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胎儿鼻骨缺失和发育不良的产前诊断、遗传咨询、临床处理路径。方法2016年12月1日至2017年12月1日,在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产检的孕妇中,发现鼻骨发育异常26例,根据是否合并其他超声异常,分为孤立性和非孤立性鼻骨发育异常两组。所有病例均行产前染色体核型分析及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回顾性分析两组病例的临床资料、产前遗传学诊断结果和妊娠结局。结果孤立性鼻骨缺失或发育不良共18例,其中14例染色体核型分析及CMA结果未见异常,另4例CMA结果为临床意义不明的拷贝数变异(variants of unknown significance,VUS),偏良性,均继续妊娠,随访新生儿均正常。非孤立性鼻骨缺失或发育不良共8例,1例为21三体,2例为18三体,2例CMA结果为致病性拷贝数变异(copy number variation,CNV)。3例染色体核型分析和CMA均未见异常,其中1例进一步行全外显子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分析,提示胎儿为RPGRIP1L基因的复合杂合突变,诊断为Meckel综合征。8例非孤立性鼻骨缺失或发育不良的病例中,7例孕妇选择终止妊娠,另1例双胎之一超声异常,畸形新生儿出生后即夭折。结论对于产前超声发现鼻骨发育异常的病例,无论其是否合并其他超声异常,均建议行包括CMA在内的产前遗传学诊断,必要时进一步行WES分析。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染色体核型分析联合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序贯全外显子组测序(whole exome sequencing,WES)策略在胎儿先天性心脏病(congenital heart disease,CHD)产前遗传学诊断中的应用。方法 纳入阜阳市人民医院2019年1月1日至2022年12月31日经产前超声诊断胎儿CHD的患儿64例,分为单一心脏结构畸形组(Ⅰ组)7例;复杂先心组(Ⅱ组)41例;心内合并心外畸形组(Ⅲ组)16例。所有病例均送检染色体核型分析和CMA,当检测结果不能提供有诊断意义的临床信息时,序贯行WES。回顾性分析3组病例的超声表现、产前诊断结果和妊娠结局。结果 64例胎儿CHD中,遗传学异常的总检出率为25.0%(16/64)。单一心脏结构畸形组、复杂先心组和心内合并心外畸形组的检出率分别为57.1%(4/7)、12.2%(5/41)和43.8%(7/16)。染色体核型分析、CMA和WES的检出率分别为12.5%(8/64)、7.8%(5/64)和4.7%(3/64)。结论 产前超声发现的胎儿CHD,均...  相似文献   

3.
胎儿十二指肠狭窄与闭锁的产前诊断及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先天性十二指肠闭锁和狭窄(CDA和CDS)的产前诊断及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2008年21例常规超声检查或外院转诊并经住院引产或分娩证实为CDA或CDS患儿的临床资料。结果11例合并染色体异常及其他结构异常的孕妇选择引产;2例无其他结构异常,染色体正常的孕妇选择引产;8例继续妊娠,定期超声监测,出生后转至新生儿外科手术治疗,其中7例痊愈,1例因早产合并其他并发症死亡。结论“双泡征”可作为CDA和CDS的重要诊断标准。一经诊断应行染色体核型分析。对于无合并其他畸形的CDA和CDS患儿出生后应转至新生儿外科。产前诊断有助于降低新生儿患病率和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回顾性总结本院进行的孕早期、孕中期产前筛查以及序贯性产前筛查的情况,分析现有产前筛查体系在出生缺陷二级预防中的作用。方法对3 665例孕14~20周孕妇采用甲胎蛋白(AFP)+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游离β亚基(β-hCG)两联血清和超声筛查的方法进行产前筛查;512例孕9~12周孕妇采用β-hCG+人妊娠相关血浆蛋白A(PAPPA)+胎儿颈项透明层厚度(NT)三联检测进行早期筛查。结果总体筛查高风险率为8.52%,356例高风险孕妇中308例进行胎儿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分析,确诊唐氏综合征(DS)5例,18三体1例,47,XXY 1例;神经管缺陷(NTD)高风险的37例孕妇确诊为无脑儿1例,开放性脊柱裂1例。结论现有筛查体系对于染色体疾病的总体异常检出率约为3.25%,可以有效避免严重致畸胎儿的出生。