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手术治疗。方法:回顾性总结34例急性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病例,分析一期切开引流加挂线术的手术方法、注意事项及疗效。结果:34例患者术后形成肛瘘1例,脓肿再发1例,需要再次手术者为5.9%(2/34)。结论:一期切开引流加挂线术治疗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可减少肛瘘及脓肿复发率,具有明显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我科自1986年4月至1987年5月,收治10例直肠周围脓肿,其中骨盆直肠窝脓肿3例,直肠后间隙脓肿6例,高位后马蹄形脓肿1例,均采用直肠内壁挂线术治愈,随访无一例复发。操作方法在骶管麻醉下,指诊脓肿的部位和范围,二叶肛  相似文献   

3.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是肛肠外科常见疾病 ,以往多采用单纯切开排脓引流术 ,术后肛瘘或反复形成脓肿 ,往往给患者带来痛苦 ,同时也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自 1 995年以来 ,我们采用脓肿切开加挂线术同步治疗急性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患者 39例 ,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31例 ,其中男 99例 ,女 32例 ,年龄 1 2~ 1 8岁 ,平均 36岁。 2 0岁以下 1 1例 ,2 0~ 40岁 89例 ,5 5岁以上 31例。单纯切开组 93例 ,一期切开引流加挂线术 39例。按病变部分区分 ,肛门周围脓肿 70例 ,直肠黏膜下脓肿 2 2例 ,坐骨直肠间脓肿 2 5…  相似文献   

4.
切开引流加挂线术治疗肛管直肠周围脓肿104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是普外科的常见疾病之一 ,通常的治疗方法为单纯脓肿切开引流术 ,但术后肛瘘及脓肿再发的发生率较高 ,给病人带来 2次手术的痛苦。我们应用 1期脓肿切开引流术加挂线术处理急性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使绝大多数患者伤口愈合后无肛瘘形成和脓肿再发。现将我院1986年 1月至 1996年 12月 ,有随访资料的急性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10 4例 ,采用单纯切开引流术和 1期切开引流加挂线术治疗的结果报道如下。一、资料和方法全组患者 10 4例 ,男 85例 ,女 19例 ,年龄 14~ 73岁 ,平均年龄 38 2岁 ,35岁以下者 82例 ,占 79 8% ;单纯切开引流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肛周围脓肿)Ⅰ期切开引流挂线术的临床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9-01—2021-07固始县李店镇中心卫生院普外科行手术治疗的115例肛周围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按手术方法分为Ⅰ期脓肿切开引流挂线术组(观察组,59例)和Ⅰ期脓肿切开引流、Ⅱ期挂线术组(对照组,56例)。比较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统计术后切口愈合时间和随访6个月期间的肛瘘形成率和脓肿复发率。末次随访采用Wexner肛门功能量表评价肛门功能。结果 2组患者的基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术后随访6个月期间的肛瘘形成率和脓肿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2组患者的肛门功能Wexner总评分均<7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Ⅰ期脓肿切开引流挂线术和Ⅰ期脓肿切开引流、Ⅱ期挂线术治疗肛周脓肿,均可改善患者的肛门功能。但Ⅰ期脓肿切开引流挂线术具有创面愈合时间短,肛瘘形成率和脓肿复发率低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为观察小切口加挂线引流术治疗男性肛管前间隙脓肿的临床疗效,对21例肛管前间隙脓肿患者。采用小切口加挂线引流手术方法,观察其愈合天数、有无并发症等。结果显示,21例均获一次性治愈,术后随访半年,无排尿及性功能障碍等后遗症发生。结果表明,该手术方式能减少对会阴组织的损伤,特别是对会阴浅袋组织的损伤,可减少术后并发症,同时确保、引流通畅,提高治愈率。  相似文献   

7.
采用脓肿切开,脓腔内双腔管引流法治疗高位脓肿20例,全部治愈,随访3个月至2年未见复发,也未发现排便节制功能障碍和其它并发症。本法在肛缘切开排脓,清除原发病灶,对脓腔搔刮冲洗后,在脓腔内安放双管引流,随着脓腔缩小变浅逐渐拔出引流条,引流管至脓腔愈合。  相似文献   

8.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诊断一般都是根据患者的症状、体征及肛诊进行诊断,这往往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手术治疗缺乏相应指导。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检查中的不断运用,大大弥补了这一不足。通过术前选择性进行超声、CT、MRI等相关检查,能对脓肿的位置、大小、分期、分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的效果。方法随机将70例肛周脓肿患者分为2组,每组35例。对照组行单纯切开引流术,观察组实施一次性根治术。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感染控制时间短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肛周脓肿一次性根治术有效率高,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  相似文献   

10.
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简称肛周脓肿)自溃或切开排脓后,往往后遗肛门直肠瘘,需二期手术。我们自1994~1998年对147例肛周脓肿患者,采用一期手术治疗,取得满意疗效,报告如下。本组共147例,其中男121例,女26例;年龄15~45岁。病程3~7天。其中低位肛周脓肿97例,坐骨直肠间隙脓肿21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3例,肛门直肠后间隙脓肿26例。取侧位,局麻。先用食指探查脓肿部位大小及脓肿中心位置。在脓肿中心位置或波动明显处,作一放射状切口,排出脓液。手指探查脓腔,分开脓腔间隔,刮匙搔刮坏死组织。用肛门拉钩拉开肛门,找到内作者单位:252800 山东省高唐…  相似文献   

