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真空辅助旋切术对乳腺良性肿块切除患者乳房美观度及社会适应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9年10月乳腺良性肿块切除患者79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旋切术组(n=39)和常规组(n=40)。旋切术组行真空辅助旋切术,常规组行常规手术(手术肿块位于乳晕下或离乳晕较近者则选择乳晕切口,肿块离乳晕较远者则选择肿块表面切口)。运用SPSS21.0软件进行分析,围术期各项指标、术后3个月、6个月社会适应性评分(SAQ)等计量资料以■表示,独立t检验;术后6个月乳房美观满意度及复发情况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旋切术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均低于常规组,但手术费用高于常规组(P0.05);旋切术组术后6个月乳房美观满意度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术后3个月、6个月SAQ评分较术前提高,且旋切术组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术后6个月复发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良性肿块切除患者采用真空辅助旋切术,与常规手术效果相当,但具有精准、微创的特点,可提高乳房美观度,改善患者社会适应度。  相似文献   

2.
徐静 《医学美学美容》2023,32(6):164-167
目的 探讨对多发性乳腺纤维瘤患者给予乳腺旋切微创术治疗后获得临床价值以及美容效果。 方法 选取我院2020年3月-2022年5月收治的52例多发性乳腺纤维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参照组及 研究组,各26例。参照组予以畅通乳腺纤维瘤切除术,研究组予以乳腺旋切微创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 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切口愈合时间以及切口直径)、VAS评分、术后并发症(局部血肿、 局部感染以及出血)总发生率以及美容效果。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中 失血量、切口直径小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6、12、24 h VAS评分低 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 意义(P<0.05);研究组乳房形状、乳头乳晕感觉、色素沉着以及乳房切口瘢痕评分高于参照组,差 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对多发性乳腺纤维瘤患者给予乳腺旋切微创术治疗,可缩短手术时 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切口时间愈合时间较短,且患者术后疼痛评分较低,美学效果较好,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微创旋切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良性乳腺肿块的临床效果与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2月收治的294例良性乳腺肿块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微创手术组、开放手术组,各147例,分别实施微创旋切术与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所有数据采用SPSS18.0进行分析,美观度评价、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例(%)]表示,采用χ2检验;手术情况、疼痛程度等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微创手术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切口愈合时间均低于开放手术组,但住院费用高于开放手术组;微创手术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4.8%,低于开放手术组的19.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6 h VAS评分均较术后即刻升高,而后逐渐下降,微创手术组各时期VAS评分均低于开放手术组;两组患者随访期间均未见良性乳腺肿块复发,微创手术组末次随访时切口美观度优良率为94.4%,高于开放手术组的78.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较传统开放手术而言,微创旋切术能够在取得相同治疗效果的前提下,进一步减少手术创伤、缩短术后恢复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可作为良性乳腺肿块的首选治疗术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经乳晕的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瘤的短期临床效果。方法收集140例乳腺纤维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80)和对照组(n=60)。记录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愈合后瘢痕长度、住院时间、乳晕感觉正常、双乳基本对称、手术满意度、术后并发症及复发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手术切口长度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P0.001);观察组患者的切口愈合时间、愈合后的疤痕长度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P0.001);观察组患者的乳晕正常率、双乳对称率及手术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01)。结论经乳晕的麦默通微创旋切系统治疗乳腺纤维瘤具有用时短出血少、愈合时间短、瘢痕小等优点,适合在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彩超引导微创旋切术与常规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收集2016-01—2018-01间在濮阳市第五人民医院接受手术的82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根据住院时间不同分为2组,各41例。对照组行常规切除术,观察组实施彩超引导微创旋切术。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瘢痕宽长度、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引导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切口愈合后瘢痕不明显,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比较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疗效.方法 将北京市大兴区人民医院普外科2015年10月-2016年4月收治的80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0例,B组40例.A组为微创手术组,在超声引导下应用麦默通微创旋切术;B组为传统手术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手术切口长度、术中出血量、患者满意度、术后疼痛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情况.结果 两组患者的肿块均获得完整切除.A组患者手术时间(10.4±1.0) min,术中出血量(4.1±0.5)ml,切口长度(0.34±0.04) cm明显小于B组(P<0.05或P<0.01);并发症发生率少于B组(P<0.05);患者满意度(95%)明显高于B组(P<0.01).结论 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瘢痕小、患者满意度高等优点,值得在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物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回顾2017年7月至2018年7月间在本院进行手术治疗的716例乳腺良性肿物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手术方法的不同将其分成了观察组(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组)与对照组(传统开放式手术组),比较两组的手术指标、乳房美容效果、术后并发症以及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和瘢痕长度等指标均明显的少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的乳房表面美观评分(BSBs)指标包括乳房形状、乳头感觉、色素沉着评分均明显的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默通微创旋切微创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物创伤小,疗效高,美容效果好,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乳腺微创旋切系统手术与开放手术治疗多发乳腺小结节的效果。