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观察小剂量倍他乐克联用胺碘酮在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以2013年2月至2014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观察对象,对其进行随机分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以胺碘酮进行治疗,观察组则采用小剂量倍他乐克和胺碘酮联合进行治疗。分析小剂量倍他乐克联用胺碘酮在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结果两组采用不同治疗方式后,对比其临床疗效,观察组总有效率(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75.56%),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两组的经对比,观察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5.56%,观察组和对照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上,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进行治疗时,应联合应用小剂量倍他乐克和胺碘酮,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在小儿心律失常实施小剂量胺碘酮的维持性治疗中的临床效果,以及对甲状腺激素水平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在2014年4月至2015年6月间收治的心律失常80例患儿作为临床对象,随机将其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实施普罗帕酮片的治疗,而观察组实施小剂量胺碘酮的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临床指标变化及其不良反应产生状况。结果经治疗之后,对患儿甲状腺激素的水平无影响。观察组出现心律失常、不良反应的产生概率比对照组明显要低,经统计学的分析,存在P0.05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研究意义。结论对心律失常的患儿实施小剂量胺碘酮的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明显降低了产生心律失常和不良反应的概率,故值得在临床之中进行推广性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酒石酸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纳入我院的老年(年龄60岁)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123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61例)给予胺碘酮,观察组(62例)给予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观察2组治疗前后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动态心电图指标变化,评价2组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纤维蛋白原、血浆比黏度、血细胞比容、短阵室性心动过速和室性期前收缩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治疗后观察组QTc间期均较治疗前延长[(0.42±0.11)s vs(0.36±0.10)s,P0.05]。治疗后2组QTc间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32%vs 72.13%,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56%vs 1.61%,P0.05)。2组均未见严重并发症。结论对于老年冠心病合并心律失常患者,美托洛尔联合胺碘酮治疗可延长QTc间期,疗效优于单用胺碘酮,且可减少胺碘酮用药剂量,提高安全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究小剂量胺碘酮维持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随机纳入2016年3月~2017年3月期间在我院接受诊治的60例患儿进行研究,所有患儿均为心律失常,并将上述患儿平均分成两组进行对比,每组中30例患者。观察组患者采取小剂量胺碘酮维持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利多卡因治疗。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症状缓解情况、住院情况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在观察组中,治疗总有效率为93.3%(28/3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治疗总有效率73.3%(22/30),两组间进行比较得出的差异显著(χ2=4.8000;P0.05);面对于临床症状方面,明显可以看出采用小剂量胺碘酮维持治疗的患儿缓解效果比对照组好,另外,也可以明显看出在住院时间方面,也明显比对照组患儿时间短,同时所需要的费用也比对照组少,各指标进行比较的差异显著(P0.05)。最后在不良反应方面,采用小剂量胺碘酮持续治疗的患儿其发生率比对照组明显低30.0%,两组间进行比较得出的差异明显(χ2=9.2541;P0.05)。结论对小儿心律失常患者采取小剂量胺碘酮维持治疗,能够显著提升治疗的有效率,在较短时间内缓解患者的症状,治疗效果理想,并且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情况也较少,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行性较高,值得进行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胺碘酮对难治性心律失常校正QT离散度(corrected QT dispersion,QTcd)的影响。方法观察58例难治性心律失常患者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前后校正的QTcd的变化。结果难治性心律失常组QTcd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86.21±28.12 vs.41.22±30.45,t=2.903,P〈0.01)。难治性心律失常组应用胺碘酮治疗后QTcd与治疗前比较明显缩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52.58±20.28 vs.86.21±28.12,t=2.327,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难治性心律失常能缩小QTcd,可降低严重心律失常和心源性猝死的发生,且安全可靠,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伊布利特与胺碘酮对行射频消融术心房颤动(房颤)患者的疗效。方法选择于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在武警总医院接受射频消融术治疗的房颤患者72例,男性49例,女性23例。回顾分析病历资料,将接受伊布利特治疗的患者纳入观察组(36例),胺碘酮治疗的患者纳入对照组(36例)。