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 毫秒
1.
大鼠单纯胰腺移植手术技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探讨大鼠单纯胰腺移植(PTA)的手术技巧。方法 88 只 SD大鼠分为供、受体。根据胰外分泌系统的不同处理分为胰肠重建式(E D组,n=22)和胰膀胱重建式(B D组,n=22)行 PTA,血管吻合采用供胰腺腹主动脉袢(含脾动脉)和门静脉袢(含脾静脉)与受体腹主动脉及左肾静脉分别行端侧和端端吻合(袖套式)。于术前和术后1 d、3 d、7 d、14 d和30 d监测受体尿量、进食量、饮水量和空腹血糖。结果 平均手术时间: 供体为(33.1±11.1) min,受体为(51.7±14.7) min; 移植物均无热缺血时间,平均冷缺血时间为(46.5±17.1) min; 成功的PTA后受体术后第1天血糖即下降,第3天基本达到正常水平; 饮水量、进食量及尿量均减少,14 d后基本稳定。结论 成功的PTA可有效地恢复糖尿病大鼠内分泌功能,掌握熟练的手术技巧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2.
3.
胰腺肿瘤(恶性疾病)经典的手术方式为:肿瘤位于胰头部行胰十二指肠切除术(PD),肿瘤位于胰体尾部行联合脾脏的远侧胰体尾切除术(DP),肿瘤位于胰颈部时选择PD或DP。胰腺良性病变、低度恶性肿瘤以及胰腺损伤,如  相似文献   

4.
沈璟 《器官移植》2011,2(4):237-239
小肠移植的临床应用已超过40年,应用初期一直受到排斥反应、免疫抑制和术后感染等难题的困扰,导致发展缓慢。近20年来,随着手术技术和术后监护技术的不断提高,免疫抑制剂和小肠免疫学的深入研究,以及免疫个体抗感染监测的持续进步,小肠移植和腹腔多器官簇移植得以迅速发展。  相似文献   

5.
6.
Zhu XF  He XS  Hu AB  Wang DP  Ma Y  Wang GD  Qian SK  Ju WQ  Wu LW  Tai Q 《中华外科杂志》2007,45(5):316-318
目的探讨上腹部器官簇移植治疗多脏器恶性肿瘤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上腹部器官簇移植受者2例,其中男、女各1例;均为胰腺癌肝转移患者。2例患者分别于2004年5月和8月接受上腹部器官簇移植治疗,切除脏器包括全胃、肝脏、胰腺、脾脏、十二指肠及部分空肠,移植器官簇包括肝脏、胰腺、十二指肠。其中1例胰腺肿物侵犯肠系膜上动脉(SMA),切断SMA后,其远端与右髂总动脉吻合重建血供。结果2例患者于术后4h及5h清醒,8h及10h后撤除呼吸机;术后第3天及第5天从外科加强治疗病房转至普通病房。肝功能指标在手术1周后趋于正常;胰腺功能在10d内达到正常范围。1例患者存活12个月,死于肿瘤复发;另1例术后恢复平稳,术后20d自动出院。结论肝胰十二指肠器官簇移植为上腹部局部多脏器恶性肿瘤提供了一种手术上可行并具有一定疗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8.
胰腺干细胞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干细胞受到广泛的重视。本文着重对当前胰腺干细胞起源、分化、培养和定性及表面标志物的研究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9.
干细胞具有无限自我复制更新和分化为各种子代细胞类型的特性,胰腺干细胞在治疗糖尿病、胰腺肿瘤及胰岛移植等领域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本文就胰腺干细胞的存在部位、具体研究方法、特异性标志物以及促进其有效分化的途径等作一综述,并对其研究方向作一展望.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体外循环(on-pump)心脏停跳下和非体外循环(off-pump)心脏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围术期甲状腺激素的变化规律。方法冠脉旁路手术病人40例,分为Off-pump组和Onpump组,每组20例,分别测定围术期甲状腺功能指标。结果术前两组病例甲状腺功能指标均在正常值范围内。Off-pump组T3和FT3术后显著下降,术后第1d降至最低[(T3:(39.7±6.2)ng,dl对(78.6±12.1)mg/dl,P〈0.01;FT3(1.6±0.5)pg/ml对(2.4±0.6)pg/ml,P〈0.05];T4在正常值范围内变化,术后第1d降至最低[(5.3±0.8)μg/dl对(7.2±0.7)μg/dl,P〈0.05];FT4在正常值范围内波动,各阶段检测值与术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T3术后逐渐升高,术后第3d达高峰[(82.1±26.8)ng/dl对(42.3±15.6)ng/dl,P〈0.01];TSH术中逐渐下降,术后第1d降至最低[(0.4±0.2)tdU/ml对(1.3±0.6)μIU/ml,P〈0.01],术后第7d恢复术前水平。围术期两组病例甲状腺功能指标变化趋势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n-pump与Off-pump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手术均影响甲状腺激素代谢,两组病人术后均存在低B综合征。  相似文献   

11.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重大疾病之一,发病率愈来愈高,预计2025年全球将有3亿患者。目前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尤其对于1型糖尿病,仍然以胰岛素替代治疗为主,研究表明,胰岛素替代治疗不能改善远期并发的症的发生率,而且存在需要终身治疗、花费昂贵、治疗痛苦等诸多弊端。自1974年Lacy等证实胰岛移植能纠正糖尿病大鼠的高血糖以来,胰岛细胞移植作为目前1型糖尿病治疗最有前景的方法之一已经取得重要进展,到90年代,已有胰岛移植治疗人糖尿病取得成功的报道。但胰岛来源的严重不足限制了其临床应用,近些年来,胰腺干细胞的研究成为新的热点,研究者们试图利用干细胞具有胰岛细胞分化潜能的特点,来从干细胞途径获取足量的胰岛细胞,并且已经有成体胰腺干细胞来源的胰岛细胞移植治疗动物高血糖模型成功的报道。  相似文献   

