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5,(3)
目的介绍一种改良静脉淋巴管吻合技术,评价其在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中的价值。方法2010年5月-2011年5月,采用改良静脉淋巴管吻合技术治疗11例乳腺癌术后继发患侧上肢淋巴水肿女性患者。年龄38~55岁,平均49.5岁。乳腺癌术后7~30个月发生上肢淋巴水肿,平均18.3个月。淋巴水肿病程10~38个月,平均25.5个月。左侧上肢5例,右侧上肢6例。按照健、患侧上肢差值界定临床分型标准:中度5例,重度6例。结果患者均顺利完成改良静脉淋巴管吻合术。术后1例前臂切口延迟愈合,其余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11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6~40个月,平均38.4个月。患者均自觉患肢疼痛及肿胀程度减轻,无丹毒发作,水肿得到控制。术前及术后6、36个月患侧上臂周径分别为(33.9±3.7)、(31.0±3.5)、(30.9±3.5)cm,前臂周径分别为(30.1±3.6)、(27.8±3.4)、(27.7±3.3)cm。术后6、36个月患侧上臂及前臂周径均较术前显著缩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36个月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6个月按照Campisi评价标准评价疗效,获优良3例,良好6例,改善2例。结论采用改良静脉淋巴管吻合技术可有效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 相似文献
2.
上肢静脉淋巴管搭桥是一种从生理上解决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手段,其发展依赖于超显微技术以及淋巴显像技术的提高。在此对上肢静脉淋巴管搭桥的发展和理论基础进行综述,并且从淋巴水肿程度的评定、微静脉淋巴管定位及吻合,这三个制约该技术发展的关键方面介绍和展望了新取得的进展。 相似文献
3.
4.
肢体的原发或继发淋巴水肿的治疗,仍然是个大问题。药物治疗只能控制肿胀、延迟纤维化进程和预防感染。手术治疗效果不一。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进步,本病治疗有了新进展。目前都注重淋巴管静脉吻合术。许多作者报告,此法的实验和临床结果都很好。Degni报告临床成功率为74%;在34个肢体中,肿胀在客观和主观上都有消退。 Degni手术是将淋巴管通过一特制针直接导入一大静脉腔内,然后将淋巴管固定在静脉壁上。自1976年作者用此法为14例上下肢体原发和继 相似文献
5.
应用显微外科技术进行淋巴管静脉吻合套入术治疗20例下肢淋巴水肿。术后1~8年随访,优良率达70%。对淋巴管染色距切口的距离问题进行了探讨,讨论了淋巴管水肿患者的疗效判定和术后疗效的标准。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运用手法淋巴引流(Manual Lymph Drainage,MLD)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疗效。方法2008年至2012年,101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按治疗前患肢与健肢的周径(d)差值分3组:A组(d5 cm)。3组患者均进行1个疗程(15 d)的淋巴水肿综合消肿治疗(Complex Decongestive Therapy,CDT):手法淋巴引流+低弹性绷带包扎。通过检测引流前后健患侧的组织水分和肢体周径,计算水分比率与周径比率,同时调查患者对手法引流及绷带使用情况的主观感受,以观察并评价患者对治疗的适应性和接受度。组织水分采用多频生物电阻人体成分分析仪进行检测。结果 101例患者经CDT治疗后,患肢组织水分和肢体周径均呈显著下降(PB组>A组(P<0.01),即治疗效果与水肿严重程度成正比。几乎所有患者对治疗方法及效果表示满意。结论 CDT能有效促进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淋巴回流,减轻患肢水肿,改善患肢外形,帮助功能恢复,并且该治疗对水肿程度较重的患者疗效尤其显著。 相似文献
7.
目的:调查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患者的发生情况,分析其危险因素,为临床工作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本院近10年接受乳腺癌根治术并行淋巴清扫的患者513例,通过多因素相关分析,探讨年龄、体重指数、肿瘤大小、淋巴结病理分期、临床分期、前哨淋巴结情况、腋窝淋巴结清扫数量、腋窝淋巴结清扫范围、放疗与否、化疗与否、术后愈合情况及并发症等因素与淋巴水肿的发生关系。结果513例患者中发生淋巴水肿102例,其中轻度水肿占51.96%(53例),中度水肿占40.20%(41例),重度水肿占7.84%(8例);通过Logistic多因素逐步回归分析对所收集的12个可能相关因素进行研究,笔者发现年龄、体重指数、放疗与否、腋窝淋巴结清扫范围和术后愈合情况及并发症等5因素与淋巴水肿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结论乳腺癌根治并淋巴结清扫的乳腺癌术后患者发生上肢淋巴水肿的危险因素主要有:年龄、体重指数、放疗、腋窝淋巴结清扫范围、术后愈合情况及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乳腺癌是我国女性高发恶性肿瘤,目前,手术治疗为乳腺癌的首选方法。术后上肢淋巴水肿作为腋窝淋巴结清扫和放疗的后遗症,对于外科医生而言仍然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同时患者也因此轻则影响生活质量,重则成为残疾。据报道,按目前的常规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为6%~62%,并且发病率随时间的推移而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9.
