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影响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后发生伤椎相邻椎体骨折的临床因素.方法:对212例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应用Logistic回归多因素分析.结果:仅5个指标影响术后发生相邻椎体骨折,根据标准化回归系数,影响力大小依次是术后Cobb角(b’=-1.255)、术后椎体高度(b’=1.089)、性别(b’=1.018)、骨水泥注射量(b’=-0.908)、抗骨质疏松治疗(b’=0.688).结论:术后Cobb角、术后椎体高度、性别、骨水泥注射量、抗骨质疏松治疗显著影响术后伤椎相邻椎体骨折.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椎体成形术后再骨折的影响因素和防治措施。方法对我院2013年8月至2015年1月行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的106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平均随访12.3个月。根据有无继发骨折分为再骨折和无骨折两组,比较各组性别、年龄、体质量指数、骨密度T值、损伤节段数量、骨水泥注射方式、骨水泥注射量、术后有无椎间盘骨水泥渗漏、椎体前柱高度恢复率、术后后凸畸形角度以及术前椎体内是否合并裂隙样变等情况。结果 106例患者共170个椎体行PVP术,术后继发骨折共22例40个椎体,单因素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骨密度T值及术后后凸畸形角度与椎体再骨折具有相关性(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体质量指数(OR=0.644)及骨密度T值(OR=0.048)是术后椎体再骨折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体质量指数与低骨密度是引起椎体压缩性骨折PVP术后椎体再骨折的高风险因素,抗骨质疏松治疗及改善体质可能会降低椎体再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江莉萍  黄红芳 《护士进修杂志》2009,24(21):2004-2005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越来越多。在骨质疏松的基础上合并椎体压缩骨折可给患者的生活质量、家庭生活造成很大的影响和负担。椎体成形术是治疗骨质疏松引起的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能够重塑正常椎体生物力线,增强椎体强度和减轻疼痛。但椎体成形术后易产生邻近椎体的再发骨折。我科2006年1月~2008年3月,对3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行椎体成形术后相邻椎体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进行护理干预,取得较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方法对14例(共25个患椎)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使用数字评定量表及Barthel指数分别评定患者术前、术后疼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变化情况。结果本研究14例患者经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后,其疼痛明显缓解或消失,Barthel指数评分明显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均获得显著改善。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可明显缓解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疼痛,显著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一步提高生活质量,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应用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PVP)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采用局部麻醉下经皮穿刺行PVP治疗,根据患者术后患处急性疼痛恢复情况,伤椎恢复高度、强度及稳定性等,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 10例患者手术时间30~40 min,出血量〈50 mL。术后10 h伤椎区域疼痛明显缓解,当日可坐起,次日可下地活动。其中优8例,良2例,优良率为100%。住院时间3~5 d,均痊愈出院。结论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行经皮穿刺PVP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老年人胸腰椎爆裂性骨折的手术策略。方法 11例胸腰椎爆裂性骨折患者的11个椎体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透视下经皮椎体穿刺并注入骨水泥成形,术后腰痛缓解程度根据VAS评分进行评估。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未发生感染、脊髓压迫和肺栓塞等并发症,术后8小时内腰痛得到不同程度缓解;术后随访12~18个月,VAS评分降至0~2.0分。结论只要有充分的术前准备和良好的技术,PVP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爆裂性骨折安全可行,止痛效果良好,能有效稳定伤椎,明显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 评估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出院后再次发生椎体骨折的情况,探讨再发椎体骨折的相关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1年在广州某三甲医院住院的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的住院资料及随访资料,依据是否再发椎体骨折将其分为再发骨折组和非再发骨折组,并进行单因素分析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最终纳入156例患者,其中55例再次发生椎体骨折,发病率为35.26%。