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如能明确引流一已知黑色素瘤的所有哨兵淋巴结(SN)并取得组织学检查标本.人们就能对该黑色素瘤进行正确分期,这一技术开展于90年代初期,引人术前淋巴闪烁图(LS)解决了一些技术困难,使皮肤黑色素瘤的分期变为可能和可靠。悉尼黑色素瘤中心于1986~1998年曾对1759例原发性皮肤黑色素瘤进行术前LS以了解淋巴引流途径。多数LS是在原发灶切除活俭后进行的,少数黑色素瘤仍原位存在而进LS检查的。其操作步骤包括在切除活检或肿瘤周围皮内注射5MBq99mTC硫化锑肢体4处,每处0.05~0.1ml,10~20分钟后作一动力学显像,每分钟一幅,…  相似文献   

2.
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乳腺癌腋淋巴结微转移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Zhang Q  Zhang Y  Gu X  Zhang M  Lin H  Qian H 《中华外科杂志》1998,36(7):430-432
目的探讨乳腺癌患者淋巴结内癌微转移灶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扩增细胞骨架角蛋白19(CK19),对15例乳腺癌患者的癌组织及其61个腋窝淋巴结进行检测。结果15例患者乳腺癌组织均有CK19mRNA表达,5个正常淋巴结均无表达。61个淋巴结同时进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及组织学检查,7个淋巴结病理证实有转移,其CK19mRNA亦都表达阳性;病理未发现转移的54个淋巴结中有12个CK19mRNA表达阳性。结论CK19RT-PCR方法检测乳腺癌腋淋巴结癌微转移比组织学检查敏感(χ2检验,P<0.01),特别在筛选组织学检查淋巴结阴性而具有高度复发危险性的患者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检测原发性乳腺癌腋窝淋巴结微转移的方法。方法 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和Southern杂交方法,检测腋窝淋巴结中CK-19基因表达。同时与免疫组织化学(组化)方法比较其检测敏感性。结果 RT-PCR、Southern杂交及免疫组化方法的检测敏感性分别为1∶5×10  相似文献   

4.
应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技术检测乳腺癌骨髓微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利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RT PCR)技术 ,以上皮源性细胞特异性标志基因—细胞角蛋白 19(CK 19)的表达为标志物 ,对我院外科收治的 5 4例可手术的原发性乳腺癌患者的骨髓 ,进行了微转移的检测 ,并结合其它参考指标探讨其临床意义。1.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 :本组患者 5 4例 ,均为女性 ,年龄 2 6 0~ 75 0岁 ,平均 5 2 6岁。绝经前 18例 ,绝经后36例。手术方式 :根治术 2例 ,改良根治术 5 1例 ,1/ 4乳腺切除加腋清扫 1例。肿瘤大小 :直径≤ 2 0cm 2 3例 ,2 1~ 5 0cm 2 0例 ,>5 0cm 11例。激素受体检查 :检查 48例 …  相似文献   

5.
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乳腺癌外周血微小转移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应用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FQ-PCR)扩增乳腺组织特异性基因hMAM mRNA作为检测乳腺癌血行微小转移方法的可能性。方法:利用逆转录RT-PCR检测hMAM mRNA在乳腺癌细胞系SKBR3的表达,将FQ-PCR与普通PCR的敏感性进行比较,并利用FQ-PCR对乳腺癌等不同病种患者101例及健康志愿者31例的外周血进行检测,分析hMAM mRNA表达与乳腺癌临床特点之间的关系。结果:普通巢式PCR扩增hMAM mRNA在10^6个白细胞中可检测出1个SKBR3细胞,而巢式FQ-PCR可在10^7个白细胞中可检测出1个SKBR3细胞,63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19例hMAM mRNA阳性(阳性率30%),随肿瘤分期进展阳性率增高,其他病种患者外周血中均阴性,而31例健康献血员中有1例阳性,结论:巢式FQ-PCR是检测乳腺癌微小转移的敏感方法。  相似文献   

6.
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胃癌淋巴结微转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们采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式反应(RT PCR)方法 ,扩增细胞角蛋白 19(CK19) ,检测胃癌淋巴结的微转移情况 ,探讨RT PCR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1.资料与方法 :标本采集 :从 15个胃癌标本中采集到 76个淋巴结。胃癌患者为我院普外科在 1997~ 1998年间进行手术者 ,每个胃癌组织标本均经病理检查证实。仔细剥除每个新鲜淋巴结附着组织 ,并用灭菌生理盐水冲洗 ;然后将淋巴结一分为二 ,1块用 10 %甲醛溶液固定后 ,作组织学检查 ,1块于 - 70℃保存待作RNA抽提。采集 6个非肿瘤患者的淋巴结作为阴性对照 ,采集方法相同。CK19RT PC…  相似文献   

