镜组比较,前者平均手术时间(51.8 min vs.57.4 min)、平均术中出血量(50.2 mL vs.65.8 mL)、平均术后排气时间(21.6 h vs.22.7 h)、平均术后住院时间(48.5 d vs.51.2 d)、平均住院费用(8.2万元vs.10.6万元)均明显减少(均P0.05)。两组患者术后1、7 d引流量较术前均增加,而体温、白细胞计数、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白介素6、胰腺炎CT严重指数(CTSI)评分等感染指标均在术后不同时间点较术前下降(部分P0.05),而两组间以上指标在相同时间点无均无明显差异(均P0.05)。经皮肾镜组与腹腔镜组术后肠瘘、胰瘘、出血、肺炎、假性囊肿等并发症总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6% vs.37%,P0.05)。结论:SAP合并IPN患者经两种手术方法治疗后,感染中毒症状均可得到改善,效果明确。与腹腔镜手术比较,经皮肾镜治疗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术后恢复及费用方面更具优势,且不增加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比较腹腔镜与开腹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大肠癌的临床疗效。选择2009年1月—2016年1月收治的100例大肠癌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行开腹直肠癌根治术,实验组行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实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中排气时间、卧床时间及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术前和对照组治疗后,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治疗大肠癌,临床疗效明显,安全性较高,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内镜下鼻骨骨折合并偏曲美学修复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2月-2020年7月笔者医院收治的80例鼻骨骨折合并偏曲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40,鼻内镜治疗)及对照组(n=40,传统手术复位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6个月鼻通气功能、外形美学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鼻部通气功能及美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内镜下鼻骨骨折合并偏曲修复效果确切,能够提高疗效、缩短手术时间、改善患者预后,有着良好的美学效果,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置管引流术(PCD)治疗重症急性胰腺炎(SAP)合并胰腺坏死感染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13例SAP合并胰腺周围组织坏死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采用PCD治疗54例作为观察组,采用开腹手术引流治疗5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效果、围手术期指标及引流液体细菌培养情况,检测并比较术前、术后7 d的炎症指标和实验室指标。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79.6%,低于对照组的81.4%(χ2=0.394,P=0.530);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死亡或放弃治疗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患者的再次手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7 d的WBC、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糖、PCT、TNF-α、IL-8水平较术前均明显降低(P0.05),且观察组血淀粉酶、尿淀粉酶、血糖、PCT、TNF-α、IL-8水平降低程度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引流液体细菌培养结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CD治疗ASP合并胰腺坏死感染的临床效果确切,可有效改善患者术后实验室指标,利于术后胰腺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探讨腹腔镜与开腹松解术治疗肠粘连的临床效果及预后。回顾性分析2015年12月—2018年2月在我院诊治的108例粘连性肠梗阻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术式不同分2组,各组54例。对照组实施开腹手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手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及预后指标。观察组手术时间、肠蠕动恢复时间、卧床时间、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疼痛评分较对照组少,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后血清IL-4水平更高,TNF-α水平更低,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躯体功能、心理功能、认知功能、社会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较对照组评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腹腔镜肠粘连松解术能有效解除肠梗阻,减轻术后疼痛,降低并发症风险,减少术后炎症反应,改善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5.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内镜下乳头括约肌切开术(EST)、腹腔镜胆道探查术(LCBDE)联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100例,其中50例采用LC+EST+LCBDE治疗(观察组),50例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对照组),对比两组的手术总成功率、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肠鸣音恢复时间、手术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手术前后不同时间患者血清胃动素(MTL)、胃泌素(GAS)、血管活性肠肽(VIP)、生长抑素(SS)的变化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显示,手术成功率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前,两组患者的血清MTL、GAS、VIP、SS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h,观察组血清MTL、GAS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血清VIP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手术并发症率(6.00%)低于对照组(20.00%)(P0.05)。结果表明LC+EST+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在保证手术效果的基础上,较开腹手术的创伤更小,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更快,并发症率更低。  相似文献   

16.
目的比较腹腔镜微创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成人Ⅰ型胆总管囊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3月~2016年2月于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60例成人Ⅰ型胆总管囊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式分为腹腔镜组(腹腔镜胆总管囊肿切除术+改良胆肠袢式吻合术,n=28)与开放组(传统开放性手术,n=30),记录两组手术前后谷丙转氨酶(ALT)、谷氨酰转肽酶(GGT)、碱性磷酸酶(ALP)、总胆红素(TBIL)、C反应蛋白(CRP)水平的变化,统计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首次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变化,统计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①术前,两组各实验室指标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TBil上升,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腹腔镜组CRP水平低于开放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②腹腔镜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开放组,术后首次进食时间、肛门排气时间、排便时间、拔管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开放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O.05)。③与术后3 h比较,两组术后12 h、24 h、48 h、72 h VAS评分均降低(P0.05),腹腔镜组术后不同时间点VAS评分均低于开放组(P0.05)。④腹腔镜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开放组(P0.05)。结论在成人Ⅰ型胆总管囊肿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采用腹腔镜微创手术治疗,对患者肝功能及胆汁排泄影响小,同时患者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速度快,住院时间短,疼痛程度低,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腹腔镜肝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性肝囊肿的效果。方法随机将78例接受去顶减压术的单纯肝囊肿患者分为2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开腹手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手术。比较2组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2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肝囊肿去顶减压术治疗单纯肝囊肿,与开腹手术同样有良好效果。但前者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双镜联合切除胃间质瘤的手术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2009年1月至2013年8月收治的106例胃间质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均择期手术治疗,其中观察组50例行双镜(腹腔镜+内镜)联合切除术,対照组56例行腹腔镜切除木,比较两组手术效果(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及术后病理检査结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均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理结果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单纯腹腔镜、双镜联合切除术治疗胃间质瘤的住院时间、术后病理结果相似,但相较单纯腹腔镜手术,双镜联合切除术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相似文献   

19.
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联合腹腔镜胆总管切开胆道镜探查取石术(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选择2014年6月—2016年6月手术治疗的89例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32例采取LC+LCBDE(微创组),57例采用传统的开腹胆总管探查取石术(传统组),对比两组手术效果。两组手术时间,术后72 h的血清总胆红素(TBIL)、谷丙转氨酶(ALT)及手术成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中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T型管拔出时间、住院费用均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近期手术并发症率6.25%,传统组15.79%,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722,P0.05)。LC联合LCBDE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效果可靠,同时患者术后恢复较传统开腹手术有一定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探讨两种不同微创方式治疗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的效果。选择胆囊合并胆总管结石患者98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观察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胆道镜取石(LC+LCBDE),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联合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及乳头括约肌切开取石术(LC+EST)。观察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取石成功率、中转开腹率、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均0.01);而取石成功率、中转开腹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LC+LCBDE与LC+EST两种微创术式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均安全有效,但LC+LCBDE在缩短住院时间及减少住院费用等方面更具优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