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虚挂线结合拖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60例。治疗组采用虚挂线结合拖线术,对照组采用高位挂线低位切开术。观察两组治愈率、随访6个月的复发率、术后疼痛评分、瘢痕及创面面积、住院及治愈时间、肛门失禁评分。结果:两组治愈率、术后6个月复发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术后疼痛评分、瘢痕及创面面积、住院及治愈时间、肛门失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虚挂线结合拖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有较好疗效,可明显减轻患者疼痛,缩短治愈时间,较好保护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比较虚实结合挂线法与传统实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效果。方法将90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2组,观察组45例选择虚实结合挂线术治疗,对照组45例选择传统实挂线术治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Wexner评分以及VAS疼痛评分,随访12个月比较2组复发率。结果观察组治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5),2组总有效率、复发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 0. 05)。观察组术后24 h和术后7 d疼痛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0. 05),术后创面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 0. 05),肛门功能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虚实结合挂线手术方式与传统实挂线法治疗高位肛瘘的疗效差异并不显著,但虚实结合挂线术式对于患者伤害更小,可以有效保护肛门功能,缓解患者疼痛,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定向挂线技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4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采用定向挂线技术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创面疼痛程度、橡皮筋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术前及术后3个月的Wexner肛门功能评分、肛管静息压(anal resting pressure,ARP)、肛管最大收缩压(anal maximal contraction pressure,AMCP)值]及后遗症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术后1个月疼痛程度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橡皮筋脱落时间及创面愈合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术后肛门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后遗症发生率与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定向挂线技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在减轻患者术后疼痛、保护肛门功能、降低复发率与减少后遗症发生等方面具备优势,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旷置挂线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旷置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将8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采用旷置挂线术,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低切高挂术;观察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脱线时间和肛门括约肌功能.结果 两组术后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脱线时间以及术后肛门括约肌功能情况比较,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 旷置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痛苦小,疗程短,能有效地保护肛门括约肌功能,是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比较高位肛周脓肿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与低位开窗旷置术的临床疗效。方法将46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分为2组,挂线组20例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旷置组26例采用低位开窗旷置术,比较2组患者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及术后复发率。结果挂线组治愈率85.0%,旷置组61.5%,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旷置组创面愈合时间较挂线组明显缩短(P0.05);挂线组肛门不完全失禁发生率高于旷置组(P0.05),术后复发率低于旷置组(P0.05)。结论 2种术式用于治疗高位肛周脓肿均是有效的。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优势在于减少了术后复发率,低位开窗旷置术更倾向对于患者肛门功能的保护、缩短创面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脱细胞真皮基质填塞与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7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与对照组(4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观察组采用脱细胞真皮基质填塞治疗。比较2组总有效率、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术后复发率,记录2组治疗前后肛门功能积分。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肛门功能积分、创面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复发率均明显低于或短于对照组(P均0.05)。2组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与传统切开挂线术相比,脱细胞真皮基质填塞治疗高位肛瘘疗效显著,可有效缩短创面愈合时间,保护肛门功能,减少术后并发症,防止疾病复发,安全可靠,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中药药线拖线联合橡皮筋虚挂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98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9例。对照组用高位挂线低位切开术治疗,观察组用中药药线拖线联合橡皮筋虚挂线治疗,比较两组疗效、愈合情况及肛门功能。结果:创口愈合时、术后6个月Wexner肛门失禁评分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创面面积、瘢痕面积观察组小于对照组(P0.05),住院时间及愈合时间观察组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肛门内20mm及30mm处压力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药线拖线联合橡皮筋虚挂线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疗效确切,且可减轻痛苦,维持术后肛管直肠收缩压,减少肛门功能损伤,临床应用价值优于高位挂线低位切开术。  相似文献   

8.
目的比较仙方活命饮药线挂线与橡皮筋挂线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4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1例与对照组33例,治疗组行仙方活命饮药线挂线治疗,对照组行传统橡皮筋挂线治疗,对两组患者伤口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手术疗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两组总有效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在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术后疼痛方面优于对照组(P 0.05)。结论仙方活命饮药线挂线治疗高位肛瘘具有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轻术后疼痛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运用丝线实挂线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2例高位肛瘘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治疗组采用丝线实挂线治疗,对照组采用橡皮筋实挂线治疗。结果 2组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在术后肛门切口疼痛情况及切口愈合时间、肛门功能恢复方面,治疗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丝线实挂线治疗高位肛瘘在减轻术后切口疼痛、缩短治疗时间和有效保护肛门功能方面,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定向控制挂线联合痔科生肌散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高位肛瘘患者2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13例。治疗组采用定向控制挂线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挂线治疗。