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讨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肛周围脓肿)Ⅰ期切开引流挂线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1—2021-07固始县李店镇中心卫生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15例肛周围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Ⅰ期脓肿切开引流挂线术组(观察组,59例)和Ⅰ期脓肿切开引流、Ⅱ期挂线术组(对照组,56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统计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和随访6个月期间的肛瘘形成率和脓肿复发率。末次随访采用Wexner肛门功能量表评价肛门功能。结果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随访6个月期间的肛瘘形成率和脓肿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2组患者的肛门功能Wexner总评分均<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Ⅰ期脓肿切开引流挂线术和Ⅰ期脓肿切开引流、Ⅱ期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均可改善患者的肛门功能。但Ⅰ期脓肿切开引流挂线术具有创面愈合时间短,肛瘘形成率和脓肿复发率低的优势。  相似文献   

2.
探讨主管切开挂线支管对口引流术对高位复杂肛瘘的治疗效果。选取高位复杂肛瘘患者100例,根据入院单双号顺序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采用主管切开挂线支管对口引流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对比两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手术前后患者肛门功能指数评分、肛门失禁功能评分、肛管直肠压力变化。研究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对两组患者的肛门功能指数、Wexner评分进行对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肛门功能指数、Wexner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肛管直肠收缩压、静息压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研究组肛管直收缩压、静息压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研究组无患者复发,对照组有5例复发,研究组术后复发率低于对照组(χ2=5.263,P0.05)。主管切开挂线支管对口引流术对高位复杂肛瘘的治疗效果优于切开挂线术,术后对肛门功能的影响更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潜行刨削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5月至2017年4月收治的110例复杂性肛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5例。观察组采用潜行刨削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切开挂线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指数评分、肛门失禁功能评分、肛肠动力学指标情况。结果术后第1 d、 7 d,观察组VA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前两组肛门功能指数评分、Wexner肛门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两组术前肛管最大收缩压、肛管静息压、直肠静息压比较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后观察组上述指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术后随访观察12个月,观察组有4例(7.27%)患者复发,对照组有9例(16.36%)患者复发,两组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潜行刨削术治疗复杂性肛瘘具有创面愈合快及对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肛门直肠功能影响小的优势,具有一定的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直肠黏膜套扎吻合术(RPH)联合外剥内扎术对混合痔患者术后恢复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本院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收治的混合痔患者10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采用外剥内扎术治疗,观察组采用RPH联合外剥内扎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临床疗效、直肠肛管测压指标及并发症。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8.00%(49/50)较对照组84.00%(42/50)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坠胀时间及术后24小时V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肛管舒张压、肛管静息压及肛管收缩压均较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水肿发生率6.00%(3/50)较对照组20.00%(10/50)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肛门狭窄、脱落期出血及尿潴留等发生率均略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PH联合外剥内扎术可提高混合痔的临床疗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直肠肛管压力和并发症发生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虚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15年4月至2016年6月四川省绵阳市肛肠病医院肛肠科收治的120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观察组采用虚挂线法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挂线法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瘢痕组织面积、肛门功能、疼痛评分、总有效率及1年内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平均为(26.81±2.43)d,对照组为(27.64±2.26)d,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1年内复发率均为1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瘢痕组织面积小于对照组、疼痛评分及肛门功能等方面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虚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与传统挂线疗法相比具有瘢痕小、疼痛轻、肛门功能保护较好等优点,有一定的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高位虚挂线引流与减压引流法在高位肛周脓肿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8年1月沧州市人民医院胃肠微创外科收治的76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将患者分为高位虚挂线引流组和减压引流组,每组各纳入38例,患者均接受肛周脓肿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第2 d及第7 d的疼痛程度、术后6个月内的肛肠直肠功能、脓肿复发率以及肛瘘形成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减压引流组术后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短于高位虚挂线引流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减压引流组术后第2 d疼痛情况轻于高位虚挂线引流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第7 d疼痛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两组术后6个月肛门功能均正常,未见出现漏液、漏气等情况。