7.
沙眼衣原体(CT)能引起非细菌性尿道炎,是泌尿生殖器感染的重要病原体。随着对衣原体的深入研究,人们开始重视衣原体与非细菌性炎症的关系,但目前从女性尿道未直接检测出衣原体的报道。我们为了观察衣原体感染和非细菌性尿道炎的关系,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对女性尿道分泌物进行了CT检测,观察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已知黑色素瘤患者的生存率随着区域淋巴结的转移而下降,采用系列切片、免疫组化法和细胞沉淀法可早期检出淋巴结受侵情况,作者新创细胞培养技术可以检出亚显微镜形态(以下简称亚镜)的转移淋巴结,使能及时处理和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10.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解脲脲原体前列腺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解脲脲原体前列腺炎耿玉田刘大平孔繁荣任向宏近来研究表明,非淋菌性尿道炎发病率不断上升。该病伴发前列腺炎是引起顽固不愈或复发的主要原因。而解脲脲原体是其主要病原体之一〔1〕。我们对182例非淋菌性尿道炎中伴发前列腺炎的65名患者,采...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扩增细胞角蛋白(CK)20 mRNA法检测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可行性。方法用RT-PCR方法扩增CK20 mRNA,检测胃癌患者的淋巴结及胃溃疡患者的淋巴结,与常规病理切片法检测淋巴结微转移进行比较,并分析与病理组织学类型的关系。结果受检132枚淋巴结中54枚CK20 mRNA表达阳性,常规病理结果38枚阳性,微转移检出率为17%,胃溃疡患者16枚淋巴结均阴性;6例黏液腺癌10枚淋巴结,病理结果8枚有转移,而无1枚CK20 mRNA表达。结论扩增CK20 mRNA的RT-PCR法是检测胃癌病人淋巴结微转移敏感而较特异的方法,其假阴性结果与病理组织学类型有关。  相似文献   

12.
骶会阴手术是早期直肠癌的手术方法,但不能处理潜在的淋巴扩散。Miles建议用腹会阴手术(APR)作为所有直肠癌患者的合理治疗手段,但造成了患者生活模式和体像的巨大改变。低前切除术后行结肠直肠吻合术或结肠肛门吻合术是普代APP的一种手术  相似文献   

13.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乙肝患者肾组织中的HBV DNA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应用套式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对11例乙肝患者石蜡包埋的肾、肝组织中的HBV DNA进行了检测,并与其免疫组化及原位杂交结果作了比较。二组引物检测的结果表明:肾组织中HBV DNA的检出率为8/11(72.7%),8例中包括膜性肾炎和膜增生性肾炎各1例,均不存在有HBV的复制;在肝组织中均有HBV感染,其中5例有HBV复制。HBV可以感染肾组织但并不在肾组织中复制这一结果支持乙肝患者肾脏出现的  相似文献   

14.
有作者认为乳腺管状癌转移少,预后好;另一些则认为导管癌可伴有多中心和对侧浸润性导管内癌。作者分析管状癌的预后、影响转移的危机因素以及比较乳腺切除和保留乳腺型手术后的复发率。收集Anderson癌肿中心1944~1992年确诊的50例管状乳腺癌,凡非管状肿瘤成分超过20%者均不列为分析对象。随访中位值58个月(3~275个月),5年生存率为88%(无复发灶)。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器官移植受者人类疱疹病毒6型(HHV-6)感染的诊断方法。方法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PCR)技术,检测31例器官移植受者术前1周、术后16天及10例移植术后发热时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s)中的HHV-6DNA。结果 术前7例和术后19例的PBMCs中检测出HHV-6DNA,10例发热患者中8例HHV-6DNA阳性。对10例发热患者用阿昔洛韦治疗,8例症状得到控制,2例死亡。结论 应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评价免疫组织化学(IHC)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法(RT-PCR)对胃癌淋巴结微转移的临床意义应用.方法 选择2002年4月至2008年7月我院施行的61例胃癌根治术中切除的淋巴结标本,在传统病理检查的基础上,用IHC法和RT-PCR法同步检查细胞角蛋白20(CK20)和癌胚抗原(CEA)的表达.结果 淋巴结阳性检出率由传统的HE染色的70.6%分别上升至82.7%和89.2%,IHC和RT-PCR法检测重新分期率分别为21.31%和32.79%.结论 IHC和RT-PCR法是检测胃癌淋巴结转移的有效手段,为准确分期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7.
改良清除法是30年代由Gilchrist和David提出的一种显示直肠癌手术标本淋巴结分布的方法。作者用此法研究了311例结直肠癌患者的手术标本,其中结肠癌140例,直肠癌171例。共取检23,106个淋巴结,每例患者的平均取检率为74.3%。  相似文献   

18.
应用聚合酶链反应检测生殖道溶脲脲原体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采用培养法和聚合酶链反应(PCR)检测了溶脲脲原体(Uu)标准菌株纯培养物、模拟临床生殖道Uu感染样本和52例不育症病人的精液样本。结果培养法阳性的样本PCR亦为阳性,并比培养法高出2~3个稀释度。若以培养法作为标准,PCR的敏感性为100%,特异性为88%,准确性为90%,提示PCR是一种特异、灵敏和快速检测Uu感染的诊断方法。  相似文献   

19.
用聚合酶链反应方法检测了染色体核型正常的200例无精子症患者基因组DNA中的DYS1基因,发现8例有DYS1的缺失。选择60例DYS1阳性患者进行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构象多态性分析,发现1例有多态性的改变,提示DYS1的点突变亦与无精子症相关。认为,对于DYS1阳性的无精子症患者有必要进行聚合酶链反应 单链DNA多态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早期胃癌即使施行治愈性切除后仍有一些病人死于复发,作者认为那些死于胃癌本身的早期胃癌病人在其最初诊断时胃周围淋巴结已有隐医性微转移。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