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有高血压或糖尿病史、出院后是否接受抗骨质疏松治疗、是否采取防滑措施是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出院后再次发生椎体骨折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老年骨质疏松性患者初次发生椎体骨折后易再发椎体骨折,医护人员应对高龄、有高血压或糖尿病史的患者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强调出院后接受抗骨质疏松治疗和采取防滑措施的重要性,降低再发椎体骨折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及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相邻椎体发生再骨折的影响。方法选取273例行椎体强化术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再发椎体骨折39例,未再发椎体骨折234例。记录患者一般资料、病史以及骨折情况(是否再次骨折、再次骨折与首次手术间隔时间、再次骨折节段、有无规律抗骨质疏松治疗、骨水泥用量、骨水泥渗透、Cobb角的改变情况)。结果 273例患者中,行PKP 134例,行PVP 139例,行PKP术后再骨折患者占比为30.77%(12/134),低于行PVP术后再骨折患者的69.23%(27/139)。行PKP椎体强化术的骨水泥渗漏率为11.19%(15/134),低于行PVP椎体强化术的22.30%(31/139)。行PKP椎体强化术患者术前、术后Cobb角变化值大于行PVP椎体强化术患者。结论 PKP对患者的术后康复和预防再次骨折效果均优于PVP。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97例(139个椎体),均采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结果本组术前VAS评分为75~95分,术后24hVAS评分0~25分,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次日疼痛完全缓解82例、部分缓解13例、无缓解2例,治疗有效率97.9%;骨水泥外渗发生率10.07%;随访6~24个月,椎体高度无丢失,无疼痛加剧及迟发性神经损伤表现。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陈钢  章凯  吴增晖 《实用医学杂志》2007,23(18):2912-2913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在老年人骨质疏松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手术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采用PV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32例,平均年龄66 岁,其中单节段椎体骨折21例,双节段椎体骨折10例,3节段椎体骨折1例,进行临床和影像学评价.结果:本组患者均获得3~38个月的随访(平均20个月).31例患者术后局部疼痛得到改善,并于术后次日下床活动;术后X线检查示椎内骨水泥分布均匀,未有外漏.结论:PVP具有快速止痛和稳定椎体的作用,具有微创、并发症少等优点,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引起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安全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分析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后邻椎再发骨折情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6月—2016年6月收治的行PVP治疗的200例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根据术后是否出现邻椎再发骨折分为未骨折组和再骨折组。采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PVP后邻椎再发骨折的影响因素。结果随访2~3年,200例术后邻椎再发骨折56例(28.00%)。年龄60岁、椎体高度恢复程度高、Cobb角25°、骨密度2.5个标准差和骨水泥渗漏是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PVP后邻椎再发骨折的危险因素。结论骨质疏松性胸腰段脊柱骨折患者PVP后邻椎再发骨折率较高,术后邻椎再发骨折与患者年龄、骨密度、椎体高度恢复程度、Cobb角和骨水泥渗漏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目的 研究分析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行椎体强化术后再发骨折的风险.方法 选取2019年11月至2020年11月揭阳市人民医院诊治的10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行椎体强化术患者,根据术后随访1年患者是否再发骨折情况分为再骨折组32例及无再骨折组68例,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收集,同时进行再发骨折风险的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is...  相似文献   

13.
薄美兰 《当代护士》2015,(12):46-47
总结了椎体成形术治疗胸腰椎骨质疏松压缩性骨折的护理体会。术前护理包括心理护理、体位训练、皮肤准备;术后护理包括病情观察、卧床指导、疼痛护理、功能锻炼以及饮食指导。认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体压缩性骨折是一种安全、经济、有效的治疗方法,椎体成形率高,并发症少,联合有效、合理的术前、术后护理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  相似文献   

14.
