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目的 探讨大口径(7.5号)肛管引流减压在预防经腹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至2008年12月期间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施行的346例经腹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85例应用大口径肛管引流减压,术后均未发生吻合口漏,其余161例未放置大口径肛管,术后发生吻合口漏9例(5.59%),二者术后吻合口漏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26, P=0.004).其中8例吻合口漏经保守治疗痊愈,1例行近端肠造瘘粪便转流术治愈,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结论 大口径肛管引流减压能够有效预防经腹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发生,增加手术安全性.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比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两种不同的处理方法的疗效,探讨腹腔镜辅助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有效防治方法。 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02年2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764例中低位直肠癌患者(除外手术时即行预防性造瘘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术后处理方法的不同进行分组,其中334例术中经腹放置双套管于盆腔腹膜外吻合口旁,同时经肛门放置多侧孔粗胶管于吻合口上方作为肛门减压管用,设为双套管肛管组;另430例仅经腹放置双套管于盆腔腹膜外吻合口旁,设为常规引流组。对比两组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引流管放置时间、手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两组患者出现吻合口瘘后需二次手术率,以及术后半年复查出现吻合口狭窄情况。 结果764例患者中出现术后吻合口瘘36例(4.7%),其中双套管肛管组13例(3.9%),常规引流组23例(5.3%),两组吻合口瘘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888,P=0.336)。在引流管放置时间上,双套管肛管组平均为(9.6±3.2)d,常规引流组平均为(15.2±4.8)d;双套管肛管组术后住院时间为(15.4±5.2)d,常规引流组为(20.3±6.6)d;双套管肛管组的平均住院费用为(43 572±3 234)元,常规引流组为(53 387±4 792)元,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8.382、13.494、32.170,均P<0.01)。双套管肛管组术后出现吻合口瘘再次手术者2例(2/13,15.4%),常规引流组为12例(12/23,52.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0,P=0.030)。术后半年复查双套管肛管组无吻合口狭窄,常规引流组出现5例。 结论腹腔镜辅助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使用双套管肛管联合前列腺素E1治疗有利于降低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并有利于出现吻合口瘘后的非手术治疗,降低吻合口瘘再手术干预的比例。  相似文献   

3.
目的 前瞻性观察直肠癌前切除术后3种不同引流方法预防吻合口瘘的效果.方法 2002年1月~2007年1月,450例中高位直肠癌并接受前切除术患者按人院次序随机均分为A、B、C3组.A组接受骶前引流;B组接受骶前引流+经肛单管引流;C组接受骶前引流+经肛双管引流,对3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A、B、C组切口感染发生率分别为7.33%(11/150)、8.00%(12/150)、6.67%(10/150),吻合口瘘发生率分别为8.67%(13/150)、6.67%(10/150)、1.33%(2/150).C组吻合口瘘率显著低于A、B两组(P<0.05);A、B、C组间切口感染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骶前引流+经肛双管引流能有效地预防直肠癌前切除吻合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随着TME观念的推广、手术技术和相关吻合器械的发展,中低位直肠癌手术保肛率有所提高。但同时,遵循TME原则的经腹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风险亦有增高趋势。2007年3月至2008年12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普通外科连续185例经腹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应用大口径肛管引流减压预防吻合口瘘.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效果理想。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随着TME观念的推广、手术技术和相关吻合器械的发展,中低位直肠癌手术保肛率有所提高.但同时,遵循TME原则的经腹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出现吻合口瘘的风险亦有增高趋势[1].2007年3月至2008年12月,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普通外科连续185例经腹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应用大口径肛管引流减压预防吻合口瘘,无1例发生吻合口瘘,效果理想.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三管冲洗引流减压对预防行直肠癌全直肠系膜切除术(TME)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意义.方法 将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普外研究所3年间收治的332例TME术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66例.A组放置自制三管行冲洗引流;B组用常规引流,两组引流管均置于直肠内吻合口上5 cm处.