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80例产前诊断为脐膨出胎儿的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2004年12月到2010年1月广东省妇幼保健院产前超声检查诊断为“先天性脐膨出”的患儿临床资料,通过医院信息系统和电话随访相结合,记录孕妇和新生儿的诊疗资料。结果80例中,36例脐膨出胎儿伴发结构畸形,其中4例失访,3例行脐带血染色体检查,1例为47XXY,31例终止妊娠,1例死胎;44例单发脐膨出,5例失访,11例行脐带血染色体检查,均正常,28例终止妊娠,11例活产,其中1例出生时未见脐膨出,1例巨大脐膨出患儿一期手术后死亡,1例巨型脐膨出患儿予非手术治疗,8例小型脐膨出患儿均经一期手术治疗,无一例死亡,术后发育良好。结论运用产前超声和染色体检查等仔细甄别胎儿脐膨出,通过宫内转运或新生儿转运开展早期诊治,获产前诊断的单发小型脐膨出可以继续妊娠。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胎儿心血管系统畸形与染色体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8年8月在产前诊断中心就诊的72例胎儿心血管系统发育异常孕妇的临床资料。72例心血管系统发育异常胎儿均为单胎。最终结局为45例终止妊娠,6例孕妇失访,21例正常妊娠。结果 72例心血管异常胎儿中共检出异常核型22例(30.6%),包括18-三体10例、13-三体3例、21-三体2例、性染色体嵌合1例和染色体结构异常6例。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病例中,18-三体数量最多,占非整倍体核型66.7%(10/15)。所有病例中,单一心血管系统畸形29例,异常核型3例(10.3%);心血管合并其他系统畸形43例,异常核型19例(44.2%);后者异常核型率显著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3 5)。胎儿单一心血管系统畸形在孕24周以下8例,异常核型1例;孕24~28周17例,异常核型1例;大于孕28周4例,异常核型1例。胎儿心血管合并其他系统畸形在孕24周以下24例,异常核型11例;孕24~28周16例,异常核型7例;大于孕28周3例,异常核型1例。心血管分别合并泌尿生殖、颅脑、面颈部、骨骼四肢畸形异常...  相似文献   

7.
目的总结胎儿腹部病变的产前诊断经验。方法对21例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腹部异常的可疑畸形胎儿进行动态观察和围产期处理。结果20例患儿符合诊断,并根据出生后的检查对18例进行了随访、早期手术或择期手术,1例伴有染色体异常的肛门闭锁患儿放弃治疗,1例双侧重度肾积水患儿于妊娠38周终止妊娠。结论对产前超声检查发现腹部异常者应进行产前咨询和动态观察,根据出生后的综合检查进行围产期处理,有助于提高围产期腹部畸形儿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8.
247例妊娠中,晚期羊水细胞产前诊断及异常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分析妊娠中,晚期胎儿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了解该时期异常核型出现的频率,类型及与各种产前诊断指征的关系。从237例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在妊娠13-34周行羊膜腔穿刺取羊水细胞培养,检查胎儿染色体核型。结果显示:羊膜腔穿刺247例,羊水细胞培养成功221例,成功率90%,检出染色体异常13例(5.9%),其中,妊娠中期检出异常4.7%,(9/193),妊娠晚期14.3%(4/28),X2=4.1,P<0.05。染色体平衡重排(平衡易位,倒位)为主要的异常。/占异常核型的的46.2%(4/28),X2=4.1,P<0.05。染色体平衡重排(平衡易位,倒位)为主要的异常,占异常核型的46.2%(6/13),三体占异常核型30.8%(4/13),46,XY,女性1例,46,XY/46,XY,t(9;15)1例,46,XX/46,XX,inv(2)1例,高龄孕妇异常检出率为6.3%(2/32),非高龄组为5.8%(11/189),P>0.05,妊娠晚期羊水过多组异常检出率为10%(2/20),IUGR异常检出率为20%(1/5),可以结论:在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中,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为5.9%,平衡易位,倒位及部份三体为主要的染色体异常, 染色体平衡重排携带者,高龄孕孕妇,IUGR及羊水过多最常见的异常核型。  相似文献   

9.
