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振霞  李伟  谢金霞  杨帆  王燕 《光明中医》2016,(15):2234-2236
目的观察循经穴位按摩配合穴位止痛贴贴敷法治疗胸痹心痛病的疗效,探讨该病的综合护理方法。方法我科2014年10月—2015年4月收治的患者中,选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循经穴位按摩配合穴位止痛贴贴敷法治疗。2周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体征、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心电图、舌象、脉象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胸痹症状疗效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循经穴位按摩配合穴位止痛贴贴敷法在改善胸痹心痛病各项症状如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较对照组舌脉改善较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循经穴位按摩配合穴位止痛贴贴敷法治疗胸痹心痛病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穴位贴敷治疗胸痹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9年3月~2013年2月我院接诊的120例胸痹心痛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均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实验组采用穴位贴敷的治疗方法对患者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单纯的针刺疗法对患者进行治疗。结果:实验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总有效率(93.3%)与对照组(91.7%)无显著性差异,两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x2=0.3399,P=0.9524)。实验组患者的临床复发率(3.3%)明显低于对照组(15.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x2=4.9041,P=0.0268)。结论:表明采用穴位贴敷对胸痹心痛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穴位贴敷治疗胸痹心痛41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1,他引:8  
采用药物穴位敷贴治疗胸痹心痛41例,同时与单纯针刺对照组30例相比较,观察1个月后,两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7%和93.3%(P>0.05),随访年复发率分别为5.3%和14.3%(P<0.05)。结果提示穴敷治疗胸痹心痛与针刺疗效相仿,但效果稳定,复发率低,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加辨证施护应用于胸痹心痛患者的护理效果及不良反应。方法通过对本科2014年8月-2016年7月收住的182例胸痹心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在常规治疗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加辨证施护措施,对照组采取常规治疗护理加辨证施护。结果观察组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穴位贴敷配合中医辨证施护对胸痹心痛疗效满意,可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心脉疏膏穴位贴敷对胸痹心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用药和空白贴,治疗组采用常规用药和心脉疏膏穴位贴敷,30天一疗程,治疗30天后观察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等变化。结果:治疗组心绞痛疗效总有效率85.0%,心电图疗效总有效率72.5%,均优与对照组(P<0.05),且未发现明显毒副反应。结论:心脉疏膏穴位贴敷治疗胸痹心痛是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心痛贴膏穴位贴敷及中医调护胸痹心痛病的护理效果观察。方法:我科2013.1~2014.1收治的患者中,选12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0例)、对照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心痛贴膏穴位贴敷治疗。7d后观察两组患者疗效,体征、症状改善情况以及心电图、舌象、脉象的变化。结果:观察组胸痹症状疗效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78.33%,心痛贴膏贴在改善胸痹各项症状如胸痛、胸闷、憋气等方面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与对照组基本接近。观察组较对照组舌脉改善较明显,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心痛贴膏穴位贴敷治疗胸痹心痛病疗效满意。其机理是通过药物贴敷特定穴位,达到温阳活血,温通心脉,祛寒化瘀的功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治疗小儿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用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予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治疗。结果:总有效率治疗组96.7%、对照组9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随访1个月,总有效率治疗组90.0%、对照组6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穴位贴敷治疗小儿便秘疗效较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胸痹贴穴位贴敷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方法将符合入选标准的6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西医基础治疗)和治疗组(西医基础治疗加胸痹贴穴位贴敷),每组30例,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两星期后记录不稳定型心绞痛症状、中医证候、心电图,观察其临床疗效。结果在心绞痛改善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中医证候疗效方面,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6.7%,对照组为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痹贴穴位贴敷法能明显改善不稳定型心绞痛(气虚血瘀)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表现,安全有效,方法简便。  相似文献   