观察两组肛管直肠压力的变化及瘘的发生率.结果 术后第4天肛管直肠压力最高.A组术后均未发生吻合口瘘,B组术后发生吻合口瘘11例(6.62%,11/166),术后第4天瘘发生的例数最多,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x2 =11.389,P=0.001).B组吻合口瘘中9例经非手术治疗痊愈,2例行近端肠造瘘转流术治愈.两组均无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 三管冲洗引流减压能有效地预防TME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低位三管引流预防低位直肠癌一期切除吻合术后吻合口瘘的效果。方法将1985年1月至2007年12月1302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按术后引流方式分为两组。低位三管引流组(822例)术中经肛门吻合口上放置肠腔内双管引流,经肛管旁放置一盆腔引流管。对照组(480例)仅经肛管旁放置一骶前腔引流管。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进行分析。结果切口感染、吻合口瘘发生率:引流组分别为8.9%、2.2%;对照组分别为9.4%、8.1%。两组切口感染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引流组吻合口瘘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低位三管引流可显著降低低位直肠癌保肛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经会阴和经腹壁两种不同的骶前引流方式对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愈合的影响。方法总结2010年1月至2015年12月间45例直肠癌低位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资料。结果经会阴和经腹壁两种引流方式在病人年龄、性别、是否接受新辅助放化疗、平均手术时间、p TNM分期、术后发生漏的确定时间、初次手术后平均住院时间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经会阴引流组的保护性造口率(16.7%)、腹膜炎发生率(8.3%)及再次手术率(16.7%)均明显低于经腹壁引流组(分别为75.8%、39.4%、93.9%,P0.05)。结论经会阴骶前引流可降低低位直肠吻合口漏的相关并发症,有助于吻合口漏的愈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带负压三管(负压滴水双套管、盆底引流管和肛管)引流应用于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及治疗。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华润武钢总医院行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且在术中放置带负压三管的69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所有病例均一次吻合成功,62例(89.9%)患者术后无吻合口瘘发生。7例(10.1%)患者出现吻合口瘘症状,其中1例患者于术后第3天发现吻合口瘘,并出现弥漫性腹膜炎合并感染性休克症状,行末端回肠转流手术治愈;另6例为低流量瘘,经带负压三管引流保守治疗后治愈。结论带负压三管引流能够预防和治疗腹腔镜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的术后吻合口瘘,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直肠癌Dixon手术吻合口瘘的防治体会。方法对11例直肠癌Dixon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的患者,依次用生理盐水、甲硝唑液经术中放置的骶前引流管滴注灌洗,同时进行扩肛并口服要素饮食。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11例患者经6~13 d非手术治疗,骶前引流管连续3 d引流量5 m L,9~16 d拔除骶前引流管,瘘口愈合出院。随访6~18个月,发生吻合口狭窄1例,给予手指定期扩张,2个月后恢复正常。其余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直肠癌Dixon吻合口瘘是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术中常规在骶前放置引流管并保持引流通畅,及时发现吻合口瘘并给予充分引流和滴注灌洗,可预防瘘口周围的感染波及盆(腹)腔,促进瘘口在短期内愈合,对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盆底腹膜重建联合肛管引流在预防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期间,137例在我院接受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治性切除肿瘤后用可吸收线连续缝合重建盆底腹膜,经腹膜外置入引流管于吻合口旁,并经肛门留置肛管引流管。结果 137例手术均成功,无围手术期死亡病例。9例术后出现吻合口漏,发生率为6.57%,8例经过充分引流保守治疗后痊愈,1例因盆腔感染并感染性休克再次行回肠末端造口后痊愈。结论盆底腹膜的关闭并肛管引流使吻合口周围形成相对闭合负压状态,使吻合口与周围盆壁软组织增加黏连接触机会,从而减少吻合愈合时间并且肛管引流使得吻合口减压充分,使得吻合口漏的发生机会减少。腹腔镜中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后盆底腹膜重建联合肛管引流可有效的预防术后吻合口漏发生,在临床上应用是有效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前切除术吻合口瘘预防。方法对13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行前切除术,12例术后发生吻合口瘘,总结吻合口瘘发生的原因及预防措施。结果本组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8.82%,采取非手术治疗吻合口瘘均获愈合,愈合时间16~28 d,平均19.6 d。结论保证吻合口血供,防止吻合口张力过高,通畅引流消除骶前积液等综合预防措施,可减少吻合口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吻合口瘘的原因和预防措施。方法对近5年来在我科行直肠前切除术32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总结。结果发生吻合瘘1例(3.12%),经骶前引流管引流、冲洗后2周愈合。结论熟知吻合口瘘的原因,精细手术操作,正确使用吻合器,可以有效降低直肠癌前切除术吻合口瘘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4.