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临床分析及康复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发病机制及防治措施。方法回顾分析61例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情况。结果治愈59例,缓解2例。结论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病与淋巴结清扫不当、腋窝积液、皮瓣坏死及感染、放疗、化疗等有关。向心性体位按摩、理疗、中西药联合是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1病例资料
患者,45岁,女性,因"右乳肿块2个月"入院.查体:双侧乳房对称,双侧乳头无内陷、无溢液,右乳房10点触及约1 cm×1 cm大小包块,质韧,边界欠清,活动度差,左侧乳房未触及包块.右侧腋窝及锁骨上未触及明显肿大淋巴结.乳腺彩超示:"右乳外上10点可及约1 cm×1 cm大小低回声包块,边界不清,周围呈毛刺状,内伴沙砾样钙化,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Color doppler flow imaging,CDFI)示内部血流信号较丰富."乳腺钼靶示:"右乳外上象限密度增高影,大小约为1 cm×1 cm,密度不均匀,内见密集不规则多形态钙化,乳腺影像报告和数据系统(Breast imaging reporting and data system,BI-RADS):5级(考虑乳腺癌)." 相似文献
11.
张保宁 《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5,35(7):723
前瞻性研究显示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发生率为21.4%,且全球其发生率存在地域差异。乳腺癌病人预防淋巴水肿的理念应贯串始终。预防措施包括规范化手术与放疗、功能锻炼及日常注意事项。淋巴水肿可采取保守治疗、药物及手术治疗。术式可包括降低淋巴系统负荷如病变组织切除术、负压抽吸术等,促进淋巴引流如筋膜条引流、网膜引流及带蒂皮瓣引流术等,重建淋巴通道如淋巴-静脉系统吻合术、淋巴管移植术 、静脉代替淋巴管移植术、淋巴结移植术等。上述治疗虽取得一定疗效,但未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疗效难以持久且个体差异较大。治疗原则强调早期、长期、综合、个体化。 相似文献
12.
13.
患者女,44岁.因右乳腺癌根治术后右上肢肿胀7年于1999年5月21日入院.术中病理:单纯癌,淋巴结转移为2/11.术后给于化疗及放射治疗.术后即出现右上肢肿胀并逐渐加重,1个月来突然肿胀加重且前臂青紫,无疼痛、麻木及运动障碍.查:心、肺、肝、肾未见异常. 相似文献
14.
15.
对46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患者用毫米波(频率36 GHz,输出功率120 mW)治疗.结果 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主观症状如上肢沉重感、烧灼感及肢体活动度有明显的改善,优良29例,良好6例.有效5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87.0%(40/46).随访6个月,无1例加重.提示毫米波治疗乳腺癌术后轻、中度上肢淋巴水肿简便有效,治疗期间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患侧上肢水肿的护理,合理选择照射方位、频率、功率、时间,做好饮食护理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能有效促进淋巴液回流,减轻患肢水肿,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6.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6,(12)
目的综述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与预防进展。方法广泛查阅近年来国内外对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治疗及预防的相关研究文献,并进行分析总结。结果近年,上肢淋巴水肿的治疗以综合性抗淋巴瘀滞疗法为主,辅以药物或手术治疗,疗效确切。前哨淋巴结活检术、腋窝反向淋巴作图技术、淋巴管静脉吻合术已被用于预防淋巴水肿的发生,近期疗效稳定,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验证。结论临床对淋巴水肿的处理已由治疗转变为主动预防,其中淋巴管静脉吻合术预防淋巴水肿有较好前景。 相似文献
17.
对46例乳腺癌术后上肢水肿患者用毫米波(频率36GHz,输出功率120mW)治疗。结果治疗2个疗程后患者主观症状如上肢沉重感、烧灼感及肢体活动度有明显的改善,优良29例,良好6例,有效5例,无效6例,治疗总有效率87.0%(40/46)。随访6个月,无1例加重。提示毫米波治疗乳腺癌术后轻、中度上肢淋巴水肿简便有效,治疗期间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患侧上肢水肿的护理,合理选择照射方位、频率、功率、时间,做好饮食护理及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能有效促进淋巴液回流,减轻患肢水肿,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8.
乳腺癌腋窝淋巴结清扫和术后化疗显著增加了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 related lymphedema,BCRL)的风险[1].由于其病程长,且能导致多种后续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目前临床上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前哨淋巴结活检引入乳腺外科降低了腋窝淋巴结清扫率,但对腋窝淋巴结转移患者仍需要腋窝淋巴结清扫[2].本文对乳腺癌术后淋巴水肿的诊治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重视乳腺癌治疗后上肢淋巴水肿的预防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乳腺癌治疗后较理想的效果是相当多患者能长期生存甚至终生无瘤生存.有与正常人接近或相同的生活质量是其自然而合理的愿望与要求.但目前我国仍与欧美20世纪90年代前情况相似,手术、放疗等治疗原因所致的上肢淋巴水肿(breast cancer-re-laled lymphedema,BCRL)仍被当作控制癌症所必须付出的代价,未能引起医护人员足够的重视而成为被遗忘的并发症. 相似文献
20.
皮瓣转移结合负压抽吸治疗乳腺癌术后上肢淋巴水肿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目的 探讨一种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的手术方法。方法 2001~2002年我们采用侧胸壁皮瓣或背阔肌肌皮瓣转移结合上肢负压抽吸治疗10例单侧乳腺癌根治术后上肢淋巴水肿患者。结果 术后所有患者上肢周径均有不同程度减小,核素淋巴管造影显示淋巴回流有显著改善。术后随访3~18个月,疗效稳定。结论 皮瓣转移结合负压抽吸可以有效地治疗乳腺癌根治术后淋巴水肿。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