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评价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血清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肌钙蛋白I(cTnI)的影响。方法:选择2002年7月至2004年4月在我院行PCI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组(n=60),同时选择一组同期进行冠脉造影(CAA)的患者作为对照组(n=42)。分别于术前当天及术后24h采集静脉血测定血浆CRP、TNFα和cTnI浓度。结果:研究组术前及术后血浆CRP、TNFα和cTnI浓度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P<0.01);研究组PCI后血浆CRP、TNFα和cTnI浓度显著高于术前水平(P<0.01);而对照组术前与术后血浆CRP、TNFα和cTnI浓度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PCI增加血液CRP、TNFα和cTnI水平。监测血中CRP、TNF!和cTnI有助于冠心病PCI患者术后病情的估计及预后的判断。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脑钠肽(BNP)和c反应蛋白(CRP)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前后的变化,探讨PCI对ACS患者血浆BNP和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ACS患者80例,其中不稳定型心绞痛29例,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51例,分为介入组40例和药物组40例。测定治疗前后血浆BNP、CRP浓度。另设对照组40例,测定空腹血浆BNP、CRP水平。结果:介入组和药物组血浆BNP和CRP均高于对照组(P〈0.001);介入组、药物组治疗前BNP、CRP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药物组治疗后1周血浆BNP和CRP水平均低于治疗前(P〈0.01);介入组术后24h血浆BNP水平较术前明显升高。术后1周明显低于药物组(P〈0.01)。结论:ACS患者血浆BNP、CRP水平升高,可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PCI术后24h血浆BNP水平升高。可作为心肌缺血的监测指标。ACS患者治疗后血浆BNP和CRP水平明显下降,介入治疗后下降更明显,可作为疗效观察的重要参数.对病情的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瑞舒伐他汀在不稳定型心绞痛(UAP)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对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94例经PCI治疗的UAP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n=47)与对照组(n=47),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对比2组患者心肌损伤情况。结果2组患者术前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心肌肌钙蛋白I(cTnI)、人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h-FABP)以及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氧化亚氮(N0)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个月时,观察组上述5项指标均无显著改变(P〉0.05);对照组CK-MB、cTnI、h-FABP及hs-cRP均显著高于术前(P〈0.01),术后NO显著低于术前(P〈0.01)。结论瑞舒伐他汀对UAP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具有有效的保护作用,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升高在冠心病(CHD)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用ELISA法测定经冠状动脉造影确诊并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68例,包括急性冠脉综合征(ACS)45例和稳定型心绞痛(SAP)23例,以及冠脉造影排除冠心病的患者30例的血清CRP浓度。结果ACS组CRP浓度显著高于SAP组及对照组(P〈0.01),SAP组与对照组之间CRP浓度无显著性差异。冠心病患者PCI术后血清CRP浓度明显高于术前,而仅接受造影未接受PCI的对照组患者,造影前后CRP浓度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急性冠脉综合征与炎症反应显著相关。CRP可作为临床ACS患者的监测指标。CRP升高提示冠心病患者病情不稳定,应给予相应的治疗,且在PCI术后应加强对炎症反应的干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丹参饮对冠脉介入术患者cTnI、CRP的影响。方法:择期行PCI手术的冠心痛患者8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2例,常规服用阿司匹灵片100mg/d,阿托伐他汀钙片每晚一次,40mg/次,术前口服氯吡格雷300mg,术后口服氯吡格雷75mg/d,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12h1次,4100/次。治疗组在上述治疗的基础上于术前5d开始服用丹参饮加味:检测手术前5min、术后24h血清cTnI、CRP水平。结果:对照组术后血清cTnI、CRP水平均有所升高[分别为(0.32&#177;0.08)ng/ml,(23.56&#177;3.99)mg/L,与术前[分别为(0.22&#177;0.07)ng/ml,(15.17&#177;4.16)mg/L]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患者手术前后血清cTnI、CRP水平[分别为(0.23&#177;0.09)ng/ml,(14.96&#177;4.25)mg/L,(0.22&#177;0.07)ng/ml,(15.17&#177;4.16)mg/L]无明显变化,术后血清cTnI、CRP水平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丹参饮干预下PCI手术的冠心病患者,心肌损伤减少.  相似文献   

6.
