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保总额预付制对医院的费用控制、医疗服务行为产生重要影响。分析江门市医保总额预付制对某大型三甲医院运行情况的影响,介绍了该院采取多部门联动医保管理、抓好用药耗材管理、实施临床路径管理、开展日间手术和借助医联体提高转诊效率等做法,为改进医院医保管理提供思路与借鉴。  相似文献   

2.
我国医改已进入深水区,医保基金付费模式的改革更是涉及诸多政策规定。虽然医保基金总额预付制已被广泛采用,但要确保其运转可靠和支付高效,仍需要在各方权益中找到平衡点,把管控的重点转移到诊疗总费用上,并寻求与相关医改政策的衔接配套,才能有利于形成多元组合、配套的总额预付制支付模式,进而助力医改政策的不断完善。  相似文献   

3.
医院主动参与上海市医保管理改革,通过采取六项措施,促进诊疗行为规范,提升医保管理水平,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增长,缓解民众“看病难、看病贵”.  相似文献   

4.
在国家全面推广医疗保险总额预付制的进程中,为了有效利用医保基金、保障医保基金安全、缓解三级医院医保费用控制压力,分级医疗的作用日渐明显。真正实现分级医疗能有效地控制医疗费用的不合理上涨,保障医保基金的安全。  相似文献   

5.
《现代医院管理》2016,(3):40-42
科学合理的医疗保险支付方式是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支出、保证医疗保险基金有效利用的必要手段。在支付方式改革和医疗费用过快增长的大背景下,总额预付制以其强有力的控费能力受到推崇,笔者结合前期调研成果对实行总额预付提出结合实际确定不同时期总额预付试点对象和执行范围、分阶段制定预算总额、超支部分弹性补偿,加强考核监管等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医保总额预付制的研究,阐述医保总额预付对控制医疗收入的过快增长、缓解看病难、看病贵等问题有积极作用,同时对医疗机构来说既是机遇更是挑战,这要求医院要抢抓机遇,苦练内功,通过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能力,加强成本核算,完善内部运营管理,达到医、保、患三方共赢。  相似文献   

7.
《现代医院管理》2016,(4):78-80
目的分析医院医保费用增长的情况,为医院医保费用管理提供数据。方法从新疆某三甲医院系统收集2013—2015年医保患者住院信息数据,内容包括姓名、科室、住院天数、住院总费用、统筹费用、个人支付费用等,分析近3年某三甲医院医保费用的年均增长率,采用对不同年份的单因素方差分析,描述各年份住院均次费用及大额患者现况。结果 2015年较2013年,该三甲医院的住院人数、总费用、医保统筹费用、人均费用均呈增长趋势,增长率分别为10.50%、18.60%、3.42%、7.34%,通过单因素分析认为不同年份之间的住院总费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46,P=0.01),该院对不同医保均次费用控制效果不同,区级均次费用控制效果较明显,年均增长率0.93%,同时大额费用比例较高(占23.42%)。结论提出医保费用增长的原因,通过分析为医院医保费用管理提供数据支持,提出医院合理控制医疗费用的建议。  相似文献   

8.
《现代医院管理》2016,(2):75-78
全民医保下的总额预付制,造成医院亏损严重,为了实现收支平衡,荆州市中心医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控制医保费用不合理增长,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平均费用、平均药费、平均耗材费的全面下降,控费管理初见成效,但同时控费带来的问题也值得深思。要实现医保基金的良性运行,不能单靠医院一方的努力,必须多部门齐抓共管,要从政策、管理、结算办法上不断完善,才能达到"医、患、保"三方满意。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医保总额预付制对医疗各项支出的影响。方法利用上海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2008—2010年所有单一病种住院患者的数据,应用多元回归研究医保预付制与患者的相关支出水平的关系。结果医保总额预付制减少了大型检查、普通检查和化验的数量;降低了普通检查费用、自费药品费、手术材料费、检查费、中草药费等;提高了医保药品费、住院费、诊疗费、治疗费、护理费等;总体而言,医保总额预付后,总费用却上升了6.6%。相对于自费患者,预付内患者的总费用低了4.6%。结论医保总额预付制能在一定程度上控制医疗支出,但不能统一地降低患者医保各项支出,该制度和其他配套管理措施亟需完善。  相似文献   

