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探讨基于多学科的康复干预联合中药穴位贴服在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0月1日~2019年10月1日行肺癌化疗患者11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干预及中药穴位贴敷,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多学科的康复干预;比较两组负性情绪[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生活质量[采用癌症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EORTC QLQ-C30)]。结果:实验组SAS、SDS评分和PSQ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EORTC QLQ-C30中社会功能、情绪功能、角色功能、认知功能及总体健康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在肺癌化疗患者中应用基于多学科的康复干预联合中药穴位贴敷可有效降低其胃肠道不良反应发生率,缓解患者负性情绪,提高其睡眠质量和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中药穴位贴敷对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80例失眠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两组患者均给予常规治疗及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中药穴位贴敷干预.运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评价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情况并比较疗效.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PSQI各因子分及总分均有所下降,与干预前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 0.05或P<0.01);对照组睡眠质量、睡眠时间、睡眠障碍及总分亦有下降(P<0.05);干预后观察组PSQI各因子中除睡眠质量、睡眠时间外其余5项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结论 中药穴位贴敷改善失眠患者睡眠质量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3.
目的:正念减压联合全程营养干预对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厦门大学附属东南医院收治的同步放化疗鼻咽癌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全程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正念减压联合全程营养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比较2组患者睡眠质量的差异,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2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改善情况,采用生命质量评分表(QOL)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生命质量。结果:护理干预后,2组患者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QOL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鼻咽癌同步放化疗治疗中,给予患者正念减压联合全程营养干预可有效改善患者精神状态,降低患者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心理沟通联合睡眠护理干预对肝癌患者术后负面情绪和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莆田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肝癌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心理沟通联合睡眠护理干预,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2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改善情况,采用健康调查简表(SF-36)比较2组患者的生命质量,并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不良反应发生率及疼痛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VAS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SF-36评分、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肝癌患者采取心理沟通联合睡眠护理进行干预,可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缓解焦虑、抑郁等情绪,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运用于临床实践。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住院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睡眠质量与负性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4月至2018年4月在我院接受住院治疗的180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等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住院下肢静脉术后护理方法,试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的方法进行护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在干预前后分别评价患者的焦虑程度、抑郁程度;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测定患者接受护理后的主观睡眠质量、睡眠持续性、习惯性睡眠效率以及睡眠潜伏期指数;采用由Thomas等编制的纽卡斯尔护理服务满意度量表评价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干预后试验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患者干预后各项PSQI评分及总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试验组患者总体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可以有效提高住院下肢静脉曲张患者睡眠质量,改善其负性情绪,提高其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穴位贴敷联合情志护理对肝癌术后患者负性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应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方法,选取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在江苏省南通市肿瘤医院肝胆科住院的78例肝癌术后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n=39)与对照组(n=39),对照组患者实施传统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穴位贴敷联合情志护理措施。在患者入院日及出院日应用焦虑(SAS)及抑郁(SDS)自评量表以及简明健康状况量表(SF-36)给予患者测评,比较两组的情绪及生活质量情况。结果实验前,两组入院时SAS、SDS、SF-36评分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后,出院时观察组患者的SAS、SDS、SF-36各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贴敷联合情志护理能够缓解肝癌术后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5E护理模式联合正念训练对更年期女性睡眠障碍的影响。方法:将80例有睡眠障碍的更年期女性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5E护理模式联合正念训练,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生活质量[采用健康状况调查简表(SF-36)]及睡眠障碍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SF-36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PSQI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P<0.01);观察组睡眠障碍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5E护理模式联合正念训练应用于更年期睡眠障碍女性,可缓解焦虑、抑郁心理,提高睡眠质量,进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血液透析(MHD)病人抑郁、失眠状况的影响。[方法]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2017年1月—2017年12月收治的116例MHD并发抑郁、失眠症状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8例,对照组行药物联合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包括足部熏洗、穴位按摩、耳穴贴压、情志护理。干预前后应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问卷(PSQI)、简易健康量表(SF-36)对两组病人抑郁状况、睡眠状况及生活质量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病人干预后SDS、PSQI总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SF-36及各维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医综合护理干预对改善MHD病人抑郁及失眠症状有积极作用,有助于提高病人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ICU患者情绪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60名ICU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30名.对照组实施ICU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同时实施心理护理,观察两组患者心理干预前后焦虑、抑郁情绪、睡眠质量以及生活质量的变化,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匹斯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生活质量量表(SF-36)评定干预效果.结果 干预后实验组SF-36各项得分高于对照组(P <0.05);SAS、SDS和PSQI各项得分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通过心理护理干预,可以缓解ICU患者的不良情绪,改善患者的睡眠,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中医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在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5月至2023年5月福建省厦门市中医院康复科收治的脑卒中恢复期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中医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并对2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生命质量、睡眠质量、肢体功能、日常生活能力、神经功能缺损情况等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SF-36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的Fugl-Meyer评定量表评分、Barthel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均P<0.05);观察组患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对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采取中医穴位贴敷联合穴位按摩的方式进行护理干预,可以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提升生命质量,改善睡眠质量及肢体功能,临床应用效果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和探讨心理护理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和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福建省老年医院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4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单双号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1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进行心理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与抑郁自评量表(SDS)]、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生命质量[生命质量评估量表(SF-36)]及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SAS评分、SDS评分及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SF-36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心理护理可显著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睡眠及心理状态,值得临床实施。