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目的探讨人参白茅根汤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低切肛瘘切除术的患者80例随机平均分为2组。对照组40例在术后给予头孢替安抗感染以及高锰酸钾坐浴等常规治疗,研究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人参白茅根汤口服。观察2组疗效。结果 2组治疗有效率均为100%。术后第9天与术后第16天,研究组患者创面面积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均<0.05),创面愈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9天与第16天,研究组患者创面分泌物评分与疼痛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肛瘘患者术后加服人参白茅根汤能够有效加速患者创面愈合,改善术后创面恢复情况,对减少创面渗液以及缓解术后疼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2.
闫平权  崔亚萍 《河南中医》2014,34(1):103-104
目的:观察人参白茅根汤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0例肛瘘术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给予每日常规中药熏洗及换药;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人参白茅根汤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均为100%,但治疗组创面平均愈合时f.-J~对照组减短(P〈0.05)。结论:人参白茅根汤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疗效确切,可改善患者气血亏虚的症状,缩短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索分析针对肛瘘术后患者应用人参白茅根汤和三黄汤治疗对其创面生长因子以及炎症指标的作用和影响。方法:随机选择本院2019年2月-7月期间收治的接受肛瘘切除术治疗的肛瘘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对照组40例均予以术后高锰酸钾常规坐浴,治疗组40例均在此基础上联合予以术后口服人参白茅根汤及坐浴三黄汤。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接受相应干预后,治疗组总显效率高达90.00%,显著性由于对照组的70.00%(P<0.05)。治疗组患者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明显较之于对照组偏少(P<0.05)。2组入院时各项创面生长因子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2周时2组EGF、VEGF及FGF-1水平均得以明显提升(P<0.05),治疗组显著性超过对照组(P<0.05)。2组入院时相关炎性因子水平均较高且相互均衡(P>0.05);术后2周时2组患者的IL-6、TNF-α及IFN-γ水平均得以明显降低(P<0.05),治疗组显著性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肛瘘术后患者应用口服人参白茅根汤和坐浴三黄汤治疗,可以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炎症反应,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祛腐生肌汤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及肛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将75例肛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37例,对照组患者给予高锰酸钾熏蒸洗浴及凡士林纱条外敷治疗,观察组患者给予祛腐生肌汤保留灌肠及凡士林纱条外敷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及肛肠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创面面积减少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ALCT及AMCP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ARP及RRP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祛腐生肌汤治疗肛瘘术后患者可促进创面愈合并改善肛肠动力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赵宝林  祝靳 《河北中医》2016,(4):513-515
目的观察解毒生肌汤对肛瘘术后创面修复的作用。方法将120例瘘术后患者随机分为2组。2组均按肛瘘术后常规换药治疗。治疗组60例在按肛瘘术后常规换药治疗的基础上予解毒生肌汤治疗,对照组60例予地奥司明片治疗。观察2组术后3、7、14 d各观察节点疼痛程度、创面分泌物及创面肉芽颜色评分变化情况,同时比较2组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在术后各观察节点痛疼程度评分下降优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7、14 d治疗组创面分泌物减少程度、创面肉芽颜色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17.00±1.51)d,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21.00±1.69)d,治疗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瘘术后口服解毒生肌汤具有促进肛瘘术后创面修复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生肤汤促进肛瘘及肛周脓肿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肛瘘及肛周脓肿术后患者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对比观察,每组30例,其中对照组予以肛肠科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从术后7天开始口服生肤汤加减至痊愈。比较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生肤汤能有效的促进肛瘘及肛周脓肿术后创面的愈合,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加味苦参汤方对肛瘘术后患者创面愈合的促进作用。方法:将60例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术后采用常规处理;治疗组术后采用加味苦参汤熏蒸坐浴。治疗14天观察两组疗效、治疗后创面的疼痛、渗液及愈合情况。结果:两组均痊愈;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术后创面疼痛程度、创面渗液及愈合时间上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苦参汤方对肛瘘术后创面的愈合有显著疗效,是一种有效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中药外用洗剂。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托里消毒汤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效果。方法:6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两组均于术后予止血、抗感染、熏洗及换药等常规护理及治疗,观察组加用托里消毒汤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肉芽生长及创面愈合时间观察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肛瘘术后用托里消毒汤能够有效的促进创面肉芽生长,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9.