11.
超声引导穿刺治疗浅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利用高频超声探头引导治疗浅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方法及疗效。方法对33例浅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患者采用高频超声探头引导穿刺治疗。结果治疗33例患者,治愈率100%。其中6例治疗3次;6例治疗2次;21例治疗1次。结论高频超声探头引导介入治疗浅部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可与肛肠外科手术相媲美,并且痛苦小、见效快、无并发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KariPJ,etal.DisColonRectum,1998;41(11):1357急性肛管直肠脓肿的治疗在过去一直是采用切开引流,但术后脓肿复发率和继发性肛瘘的发生率较高,这使许多外科医生在脓肿急性期积极寻找及处理潜在的肛瘘,由于没有可预测脓肿发...  相似文献   

13.
急性肛管直肠脓肿的治疗过去一直是采用切开引流,但术后脓肿复发率和继发性肛瘘的发生率较高,这使许多外科医生在脓肿急性期积极寻找及处理潜在的肛瘘,由于没有可预测脓肿发展成肛瘘的临床因素,一些病人往往因不必要的肛瘘手术导致排便失控。本文目的是评估急性肛管直肠脓肿切开引流术后肛瘘的发生率和影响发生率的因素。  相似文献   

14.
目的比较直肠肛管周围脓肿Ⅰ期根治术与切开引流术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06—2019-05间在泌阳县第三人民医院肛肠科接受手术的86例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式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行切开引流术,观察组采用Ⅰ期根治术。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组创面愈合时间、形成瘘管率,以及总有效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切开引流术比较,Ⅰ期根治术治疗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总有效率及生活质量高。  相似文献   

15.
高位肛管直肠周围脓肿的治疗目前仍是肛肠外科的难题。为寻找一种组织损伤少、疗程短、痛苦小、括约肌功能保护好的术式,作者自1996年1月至1997年12月,用脓肿切开,脓腔内双腔管引流法治疗高位脓肿20例。本组均为男性,年龄20~65岁,平均38岁。其中直肠后间隙脓肿5例(复发性1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4例,高位肌间脓肿5例,高位后马蹄脓肿6例(复发性2例)。病程7d至5年。治愈时间10~51d,平均(24.9±9.98)d。随访3个月至2年未见复发,未发现排使节制功能障碍和其它并发症。本法适用于内口在齿线或内口不明显的各种高位肛周脓肿。根据脓肿的位置,在肛缘选择不同的切口切开排脓,切口时避开外括约肌,注意清除原发病灶、对脓腔搔刮冲洗后,在脓腔内安放双腔管引流,随着脓腔缩小变浅逐渐拔出引流条、引流管至脓腔愈合。手术避开外括约肌在肛缘切口,在清除原发病灶时只切开了内括约肌下缘,对内口以上高位脓腔或瘘管放置双腔管引流,不用挂线治疗,对组织损伤小、疗程短、痛苦小、能防止肛管畸形发生,不影响括约肌功能,是一种治疗高位瘘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本院采用挂线联合置管引流术治疗骨盆直肠间隙脓肿17例,临床效果显著,现总结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本组男13例,女4例;年龄30~57岁;病程3~8d.均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肛旁疼痛较重,直肠坠胀,排便不尽感及排尿困难.专科检查:肛周皮肤不红,弥漫性肿胀,压痛不明显,直肠指诊可在直肠壁触及隆起的肿块,温度高,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一期手术治疗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的疗效。方法一期脓肿切开引流加挂线术治疗直肠肛管周围脓肿67例,包括肛管皮下脓肿48例,坐骨直肠间隙脓肿11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8例。结果术后随访2—5年,一期治愈率97.0%(65/67),1例形成肛瘘,1例再次形成脓肿。结论一期手术治疗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能正确处理原发感染灶(内口),保持引流通畅,保证伤口愈合由深到浅,从里到外,防止皮肤过早愈合,疗效确切,治愈率高。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究在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诊断时,应用经直肠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价值。方法将2016年1月到2018年1月60例直肠肛管周围脓肿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患者入院的单双号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对其采用常规肛周超声(对照组)、经直肠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组)检查;对比两组检查的准确率。结果观察组的诊断准确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73.33%,差异有统计学(P0.05)。结论在直肠肛管周围脓肿诊断时,应用经直肠高频彩色多普勒超声的价值较好,即可获得较高的诊断准确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9.
病人男性,30岁。主凼阵发性腹痛2d,于1998年6月6日来我院就诊。病人自诉2d前无明显诱因出现腹部疼痛,呈阵发性,以左下腹为甚。无恶心呕吐,无大便。无转移性、放射性疼痛。查体:腹平坦,未见肠形及蠕动波。左下腹轻压痛,无反跳痛、肌紧张,未及包块;叩诊呈鼓音,移动性浊音阴性。肠鸣音活跃。拟诊:不全肠梗阻,腹痛性质待查。腹部B超可见肠管轻度扩张,有肠蠕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排粪造影(defecography)对直肠、肛管周围脓肿及瘘管的诊断价值。方法:对两组共93例疑有肛管直肠周围脓肿和瘘管或仅因便秘就诊的患者进行排粪造影或选择性排粪造影检查。结果:其中56例直肠肛管周围脓肿、瘘管显影,两组选择性排粪造影显示率分别为90.9%(20/22)和42.6%(26/61)。结论:用稀钡悬液做选择性排粪造影为诊断肛直肠周围脓肿、瘘管提供了一个功能与形态相结合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