张林  卢春燕  陈德才  王覃 《华西医学》2010,(6):1052-1054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后新发椎体骨折的发生率及危险因素。方法回顾分析2004年1月2009年1月行经PVP治疗的80例骨质疏松伴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随访7~54个月,了解患者的疗效和预后。结果术后80例中14例(17.5%)30个椎体新发椎体骨折,其中相邻椎体占46.7%(14/30)。有无新发椎体骨折两组间及相邻和非相邻椎体骨折两组间,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比较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05),而年龄、性别、骨折椎体个数、PVP手术椎体个数、骨水泥注射剂量、身高下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低体重指数(BMI≤18.5kg/m^2)是PVP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术后患者均给予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58.8%(47/80)的患者能坚持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1年以上。采用Kaplan-Meier法计算术后第1年新发椎体压缩骨折的发生率为8.6%。低新发椎体骨折发生率与患者术后坚持抗骨质疏松治疗相关。结论低体重指数是PVP术后新发椎体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与PVP手术本身无关。术后坚持抗骨质疏松药物治疗能够降低新发椎体骨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13):2376-2378
目的探讨应用经皮椎体成形术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治疗后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影响。方法纳入本院2009年1月~2014年11月确诊为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60例,随机分为经皮椎体成形术组和保守治疗组,对两组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发生率及患者术前术后6个月的触觉、运动、Cobb’s角及伤椎高度进行评估,比较两组病例的临床疗效。结果经过治疗6个月后经皮椎体成形术组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发生率与保守治疗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皮椎体成形术组患者触觉、运动评分、Cobb’s角及伤椎高度等各项指标均优于保守治疗组,两组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对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术后康复效果要优于保守治疗,并不会增加相邻椎体继发骨折的发生率,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脊椎稳定情况和减轻患者疼痛,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益肾补骨汤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18年6月于我院治疗的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40例。比较两组患者胸腰椎功能恢复优良率、手术前后疼痛程度、骨密度、Cobb角、术后椎体再骨折发生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胸腰椎功能恢复优良率、骨密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再骨折发生率、Cobb角、术后V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益肾补骨汤联合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可缓解患者疼痛,改善病椎功能,对增加患者骨密度及预防骨折再发存在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治疗胸腰椎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1例胸腰椎压缩性骨折58个椎体,采用椎体成形术治疗后,观察术后疼痛缓解情况。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疼痛情况进进行术前、术后比较。结果术前24h平均VAS为8.5,术后24h平均VAS为2.2,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05),随访6~20个月.无一例发生椎体高度丢失或腰背痛加重、复发现象。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治疗胸腰椎压缩压缩骨折的安全、有效方法,其缓解疼痛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分析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宜宾市第二人民医院2011年1~12月收治的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30例,根据治疗采取的术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15例。观察组采取椎体成形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椎体高度变化、骨水泥渗漏率。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术后腰背疼痛的症状基本消失,术后的24 h 能够离床活动,经6~12个月的随访,无腰背疼痛的症状复发。两组术后视觉模拟评分和椎体高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组间视觉模拟评分、椎体高度变化、骨水泥渗漏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椎体成形术和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均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复位床联合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PV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收治的75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纳入本研究,按入院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复位床联合PVP组(复位床组)、单纯PVP组和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组(PKP组),比较3组患者术前和术后局部Cobb角、vas评分、伤椎椎体前后缘高度、伤椎椎体前缘压缩率、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骨水泥渗漏、术后随访期间邻椎椎体新发骨折情况、手术当天骨水泥注入量、住院费用、住院时间、术后6个月骨密度以及其他并发症情况。结果 复位床组和PKP组与单纯PVP组比较,术后Cobb角更小,术后伤椎椎体前缘高度更高,术后伤椎椎体前缘压缩率更低,骨水泥注入量更多;复位床组和PKP组比较,住院费用更低;术后同一时间,3组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骨水泥渗漏、术后随访期间邻椎椎体新发骨折、术后骨密度、住院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复位床联合PVP治疗骨...  相似文献   

20.
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引起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和一些椎体肿瘤的疗效.方法:对48例共67个椎体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其中椎体血管瘤2例2个椎体,老年性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40例59个椎体,椎体转移瘤伴压缩性骨折6例6个椎体.在X线透视下,将不透X线骨水泥调成液状,通过一定压力的注射器轻柔、缓慢、匀速注入病变椎体.结果: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后近期止痛效果良好.经平均1年的随访,未见椎体进一步压缩.中远期疗效与病变性质相关.本组无一例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适用于骨质疏松引起的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和一些椎体肿瘤的止痛治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