归玉琼  林晖  孙健  张宸 《陕西中医》2018,(10):1459-1461
摘要 目的: 观察行萆薢渗湿汤合肛洗方熏洗剂治疗湿热下注型肛瘘术后创面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诊湿热下注型肛瘘术后创面患者中114例,随机分为两组,常规组给予单纯萆薢渗湿汤治疗,研究组给予萆薢渗湿汤合肛洗方熏洗剂治疗,详细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疗效、水肿情况、恢复时间、VAS评分及中医症候评分情况。结果:治疗后研究组患者VAS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水肿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水肿消失时间、疼痛消失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显著短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1.22%明显高于常规组75.4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各项中医症候评分显著低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萆薢渗湿汤合肛洗方熏洗剂治疗用于湿热下注型肛瘘术后创面患者,可有效提高治疗疗效,并有效缓解患者疼痛与水肿情况,加快患者创面恢复。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究祛腐生肌汤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和肛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肛肠科肛瘘患者132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各66例。对照组采用凡士林纱条外敷治疗,观察组采用祛腐生肌汤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创面腐肉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创面面积减少率和治疗前后肛肠动力学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临床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腐肉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面积减少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直肠静息压和肛管静息压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祛腐生肌汤治疗肛瘘患者效果显著,能够明显提高治疗有效率,促进创面愈合,改善肛肠动力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艾条温和灸配合红光治疗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行肛瘘术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治疗,术后给予常规抗感染、加强换药等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艾条温和灸配合红光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4、8、15d肛门疼痛、肛门水肿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艾条温和灸配合红光治疗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效果突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自拟利湿养阴促愈汤治疗湿热下注型低位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7年3月至2017年3月中牟县中医院收治的52例接受手术治疗的湿热下注型低位肛瘘患者,按照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6例,术后给予患者常规创面换药、消炎治疗等,观察组则同时采用利湿养阴促愈汤治疗,分别在术后2 d、6 d记录患者创面疼痛、创缘水肿以及渗液积分情况,观察两组患者创面愈合、渗液消失时间,并在术后2周比较两组患者创面愈合率。结果:两组患者术后2 d、6 d创面疼痛、创缘水肿以及渗液积分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渗液消失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2周创面愈合率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自拟利湿养阴促愈汤在湿热下注型低位肛瘘术后应用可以促进创面愈合,缓解疼痛,与常规西药比较有显著优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溃疡散联合常规西药对肛瘘挂线术后创面愈合及术后感染的影响,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参考。方法:本组70例肛瘘挂线术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35例和观察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消溃散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创面愈合时间和创面愈合率及术后感染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总有效率(94.29%)显著高于对照组(77.14%),且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7、14 d创面愈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2、3 d疼痛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生术后感染,对照组发生1例术后感染。结论:溃疡散联合常规西药对肛瘘挂线术后患者疗效,创面愈合时间短,创面愈合率高,且疼痛较轻,无术后感染,具有重要临床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加味平胬膏治疗肛瘘术后创面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接受肛瘘手术的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凡士林纱条填塞创口,观察组患者采用加味平胬膏填塞创口,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渗液消失时间。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总有效率为95.5%,高于对照组患者的8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术后创面纵径2~4 cm及4~6 cm的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创面纵径2~4 cm及4~6 cm的创面渗液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加味平胬膏治疗肛瘘术后创面临床效果良好,创面愈合时间短,创面渗液消失时间短,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肛瘘术后应用三黄珍珠膏的效果。方法: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两组各30例,肛瘘术后对照组用肛泰软膏外用,观察组用三黄珍珠膏外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较对照组高(P0.05),创面愈合时间、红肿消退时间、便血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0.05),患者满意度较对照组高(P0.05),VAS评分较对照组低(P0.05)。结论:肛瘘术后应用三黄珍珠膏能促进其创面愈合,减轻术后疼痛。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敛瘘膏外敷对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2月在本院住院行低位单纯性肛瘘切开术的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6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给予"敛瘘膏"外敷治疗。对照组给予康复新液纱条外敷治疗。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第3天、第7天肛门疼痛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15.47±0.94)d,对照组平均创面愈合时间为(18.00±1.64)d,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11天、第15天创面愈合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第11天创面分泌物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第7天、第11天和第15天创面肉芽形态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敛瘘膏外敷可加速低位单纯性肛瘘患者术后创面肉芽生长,促进创面愈合,减轻术后肛门疼痛。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祛腐生肌汤熏洗外敷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选取行肛瘘术90例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常规西医药物治疗,给予凡士林纱条进行外敷,观察组给以祛腐生肌汤熏洗外敷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创面面积均优于治疗前(P0.05);且对照组改善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肛瘘创面平均愈合时间、创面腐肉脱落时间、术后平均住院时间长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生活质量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对照组改善低于观察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总有效率68.8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56%,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腐生肌汤于肛瘘术后熏洗外敷对创面愈合效果较好,可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8.
杨元红  张亚峰  刘晰  陈伟 《四川中医》2020,38(9):168-171
目的:观察祛腐生肌方坐浴结合艾灸对肛瘘术后疼痛、创面愈合及肛肠动力学的影响。方法:便利抽签法选择本院2019年1月~2020年2月诊治的100例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48例)和研究组(52例),前者给予艾灸治疗,后者给予祛腐生肌方坐浴结合艾灸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创面愈合和肛肠动力学,并评估其疗效。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有效率为96.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P0.05);治疗前两组视觉模拟(VAS)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1d、3d研究组患者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腐肉脱落、创面愈合以及上皮组织新生时间均明显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肛肠动力学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肛管收缩压(AMCP)、和肛管最长收缩时间(ALCT)无明显差异,研究组肛管静息压(ARP)和直肠静息压(R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祛腐生肌坐浴联合艾灸治疗用于肛瘘术后患者治疗疗效更为显著,可有效减轻术后疼痛,改善肛肠动力学。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中药化瘀生肌方对于高位复杂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手术治疗的高位复杂肛瘘患者7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8例,术后采用常规外科换药方法,对照组仅采用肛洗1号方,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口服中药化瘀生肌方,观察治疗前、后及随访2个月肛门局部创面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创面水肿、创面渗出及创面愈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在高位复杂肛瘘术后应用中药化瘀生肌方口服,可以提高创面恢复速度,且愈合效果佳。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赛霉安散对肛瘘术后创面愈合的影响。方法:将120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60例,治疗组患者术后采用赛霉安散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西药抗感染治疗,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的创面分泌物情况,于术后不同阶段对患者创面巨噬细胞数和成纤维细胞数进行统计,记录比较创面腐肉脱落时间、术后第15天肉芽组织红活例数以及创面愈合时间。结果:治疗组患者创面分泌物显著少于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腐肉脱落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创面肉芽组织红活率、巨噬细胞和成纤维细胞数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赛霉安散可显著缩短肛瘘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促进伤口又快又好愈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