<正>根据筛查原理的不同,可将针对常见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包括21、18、13三体)的产前筛查分为3类:(1)基于母血清生化指标的产前筛查(maternal serum screening,MSS);(2)基于胎盘游离DNA(cell-free DNA,cfDNA)的产前筛查,即无创产前检测(non-invasive prenatal testing,NIPT);(3)基于超声的产前筛查。目前关于单胎妊娠的产前筛查体系已相对完善,但针对双胎妊娠的产前筛查则较为特殊与复杂。受胎儿数目和合子性影响,且病例数较少,无论是MSS,还是cfDNA检测,双胎妊娠的产前筛查都不如在单胎妊娠中那样准确。本文结合现有文献与国内外临床处理指南,对双胎妊娠常见胎儿染色体非整倍体产前筛查的相关问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拷贝数变异中潜在的结构异常。方法通过联合应用常规核型分析及FISH等分子生物学技术对4例存在拷贝数变异的智能障碍合并多发畸形的患儿进行鉴定,明确其染色体结构异常;进而对2个家系进行产前诊断及随访。结果 4例患儿经染色体芯片检测发现存在拷贝数变异,分别为16pter缺失/19qter重复、18pter缺失/18qter重复、13 qter缺失和3 p 13-14缺失。联合核型分析及FISH检测明确患儿潜在的结构异常,分别为1例染色体末端不平衡易位der(16)t(16p;19q)、1例倒位重复缺失invdup18p/del 18q、1例涉及随体易位(13qs)及1例父源性平衡插入重组导致3p间隙性缺失或重复。其中2例为家族性平衡重组导致,1例未确定但存在再发风险,1例为新发改变。其中2个家系于孕中期进行产前诊断,并随访证实与产前诊断结果一致。结论染色体芯片发现单纯拷贝数变异者可能存在潜在的染色体结构异常,联合应用多种技术可以明确潜在的结构异常,并提供准确的再发风险评估,从而指导疾病的产前诊断。  相似文献   

11.
作者复习了41例新生儿白血病(NL),他们均系已发表的采用显带技术进行核型分析的病例,但不包括与唐氏综合征有关者。对细胞遗传学异常的分布及与其它临床变量和结局之间的联系作了分析。NL最常见的染色体改变,包括11q23的重排是和发病时的白细胞数增高及白血病类型相关。细胞遗传学异常的异质性也是明显的,可能反映NL发生的其它特异性途径。细胞遗传学异常强烈提示预后不良。  相似文献   

12.
Williams-Beuren综合征是一类常见的染色体微缺失综合征,早期诊断及干预对患儿及其家庭十分重要。本研究应用染色体核型分析技术(G显带),多重连接依赖探针扩增技术(MLPA)及微阵列比较基因组杂交技术(array-CGH)对4个家系中1例超声异常的胎儿及3例发育异常患儿行染色体核型和基因组DNA分析,为这4个家庭的再生育提供指导,为产前诊断提供依据。研究结果发现1例产前超声异常孕妇羊水及3例发育异常患儿外周血MLPA分析提示染色体7q11.23区域ELN基因探针信号降低,array-CGH检测提示染色体7q11.23区域杂合缺失。4个家系中母亲再次妊娠时取羊水细胞标本行上述检测均未发现异常。研究结果提示MLPA技术及array-CGH技术能够快速、准确地诊断Williams-Beuren综合征,为临床提供更好的遗传咨询服务。  相似文献   

13.
247例妊娠中、晚期羊水细胞产前诊断及异常核型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通过分析妊娠中、晚期胎儿羊水细胞染色体核型,了解该时期异常核型出现的频率、类型及与各种产前诊断指征的关系.从247例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在妊娠13-34周行羊膜腔穿刺取羊水细胞培养,检查胎儿染色体核型.结果显示羊膜腔穿刺247例,羊水细胞培养成功221例,成功率90%.检出染色体异常13例(5.9%),其中,妊娠中期检出异常4.7%,(9/193);妊娠晚期14.3%(4/28),X2=4.1,P<0.05.染色体平稳重排(平衡易位,倒位)为主要的异常,占异常核型的46.2%(6/13).三体占异常核型30.8%(4/13).46,XY,女性1例,46,XY/46,XY,t(9;15)1例,46,XX/46,XX,inv(2)1例.高龄孕妇异常检出率为6.3%(2/32),非高龄组为5.8%(11/189),P>0.05.妊娠晚期羊水过多组异常检出率为10%(2/20),IUGR异常检出率为20%(1/5).可以结论,在有产前诊断指征的孕妇中,胎儿染色体异常的发生率为5.9%,平衡易位、倒位及部份三体为主要的染色体异常,是染色体平衡重排携带者、高龄孕妇、IUGR及羊水过多最常见的异常核型.  相似文献   

14.