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个性化心理干预联合森田疗法的综合心理干预对婚姻状态不良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佛山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乳腺癌手术后化疗294例按婚姻状态进行1∶2配对分组,其中对照组(同期现婚的女性乳腺癌患者)196例,实验组(婚姻状态不良乳腺癌患者)98例,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和综合心理干预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和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总分(患者术后14 d、第1、第4和全部周期化疗结束时)。结果:两组心理干预后的SAS、SDS、PSQI、FACT-B得分较治疗前均明显改善,P均<0.05;与对照组干预后比较,实验组干预后的各项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与常规护理相比较,个性化心理干预联合森田疗法的综合心理干预治疗可明显改善婚姻不良乳腺癌患者焦虑、抑郁、自卑等不良情绪,提高其睡眠和生命质量,建议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对抑郁症患者采取多元化心理护理对其睡眠质量与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2月厦门市仙岳医院收治的抑郁症患者7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9组。观察组给予多元化心理护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比较2组护理后护理依从性,同时分析2组护理后心理状态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量表(PSQI)、夜间睡眠时间、自我接纳量表(SAQ)、健康调查简表(SF-36)。结果:护理前,2组SAS、SDS、SF-36、SAQ、PSQI评分、夜间睡眠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SAS、SDS、PSQI评分更低,SF-36、SAQ评分、夜间睡眠时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护理依从性更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抑郁症患者临床护理中,用多元化心理护理可提高患者对自身的认可度,较常规护理措施更能改善心理状态,提高睡眠质量与生命质量,且能够积极配合临床开展护理管理,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辨证施膳与耳穴贴压对中风恢复期患者的影响。方法:2018年1月1日~2019年6月1日,将8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和心理干预,研究组在常规基础上给予辨证施膳及耳穴贴压护理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睡眠质量[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神经功能[采用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表(NIHSS)]、心理状态[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结果:干预后,两组PSQI、NIHSS、SAS、SDS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1),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中风恢复期患者采用辨证施膳与耳穴贴压护理干预,可有效提高患者睡眠质量,改善神经功能缺损,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相似文献   

15.
目的:分析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对口腔颌面部肿瘤术后患者负性情绪、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2月至2022年1月厦门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口腔颌面部肿瘤患者6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3例。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焦虑的情况,采用匹兹堡睡眠指数量表(PSQI)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睡眠质量的变化,采用头颈部肿瘤患者生命质量测量量表第四版(FACT-HN)比较2组患者的生命质量,同时比较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AS、SDS评分、PSQI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FACT-HN生命质量评分显著高于护理前,且观察组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手术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可帮助患者正视自身疾病,减少患者负性情绪,改善睡眠质量,提高患者生命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和探讨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在癫痫患儿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睡眠的改善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莆田市儿童医院收治的癫痫患儿82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1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则进行优质护理干预。比较2组患者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护理前后的睡眠质量[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生命质量[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问卷(SF-36)]及心理状态[抑郁自评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及SF-36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SQ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儿家属的SAS评分及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优质护理干预模式在癫痫患儿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显著,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和普及。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神经衰弱的护理干预效果。[方法]将80例神经衰弱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穴位敷贴治疗,观察组在穴位敷贴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豆治疗。治疗4周后观察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比较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睡眠质量、焦虑、抑郁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治疗总有效率(97.5%)高于对照组(85.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病人治疗后SAS得分、SDS得分及PSQI得分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降低更明显(P0.05)。[结论]耳穴压豆联合穴位贴敷对神经衰弱有较好的治疗效果,可明显改善病人的睡眠质量,缓解病人的焦虑、抑郁情绪。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叙事疗法联合康复操在乳腺癌化疗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8年7月—2021年7月医院收治的乳腺癌化疗患者12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基本特征具有可比性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叙事疗法联合康复操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Zung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护理干预前,两组患者SAS、SDS、PSQI、自我护理能力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叙事疗法联合康复操后,观察组患者SDS、SAS评分及PSQI各维度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自我护理能力各维度评分、生存质量各维度及总均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叙事疗法联合康复操应用于乳腺癌化疗患者中,可明显减轻患者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睡眠质量及自我护理能力,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9.
目的:分析协同护理结合正念减压干预对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术后情绪、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护理部收治的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8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对照组42例,观察组46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给予协同护理结合正念减压护理干预。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比较2组患者干预前后抑郁、焦虑的改善效果,采用癌症自我管理效能感量表(C-SUPPH)评估2组患者的自我效能,采用睡眠障碍量表(SDRS)对患者睡眠质量进行评估,采用癌症疲乏量表(CFS)评估患者疲乏状态,采用生命质量评估量表(SF-36)对2组患者的生命质量进行评估。结果:护理干预后,2组SDS、SAS、SDRS、CFS评分均得到有效降低,且观察组SDS、SAS、SDRS、CF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SF-36评分及C-SUPPH表格中正性态度、缓解压力、自我决策等方面评分均有提高,且观察组SF-36评分及C-SUPPH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睡眠干预联合心理疏导对脑外伤合并失眠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干预效果。方法:选取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神经外科5区收治的脑外伤合并失眠症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睡眠干预以及心理疏导,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PSQI)比较2组患者睡眠质量的差异,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比较2组患者焦虑、抑郁症状改善情况,比较2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PSQI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脑外伤并发失眠症患者联合应用睡眠干预、心理疏导可以全面提升患者整体睡眠质量,有利于帮助患者宣泄负性情绪,护理效果较为突出,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