12.
胰腺外分泌引流、内分泌回流处理方式,血管外科技术,供器官来源及获取等胰腺移植外科技术的进步促进了临床胰腺移植发展。多机制、多靶点免疫抑制剂的开发应用,器官保存液的临床应用,移植免疫生物学等应用基础学科的创新研究继续推动着胰腺移植外科的进步。本文就胰腺移植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目前治疗以注射胰岛素和药物为主,不仅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对社会和家庭也是沉重负担.自1998年Thomson等首次报道体外成功培养人胚胎干细胞以来,随着胰岛干细胞研究的深入,胰岛干细胞将为胰岛移植提供新的材料来源.研究表明,已有多种途径可得到分泌胰岛素的细胞,将这些胰岛素分泌细胞移植入小鼠糖尿病模型已取得较理想的效果,可使小鼠的血糖水平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14.
胰腺结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已明确胰腺结石的形成与Reg家族成员有密切关系,其临床治疗效果不完全尽人意,本文介绍胰腺结石的形成机制及诊断的治疗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5.
胰腺结石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已明确胰腺结石的形成与Reg家族成员有密切关系 ,其临床治疗效果不完全尽人意 ,本文介绍胰腺结石的形成机制及诊断的治疗方面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正2002年,日本学者Tateishi—Yuyama最早报告应用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下肢缺血性疾病,并取得较好的疗效,为下肢缺血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一项新的技术~([1])。经过十几年的发展,自体干细胞移植对于下肢动脉远端流出道不佳的病人以及部分无手术适应证或全身条件差、无法耐受手术治疗的病人已经成为主要治疗方法。但是其临床疗效却不尽如人意,国外有临床随机对照试验显示:自体干细胞移植后静息痛、踝肱指数(ABI)、跛行距离的改变  相似文献   

17.
胰腺肿瘤手术方式的新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腺肿瘤传统的手术方式为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和联合脾脏的胰体尾切除术。对于胰腺的良性和低度恶性肿瘤,由于患者术后一般有较长的生存期,这样范围过广的手术,无疑切除或损伤了过多的正常胰腺组织和周围脏器,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和围手术期处理的改善,手术死亡率已经降至5%以下,但围手术期并发症的发生率仍然高达30%,术后胰岛素依赖性糖尿病发生率达7%[1,2]。近年来,生存期和生存质量同等重要的观念逐渐深入人心,微创和保留功能的手术逐渐得到开展,本文就几种新的胰腺手术方式结合国内外文献做一综述。1局部切除术局部切除术是指切除肿瘤及周围少许正常胰腺组织,妥善处理胰腺、十二指肠等脏器的创面,适用于位于胰腺任何位置的肿瘤切除。能够完整切除肿瘤,但难以清扫周围淋巴结。适应证为胰腺良性肿瘤和低度恶性肿瘤,特别是呈外生性生长、距胰管较远的肿瘤[3,4]。局部切除术保存了足够多的胰腺实质,术后出现胰腺内外分泌功能障碍的可能性大大降低。手术要点为术前完善影像学薄层CT、肿瘤局部三维图像重建、MRCP、ERCP等检查,判断肿瘤距主胰管、胆总管胰内段、十二指肠乳头的距离,协助手术切除。术中注意保护主胰管、胆总管胰内段、十二指肠乳头、十二指肠壁、...  相似文献   

18.
胰腺兼具内、外分泌功能,血供丰富且复杂。尤其是胰腺血管与胰腺癌的发生、发展、预后和手术治疗有关。因此,阐明胰腺血管分支分布规律,对减少胰腺癌手术的术中和术后出血、提高手术成功率和病人预后有显著意义。本文就已达成的共识和仍存在的争议,对胰腺血管解剖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研究背景一、胰腺的解剖学位置胰腺是一个柔韧、狭长的分叶状腺体,是体内仅次于肝脏的第二大消化腺,也是重要的内分泌腺体。上腹诸多重要  相似文献   

19.
胰腺肿瘤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胰腺肿瘤是临床常见肿瘤之一 ,发病率处于上升阶段 ,预后较差 ,5年生存率 <5 % ,确诊到死亡平均时间为 6个月 ,病死率高 ,胰腺位于腹膜后 ,病变不易被发现 ,目前临床常规B超、CT、MRI及ERCP等手段不能发现早期肿瘤 ,且胰腺肿瘤转移早 ,手术效果差 ,放疗、化疗不敏感。近年来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进展 ,揭示了胰腺肿瘤分子水平的一些变化 ,并与胰腺肿瘤的发生、转移有较密切的关系。一、原癌基因的激活、抑癌基因的失活及表达异常在胰腺癌的基因研究中 ,目前认为与胰腺发生、发展有关的基因有K ras及p5 3,RB ,APC ,DCC ,…  相似文献   

20.
胰腺假性囊肿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1,他引:9  
胰腺假性囊肿是急性胰腺炎的并发症,发病率可达1%~5%。关于胰腺假性囊肿的治疗,采取观察、内科或外科治疗,以及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等尚有争议。现就国内外胰腺假性囊肿的现状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