待橡皮筋脱落后,治疗组创面予院内制剂痔科生肌散外用,对照组予常规换药。比较2组患者术后橡皮筋脱落时间、创面愈合时间以及肛门括约肌功能评分(Wexner评分),比较2组患者手术前和创面愈合1个月后肛管静息压(RRP)、肛管最大收缩压(AMCP)改变情况。结果:对照组创面愈合1个月后RRP较术前明显下降(P0.05),治疗组则未见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橡皮筋脱落时间明显延长(P0.05),愈合时间明显缩短(P0.05),Wexner评分明显降低(P0.05)。结论:定向控制挂线能够更好地减少肛门括约肌缺损,保护肛门功能,痔科生肌散能够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双向等压引流根治术在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双向等压引流根治术,对照组采用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术,观察两组创面平均愈合时间、治愈率、复发率、术后疼痛、尿潴留、肛门功能评分情况,并对以上指标进行量化评分。结果:治疗组创面愈合速度显著快于对照组;治疗组治愈率及复发率比较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总有效率比较无差异;两组在术后疼痛、尿潴留、肛门功能评分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双向等压引流根治术能充分保护肛门功能,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操作安全可行,是治疗高位肛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切除挂线旷置术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  1 0 5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 2组 ,治疗组 5 3例采用切除挂线旷置术 ,对照组 5 2例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术 ,2组患者术后大便后均用中药换药。结果 治疗组 2例未愈 ,总有效率 96.2 3% ,对照组 1 2例未愈 ,总有效率 76.92 % ,2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而且治疗组患者术后肛门节制功能明显优于对照组 (P <0 .0 5 )。结论 切除挂线旷置术治疗高位肛瘘可彻底清除病变可疑组织 ,明显提高肛门节制功能 ,术后配合中药换药 ,可防止感染 ,促进创面愈合。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高位肛周脓肿经内口分段挂线,量化挂线,分期紧线手术治疗的方法和疗效.方法:将96例高位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分段挂线)和对照组(一次性挂线术).观察二组术后创面愈合时间,脓肿复发、后遗肛瘘情况,肛门漏气漏液情况.结果:实验组和对照组创面愈合时间分别为为( 18+2)d,(20+3)d,差别无统计学意义.实验组和对照组脓肿复发例数,后遗肛瘘例数,漏气漏液例数分别为0例;10例,1例;5例,2例;12例;两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经内口分段挂线术是治疗高位肛周脓肿的有效方法,治愈率高,肛门失禁率低.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分段双重挂线术联合中药熏洗对高位肛瘘的疗效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126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均予分段双重挂线术及常规术后治疗,治疗组再联合中药熏洗。观察两组术后1 d及术后4周VAS疼痛评分、创面分泌物评分,术后8周通过Wexner评分、肛门功能指诊评分评估肛门功能;同时观察治疗过程中并发症情况,评估临床疗效。结果:总有效率对照组为77.8%,治疗组95.2%,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术后4周VAS疼痛评分、创面分泌物评分均低于同组术后1 d(P0.05);术后4周治疗组VAS疼痛评分、创面分泌物情况评分均低于同期对照组(P0.05)。术后8周治疗组Wexner评分、肛门功能指诊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28 d,治疗组流脓、瘙痒明显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而未改善情况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分段双重挂线术联合中药熏洗治疗高位肛瘘,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及创面分泌物,促进肛门功能恢复,提高临床疗效,对术后流脓、瘙痒及感染等并发症改善满意。  相似文献   

15.
胡新亚  李芳 《光明中医》2010,25(12):2220-2221
为探讨切扩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临床疗效及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1995年至2009年间采用切扩挂线对口引流术与单纯瘘管切开挂线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疗效,其中切扩挂线对口引流术治疗380例(治疗组),单纯瘘管切开挂线术治疗85例(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的创口愈合时间、治愈率、肛门功能及肛周瘢痕情况,探讨两种术式的疗效及临床应用价值。结果显示,两组总治愈率及复发率无明显差异;治疗组一次性治愈率、创面愈合时间、肛门功能及肛周瘢痕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表明切扩挂线对口引流术并发症少、肛门瘢痕小、疗程短,是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有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保留肛管直肠环瘘管切除全缝合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的疗效。方法:将50例高位单纯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治疗组行保留肛管直肠环瘘管切除全缝合术,对照组行切开挂线引流术,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术后疼痛程度、创面愈合时间、肛门畸形、肛门功能状况及术后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VAS评分、肛门畸形发生率、部分失禁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P&lt;0.05),创面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lt;0.05);两组治愈率及复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gt;0.05)。结论:保留肛管直肠环瘘管切除全缝合术治疗高位单纯性肛瘘能减轻疼痛,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松紧结合挂线术治疗高位蹄形肛瘘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0例,对照组用常规切开挂线术,治疗组用松紧结合挂线术。结果:治疗组对肛门功能保护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术后肛周肌层组织损伤轻于对照组(P0.05)。结论:松紧结合挂线术治疗高位蹄形肛瘘较传统切开挂线治疗能更好地保证肛门肌层形态的完整,降低术后肛门失禁的发生率,更好的保护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分段切开、多重挂线术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的疗效。方法将60例高位复杂性肛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采用分段切开、多重挂线术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传统切开挂线术治疗。结果 2组痊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2组术后住院时间、创口愈合时间、肛门功能情况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在治疗高位复杂性肛瘘时,分段切开、多重挂线术与传统切开挂线术相比,具有手术操作简单、对组织损伤小、疗程短、肛门功能保护好等优点,该术式的应用,使得高位复杂性肛瘘治疗更加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高位肛瘘挂线术中挂紧线术式与挂浮线术式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于我院肛肠科住院需接受挂线术的73例高位肛瘘患者,应用完全随机数字表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采用挂紧线术式,观察组38例采用挂浮线术式,观察两组术后疮面愈合情况及肛门功能状况。结果:术后观察组疮面愈合平均愈合时间为(17.38±2.56)d,对照组疮面平均愈合时间为(23.55±3.12)d,观察组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对比统计学差异有意义(P0.05),对照组较术前差异性显著(P〈0.05)。结论:高位肛瘘挂线术中,挂浮线术式术后疮面恢复快,可以较好地保留肛门功能。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置管引流术结合虚挂线治疗高位肛瘘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68例高位肛瘘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4例;治疗组予置管引流术结合虚挂线治疗,对照组予低位切开高位挂线治疗;观察两组治愈率、创口愈合时间、复发率、术后疼痛评分、肛管直肠压力及肛门功能情况  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94.12%和82.35%,治疗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创口愈合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和第10天时,治疗组疼痛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结论:置管引流术结合虚挂线治疗高位肛瘘可在有效保护肛门功能的基础上提高疗效,降低术后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