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1临床资料患者男,80岁,主因"间断性胸闷2年余,再发1 h"入院。患者既往有高脂血症、脑梗塞病史。入院查体:血压120/60 mm Hg,(1 mm Hg=0.133k Pa),神志清楚,双肺未及干湿性啰音。心界叩诊不大,心率53次/min,律齐,未闻及病理性杂音。心电图示:窦性心律,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Ⅱ、Ⅲ、a VF导联为QS型。头颅CT:脑内多发陈旧性缺血灶。肌酸磷酸激酶同工酶(CK-MB)80 ng/ml  相似文献   

2.
3.
1 病例报告 患者男,54岁。住院号 138912。因呕血、黑便2 d,精神错乱10 h,于1993—12—10收入院。患者于1980年诊断为肝炎后肝硬化,1986年因脾肿大,脾机能亢进行脾切除术。2 d前无明显诱因呕鲜血100 ml,排柏油样大便约500 g,继后出现谵语。入院查体:T 36.8℃,P 84次/min,R 20次/min,BP 16/10 kPa。慢性肝病面容,计数能力障碍,谵语。有明显肝掌及蜘蛛痣,皮肤无出血点,巩膜轻度黄染。心肺无异常。腹膨隆,腹壁静脉曲张,肝界缩小,腹水阳性。诊  相似文献   

4.
1病例报告 患者男,72岁,因反复胸闷痛、心悸10年,加重10d于2007—09—04入院。患者患高血压病史4年,糖尿病史1年,一直服用尼群地平、厄贝沙坦、美他洛尔、肠溶阿司匹林、二甲双胍等药,血压、血糖控制尚平稳。心电图示心房颤动,心肌缺血:X线胸片示升主动脉增宽,主动脉弓钙化;心脏彩超示左、右心房增大,二尖瓣、三尖瓣少量反流。  相似文献   

5.
经桡动脉途径行冠状动脉介入性治疗(PCI)具有创伤小、易于压迫止血、局部出血和血管并发症少、无需卧床、不会伤及手腕神经、不影响手腕的功能、不影响抗凝药物的持续使用、住院时间短等优点。2006年8月-2011年1月,我们对60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经桡动脉施行了直接PCI术,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随着器械和技术的进步,经桡动脉冠状动脉介入治疗(TRI)广泛开展,国内某些有经验的中心TRI比例占所有PCI的90%以上,多数经股动脉可以完成的复杂冠状动脉病变类型,目前均可经桡动脉完成。TRI具有出血并发症低、患者舒适度高等优点,但在急性心肌梗死(AMI)中是否可以常规应用还存在一些顾虑,尤其是手术可完成性、手术延迟等方面,另外AMI患者一般都应用更强的抗凝、抗血小板药物,出血的风险高于常规择期PCI,众所周知的TRI降低出血并发症的优势在AMI直接PCI中是否更加明显?其降低出血的优势是否能带来真正的临床获益?我们结合最新的临床试验以及临床实践,就上述问题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7.
8.
目前,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被公认为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Segmen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患者的最佳治疗方案。传统经股动脉途径急诊PCI是最常用的介入治疗方法,但容易出现出血、血肿、假性动脉瘤、局部皮肤破溃感染等与穿刺有关的并发症,同时在拔管前后的一段时间内还存在强化抗凝的空白期,可能对临床疗效产生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桡动脉入径行直接冠脉介入治疗(TRA-pPCI)的可行性、安全性及疗效.方法 102例[男性73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68.5±11.6)岁]发病在12 h内需接受pPCI治疗的老年AMI患者,随机分为经桡动脉人径(TBA-pPCI)组52例,经股动脉入径(TFA-pPCI)组50例,观察两组的成功率、操作时间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随访3个月,评估术侧桡动脉、股动脉搏动情况及心脏事件发生情况.结果 两组在处理病变血管支数、病变程度,以及在操作时间、疗效和成功率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术后TFA-pPCI组出血等血管并发症明显高于TRA-pPCI组(P<0.05). TRA-pPCI组术中有5.8%的患者出现上肢动脉轻度痉挛,但经解痉治疗有效且不需中断PCI操作.术后3个月随访,TRA-pPCI组仅1例患者出现桡动脉搏动减弱,两组心脏事件发生率及心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血流动力学稳定的老年AMI患者,两种入径的pPCI治疗时程和效果相似,但TRA-pPCI组出血等血管并发症少,可作为老年AMI患者PCI治疗时选择的血管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10.
经桡动脉介入治疗已经成为一种常用方法,在许多成功应用股动脉途径进行介入治疗的中心,经桡动脉途径所占比例越来越多。专家讨论认为,虽然文献报道以及临床实践当中有个别病例由于分支损伤或通透性增多导致上肢肿胀的现象,但如此严重并引起血压下降的尚不多见。针对本例情况具体分析可能有下列问题值得注意:1.经桡动脉介入治疗不应留置桡动脉鞘过夜。即使次日需要再次PCI,亦应先拔鞘、包扎,以后再穿刺桡动脉,这样就有可能避免或减少桡动脉闭塞的发生。2.在拔桡动脉鞘前,术者发现鞘已闭塞,在股动脉途径PCI后,曾用导丝加以疏通并抽吸,然后拔鞘,半小时后出现肿胀和低血压。因此,难以排除由于这些操作导致桡动脉及其近端动脉和分支损伤破裂的可能。所以,一切操作切忌使用强力,尽可能在透视状况下进行,如通过困难,还可通过造影来明确局部解剖情况。应尽可能用泥鳅导丝。3.血肿发生后,术者积极扩容、升压并对出血区域进行压迫,使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并好转。为以后介入医生在临床上处理类似情况提供了宝贵经验。  相似文献   