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均行射频消融术,同时对照组应用胺碘酮,10 min内缓慢静脉推注完,若未复律则30 min后重复给药1次。观察组仅应用伊布利特。比较两组治疗后复律时间、QT间期及转复成功率及舒张早期充盈峰速度(E峰)、舒张晚期充盈峰速度(A峰)、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EDD)和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8(IL-8)、白介素-6(IL-6)、N末端脑利肽前体(NT-pro BNP)水平。结果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复律时间缩短[(46.77±9.56)min vs.(29.01±5.73)min],QT间期延长[(0.44±0.05s vs.(0.53±0.08)s],转复成功率升高(65.15%vs.89.3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较对照组治疗后的E峰、LVEDD、LVEF水平升高,A峰水平降低,[(72.62±8.92)cm/s vs.(60.52±7.32)cm/s],[(58.34±5.73)mm vs.(51.32±4.99)mm],[(67.29±7.62)%vs.(59.56±6.15)%],[(55.58±6.65)cm/s vs.(68.42±8.14)cm/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伊布利特治疗后的血清hs-CRP、IL-6、IL-8及NT-pro-BNP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37.11±6.32)mg/L vs.(67.27±7.51)mg/L],[(60.17±5.45)μg/L vs.(87.58±7.21)μg/L],[(84.44±5.21)μg/L vs.(121.31±8.57)μg/L],[(89.27±7.33)pg/ml vs.(142.7±13.29±8.57)pg/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伊布利特较胺碘酮治疗心房颤动患者复律效果好,心功能及炎症指标均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4月~2014年4月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患者126例的临床资料,按照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3例。对照组采取小剂量胺碘酮治疗,研究组采取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心电图变化情况和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6.19%;研究组患者心电图各项指标改善程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心颗粒联合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具改善症状显著迅速、安全性高等优点,可在临床大力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胺碘酮应用于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心律失常患者12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抛硬币法分成对照组和胺碘酮组,各64例,对照组予普罗帕酮治疗,胺碘酮组予胺碘酮治疗,治疗5周后将两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胺碘酮组治疗总有效率92.19%高于对照组的75.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9.38%,与对照组的6.25%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胺碘酮或普罗帕酮治疗心律失常都是安全有效的,但胺碘酮比普罗帕酮对心律失常的治疗有效率更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疗效与 QT间期的关系。方法 :4 8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给予小剂量胺碘酮 ,疗程 4个月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有效控制率与 QT间期延长的关系以及不良反应。结果 :4 8例患者治疗有效率高达 90 % ,且维持量小 (14 3± 34m g/ d)。仅 1例出现一过性 T3、T4升高 ,余无其它不良反应。QT间期延长者治疗效果满意 ;QT间期未延长者 ,治疗效果不佳 ,经延长负荷期后可使部分患者 QT间期延长而取得满意疗效。结论 :小剂量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确切 ,维持用量小 ,不良反应少 ,且 QT间期延长者胺碘酮疗效较佳。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4年8月到2016年8月我院收治的200例老年冠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患者进行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普罗帕酮治疗,观察组接受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结果 1观察组显效60例,有效35例,治疗有效率为95.0%;对照组显效27例,有效47例,治疗有效率为74.0%,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肺毛细血管压(14.7±1.8)mm Hg、肺动脉压(22.7±3.5)mm Hg、心指数(3.4±0.1)L/min.m与治疗前相比无显著差异(P0.05)。3两组患者均未出现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加重等严重并发症,肝肾功能、甲状腺功能正常。结论胺碘酮治疗老年冠心病并发快速心律失常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小剂量胺碘酮维持治疗小儿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0月-2015年12月我院收治的90例小儿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心律平片进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采用小剂量胺碘酮维持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6%,对照组患者为73.3%;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胺碘酮维持治疗小儿心律失常患者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能显著地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及心律失常状况,控制不良反应的发生,治疗结果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索小剂量倍他乐克联用胺碘酮在室性心律失常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的100例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单方面采用小剂量倍他乐克治疗,观察组采用小剂量倍他乐克联用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总有效率。