两组肛周脓肿复发率及肛瘘形成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与高位虚挂线引流比较,高位肛周脓肿切除术后减压引流更有助于促进患者术后早期恢复、减轻术后早期疼痛。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负压创面治疗技术联合置双腔管主动引流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1月至2018年2月于本院接受治疗的78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其中观察组39例接受负压创面技术联合置双腔管主动引流治疗,对照组39例采用常规切开引流挂线术治疗。再对比两组手术情况、术后恢复情况以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手术创面长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疤痕面积、VAS评分、Wexner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并发症发生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采用负压创面技术联合置双腔管主动引流治疗可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改善创面愈合质量,具有较高的安全性,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脓肿切开置管联合负压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应用价值。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12—2021-03濮阳县海通乡卫生院外科行脓肿切开手术治疗的56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脓腔内置管联合负压引流术组(负压引流组,29例)和一期挂线术组(挂线术组,27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采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评估术后第1天、第3天患者的疼痛程度。采用Wexner评分评价术后6个月时患者的肛门功能。统计术后随访12个月期间的肛周脓肿复发率和肛瘘形成率。结果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和手术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负压引流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术后第1天、第3天的VAS评分和术后6个月时的Wexner评分均优于挂线术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随访期间负压引流组的脓肿复发率和肛瘘形成率均低于挂线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脓肿切开置管联合负压引流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促进创面愈合、降低脓肿复发率和肛瘘形成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视频辅助治疗手术对复杂性肛瘘病人症状以及预后的影响。方法 2017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肛肠科收治的复杂性肛瘘病人80例,根据手术方法不同分为两组,观察组42例,采用微创视频辅助肛瘘治疗手术,对照组38例,采用传统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治疗,比较两组病人术后治疗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肛门动力学变化情况、肛门功能评分、疼痛评分、各恢复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手术治疗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术后肛管静息压、肛管舒张压以及肛管最大收缩压低于术前,观察组术后肛管静息压、肛管舒张压以及肛管最大收缩压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肛门括约肌、肛门形态评分以及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创面面积以及愈后瘢痕面积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病人术后出血、排尿障碍、肛门水肿以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视频辅助治疗手术微创、痛苦小,治疗疗效良好,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比虚挂线联合置管引流术与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疗效。方法纳入2014年9月至2016年9月本院80例高位肛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行虚挂线联合置管引流术,对照组行常规切开挂线术。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基本情况、手术疗效、手术前后肛门功能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和术后第2 d疼痛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均P0.05)。两组手术总体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出院时和术后3月Wexner肛门功能评分和ARP均显著低于术前(均P0.05),观察组出院时和术后3月Wexner评分、ARP及AMCP均显著低于术前和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虚挂线联合置管引流术用于高位肛瘘患者可取得与常规切开挂线术相当的疗效,更有利于术后肛门功能的恢复及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比较六神丸药线挂线与橡皮筋挂线疗法对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临床疗效、肛管直肠压力及肛门括约肌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2021年2月于唐山市中医医院肛肠科住院的78例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两组患者均接受低位瘘道切开高位挂线手术,而对照组采用传统橡皮筋挂线治疗,观察组采用六神丸药线挂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主要症状(疼痛、肿胀、渗液)、创面愈合时间,并评定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肛管直肠压力、肛门括约肌功能变化,并评价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为(19.63±2.43) d,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5.49±3.09) 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第14天疼痛、肿胀、渗液积分为(1.54±0.51)分、(0.92±0.28)分、(0.89±0.31)分,分别低于对照组的(3.22±0.67)分、(1.43±0.50)分、(1.38±0.4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观察组术后第14天肛管直肠收缩压为(21.89±3.44) kPa,明显高于对照组的(18.08±2.6...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双向等压引流根治术治疗单纯性高位肛瘘的效果。方法随机将178例高位肛瘘患者分为2组,各89例。对照组采取高位挂线低位切开术,观察组采取双向等压引流根治术。结果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第1天疼痛评分、创面愈合后肛门功能评分及治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双向等压引流根治术治疗单纯性高位肛瘘,创面愈合时间短、局部疼痛轻,肛门功能好、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3.