陈福生  曾维理 《医学临床研究》2009,26(12):2229-2232
【目的】4g讨阿托伐他汀对冠脉介入治疗(PCI)术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单核细胞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型受体γ(PPARγ)的影响。【方法】接受PCI的98例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阿托伐他汀钙片40mg(49例)和10mg(49例)每晚口服。于术前及术后24h,10d测定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单核细胞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型受体γ(PPARγ)水平。酶联免疫吸附法:(ELSA)检测:hs-CRP与PPARγ。【结果】①两组hs-CRP水平术后24h升高(均P〈0.01),术后10d低于术后24h(均P〈0.01),治疗组下降更显著,恢复到术前水平。②两组PPARγ水平术后24h升高(均P〈0.01),术后10d进一步升高(均P〈0.01),治疗组明高于对照组(P〈0.01)。③两组hs-CRP/PPAR7比值术后24h升高(均P〈0.01),术后10d下降(均P〈0.01),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显著(P〈0.01)。【结论】ACS患者PCI使用大剂量阿托伐他汀能促进hsCRP、hs—CRP/PPARγ下降和PPARγ水平升高。  相似文献   

7.
廖予婕 《检验医学》2010,25(2):92-95
目的探讨心肌肌钙蛋白I(cTnI)、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B型钠尿肽(BNP)联合检测对心力衰竭(HF)诊断和预后判断的价值。方法测定128例明确诊断为HF的不同病因、不同心功能分级的患者人院时、治疗开始后48h及出院时血清cTnI、hs—CRP和血浆BNP水平,进行治疗前后对比观察,并与50名健康对照组比较,随访观察患者心脏事件的再发生。结果血清cTnI、hs—CRP和血浆BNP水平在HF患者不同心功能分级组和对照组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且心功能越差,其浓度越高(P均〈0.01);三者在HF患者不同时期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三者联合检测在HF患者早期敏感性为94.5%,明显优于单项检测(P均〈0.01);随访患者发生心脏事件组血清cTnI、hs—CRP和血浆BNP出院时浓度明显高于未发生心脏事件组(P均〈0.01)。结论血清cTnI、hs—CRP和血浆BNP在HF患者中明显升高,三者联合检测对HF临床诊断和预后判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曲美他嗪对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OPCAB)患者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以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和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将本院103择期行0PCAB的冠心病患者随机分为曲美他嗪组(52例)和对照组(51例)。分别于术前、术后6h、术后12h和术后24h抽取静脉血,测定血清CK—MB、cTnI及hs—CRP。【结果】两组患者临床特征及桥血管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前CK—MB、cTnI及hs—CRP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曲美他嗪组cK—MB、cTnI在术后6h、12h、24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曲美他嗪组hs—CRP在术后12h和24h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或P〈0.05)。【结论】曲美他嗪可明显降低OPCAB患者CK—MB、cTnI和hs—CRP的释放。  相似文献   

9.
支健 《天津护理》2013,(6):488-489
目的:探讨术前护理干预对冠心病患者行冠脉介入术并发症的影响,以积提高护理质量,为消除或减少冠脉介入术后并发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218例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试验组110例,对照组108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试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术前增加心理干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观察两组冠脉介入术后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试验组PCI术后并发症比对照组减少,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前两组焦虑得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试验组的焦虑分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干预后试验组较干预前焦虑分数显著降低(P〈0.01),而对照组在干预后焦虑分数下降不明显(P〉0.05)。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心理干预、认知干预、行为干预,可以减少焦虑情绪的发生,减少患者PCI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为PCI围手术期临床护理提供理论依据,有利于提高PCI术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在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作用。方法随机将86例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分为治疗组(n:43)和对照组(n=43)。所有患者均给予抗高血压、抗心衰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阿托伐他汀10mg/d治疗10周。治疗前后分别测量血脂水平、血浆肿瘤坏死因子一α(TNF—α)和C.反应蛋白(CRP)、左室射血分数(LVEF)、血管内皮功能。结果治疗10周后,治疗组前后血清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浆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C一反应蛋白(CRP)、血流介导肱动脉舒张功能(FMD)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对照组前后比较无改变。两组患者治疗前后LVEF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治疗组较对照组改善更显著(P〈0.05)。结论短期应用阿托伐他汀可以显著改善高血压性心脏病心力衰竭患者的心功能和血管内皮能,证明他汀类药物对高心病心力衰竭患者有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11.