方法将120例多发乳腺小结节患者根据不同术式分为2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开放手术,观察组采用乳腺微创旋切系统手术,比较2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愈合时间、术后瘢痕大小及患者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微创旋切系统手术治疗多发乳腺小结节,能明显缩短手术及切口愈合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且患者的满意度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高频彩超引导下乳腺良性肿块微创旋切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将213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108例)和对照组(105例)。观察组采用高频彩超下乳腺肿块微创旋切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治疗,比较2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瘢痕长度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术中失血量、手术时间、切口愈合时间、瘢痕长度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85%)低于对照组(8.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频彩超引导下乳腺良性肿块微创旋切术创伤小、术中失血量少、患者恢复时间短,而且切口瘢痕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创旋切术与常规切除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效果。方法随机将78例乳腺良性肿瘤患者分为2组,每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开放手术,观察组采用微创旋切术。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切口瘢痕及并发症总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并发症率低、患者恢复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非哺乳期乳腺肿块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安珂微创旋切术的治疗效果。方法:对笔者医院2012年9月-2019年9月收治402例非哺乳期乳腺肿块患者相关资料予以回顾性分析,依据患者手术方式将接受超声引导下麦默通以及安珂旋切术患者分别纳入麦默通组(n=209,223个肿块)与安珂组(n=193,208个肿块)。比较两组患者符合术式标准肿块切除率、围手术期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及术后3个月超声复查肿块残留率。结果:麦默通组、安珂组符合术式标准肿块切除率分别为96.86%,99.5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麦默通组手术持续时间、刀头更换频率均高于安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切口长度、术中失血量、手术切口愈合时间、术后疼痛持续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麦默通组患者术后感染、乳房内部血肿发生率显著低于安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间皮下瘀斑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完成后3个月超声复查两组肿块残留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44%vs0.52%,P0.05)。结论:非哺乳期乳腺肿块患者采用超声引导下麦默通、安珂微创旋切术进行治疗效果均显著,但安珂微创旋切术手术时间短,而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较低,临床应用可以依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微创旋切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多发乳腺小结节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320例行手术治疗的多发乳腺小结节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微创组(160例,行微创旋切手术)和开放组(160例,行传统开放手术)。采用SPSS 17.0软件对所有临床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术中术后指标、VAS评分等计量资料以(x珋±s)表示,采用独立t检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患者满意度等计数资料以例数和%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均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纤维腺瘤、局灶性不典型增生、乳腺增生、乳腺癌病理检出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微创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瘢痕长度、切口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VAS评分均明显少(短、低)于开放组(P0.05)。微创组术后局部血肿、局部感染、乳腺畸形发生率均明显少于开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开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比于传统开放手术,微创旋切手术治疗多发乳腺小结节是安全可行的,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的优势,值得在临床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旋切术在乳腺肿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收治的120例乳腺肿块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可分为传统组和微创组,每组各60例,其中传统组给予常规开放乳腺肿块切除术治疗,微创组给予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旋切术治疗,记录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对比临床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乳腺肿块切除率均为100.00%,经随访术后均不存在复发及残留情况。微创组术中情况均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传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外形优良率分别为23.33%、76.67%、80.00%;微创组并发症的发生率、患者满意度、外形优良率分别为5.00%、100.00%、100.00%,微创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组,患者满意度、外形优良率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乳腺肿块旋切术治疗乳腺肿块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患者满意度高,不影响术后乳房外形,是临床上用于切除乳腺肿块的首选术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超声引导下安珂微创旋切术治疗良性触诊阴性乳腺占位性病变(NPBL)的价值。方法选取2017-05—2019-05间收治的86例良性NPBL患者,按照手术方案不同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采取开放手术,观察组采取超声引导下安珂微创旋切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均短(少)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进行满意度调查,观察组患者对美容效果的满意度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引导下安珂微创旋切术治疗良性NPBL,创伤小、术后恢复快、切口愈合后瘢痕小而隐蔽,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15.