对比分析直肠肛门瘘患者手术治疗前后的直肠肛门反射的变化情况。选取97例直肠肛门瘘患者,根据部位分为高位瘘组(41例)和低位瘘组(56例),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法或肛瘘瘘管切除术治疗。另选取50例无直肠肛门疾病者为对照组。比较直肠肛门瘘患者手术前后直肠肛肠相关反射指标的变化。高位瘘组术后直肠肛门静息压(RRP)、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肛管静息压(ARP)测定值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低位瘘组术后RRP、AMCP、肛管最大收缩时间(ALCT)测定值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ARP显著增高(P0.05)。术前低位瘘组和高位瘘组RRP、AMCP、ALCT、ARP值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低位瘘组RRP、ALCT显著低于高位瘘组(P0.05),AMCP、ARP均显著高于高位瘘组(P0.05)。直肠肛门瘘患者手术治疗后直肠肛门反射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对高位瘘手术患者尤为严重,是造成患者术后失禁与排便困难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维超声定位下肛瘘主灶切开加间断开窗术治疗肛瘘的应用。方法:将108例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主灶切开加间断开窗术)54例和对照组(传统肛瘘切开术)54例,术前均经三维超声精确定位内口位置和评估主、支瘘管走行,分别行主灶切开加间断开窗术和传统肛瘘切开术,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创面愈合时间及术后随访12个月的治愈率,术后第1天、第3天及第7天的创面VAS疼痛评分,术前与术后6个月的肛门直肠压力检测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为(27.11±4.32)min,对照组手术时间为(30.08±5.11)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为(23.44±5.04)d,对照组为(30.47±6.95)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83,P=0.000)。观察组治愈数50例(92.6%),对照组治愈数49例(90.7%),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1天VAS疼痛评分为1.41±0.45,对照组为1.49±0.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3天为3.89±1.09,对照组为4.06±1.1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第7天为1.91±0.62,对照组为3.48±0.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951,P=0.000),观察组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术前肛管静息压为(46.89±6.57)mmHg,肛管最大收缩压为(185.03±23.34)mmHg,术后6个月分别为(44.91±6.91)mmHg、(184.74±23.74)mmHg,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术前肛管静息压为(47.98±6.47)mmHg,肛管最大收缩压为(186.82±22.96)mmHg,术后6个月分别为(40.79±7.33)mmHg、(170.81±22.73)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术后6个月肛管静息压与肛管最大收缩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维超声定位下行主灶切开加间断开窗术治疗肛瘘,可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肛门括约肌损伤。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腔内悬吊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疗效。方法:将70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观察组行腔内悬吊挂线法治疗,对照组行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和肛门功能等。结果:2组临床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术后切口疼痛评分、创面愈合时间及肛门功能等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腔内悬吊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疗效确切,患者术后痛苦小,对肛门功能影响小,恢复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低位挂线引流加高位挂线切割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采用低位挂线引流加高位挂线切割治疗高位肛瘘65例(治疗组)。采用切开挂线术(低位切开加高位挂线)治疗高位肛瘘56例(对照组)。结果治疗组术后第1、3、5天疼痛指数、住院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移位变形率均比对照组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低位挂线引流加高位挂线切割治疗高位肛瘘与切开挂线术相比较,具有疼痛少、住院时间短、创面愈合时间缩短、肛门移位变形率低等优点。  相似文献   

17.
目的 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应用于高位肛瘘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3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VAC组(48例,采用VAC技术)和对照组(45例,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术).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治愈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VAC组术后疼痛减轻、换药次数减少、创面愈合时间加快(均P<0.01);两组患者在术后肛门功能和治愈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C技术治疗高位肛瘘疗效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封闭负压引流技术(VAC)应用于高位肛瘘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3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VAC组(48例,采用VAC技术)和对照组(45例,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术).对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换药次数、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治愈率等指标进行比较.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VAC组术后疼痛减轻、换药次数减少、创面愈合时间加快(均P<0.01);两组患者在术后肛门功能和治愈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VAC技术治疗高位肛瘘疗效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9.
通过两种术式对比研究,探索截断切开挂线加隧道引流术在治疗高位肛瘘方面的临床应用价值。将240例高位肛瘘患者分别采用截断切开挂线加隧道引流术(试验组120例)和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对照组120例)治疗,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术后疼痛、术前术后的最大肛管静息压和最大收缩压、随访6个月复发情况。结果显示,试验组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术后疼痛明显减轻(P〈0.05);两组间术前术后最大肛管静息压和最大收缩压、随访6个月复发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截断切开挂线加隧道引流术不仅可以有效的治疗高位肛瘘,防止肛瘘复发,很好地保护肛门功能,并且可以缩短创口愈合时间、减轻疼痛。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估左后、右后两侧切口对口引流联合挂线术治疗高位后马蹄形肛瘘的疗效。方法:将2017-2021年本院76例高位后马蹄形肛瘘手术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8例。观察组采用左后、右后两侧切口对口引流联合挂线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后正中切口、两远端对口引流联合挂线术治疗。观察比较2组愈合时间、住院时间、治愈率及肛门功能情况。结果:2组一次性治愈率及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肛门功能减弱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左后、右后两侧切口对口引流联合挂线术治疗高位后马蹄形肛瘘疗效显著,可缩短愈合时间,减少肛门功能损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