阻塞性黄疸对肾功能损害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研究阻塞性黄疸患者在手术前后血液中内毒素、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心钠素等物质浓度改变的情况及其对患者肾功能的影响程度。方法:观察阻塞性黄疸患者手术前3、1d,手术后1、3、7d5个时段内毒素、TNF-α、心钠素浓度的变化情况。并与非阻塞性黄疸的胆石症患者相比较。结果:观察组中术后1d血浆内毒素浓度较术前明显降低(P〈0.05),并呈进行性下降。但术后7d仍较对照组的浓度高(P〈0.05)。手术前观察组血浆心钠素含量高于对照组(P〈0.01),在手术后呈进行性下降,于第7天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血清TNF-α浓度在术前3、1d,术后1、3d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7d差异无显著性。结论:阻塞性黄疽患者发病过程中内毒素血症、TNF-α浓度升高是肾功能损害的重要原因,手术解除胆道梗阻能阻断病情进展.是治疗的根本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短期普伐他汀治疗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血浆肿瘤坏死因子(TNF-α)、高敏C反应蛋白(hs—CRP)和白介素-6(IL-6)的影响,并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观察普伐他汀对单核细胞分泌IL-6的影响,探讨普伐他汀在慢性心力衰竭中的作用。方法32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被随机分为A、B两组。A组接受常规治疗(对照组,n=14),B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普伐他汀20mg/d治疗2周(普伐他汀治疗组,n=18)。在治疗前后分别检测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和射血分数(LVEF)、血浆TNF-α、hs—CRP和IL-6的浓度,同时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检测培养上清液IL-6的浓度。心功能测定是应用彩色超声诊断仪进行左室功能的测定,LVEF应用Simpson法在四腔心切面测定。血浆TNF—α、IL-6和上清液IL石的浓度,均采用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测定。结果经治疗2周后,对照组的血脂水平无显著性变化。与治疗前相比,普伐他汀治疗组中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TC和LDL明显下降,差异有显著性(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普伐他汀组LVEF均未达到显著性差异。经治疗2周后,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普伐他汀治疗组血浆hs-CRP水平、TNF—α浓度、IL-6浓度均显著降低(P〈0.01)。与对照组相比,普伐他汀组血浆hs-CRP水平、TNF-α浓度以及IL-6浓度下降更为明显(P〈0.05)。与治疗前比较,对照组和普伐他汀治疗组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的IL-6浓度均显著下降(P〈0.01)。与对照组相比,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的IL-6浓度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普伐他汀短期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能够降低血浆hs—CRP、TNF—α、IL-6,并可抑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分泌IL-6,但不影响患者的心功能。提示普伐他汀在慢性心力衰竭中具有抗炎作用,可能与抑制单核细胞的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经皮冠脉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动态变化规律。方法选择60例确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于发病6h内行急诊经皮冠脉介入治疗为介入组,用免疫比浊法分别测定所有患者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前、即刻、术后6、12、24、72h及7d hs-CRP水平,同时30例健康体检者为正常对照,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PCI组介入治疗后AMI患者血浆hs-CRP水平随时间逐渐升高,在术后72h上升至高峰值,并于7d后恢复至术后12h水平,术后6、12、24、72h及7dhs—CRP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5),术后72h高峰值与其他时间点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经皮冠脉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短期hs—CRP水平随时间呈动态变化,可作为PCI治疗AMI疗效观察指标之一。  相似文献   

14.
目的通过检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治疗前后血清高敏C-反应蛋白(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白介素-6(IL-6)水平变化,探讨检测患者血清ks—CRP、TNF—α及IL-6的临床价值,并探讨其相关性。方法采用乳胶增强免疫(超敏)比浊法及ELISA法检测91例无任何并发症且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治疗前后)和50例健康对照组血清hs—CRP、TNF-α及IL-6水平,同时并检测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m)。结果①T2DM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hs—CRP、TNF—α、IL-6及FPG、2hPG水平与健康对照组相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较,均具有显著性差异(P〈0.01)。②T2DM患者外周血hs—CRP水平与FPG、2hPG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r=0.426、P〈0.05,r=0.391、P〈0.05);TNF-α水平与FPG、2hPG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r=0.342、P〈0.05,r=0.361、P〈0.05);IL-6水平与FIE、2hPG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r=0.397、P〈0.05,r=0.405、P〈0.05)。外周血hs—CRP水平与TNF—α及IL-6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r=0.694、P〈0.05,r=0.703、P〈0.05);IL-6水平与TNF—α水平呈显著性正相关(r=0.848,P〈0.05)。结论他DM患者体内存在CRP、TNF—α及IL-6的异常表达,且具有显著相关性。吡格列酮能降低T2DM患者血清CRP、TNF—α及IL-6水平,具有抗炎症、降低血糖及改善IR功能。检测血清hs—CRP、TNF—α及IL-6水平,可作为T2DM病情判定以及治疗效果观察的指标。  相似文献   

15.
