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肝移植一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于 2 0 0 1年 6月 2 7日为 1例乙型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不全伴原发性肝癌患者施行肝移植 ,目前已存活 2 3天。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 ,45岁 ,因上腹部胀伴有牙龈出血、鼻衄、尿量少 1年 ,于 2 0 0 1年 1月 10日来本院就医。CT提示 :右肝小肝癌 2颗 ,最大直径约 3cm。AFP 198ng/ml。给予对症、支持治疗后于 2月 2 5日作介入治疗 1次 ,用MMC 12mg、THP 40mg化疗 1次 ,并行脾动脉栓塞。术后脾脏缩小、鼻衄及牙龈出血改善 ,白蛋白升至 31g/L、凝血酶原时间 2 1s,病情好转出院。出院后又出现腹胀、乏…  相似文献   

2.
临床肝移植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器官移植是我院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我院在兄弟单位尤其是第三军医大学的协助下,经过多年的准备,在2002年5月成功实施1例人同种异体原位肝移植后,至今已完成3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肝移植2例的免疫抑制疗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肝移植术后的免疫抑制疗法。方法:国内首例活体肝移植和首例辅助性活体肝移植患者分别采用环孢素A和FK506作为主要免疫抑制剂成功实施了两类术式的免疫调控。结果:例1供受体为父女关系,术后采用环孢素A联合硫唑嘌呤,皮质激素行免疫抑制治疗,术后3mo停用硫唑嘌呤,5mo停用激素改用酶酚酸酯,手术1a后环孢素A血药浓度控制在50-100μg.L^-1,患者已健康生存41mo;例2供受体血型不同,供体为A型血,受体为O型血,围手术期采用环磷酰胺,FK506、皮质激素联合免疫抑制治疗,手术前8d开始使用环磷酰胺,术后1mo停用,术后5mo停用皮质激素改用酶酚酸酯,现FK506血药浓度维持在10-15μg.L^-1,目前患者已健康生存6mo。结论:肝移植术后需要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用个体化的免疫抑制疗法,无论环孢素A还是FK506均有较好的疗效。术后0.5a内停用皮质激素是安全的。  相似文献   

4.
5.
本文报告了4例肝移植术后合并脑梗塞的病人,发病均在肝移植术后40天内发生,平均发病时间是24天,其中例3在术后第8个月发生了第2次脑梗塞,例4在肝移植术后既合并脑梗塞又合并硬膜下出血。4例患者均伴有癫痫发作。有1例患者脑梗塞发生时环孢素A(CSA)的药物浓度增加。3例在脑梗塞后病情恶化,2例病人分别在术后11天和108天死亡,1例自动出院。结合文献对肝移植术后合并脑梗塞的病因及有关因素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6.
我院于2000年12月~2003年3月共施行了原位肝移植5例,手术均获得成功。5例患者均存活,且身心健康,生活工作如常人。  相似文献   

7.
目的 吸取经验和教训。方法对4例原位肝移植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倒原位肝移植患者中,除倒1外,3例均顺利渡过手术关,移植肝血供恢复后即有胆汁分泌,术后均死于并发症。结论 我国每年有不少患者因晚期肝病而死亡,在国外,肝移植术已成为治疗这类疾病的常规性手术。因此。积极开展肝移植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选择合适患者和掌握手术时机,严格仔细进行手术操作加上术中监护。以及术后密切观察、预防和处理并发症是手术获得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自从肝移植的先驱Starzl在 196 3年成功进行了世界首例人体肝移植后 ,临床肝移植术经过 30多年的发展 ,在器官保存、抗排斥、手术技巧和围手术期处理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在 2 0世纪末的今天 ,临床肝移植术已经成为一种举世公认的治疗终末期肝病的常规手术。1 国外的临床肝移植当 195 5年有人首次提出肝脏移植时 ,许多肝脏病专家曾对此表示怀疑 ,但随着 196 7年Starzl获得临床肝移植术后 1年以上的长期生存 ,人们逐渐认识到了临床肝移植的重要性。新一代强有力的免疫抑制剂环孢素A和FK5 0 6 (Tacrolimus)的…  相似文献   