11.
正近年来,经桡动脉路径行冠状动脉(冠脉)介入治疗因操作简便、创伤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其常见并发症包括穿刺部位出血、血肿、桡动脉闭塞及骨筋膜室综合征等[1],血肿合并张力性水泡则鲜有报道,且无明确有效的治疗手段。本例患者经右侧桡动脉行冠脉造影术后并发严重血肿,次日出现大面积张力性水疱,通过采取针对性治疗及相应护理措施后恢复良好,现报道如下。1病例患者女性,70岁,主因间断胸闷、憋气20 d于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急诊经桡动脉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106例AMI患者行急诊经桡动脉PCI治疗,观察经桡动脉途径的成功率和并发症。结果:桡动脉穿刺成功率为99.1%;造影成功率为100%;PCI成功率为99.0G,皮下瘀斑的发生率为3.8%;桡动脉痉挛的发生率为1.0%;前臂血肿的发生率为2.9G;桡动脉闭塞的发生率为1.O%;平均手术时间55±18min;平均术后住院天数5.7±1.6d。结论:急诊经桡动脉PCI治疗AMI安全、可行,经桡动脉穿刺局部并发症少,患者更乐意接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比观察强化抗栓治疗下经桡动脉与经股动脉途径行冠脉介入(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疗效和并发症,探讨其是否可能成为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途径。方法对89例诊断为AMI的患者选择右侧桡动脉途径行PCI治疗(A组);对照组为AMI经皮股动脉途径直接PCI患者,83例采用手压股动脉止血(B组),80例采用缝合器止血(c组)。随访术后3个月内的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的发生率[包括死亡率、非致命性心肌梗死发生率、靶血管血运重建率(TVR)]和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结果3个月后随访结果显示,MACE发生率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穿刺部位并发症发生率,B、c组明显高于A组(P〈0.01),而B、C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组并发症发生率略高于B组。结论强化抗栓治疗下,经桡动脉行急诊PCI治疗AMI的疗效与经股动脉组相当,而出现穿刺部位并发症的比率明显低于经股动脉PCI组(包括手压和缝合器组),因此在强化抗栓治疗下,可以考虑将经桡动脉作为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首选途径。  相似文献   