目的:评价冠脉介入治疗术(PCI)在恢复正常冠脉血流的同时,分析可能造成心肌缺血及微小损伤的原因及结果。方法:46例接受PCI治疗的患者在术前、术后不同时间抽取肘静脉血栓测CK-MB、cTnT、CRP,同时对手术中球囊加压时间、次数、平均压力等因素进行分析。结果:术后cTnT升高占63.04%(29/46)、CRP升高占50.00%(23/46),与术前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高峰出现在24小时,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CK-MB术前术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TnT和CRP升高与球囊扩张时间、次数及平均压力密切相关(P<0.05)。结论:尽管PCI可能造成患者心肌缺血及微小损伤,但这一过程是短暂和可逆的,PCI对药物疗效不佳的患者仍然是最有效和完全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C反应蛋白(CRP)与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支架术中相关侧支受压的关系。方法术前测定冠状动脉分叉病变,需冠状动脉支架治疗的123例患者的血浆CRP浓度。根据术中相关侧支受压程度分为明显受压组(n=42)和不明显受压组(n=81)。比较两组间血浆CRP浓度及侧支受压的相关性。结果侧支明显受压组较不明显受压组CRP增高(P〈0.01),CRP浓度与侧支受压程度呈明显的正相关(r=0.507,P〈0.001)。结论血浆CRP与冠状动脉分叉病变支架术中相关侧支受压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血浆缺血修饰白蛋白、心肌肌钙蛋白Ⅰ及肌酸激酶同功酶的浓度变化厦其临床意义。方法:60例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的冠心痛患者(PCI组),分别测定其术前、术后30min、6h,12h,24h的血浆修饰白蛋白、肌钙蛋白Ⅰ及肌酸激酶同功酶水平。缺血修饰白蛋白由白蛋白-钴结合试验测定。并与30例仅作诊断性冠脉造影患者(冠造组)术前、术后30min、24h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PCI组,54例术后30min缺血修饰白蛋白比术前明显升高(P〈0.05),6h渐降到正常水平;21例患者肌钙蛋白Ⅰ在术后6h、12h和24h明显升高(P〈0.05);而肌酸激酶同功酶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P〉0.05)。缺血修饰白蛋白升高与术中球囊扩张压(r=0.482。P〈0.01)、持续时间(r=0.353,P〈0.05)和扩张次数(r=0.406,P〈O.05)明显相关。在冠造组,缺血修饰白蛋白、肌钙蛋白Ⅰ和肌酸激酶同功酶术前、术后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可使心肌发生缺血缺氧损伤。缺血修饰白蛋白在术后迅速升高,并早于肌钙蛋白Ⅰ的出现。缺血修饰白蛋白不仅是一个心肌缺血早期的诊断生化指标,而且是心肌损伤严重程度的一个指标。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血浆心肌营养素-1(CT-1)水平的变化及其对预后预测的价值。【方法】检测86例AMI患者入院时血浆CT-1及心肌肌钙蛋白I(cTnI)的浓度,另选24名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根据CT—l浓度将AMI患者分为CT-1〈300pg/mL组(n=52)和CT-1〉300pg/mL组(n=34),记录患者1个月内发生的心血管事件(心血管意外死亡、心力衰竭、再发心绞痛或再发心肌梗死),观察AMI后CT-1水平的变化、CT-1与cTnI的相关性及其对AMI患者的预后价值。【结果】AMI患者血浆CT-1浓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血浆CT-1水平与cTnI成正相关(r=0.761,P〈0.01);CT-1〉300pg/mL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CT-1〈300pg/mL组(P〈0.01);多变量回归分析,CT-1是预测AMI患者发生近期心血管事件的有效指标(RR:1.753,95%CI为1.112~3.438,P=0.012)。【结论】血浆CT-1水平能够反映AMI患者心肌坏死程度,也是预测AMI患者发生近期心血管事件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阿托伐他汀与辅酶Q10联合应用对经皮冠脉介入(PCI)术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的影响。[方法]158例PCI患者随机分为A组(29例,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一次联合辅酶Q1010mg每日3次口服,30d)和B组(29例,阿托伐他汀10mg每晚一次,30d),测定两组患者术前、术后24h及术后30 d hs-CRP的变化。[结果]术前、术后24h及术后30d,A组hs—CRP水平分别为(10.04±4.46)、(4.11±4.67)及(13.45±4.07)mg/L,B组则水平分别为(9.34±4.56)、(3.24±5.46)及(16.13±3.86)mg/L,两组患者PCI术后hs-CRP水平明显高于术前(P〈0.01);两组术后24h及术后30d比较,hs—CRP下降程度有显著差异性(P〈0.01);两组术后30d比较,A组hs-CRP水平较B组下降更明显,差异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CI增加血清hs—CRP水平;阿托伐他汀与辅酶Q10联合应用能够增强其抗炎作用,有利于预防再狭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血清炎症因子C反应蛋白(CRP)与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中的变化。方法:2型糖尿病(DM)患者98例,其中2型DM无视网膜病变38例(DM组),背景型视网膜病变32例(DR1组),增殖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2)组28例,健康对照(NC)组30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CRP与TNFα水平。结果:DM组血清CRP(54.9±29.8)mg/L,TNFα(159.0±76.0)mg/L,均较健康对照组升高(P〈0.05),DR1、DR2两组的血清CRP、TNFα均较NC组及DM组升高(P〈0.01),DR2组的血清CRP均较DR1组升高(P〈0.05)。结论:CRP及TNFα在2型DM及DR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