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实验用青年(2-3个月),中年(15-18个月)和老年(26-30个月)三组Sprague-Dawley大鼠,采用NADPH-D酶组织化学技术及计算机图像分析,研究了一氧化氮合成酶(NOS)阳性神经元在大鼠下丘脑的分布及其衰老性变化,结果发现,NOS阳性神经元分布于室旁核,视上核,下丘脑外侧区,穹窿周核及乳头体核;在正中隆起我侧带发现一些小阳性神经元,第三脑室室管膜上皮层内也含有阳性神经元,我们是  相似文献   

2.
本文采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结合计算机图象处理系统,对电针后大鼠脑内前脑啡肽原(PPE)mRNA的表达进行半定量的观察。PPEmRNA探针以半抗原的地高辛标记。电针10小时之后,PPEmRNA阳性信号的强度和神经元内合PPEmRNA的面积在许多与痛和镇痛有关的核团明显增加,如尾核,伏核,视前区,中脑的脚间核,导水管周围灰质,黑质,红核等。表明电针促进了PPEmRNA在大鼠脑内的表达。这可能是针刺具有累积和长期效应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3.
成年SD大鼠分成对照,尾部电流所致伤害性刺激,面部颧Liao穴电针三组,分别观察弓状核,中脑中央灰质和延髓头端腹内侧区原位杂交后在神经元中前脑啡肽原(PPE)mRNA的表达与Fos免疫阳性神经元的分布,痛刺激后上述各部位的PPEmRNA在神经元内均有不同程度表达,但当颧Liao穴电针时表达更明显,细胞数也较多。尤其在延髓头端腹内侧区更显著,而在对照动物仅有面神经核等与运动有关核闭出现表面,在PPE  相似文献   

4.
为研究催产素(OT)与应激过程的关系,本实验采用免疫细胞化学(PAP)法,微机图像分析仪相对定量测定,观察了烫伤后即刻、1、2、3、4小时大鼠下丘脑视上核OT阳性细胞的变化。备鼠取OT阳性细胞面积最大的8张切片作为总面积。结果显示烫伤后2小时视上核OT阳性细胞的总面积比烫伤前增大了82%(P<0.05)。提示OT与受伤应激有关。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了Northern杂交和ELISA法,观察了神经肽AVP4-8对大鼠海马组织中神经生长因子(NGF)mRNA和蛋白水平的影响,结果显示:给大鼠皮下注射AVP4-812h后,海马组织中NGFmRNA的水平明显高于生理盐水对照组。而给大鼠皮下注射精氨酸加压素(AVP)和催产素(OT)对NGFmRNA的水平均无显著影响。另外,用AVP4-8孵育离体大鼠海马组织切片,能使NGF蛋白表达量升高,且在4.5h左右达到高峰。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在慢性不可预见性温和应激(chironic unpredictable mild stress,CUMS)下,大鼠下丘脑及杏仁核中促肾上腺皮质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releasing hormone,CRH)神经元的激活状态,揭示抑郁症的部分发病机制。方法应用慢性不可预见性的温和刺激建立大鼠抑郁模型。用免疫组化技术观察与应激密切相关的下丘脑室旁核和杏仁核中神经元CRH的表达。结果CUMS大鼠的下丘脑室旁核和杏仁核均有大量的CRH阳性细胞及神经纤维,而对照组CRH阳性神经元很少。结论在抑郁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不仅下丘脑室旁核的CRH神经元起着重要作用,杏仁核的CRH神经元也与应激反应及抑郁症发病机制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7.
LPS激发大鼠前脑神经元Fos和小胶质细胞OX42表达改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单次腹腔注射LPS后前脑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的可塑性变化和相互关系。方法 应用抗Fos、抗TH或抗OX42单一、以及抗Fos/抗TH/抗OX42三重免疫组化标记方法,观察大鼠单次腹腔注射LPS后,Fos阳性神经元、Fos/TH阳性神经元、OX42阳性小胶质细胞在脑内的表达分布及时程变化,以及Fos阳性神经元或Fos/TH阳性神经元与OX42阳性小胶质细胞之间的关系。结果:Fos阳性神经元分布在额、顶皮质,扣带回和梨状皮质,外侧隔核腹侧部,杏仁中央核,海马CA2区、CA3区、齿状回,下丘脑室旁核、视上核、下丘脑外侧区和第三脑室周围灰质等。Fos阳性神经元在注射后30min出现表达,注射后1~3h为表达高峰。反应阳性小胶质细胞首先于脑室周围灰质出现,注射后6h达到高峰,胞体变大,突起变粗,OX42呈阳性深染,密集分布于Fos阳性神经元的表达区域。下丘脑Fos/TH/OX42三重染色切片显示:由LPS激活的Fos/TH阳性神经元周围被OX42阳性细胞包绕并接触,表明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在对LPS刺激的反应中关系密切。结论 在外周免疫刺激下,下丘脑、扣带回、梨状皮质和海马内的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可能参与免疫调节。  相似文献   