9.
临床肝移植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敏 《铁道医学》2000,28(2):71-72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原位活体肝移植的临床资料,探讨活体肝移植的关键手术技术.方法:对北京大学人民医院2003年2月至2006年11月实施的4例原位活体肝移植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例均为成人活体供肝,其中右半肝3例(不包含肝中静脉的2例,包含肝中静脉的1例),扩大左外叶(不包含肝中静脉)1例,移植物重量/受体体重0.85%~1.44%.其中3例供、受体行肝右静脉端端吻合,1例供肝肝左静脉与受体成形后的肝左、肝中静脉吻合.2例供肝肝右动脉与受体肝固有动脉端端吻合,1例供肝肝右动脉分支经受体桡动脉搭桥后与受体肝固有动脉端端吻合,1例供肝肝左动脉与受体肝固有动脉端端吻合.4例供肝胆管成形后与受体的肝总管端端吻合,其中2例留置"T"型管引流.4名供者术后均顺利康复,未出现严重并发症;4例受者手术顺利,术后无血管并发症,1例未留置"T"管的儿童受者胆管吻合口轻度狭窄.受体现已分别健康存活58个月、32个月、20个月及14个月.结论:原位活体肝移植手术过程复杂,技术要求高,选择好合适的供体、灵活掌握关键的手术技术可以使活体肝移植患者获得良好的预后.  相似文献   

11.
目的:总结肝移植治疗乙肝肝硬化伴肝癌的经验体会。方法:2000年8月至2001年8月对4例(本院1例,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3例)乙肝肝硬化伴肝癌患者行背驮式同种异体肝移植术。结果:随访1—12月,4例全部存活。2例曾出现轻度急性排异反应,经激素冲击治疗后治愈。结论:肝移植治疗肝硬化伴肝癌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12.
目的:根据我们4例肝移植手术的成功经验结合文献复习,探讨肝移植受体和术式的选择.方法:4例肝移植受体均为男性,分别为晚期肝癌、早期小肝癌、肝硬化终末期和肝移植后胆道狭窄.供肝植入分别采用经典式原位肝移植(静脉转流或未转流),背驮式肝移植.结果:4例均手术成功,治愈出院.术后随访6~9个月,均肝功能正常、能够生活自理.结论:肝移植是治疗各种终末期肝病的有效方法,正确选择适应证及手术方式是提高肝移植患者存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肝肾联合移植的临床研究(附5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肝肾联合移植的手术技术和临床处理经验.方法给5例患者(2例为肝炎后肝硬化、肝功能不全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2例为原发性肝癌合并慢性肾功能衰竭,1例为多囊肝、多囊肾)行一期肝肾联合移植.器官切取均采用原位灌注腹部多器官联合切取技术.4例采用改良背驮式(腔静脉成形)原位肝移植术,肾移植采用常规方法;1例采用器官串簇移植技术.结果术后移植肝功能均恢复良好,移植肾发生急性肾功能衰竭2例次.术后并发ARDS 1例次,应激性溃疡1例次.1例患者术后7天死于多器官功能衰竭,其余4例患者经相应治疗后恢复良好.随访13~17个月,4例患者存活.结论肝肾联合移植是治疗肝肾功能不全的有效方法.预防移植肾的急性肾功能衰竭和ARDS是肝肾联合移植的关键环节.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肝移植治疗暴发性肝功能衰竭的效果及失败原因,总结肝移植治疗暴发性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的临床经验。方法:对3例暴发性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患者行肝移植手术治疗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3例患者均采用“背驼式”肝移植。结果:3例中1例存活1年,1例存活9个月,1例至今已经存活1年半时间,目前状况良好。2例死亡原因均为肺部感染致多器官功能衰竭。结论:肝移植是治疗暴发性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的一种有效方法,患者术前状况决定肝移植效果;肺部并发症是暴发性肝功能衰竭肝移植术后死亡的主要原因;暴发性肝功能衰竭肝性脑病不是肝移植手术的禁忌证。  相似文献   