结果观察组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小剂量倍他乐克联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康斯特停搏液和冷含血停搏液在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手术中对心肌保护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3月在北京军区总医院心血管外科收治的46例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均接受体外循环支持下心脏瓣膜直视手术,所有患者均无风湿活动及凝血功能障碍。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3例。观察组术中给予康斯特停搏液,对照组给予冷含血停搏液。记录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心脏自动复跳率、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血管活性药物用量、呼吸机辅助时间、监护室停留时间。分别于术前和术后4 h、12 h及24 h检测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和血清肌钙蛋白I的含量。结果术中两组患者体外循环时间、主动脉阻断时间、术后心律失常发生率、呼吸机辅助时间和监护室停留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心脏自动复跳率升高(54.17%vs.79.17%),术后24 h多巴胺用量减少[(6.6±2.3)μg/(kg·min)vs.(5.2±2.1)μg/(kg·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肌酸激酶同工酶4h[(49.7±11.8)IU/L vs.(24.5±2.0)IU/L]、12 h[(83.9±18.3)IU/L vs.(31.1±2.6)IU/L]、24 h[(62.4±12.5)IU/L vs.(32.4±3.3)IU/L]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术后心肌肌钙蛋白I水平4 h[(1.20±0.13)μg/L vs.(0.21±0.04)μg/L]、12 h[(2.35±0.64)μg/L vs.(1.22±0.59)μg/L]、24 h[(1.75±0.24)μg/L vs.(0.76±0.41)μg/L]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康斯特停搏液对重症心脏瓣膜病患者术中心肌保护作用优于冷含血停搏液。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心律失常的患儿进行小剂量胺碘酮维持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我科收治的心律失常的患儿54例,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将患儿分为2组各27例,观察组给予小剂量的胺碘酮进行维持治疗,对照组给予普罗帕酮治疗.结果:观察组患儿有效率为92.6%,显著高于对照组81.5%(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桃红化浊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慢性乙型肝炎(chronic hepatitis B,CHB)肝硬化(湿热蕴结证)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6月至2019年9月西安市中医医院收治的120例CHB肝硬化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60例)和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恩替卡韦治疗,观察组采用桃红化浊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单项症状积分、肝功能[包括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和总胆红素(total bilirubin,TBil)]、肝纤维化指标[包括透明质酸(hyaluronic acid,HA)、Ⅲ型前胶原氨基末端肽(procollagen typeⅢ,PCⅢ)、层粘连蛋白(laminin,LN)、Ⅳ型胶原(Ⅳcollagen,Ⅳ-C)、肝脏硬度值(liver stiffness measurement,LSM)和FIB-4指数]及HBV DNA载量。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包括双目或皮肤发黄[观察组:(2.22±0.41)分vs(5.22±2.36)分;对照组:(3.41±1.24)分vs(5.17±2.37)分]、恶心呕吐[观察组:(3.47±0.99)分vs(5.63±2.00)分;对照组:(4.48±1.47)分vs(6.30±2.04)分]、食欲不振[观察组:(2.63±0.76)分vs(6.80±1.54)分;对照组:(3.85±1.15)分vs(6.90±1.54)分]、脘腹撑急[观察组:(2.25±0.60)分vs(4.87±1.92)分;对照组:(3.60±1.01)分vs(4.98±1.40)分]及腹胀[观察组:(2.18±0.83)分vs(5.30±1.06)分;对照组:(3.45±1.06)分vs(5.17±1.56)分],且观察组上述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肝功能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包括血清ALT [观察组:(23.44±4.03)U/L vs(59.07±8.82)U/L;对照组:(39.42±5.09)U/L vs(56.92±7.77)U/L]、AST [观察组:(22.07±4.23)U/L vs(46.18±6.53)U/L;对照组:(35.97±4.03)U/L vs(47.58±7.52)U/L]和TBil [观察组:(9.20±2.27)μmol/L vs(23.98±3.91)μmol/L;对照组:(14.32±4.11)μmol/L vs(24.66±3.55)μmol/L],且观察组治疗后上述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1)。治疗后,两组患者肝纤维化指标水平均显著低于治疗前,包括血清PCⅢ[观察组:(123.35±2 6.10)μg/L vs(172.83±44.03)μg/L;对照组:(143.90±36.34)μg/L vs(177.71±33.50)μg/L]、Ⅳ-C [观察组:(120.54±35.12)μg/Lvs(215.60±56.18)μg/L;对照组:(144.20±42.76)μg/L vs(200.52±67.23)μg/L]、HA [观察组:(122.82±30.89)μg/L vs(259.41±64.13)μg/L;对照组:(135.42±27.15)μg/L vs(257.83±54.35)μg/L]、LN [观察组:(142.97±31.44)μg/L vs(223.37±46.05)μg/L;对照组:(168.92±32.95)μg/L vs(209.53±45.07)μg/L]、LSM [观察组:(16.28±2.55)k Pa vs(21.16±2.89)k Pa;对照组:(18.61±2.04)k Pa vs(21.15±4.31)k Pa]及FIB-4指数(观察组:1.29±0.38 vs 2.23±0.55;对照组:1.57±0.36 vs 2.36±0.29),且观察组患者上述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两组患者HBVDNA载量均显著低于治疗前[观察组:(3.07±1.48)lg IU/ml vs(7.16±1.36)lg IU/ml;对照组:(3.11±1.56)lg IU/ml vs(7.30±1.28)lg IU/ml;t=24.001、22.856,P均0.001],观察组和对照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34,P=0.894);观察组和对照组HBV DNA低于检测下限率分别为88.33%(53/60)、86.67%(52/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76,P=0.783)。