8.
用放射标记的cDNA寡核苷酸探针,使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表达子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和转移生长因子β(TGF-β)mRNA的单个核细胞(MNC)。结果表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对照组大鼠Guo窝和腹股沟淋巴结(PILN)的MNC乙酰胆碱受体(AChR)诱导的IFN-γ,TGF-βmRNA表达细胞数明显增高,与给予PBSCFA注射组比较差异显著。鼻腔耐受组与E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大鼠在福尔马林致痛及针刺镇痛时孤啡肽受体mRNA在一些与镇痛有关核团的变化情况。方法:采用原位杂交组织化学技术。结果:电针后10h,导水管周围腹侧区、中缝背核及中缝大核内孤啡肽受体mRNA阳性神经元数增多;而在大鼠脚掌注射福尔马林后,上述核团内孤啡肽受体mRNA阳性神经元数却明显减少;电针并注射福尔马林,脑内孤啡肽受体mRNA水平介于单用电针和福尔马林之间。结论:电针能促进孤啡肽受体的合成而伤害性刺激抑制孤啡肽受体的合成。  相似文献   

10.
用放射标记的cDNA寡核苷酸探针,使用原位杂交技术检测表达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4(IL-4)和转移生长因子β(TGF-β)mRNA的单个核细胞(MNC)。结果表明,实验性自身免疫性重症肌无力(EAMG)对照组大鼠窝和腹股沟淋巴结(PILN)的MNC乙酰胆碱受体(AChR)诱导的IFN-γ、IL-4TGF-βmRNA表达细胞数明显增高,与给予PBSCFA注射组比较差异显著。鼻腔耐受组与EAMG对照组相比,某些淋巴器官中AChR诱导的IFN-γ、IL-4数降低,AChR诱导的TGF-β细胞明显上调。提示IFN-γ、IL-4和TGF-β与EAMG的发病有关,而TGF-β高调在鼻腔AChR耐受EAMG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Mg2+对脑缺血大鼠血浆及脑组织ET-1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研究Mg2+对脑缺血大鼠血浆及脑组织ET-1含量的影响,进一步探讨Mg2+保护缺血神经元的机制。方法用双侧颈总动脉结扎法建立大鼠脑缺血模型,用RIA法测定注射Mg2+前后脑缺血大鼠血浆及脑组织中ET-1含量。结果Mg2+可降低脑缺血时血浆及脑组织中ET-1的含量。结论Mg2+通过降低脑缺血时增高的ET-1,起到保护缺血神经元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癫痫状态大鼠海马GAD67mRNA,GABA—TmRNA表达水平的动态观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研究癫痫状态下大鼠海马区GAD67mRNA、GABA-TmRNA的表达水平,采用马桑内酯(coriarialactone,CL)侧脑室注射所致大鼠癫痫状态模型,动态观察CL致痫前后大鼠海马GAD67mRNA、GABA-T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同时观察了动物行为学改变及脑电图变化。实验结果显示,侧脑室注射CL后约15分钟,大鼠海马及皮质EEG出现阵发性棘慢波及高波幅慢波;CL注射后15~30分钟,实验鼠均出现明显的连续发作性四肢抽动、尖叫等症状,且持续6~8小时。CL侧脑室注射后30分钟、1小时、2小时、4小时或8小时各时限点组大鼠海马GAD67mRNA表达水平均低于正常对照组。CL注射后30分钟组大鼠海马GABA-TmRNA表达水平高于正常对照组,但30分钟后各时限组GABA-TmRNA表达水平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增加不明显。提示CL所致癫痫持续状态的后期,大鼠海马GAD67mRNA、GABA-TmRNA表达信号的减弱,可能与致痫因素及癫痫持续后期合并的缺血、缺氧性脑损害致使海马区GAD、GHBA-T免疫反应阳性细胞死亡有关。  相似文献   

