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探析中医特色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宿迁市中医院心血管科收治的58例行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纳入研究,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为对照组、治疗组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治疗组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症状积分、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治疗组护理后的胸痛、心悸、气短、乏力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组护理后的GQOLI-74评分高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05)。治疗组的护理总满意率高于对照组(P <0.05)。结论 将中医特色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PCI术后的护理中可发挥积极的作用,可以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广泛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舒适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感染控制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0年12月—2011年8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感染控制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住院时间、感染发生率、护理质量评分、护理质量满意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舒适护理有利于降低心肌梗死患者的感染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80例2019年1月至12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根据入院时间分为研究组(n=40)和对照组(n=40),分别给予优质护理与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心功能及复发率.结果:干预后,研究组心功能分级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心率失常复发率1...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6月—2015年8月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6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比较两组心功能分级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护理后心功能分级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心功能分级集中在Ⅰ级、Ⅱ级,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96.7%vs 83.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实施循证护理有助于改善心功能,提高护理满意度,应用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5.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护士应密切监测患者心律的变化,及时发现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缓(简称窦缓)、心动过速、窦房阻滞和房室传导阻滞等,并立即通知医生积极配合治疗。本文就我科收治的1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生窦缓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作一探讨,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应用预见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我院治疗的6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法将6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预见性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后,实验组SAS及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护理前,两组患者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及心理功能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躯体功能、社会功能及心理功能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预见性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可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可在临床中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工作极为重要,研究利用循证护理方式产生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7-2019.7入院接受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共计随机选择66例,采用单双号分组的方式将其平均分为参照组以及实验组,对前者施以常规护理方式,对后者施以循证护理方式,对比研究结果.结果:实验组并...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究优质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的预后效果及满意度分析。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3年4月上饶市广信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分泌老年科收治的11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评估比较两组患者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等预后效果指标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的预后效果及护理满意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可以显著提升预后效果及护理满意度,提高医院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在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及对满意度的影响。方法将ICU中6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2017年1月到2019年5月间)用计算机实施随机分组,分为基础组(n=30,基础护理)、综合组(n=30,综合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综合组护理后SAS和SDS评分、并发症总发生率与基础组组间对比更低,综合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与基础组组间对比更高(P<0.05)。结论在ICU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中应用综合护理可减轻负面情绪,减少并发症,提升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早期康复护理对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病人的临床疗效和改善病人护理满意度的影响价值.方法:病例是老年糖尿病合并心肌梗死,样本量78例,时间2019年1月~2020年1月.78例病人根据信封法平均分为普通组和早期康复护理组2组,普通组(39例)病人接受常规护理,早期康复护理组(39例)病人接受早期康复护理.分析2...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将内科8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2017年1月到2019年5月间)根据实际护理方案分为:常规组(n=40,常规护理)、优质组(n=40,优质护理),分析护理效果。结果优质组并发症总发生率、卧床时间、住院时间与常规组组间对比更低,优质组护理1周后心输出量、左室射血分数与常规组组间对比更高(P<0.05)。优质组死亡率与常规组组间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中应用优质护理可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2.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急救与护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并探讨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措施,掌握急救护理及观察要点,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选择并分析因各种器质性心脏病引起的35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抢救资料。监测患者生命体征、掌握用药方法、危险指征及救护、建立静脉通路、心理护理,在抢救期间给予电击除颤或胸外按压。结果 35例恶性心律失常患者经过积极的抢救与护理,20例在24h获得控制,其余15例经过电击除颤及运用药后复苏成功,全部在48h得到控制。结论熟练掌握恶性心律失常的护理及观察要点,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熟悉心电图特点,掌握急救仪器的使用方法及抢救程序,提供有效护理是救治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14.
一氧化氮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氧化氮(NO)是一种具有双重作用的信息分子,对心血管系统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本文主要对NO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发生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作一简要的综述。  相似文献   

15.
目的 分析在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应用中医特色护理对于术后镇痛和血压稳定的影响。方法 我院在2021年1月至2022年6月随机选取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共计84例进行治疗,依照随机数字抽签的方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其中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则采取中医特色护理模式,比较在不同护理模式下两组患者术后镇痛以及血压稳定情况。结果 观察组术后镇痛效果更佳,且血压各项指标水平均处于正常区间内,心理状态更加良好,两组之间的比较差异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在子宫肌瘤合并高血压患者术后临床护理中,通过中医护理方法进行干预,具有降低术后疼痛感、稳定血压的效果,更利于改善患者心理状态。  相似文献   

16.
ACEI对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和心率变异性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ACEI)对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和心率变异性的作用。  方法 对 2 5例心肌梗死患者在心肌梗死后 1周开始服用ACEI ,而对照组 2 4例不给予ACEI ,一年后采用 2 4h动态心电图进行室上性、室性异搏和心率变异性的观察。  结果  ACEI组心肌梗死后患者室上性异搏次数和室性异搏次数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 5 ,P <0 0 1) ;ACEI组心肌梗死后患者所有窦性心率R R (NN)间期的标准差(SDNN)、全程记录中每 5minNN间期平均值的标准差 (SDANN )和全程记录中相邻NN间期差值 >5 0ms的个数(PNN5 0 )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结论 ACEI可以降低心肌梗死后患者室上性和室性异搏的发生率 ,同时可以增加其心率变异性。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对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应用循证护理的护理效果.方法:以90例急性心肌梗死并发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病例纳入时间2019年8月-2020年8月,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循证护理,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经护理观察组总有效率达到了88.89%,相比对照组的71....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舒适护理对肺心病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17日—2017年3月17日期间四川大学华西医院90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实施舒适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观察组肺心病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8%,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肺心病患者住院时间(15.65±1.12)d;住院费用(7896.35±12.44)元,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肺心病患者采用舒适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且还能减少住院费用,值得研究。  相似文献   

19.
心律失常是急性心肌梗死(AMI)的常见并发症之一,更是威胁老年人生命的一种严重并发症,病死率较高,是导致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对102例老年人AMI心律失常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对象为1995年1月~2001年1月在我院确诊为AMI者102例,男80例、平均年龄68岁,女性22例、平均年龄70岁。均符合1979年WTO诊断标准,均未对心律失常作预防性治疗。 采用日本产Kenza-cardic 12道电脑  相似文献   

20.
急性心梗是临床的严重疾病,其三大并发症(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与心源性休克)中,心律失常发生率最高,是引起死亡的重要原因。因此对心律失常的监护,并及时分析治疗是急性心梗抢救成功的关键。现总结治疗60例心梗病人的结果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一、临床资料:急性心梗病人60例,均符合WHO 1979年冠心病诊断标准。年龄34~83岁,男46例,女16例。入院距发病时间为半小时至36小时不等。 二、梗死部位:前间壁12例,广泛前壁12例,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