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1.67%(55/6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6.67%(46/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65,P=0.024)。治疗期间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6.67%(4/60)、10.00%(6/6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436,P=0.509)。结论桃红化浊汤联合恩替卡韦治疗CHB肝硬化(湿热蕴结证)可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肝功能,抑制肝纤维化,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16.
目的对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进行观察研究。方法随机抽取2013年8月~2014年6月本院接诊的80例快速心律失常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予以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加用美托洛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压、心率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95.0%(38/40)优于对照组70.0%(28/40),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41,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血压、心率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总计7.5%与对照组5.0%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静脉注射治疗快速心律失常疗效确切,且未增加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具有非常积极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3年7月~2015年7月在清涧县人民医院内科接受治疗的90例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予以强心剂、利尿剂、扩血管药物及厄贝沙坦治疗,观察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胺碘酮治疗,比较治疗后的两组患者的心功能、室性心律失常及各项临床指标。结果观察组心功能治疗效果总有效率为95.56%,显著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优于对照组(71.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室后壁厚度(LVWP)、心率(HR)及QT间期离散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数值为[(58.37±5.86)mm vs.(61.54±6.08)mm]、[(10.31±3.28)mm vs.(12.52±4.51)mm]、[(40.70±8.73)%vs.(36.28±5.14)%]、[(93.99±13.64)次/min vs.(102.53±12.51)次/min],[(41.22±3.48)ms vs.(31.21±3.35)ms],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厄贝沙坦对充血性心力衰竭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患者的心功能改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对冠心病慢性心衰伴发心律失常患者行以胺碘酮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慢性心衰患者148例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患者行以基础治疗,应用胺碘酮组在基础治疗的前提下实施胺碘酮治疗,观察并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几率。结果应用胺碘酮组的总体有效率72例(97.30%)显著高于对照组60例(81.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应用胺碘酮组发生不良反应4例(5.41%)显著低于对照组16例(21.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冠心病慢性心衰伴发心律失常患者行以胺碘酮治疗,对于改善心律失常、心衰症状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2月收治的室性心律失常患者84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双色球随机分组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5.24%,高于对照组的80.95%;观察组患者室性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胺碘酮联合倍他乐克治疗,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减轻患者不适,提高治疗疗效,且不良反应少,安全性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的疗效。方法选取我院心血管内科2014年2月~2015年9月收治的心衰合并心律失常患者90例,依据治疗药物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疗法,观察组基于对照组加用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前心率、收缩压及舒张压对比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收缩压与舒张压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对照组症状缓解时间为(49.60±8.25)min,观察组为(27.69±5.38)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疗效优良,可快速缓解症状,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