10.
2009年上海市医保局在三级医院开始试行"医保总额预付制"。本文从卫生经济学角度,分析施行总额预付制后医院对卫生服务提供进行的调整,分析军队医疗机构实行总额预付制面临的挑战,提出医院应及时转变观念,从提高医疗质量,加强成本核算,实现医保管理信息化、精细化等方面着手,科学合理控费,主动适应和推进医疗改革的进程。  相似文献   

11.
总额预付的实施要求医院有先进的医保信息系统支持.我院医保信息管理平台的研发及应用,优化管理流程,提高管理水平,节约管理成本,建立数据支持系统,为医院医保工作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2.
定点医疗机构在总额预付制度下的医保费用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总额预付制影响了定点医疗机构资金链的稳定性,使医院面临着财务压力。为了缓解压力,医院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本文从医院角度出发,探讨了医院对医保费用控制的方法,以期实现医院在保证医疗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医保成本,达到社会和经济属性相平衡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对每个医疗机构实行医保总额预付制,在管理上也许更为简单,但是也容易使得预付的总额与实际需要之间发生很大背离。近日,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颁布了《关于进一步推进医疗保险付费方式改革的意见》,希望推动医  相似文献   

14.
在总额预付制下实行医保考评体系,在保证医疗安全的前提下,通过加大医保政策宣传、加强信息化建设、规范医疗行为等方式,合理控制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但需要尽快建立谈判协商机制,科学确定总额指标,建立多种付费方式并存的医保考评体系的长效机制。  相似文献   

15.
医疗机构实行医保总额预付的经济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卫生经济学角度,分析了施行总额预付对医院提供卫生服务的影响及挑战.对此,医院应及时转变观念,从提高医疗质量、加强成本核算、实现医保管理信息化及精细化等方面着手,科学合理控费,主动适应和推进医疗改革.  相似文献   

16.
探讨如何在总额预付制下创新医院医保的管理,并对外争取政策,实施有效的医疗费用管理。在深入理解医保政策的基础上,通过对内更新理念、修正制度、创新方法,控制费用过快增长,降低参保者个人负担,保障定点医院预算基金大盘的安全,实现医、保、患和谐。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医保门诊特病费用特征,探讨门诊特病管理改进策略。方法:收集重庆某大型三甲综合医院2017—2018年医保患者门诊特病费用,运用数据透视表功能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职工医保门诊特病消耗较多费用资源,且慢性病消耗大部分特病门诊医疗资源;基金消耗过于集中部分病种,横向公平性受损,现行的医保支付方式不利于费用控制。结论:严格特病准入、退出机制;引导慢性病患者基层就诊;探索按病种限额支付方式,通过延伸医保智能审核,前置审核规则,让事后监管变事前、事中服务的方式,规范医疗服务行为,促进医保基金安全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对2006~2010年天津市7家三级甲等医院医疗保险支付情况和经济运行情况的调研和系统分析,了解天津市大型公立医院医疗保险支付方式的现状,为有关部门制定相关卫生政策提供参考。方法:从医院的医保运行情况和经济运行情况两个方面分析5年来天津市大型公立医院总额预付制度运行的相关情况。结果:天津市近年来医保覆盖率不断攀升,医院医保就诊人次逐年大幅增加,然而每年总额预付额度上涨幅度不明显,总额预付额度核算方式欠科学,医保基金拒付情况严重。结论:在更好满足我市医保患者就诊质量的同时,需进一步完善总额预付核算方式,加强医保管理部门和公立医院之间的协同合作与真诚沟通,有效降低医保患者个人支付比例,减少医院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19.
总额预付制在我国医疗保险领域普遍推行是一个不可避免的大趋势,其实推行带给医院的影响和变化是巨大的,医院要改革管理,积极应对,以实现医、保、患共赢。  相似文献   

20.
医保费用的支付方式是控制医疗费用增长、提高医疗服务的重要手段.文章从总额预付制对医院医保管理的角度出发,探索总额预付制在实际工作中的综合运用,切实减轻患者负担,保证医疗服务质量,减少医患矛盾纠纷,调动医院积极性,加强医院内部管理,切实控制医疗费用的增长,提高基金使用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