田志彬  张孟尚 《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6,21(18):1209-1209,1216
目的探讨血型不合妊娠产前抗体检测在新生儿溶血病预测中的意义。方法对400例先天性ABo或Rh血型不合孕妇产前抗体效价检测,以抗体效价≥1:64为阳性,药物干预后检测效价,分娩后统计新生儿溶血病(mN)发病率。结果抗体效价≥1:64并发生HDN者占25.7%。结论血型不合妊娠夫妇进行ABO、Rh血型鉴定,检测孕妇血清中血型特异性抗体及抗体效价对预测新生儿溶血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在以智力低下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常染色体疾病中 ,2 1三体综合征是最常见的一种。我们将细胞遗传学与基因探针技术结合起来 ,利用 2 1号染色体特异性探针采用细胞原位杂交的方法对 2 1三体综合征进行基因诊断及产前基因诊断 ,具有敏感性高、快速准确等优点。对象经本室细胞遗传学检定核型诊断的 2 1三体综合征患儿10例 ;自愿人工流产者 10例及产前诊断者 1例 (其第 1胎子代为标准型 2 1三体综合征 )。人工流产者收集妊娠 6~ 10周绒毛进行染色体检查核型均为正常 ;取 1例产前诊断者第2胎子代妊娠 11周的绒毛、妊娠 2 2周的羊水及生后外周血 ,…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产前超声检测胎儿侧脑室增宽的临床意义. 方法 对孕20~ 41周的孕妇进行胎儿系统筛查,选择侧脑室>10 mm的胎儿,每3~4周进行1次超声检查,观察侧脑室的动态变化及其他异常情况,进行染色体及病毒学检查,直至足月分娩,并随访至1岁. 结果 共检出133例侧脑室增宽的胎儿,其中轻度增宽的胎儿(10 mm<侧脑室≤12 mm)79例;77例自行消退,预后良好;2例因染色体异常引产.中度增宽的胎儿(12 mm<侧脑室≤15 mm)43例;25例自行消退,预后良好;4例宫内缺氧或发育迟缓,3例预后良好;12例因染色体异常或巨细胞病毒感染或合并其他畸形引产;2例侧脑室进行性增宽,最终因>15 mm引产.重度增宽的胎儿(15 mm<侧脑室)11例;9例合并其他畸形胎儿引产;2例孕至足月,其中1例出生后出现脑瘫,1例出生后智力和生长发育明显低于同龄儿. 结论 对侧脑室轻中度增宽的胎儿进行动态观察,并进一步进行染色体和病毒学检查,不合并其他畸形的胎儿妊娠结局良好,重度侧脑室增宽及合并其他畸形的胎儿,其妊娠结局不良.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估妊娠期恶性肿瘤孕产妇和新生儿结局。方法:多中心前瞻性队列研究。以第三军医大学3所附属医院作为队列研究现场,收集妊娠期病理诊断为恶性肿瘤且继续妊娠的连续病例(病例组),所在医院每个病例以相同匹配条件并按照1∶1匹配建立对照组,截取两组孕产妇和新生儿信息,考察临床特征和母子结局,考察病例组化疗干预对病死率和存活儿童发育(年龄与发育进程问卷Ⅲ,ASQ Ⅲ)的影响因素。结果:2012至2016年3中心 80 524例孕妇进入本文分析,83例(1.03‰)孕妇在妊娠期诊断恶性肿瘤,2012年0.45‰至2016年1.28‰;截止至2017年9月1日35/83例(42.2%)死亡,排前5位肿瘤疾病占72.3%(60/83):白血病26例,甲状腺癌和宫颈癌各10例,恶性卵巢瘤8例,乳腺癌6例;24名妊娠期恶性肿瘤的孕妇于妊娠28周前终止妊娠,8例平均在诊断恶性肿瘤后的(37.0±20.0)个月死亡;妊娠期恶性肿瘤继续妊娠59例行对照组1∶1匹配,继续妊娠59例中死亡27例(47.4%),其中10例在孕中、晚期给予化疗,死亡1例(10.0%),均未发生化疗相关的新生儿畸形。49例妊娠期恶性肿瘤孕妇未行化疗死亡26例(53.1%),化疗亚组与非化疗亚组,孕妇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6)。病例组与对照组比较、化疗亚组与非化疗亚组比较,ASQ Ⅲ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1.00)。结论:妊娠期化疗可降低孕产妇死亡率,但并不影响儿童病死率和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高危孕妇胎儿心室内强回声点(EIF)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相关性。