13.
下丘脑弓状核(ARC)是脑内β-内啡肽(β-END)能神经元胞体集中的一个主要核团。新生期注射谷氨酸单钠(MSG)能选择性地损毁ARC中的神经元胞体而不累及路过纤维,是研究ARC中神经元生理功能的一个良好模型。本实验利用这个实验模型研究刺激ARC的镇痛效应。结果发现在这种MSG处理的大鼠,刺激ARC不再出现明显的镇痛效应(用电刺激鼠尾-嘶叫法测定)。这时脑室内注射β-END(5μg/10μl)能使刺激ARC的镇痛效应恢复;若脑室注射多巴胺(DA,5μg/10μl)不仅没有恢复作用,反而能削弱正常大鼠刺激ARC的镇痛效应。实验结果提示,经MSG处理的大鼠之所以不出现明显的镇痛效应,可能是由于ARC中丧失了β-END能神经元的结果,DA能神经元在其中不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4.
本文对照研究了脑出血患者血浆及脑脊液(CSF)内皮素-1(ET-1)含量改变及其临床意义。发现脑出血患者血浆与CSF、ET-1含量均增高;单纯脑血肿者以血浆含量增高为主;脑实质出血伴有脑室系统或蛛网膜下腔出血(SAH)者血浆及CSF含量均显著升高;小量出血与中大量出血比较血浆含量无显著性,而大量出血者CSF、ET-1含量增高。提示脑出血者血浆ET-1增高可能与机体应激有关,而CSF、ET-1升高可能与血脑屏障(BBB)被破坏及损害或刺激室周组织、下丘脑、脉络丛脑膜,引起分泌释放增加有关。CSF、ET-1增高者应警惕迟发性脑血管痉挛。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索急慢性给予新一代抗抑郁药万拉法新对大鼠下丘脑c-fos和c-jun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特性抗体的原位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在强迫游泳大鼠抑郁模型上,观察万拉法新急慢性给药对大鼠游泳不动时间和在脑核团c-fos和c-jun表达的影响;用图像分析技术对大鼠下丘脑室旁核和视上核内的fos和jun阳性细胞的相对切面面积比和平均目标灰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6.
5-HT灌流幼年大鼠皮质脑片,21.5%额叶后部IV层神经元出现慢超极化,膜电阻减小和EPSP抑制。此效应为5-HT1A激动剂8-OH-DPAT模拟,为5-HT,拮抗剂NAN-190阻抑,但EPSP抑制仍存在,超极化幅度随膜电位增大及胞外钾浓度增高而是减少,表明超极化由激活5-HT1A受体导致钾外流增加所致,另有11.8%神经元出现去极化伴膜电阻减小和EPSP抑制,5-HT2/5-HTIC拮抗剂K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大鼠红核-脊髓投射神经元Calbindin-D28K样免疫反应(CaBP-LI)表现形式及其分布特点。方法 采用霍乱毒素B亚单位结合胶体金(CB-Au)逆行标认神经元复合免疫细胞化学反应的非荧光双标方法。结果 红核-脊髓投射神经元表现为两种亚型:一种为CaBP-LI阴性神经元;另一种为CaBP-LI阳性神经元,两种神经元在红核具有特殊的分布方式,头侧水平CB-Au标认的红核-脊髓投射神经  相似文献   

18.
用PRV和SOM免疫荧光双标记研究了下丘脑SOM样神经元对大鼠孤束核中食管前运动神经元的支配,PRV注射于大鼠颈部食管后,在下丘脑室旁核及弓状体周围可见密集的PRV和SOM双标记细胞,在视交叉上核,视交叉后区,下丘脑室周核,下丘脑前区,外侧区及后区,乳头体外侧核,乳头体前侧腹侧部,下丘脑尾侧大细胞核以及连合前核等部位也可见到数量不等的双标记细胞,首次证明了下丘脑的SOM样神经元和孤束核的食管前运动  相似文献   

19.
电针后大鼠中枢多巴胺D1和D5受体mRNA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原位杂交,放射自显影结合计算机图像处理技术检测电针(EA)后10h及24h时大鼠中枢多巴胺(DA)D1和D5受体信使RNA(mRNA)的变化。结果显示,EA后10h脊髓D1和D5受体mRNA有明产高,24h时进一上不增高;而脑内D1和D5受体mRNA需至24h时才有显著增高,结果提示,在转录水平,EA可加强大鼠中枢D1和D5受体基因的表达,使这些受体合成增加。  相似文献   

20.
为了深入探讨远离大脑局部致伤后CNS总体应变效应,阐明其与神经─体液ET1启动、调控的作用与关系,本研究用放免法和斑点杂交监测了犬双后肢低、高速投射物致伤后血浆、CSF、海马、下丘脑和颞叶灰、白质ET1含量动态变化。结果:高、低速组伤后血浆、CSF、各脑区ET1含量和ET1─mRNA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伤前和对照组。血浆、CSF、各脑区ET值相互间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提示:远离大脑局部致伤后神经─体液ET1含量变化有其自身规律和内在联系,在CNS应变效应的发生、发展病理生理过程中可能起持续而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