探讨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危险因素及预防措施。选择我院2008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103例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分析年龄、性别、术前白蛋白水平、直肠癌病理类型、TNM分期、Duke分期、肿瘤直径、肿瘤距肛缘距离、术前合并症与术后吻合口瘘的关系,探讨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大口径肛管引流减压、术中游离脾曲及盆腔引流对术后吻合口瘘的预防作用。共7例患者发生吻合口瘘,发生率6.80%。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60岁、术前合并糖尿病或肠梗阻、Duke分期C或D、肿瘤距肛缘的距离7 cm与吻合口瘘相关(P0.05),而性别、术前白蛋白水平、病理类型、TNM分期、肿瘤直径和术前合并高血压与吻合口瘘不相关(P0.05)。Logistics回归分析表明年龄、术前合并糖尿病或肠梗阻、Duke分期、肿瘤距肛缘距离均为吻合口瘘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大口径肛管引流减压、术中游离脾曲患者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降低(P0.05),而盆腔引流对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率无明显影响(P0.05)。年龄、术前合并糖尿病或肠梗阻、Duke分期、肿瘤距肛缘的距离是腹腔镜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发生的危险因素,预防性回肠末端造口、大口径肛管引流减压、术中游离脾曲可有效预防吻合口瘘。  相似文献   

15.
直肠癌Dixon术后吻合口瘘防治体会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提高中下段直肠癌患者Dixon手术治疗成功率 ,预防和治疗吻合口瘘。方法 五年收治直肠癌 2 35例 ,采用Dixon手术治疗 12 0例 ,发生吻合口瘘 6例。结果  6例吻合口瘘者 5例经引流管引流局部冲洗痊愈 ,1例行骶前引流痊愈。结论 采用Dixon术时应注意吻合口血供、张力大小及吻合技术等 ,避免吻合口瘘发生 ;如发生吻合口瘘 ,应及时准确判断瘘口大小 ,采取相应措施以达治愈目的  相似文献   

16.
弧形切割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弧形切割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05年12月至2006年9月选择5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在全直肠系膜切除和侧方淋巴结清扫的基础上,应用弧形切割吻合器对直肠(肛管)残端进行切割、闭合,用33mm管型吻合器进行超低位结肠-直肠(肛管)吻合术。结果56例低位直肠癌患者术中没有发生切割和闭合不全的病例,吻合口无渗漏。手术后住院时间为(11.2±3.2)d,无死亡者。发生吻合口瘘2例(3.6%),经过局部引流而自然愈合1例,因直肠阴道瘘进行横结肠造口转流1例,无吻合口狭窄。结论弧形切割吻合器在低位直肠癌超低位前切除术中具有切割完整、闭合确实、吻合口瘘发生率低的优点,有良好的应用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吻合口瘘的发生率约为1.5%~17.5%[1],保持引流通畅是治疗吻合口瘘的的重要手段.近来我们在原骶前引流管的基础上应用开放式双套管引流方法,成功治愈9例吻合口瘘,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直肠癌前切除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应对措施。方法回顾性分析2001年1月—2010年1月笔者施行的直肠癌前切除术(AR)360例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并发症发生情况及相关的防治措施。结果 360例患者术后共发生术后早期吻合口大出血3例(0.83%,3/360),吻合口瘘9例(2.5%,9/360),吻合口狭窄12例(3.33%,12/360)。3例吻合口大出血立即再次手术止血,7例吻合口瘘经双引流管冲洗后治愈,12例发生吻合口狭窄均经扩肛后好转。结论直肠癌前切除手术应重视术后吻合口瘘、吻合口狭窄及吻合口大出血等并发症的预防和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研究比较腹腔镜辅助与开腹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发生和疗效的差异,探讨腹腔镜辅助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后吻合口漏的危险因素,总结其预防和治疗措施。方法分析2004年7月至2008年12月由同一组医师对距肛缘5~10 cm的直肠癌患者行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118例,其中腹腔镜组(LA组)57例、开腹组(OP组)61例,对比两组发生吻合口漏的差异。结果腹腔镜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为3.51%(2/57),开腹组吻合口漏发生率为3.28%(2/61),P&gt;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腹腔镜辅助直肠癌全系膜切除术与开腹手术相比不增加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术中经肛门跨吻合口直肠内留置肛管减压引流可有效预防吻合口漏的发生;骶前双套管冲洗引流等早期积极的保守治疗是治愈吻合口漏的主要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20.
˫�Ǻ������������ǺϿ�����Ԥ��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 评估双吻合器在直肠癌保肛术中的应用价值。探讨吻合口瘘的预防措施。方法 4年来采用双吻合器行直肠癌前切除术91例。其中返折下癌82例。结果 吻合口瘘发生率,全组3.3%(3/91),其中1根骶前引流管组为6.1%(2/33),两根骶前引流管组为1.7%(1/58)。结论 双吻合器吻合法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