探讨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胃癌的临床效果。以2011年3月—2015年3月接受手术治疗的230例胃癌患者为观察对象。根据其手术方式分为开放手术组和微创手术组,观察两组患者围手术期一般状况、术后恢复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微创手术组的手术时间较开放手术组长,而术后住院时间较开放手术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开放手术组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手术组首次排气、进食和下床时间均较开放手术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手术组吻合口瘘、切口感染和吻合口狭窄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开放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手术组患者术后VAS得分较开放手术组低,而睡眠质量优于开放手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腹腔镜下微创手术治疗胃癌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术中出血量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可明显减轻患者术后不适,提高其术后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16.
探讨多发性乳腺良性肿块采用美容手术治疗的效果。选择2013年1月—2015年12月收治的169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85例采取乳晕旁切口的美容手术治疗(美容组),84例采取传统麦默通旋切手术治疗(传统组),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指标、术后并发症、手术效果满意度。美容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美容组切口长度显著低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切口愈合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美容组术后共发生并发症4例(4.71%),低于传统组8例(9.52%),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复查,美容组乳房视诊评分、乳房触诊评分、乳头水平高度差评分均显著高于传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发性乳腺良性肿块采用美容手术治疗具有与传统麦默通旋切手术相当的临床效果,但术后乳房外观美容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麦默通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疗的乳腺良性疾病患者63例,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A和观察组B,每组21例;对照组施行常规手术治疗,观察组A给予麦默通旋切术门诊治疗,观察组B给予麦默通旋切术住院治疗;比较三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等手术情况及并发症差异。结果观察组A及观察组B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切口长度、切口愈合时间、切口愈合瘢痕长度、治疗时间和费用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A治疗时间、手术费用优于观察组B,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患者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麦默通旋切术治疗乳腺良性疾病,有助于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手术时间及切口愈合时间,减轻患者费用,不增加并发症。  相似文献   

18.
目的:乳腺微创旋切手术在多发乳腺小结节治疗中的效果及优势分析。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有完整资料的420例乳腺小结节患者,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将其分为微创组和传统组,微创组230例行乳腺微创旋切手术,传统组190例接受传统手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围手术期及术后相关指标差异。结果:两组患者手术后纤维腺瘤、局灶性不典型增生、乳腺癌病理检出率无统计学差异(P0.05)。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15.5±4.2)min、术中出血量(4.4±1.9)mL、切口愈合时间(3.4±1.1)d、瘢痕长度(2.8±0.70)mm,均显著低于传统组的(35.2±7.9)min、(11.3±3.6)mL、(6.3±2.5)d、(30.3±8.2)mm,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局部血肿(16.09%)、局部感染(0.43%)、乳腺畸形(0%)、术后疼痛发生率(1.30%)均低于传统组的的5.84%、3.68%、4.74%、7.37%,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微创组术后满意度90.43%明显高于传统组的7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乳腺微创旋切手术在多发乳腺小结节治疗中可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出血量和并发症发病率,促进伤口愈合,提高患者术后满意度。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研究微创手术对乳腺纤维瘤的治疗价值及优势。方法 选取2019年1月至2021年12月本院收治的62例乳腺纤维瘤患者,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将62例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33例行超声下微创旋切手术治疗,对照组29例行常规手术治疗。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的乳腺纤维瘤均完全切除,清除率均为100%;观察组手术时间等相关围术期指标均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8 h、24 h及48 h,观察组VAS评分均小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观察组乳房美观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6.06%,2/33)明显小于对照组(24.14%,7/2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3972,P<0.05)。结论 采用超声引导创旋切术治疗乳腺纤维瘤,术后患者疼痛感更轻,美观度好,并发症少,且切除病灶效果与开放手术相同,适合临床酌情实施。  相似文献   

20.
目的比较彩超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与传统手术治疗乳腺良性肿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5-05—2016-10间汝州市人民医院收治的64例乳腺良性肿块患者。将接受彩超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将接受传统手术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各32例。比较2组的手术效果。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疼痛程度、切口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彩超引导下麦默通微创旋切术治疗良性乳腺肿块,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疼痛轻,切口愈合好、瘢痕不明显,患者满意度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