方法 提取2007年2月至2010年1月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行产前检查高危孕妇的临床和胎儿EIF结果资料。以胎儿EIF筛查阳性者为EIF病例组,胎儿EIF筛查阴性者为EIF对照组。统计EIF的分布、径线和数量,染色体核型检查结果,超声所见其他系统畸形,其他染色体异常软指标的检出情况以及EIF的随访结果。分析高危孕妇胎儿EIF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相关性。结果 4 008例高危孕妇进入分析。EIF病例组227例(5.7%),EIF对照组3 781例(94.3%)。①EIF病例组中213例(93.8%)胎儿EIF为单个性;215例(94.7%)分布于左心室,8例(3.5%)分布于右心室,4例(1.8%)分布于左右心室。EIF径线为1.6~6.5 mm,216例(95.2%)EIF径线在2~3 mm。②EIF病例组染色体核型异常8例(3.5%),其中唐氏综合征5例、特纳综合征1例及平衡易位2例。EIF对照组染色体核型异常88例(2.3%),其中唐氏综合征41例、18-三体综合征12例、13-三体综合征2例、特纳综合征12例、家族性平衡易位16例及倒位5例。EIF与染色体核型异常总体上无显著相关性,OR=1.53(95%CI: 0.73~3.20);EIF与唐氏综合征无显著相关性,OR=2.05(95%CI:0.80~5.25)。③EIF病例组检出其他染色体异常软指标18例,其中1例染色体核型检查诊断为唐氏综合征;EIF联合其他超声软指标与唐氏综合征无显著相关性,OR=5.37(95%CI:0.70~41.27)。EIF对照组检出染色体异常软指标64例。④EIF病例组33例高危孕妇中止妊娠。余194例按期来院随访, 其中181例(93.3%)在孕期内随着孕周的增加EIF变淡、变小或消失;7例(3.6%)于分娩后3~9个月消失,6例(3.1%)于1年后复查EIF仍存在。结论 高危孕妇胎儿EIF与染色体核型异常无显著相关性,EIF联合其他超声软指标与染色体核型异常的相关性仍需扩大样本量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9.
染色体倒位与优生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为研究染色体倒位与优生的关系,应用外周血淋巴细胞、羊水细胞进行染色体制备和显带,并结合遗传咨询和跟踪随访。结果在3727例外周血染色体检查对象中,发现44个染色体倒位家系55个染色体倒位携带者,检出率为1.47%。34.54%倒位携带者有异常表型,主要为性分化异常、智能低下、多发畸形。不良孕产是常体倒位携带者的主要临床表现,其早期自发性流产率为42.86%,活产儿占妊娠总数的36.73%,其中表型正常14.29%,表型异常22.44%。对9个染色体倒位携带者家系实施产前诊断,发现后代均为携带者,未见重组染色体异常胎儿发生。提示染色体倒位是常见的染色体结构重排,其中Y染色体倒位inv(Y)与性分化、性发育异常有关;inv(9)与流产关系密切,部分携带者有表型异常。对染色体倒位携带者可通过遗传咨询,进行孕前、孕期、产前、产后指导和干预。但对倒位携带者进行染色体病产前诊断是否有必要,尚待进一步积累和总结。  相似文献   

20.
基于产前诊断的产房外科模式下新生儿急诊手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产房外科模式开展新生儿手术的组织实施及其对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2例产房外科手术病例的产前诊断、产前咨询、手术治疗、术后合并症以及预后情况.结果 22例中,脐膨出6例,腹裂4例,先天性膈疝7例,颈部淋巴管瘤2例,泄殖腔外翻1例,腰骶部脊膜膨出2例.所有患儿产前诊断与手术后诊断相符.均顺利完成手术,其中3例膈疝患儿术后死于肺发育不良,脐膨出和泄殖腔外翻各1例需2次手术,1例颈部淋巴管瘤术后复发.结论 在产前诊断明确后,合理选择产房外科模式实施手术可以改善严重结构异常新生儿的预后,减少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