9.
穴位贴敷治疗便秘疗效观察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验证穴位贴敷治疗便秘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可推广性。方法:将42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2例)、对照组(20例)。治疗组用穴位贴敷(以三棱、莪术、大黄、冰片制成药饼,敷于天枢、气海、关元穴);对照组口服苁蓉通便口服液。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1.8%,对照组总有效率5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首次排便时间(5.1±2.8)小时,对照组为(10.1±7.3)小时,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便秘具有确切的疗效,适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观察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治疗肺胀便秘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20年3月—2021年3月在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住院符合肺胀诊断患者60例,将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试验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运用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对照组常规治疗。结果 试验组总有效率90.00%(27/30)显著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运用穴位按摩联合穴位贴敷可以有效改善肺胀患者便秘症状,缓解气喘症状,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1.
正1穴位贴敷疗法穴位贴敷疗法是指在一定的穴位上贴敷药物,通过药物和穴位的共同作用以治疗疾病的一种外治方法。它属于中医外治法,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以辨证论治为原则,以经络、穴位为依据,将中药研磨成细粉,用醋、鲜姜汁、蜂蜜或白酒等调成糊状直接贴敷于特定穴位,通过穴位刺激作用疏通经络气血、调整机体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同时通过皮肤组织对药物有效成分的吸收,极少通过肝脏,也不经过消化道,从而使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分析康复科常见患者(如脑卒中、脑外伤、脊髓损伤等病人)出现脾虚气滞型便秘时,采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对便秘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康复科123例住院患者,病例资料为2016年9月~2017年10月,按照抽签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61例、治疗组62例,对照组给常规治疗,实验组给穴位贴敷治疗,研究时程为2周,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治疗,治疗组的临床治疗有效率为95.16%,较对照组高,两组有差别,P0.05。结论:穴位贴敷对于脾虚气滞型便秘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对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正常进行康复治疗具有极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胸痹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40例胸痹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组与常规治疗对照组各70例,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中药穴位贴敷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8.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62.8%,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胸痹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4.
正功能性便秘是指由于大肠传导失常,导致大便秘结,排便周期延长,或周期不长,但粪质干结,排出艰难或便质不硬,虽有便意但排便不畅的病症。目前西医治疗往往是对症处理,短期虽可以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但长期疗效不理想,且面临诸多的副作用及不良反应。穴位贴敷法作为基层医院适宜技术之一,是传统针灸疗法和药物疗法的有机结合,为无创痛疗法。我科2016年1月~2017年6月采用穴位贴敷治疗功能性便秘50例,  相似文献   

15.
<正>便秘是常见的临床症状,特别是在老年患者,由于老年患者脏腑功能低下,阴阳失调,胃肠功能紊乱,出现便秘。冠心病患者由于疾病的特殊性,患者不能用力进行解便,便秘可导致患者的病情不稳、加重甚至导致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因此便秘是导致冠心病患者终末事件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对于冠心病合并便秘患者必须及时治疗便秘,以利于病情的稳定,防治心血管事件的发生。本次护理研究应用穴位贴敷治疗冠心病便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穴位按摩与护理治疗胸痹心痛的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1月到2017年5月我院接诊的100例胸痹心痛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观察组给予穴位按摩治疗,对照组给予单一西药治疗,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2.0%,高于对照组的76.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满意度为90.0%,对照组为8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痹心痛的治疗中采用穴位按摩疗法,能够提高患者的整体治疗有效性并提升患者对治疗护理工作的认可度。  相似文献   

17.
陈晓冬  修英 《光明中医》2021,36(3):466-468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联合中医优质护理对胸痹心痛发作期的意义.方法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5月在大连市中医医院内一科的90例胸痹心痛发作期患者,随机分组,对照组45例患者给予临床传统的方法治疗;试验组45例患者在给予临床传统的方法治疗基础上采取穴位贴敷联合中医优质护理,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1年临床复发率.结果 试验组...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对于胸痹心痛发作期患者应用穴位贴敷与中医优质护理联合的价值.方法 选取山东省济宁市中医院2020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胸痹心痛发作期患者,共86例,按照抽签法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均为43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试验组联合应用穴位贴敷与中医优质护理,以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症状积分、疼痛评分、疼痛持续时间...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贴敷治疗脑卒中后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80例脑卒中后便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实施中药穴位贴敷,均治疗7d。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首次排便时间、排便间隔时间及治疗前后便秘症状积分。结果:治疗组首次排便时间及排便间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便秘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治疗组便秘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穴位贴敷可缓解脑卒中后便秘患者的便秘症状,促进患者胃肠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对糖尿病便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3月—2016年3月于大连市中医医院内分泌科收治的糖尿病伴便秘患者60例,采用信封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30例,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试验组3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观察患者临床疗效。结果试验组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按摩治疗糖尿病便秘患者疗效肯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