14.
经桡动脉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初步经验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 急性心肌梗死 (AMI)是直接经皮冠脉介入术 (primarypercutaneouscoronaryintervention ,PCI)已经被证实是减少未来心血管事件的一个有效方法。然而 ,经皮桡动脉直接PCI的报道不是很多。本研究旨在观察经皮桡动脉行急性心肌梗死直接PCI治疗的有效性及实用性。方法 从 2 0 0 2~ 2 0 0 3年 ,39例 ( 2 5例男性 ) ,诊断明确的AMI患者并同意行PCI者纳入此研究。 11例血液动力学稳定、桡动脉搏动良好、theAllentest阳性且愿意行桡动脉PCI者为一组 ,行经皮桡动脉直接PCI术。其他 2 8例患者为二组 ,即经皮股动脉PCI组 ,由以下患者组成 :①血液动力学不稳定 ,可能需要行主动脉内球囊反搏术 (IABP)或行临时起搏器安置术 ;②桡动脉搏动弱或theAllentest阴性患者 ;③由只能完成经皮股动脉PCI的医生完成的病例。结果 PCI成功率为92 % ( 36 / 39) ,一组成功率为 91% ( 10 / 11) ,二组成功率为93% ( 2 6 / 2 8) ,P >0 0 5 ,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建立动脉通路时间和整个手术时间二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 ,建立动脉通路时间分别为 ( 11 2 1± 4 82 )min及 ( 10 5 8± 5 2 7)min ,P >0 0 5。整个手术时间分别为 ( 5 4 93± 2 4 5 5 )min及( 5 7 2 6± 2 8 11)min ,P >0 0 5。 30d随访 ,一组患者无前臂缺血症  相似文献   

15.
急性心肌梗死的基本病理变化,是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上血管内斑块破裂形成血栓,引起冠状动脉供血急剧减少和中断,进而出现心  相似文献   

16.
<正>1病例病例1患者,女性,65岁,主因心前区发作性疼痛1 d入院。既往糖尿病及高血压病史。入科诊断:(1)冠心病急性下壁心肌梗死;(2)2型糖尿病;(3)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入院后经扩冠、抗凝、抗血小板等治疗,症状缓解,入院第6 d经股动脉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术中以Seldinger技术穿刺,置人7F动脉鞘管进行冠状动脉(冠脉)造影显示右冠开口后2 cm处狭窄80%,后三叉处完  相似文献   

17.
18.
经皮穿刺冠状动脉腔内成形术(PTCA)为冠心病治疗的一项重要进展,目前已经成为冠心病的重要治疗方法之一,以往经股动脉穿刺行PTCA术患者需要卧床12~24 h,部分患者因提早翻身导致伤口出血,近几年来经桡动脉穿刺行PTCA术的技术不断成熟,此操作技术已普遍替代经股动脉穿刺行PTCA术,其不受卧位的限制,患者易接受,因此运用该方法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同时其术后护理工作值得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老年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特点。方法连续入选急性STEMI行直接PCI的患者207例,根据年龄分为老年组(年龄≥65岁)105例和对照组(年龄<65岁)102例,观察2组冠状动脉病变和PCI特点以及经桡动脉直接PCI效果。结果老年组球囊预扩张比例、门-球囊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87.6%vs 66.7%,P<0.05;(78.2±10.6)min vs(66.2±12.5)min,P<0.05],老年组明确诱因、发病至入院时间、多支病变、临时心脏起搏、电复律明显高于对照组;男性、冠心病家族史、吸烟、典型胸痛、单支病变、血栓抽吸和使用血小板膜糖蛋白Ⅱb/Ⅲa受体抑制剂、LVEF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急性STEMI患者在临床和冠状动脉病变方面有不同特点,与年轻患者一样,经桡动脉直接PCI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患者36岁。产后3小时,因下腹部持续性疼痛伴里急后重感入院。患者妊娠41周,臀位,3小时前由接生员行臀位助产生分娩一男婴。因胎盘滞留,于30分钟后转某院妇产科,由医生徒手剥离出完整胎盘,阴道流血不多。2小时后即有下腹部持续性疼痛伴排便感。查体:体温35.8℃,脉搏110次,呼吸22次,血压140/90。神志清,痛苦貌,中度贫血面容。宫底脐上一指偏左,压痛明显。下腹部腹肌较紧张。压痛伴反跳痛,膀胱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