15.
肝移植后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5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原位肝移植术后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CPM)的诊治体会。方法回顾性分析5例原位肝移植术后并发CPM的临床资料。结果4例为肝炎后肝硬化失代偿期患者,1例为重型肝炎患者。术前均有持续低血钠,原位肝移植术后48 h内血钠纠正至正常范围或高于正常。CPM症状出现时间在术后1~2周,主要临床表现有精神异常、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言语不清及肢体活动障碍,1例伴有抽搐。5例患者均经头颅MRI检查证实为脑桥中央髓鞘溶解症,其中2例合并脑桥外髓鞘溶解(EPM)。经积极对症支持治疗,5例患者无1例死亡,4例患者神经系统症状明显改善,1例患者恢复较差,随访5个月仍处于昏迷状态。结论肝移植后发生CPM并非罕见,它可能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头颅MRI是主要确诊依据,脑电图可协助判断预后,脑脊液无特异性改变。CPM虽预后较差,但并非不可逆。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Wilson病患者接受肝移植治疗后的效果及预后。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0月-2008年8月因Wilson病在第二军医大学附属东方肝胆外科医院接受肝移植手术的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3例,女5例,年龄为12~42岁,平均年龄为(22.6±10.3)岁。术前所有患者的血清铜蓝蛋白和血铜水平均低于正常值(血清铜蓝蛋白为200~600mg/L,血铜为11~24.4μmol/L),其中5例术前存在神经病学症状。结果 5例患者接受原位肝移植术,3例接受活体肝移植术。除1例患者于术后1个月死于急性肝脂肪变肝功能衰竭外,其余患者术后肝功能均恢复顺利。术后随访35~124个月,平均随访时间为(79.7±20.3)个月。与术前比较,术后1个月7例存活患者总胆红素水平显著下降(P<0.05),白蛋白、血清铜蓝蛋白水平及血小板计数均显著升高(P值均<0.05);血铜水平有升高趋势,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合并的神经病学症状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甚至消失;所有患者术后12个月内K-F环均消失。结论通过全肝移植或活体肝移植术,能改善Wilson病患者铜代谢,并可显著缓解神经病学症状。  相似文献   

17.
活体亲属供肾移植四例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4例活体亲属供肾移植的效果及供者捐肾后的恢复情况。结果:4例供者均无并发症出现,术后9~11d出院。4例受者经8~20个月随访,术后恢复迅速,肾功能正常。结论:活体亲属供肾移植是安全可行的;受者的人/肾存活率优于尸体供肾;活体亲属供肾是扩大供肾来源的较好途径。  相似文献   

18.
肝脏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三例报告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目的 探讨与总结肝脏移植术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诊断及治疗经验。方法 跟踪并分析3例原位肝脏移植患者急性GVHD的临床经过和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表现、皮肤活检、外周血HLA及聚合酶链反应扩增短串联重复序列(PCR—STR)检查作为其诊断依据。并对免疫抑制剂进行调整。结果 3例在术后3~8周内均出现不明原因的发热、皮疹、腹泻、中性粒细胞减少或全血细胞减少,期间肝功能均正常或接近正常,巨细胞病毒(CMV)早期抗原(pp65)、EB病毒抗体(IgM)均阴性。术后受体外周血淋巴细胞可检测到供体HLA抗原,1例女性受体外周血PCR—STR检测到供体Y染色体嵌合。3例患者最终均死于感染、消化道出血、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结论 肝移植术后GVHD的发生并非罕见,早期易被误诊,治疗效果令人失望。  相似文献   

19.
成人间活体右半肝肝移植24例报告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10  
Yan LN  Li B  Zeng Y  Wen TF  Zhao JC  Wang WT  Yang JY  Xu MQ  Ma YK  Chen ZY  Liu JW  Wu H 《中华医学杂志》2006,86(6):411-415
目的 探讨成人间活体右半肝肝移植的可行性及安全性。方法 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施行了24例成人间右半肝活体肝移植,术中采用了一系列改良的手术技术,包括右肝静脉的重建,右下肝静脉的重建,肝中静脉分支的搭桥,肝动脉塔桥及胆道吻合等改进措施。效果良好。结果 全组供体无严重并发症及死亡。前阶段2例受体中,1例发生肝静脉吻合口狭窄,另1例发生小肝综合征,最终导致死亡。后阶段22例,受体发生并发症7例,包括急性排斥反应2例,肝动脉栓塞,肠肠吻合口出血,胆漏,左膈下脓肿及肺部感染各1例,其中1例再移植因术后肺部感染,多器官功能衰竭死亡。22例中除右肝静脉与肝后下腔静脉直接吻合外,其中9例加行右肝下静脉重建,另10例采用自体大隐静脉搭桥行肝中静脉分支与IVC重建,保证了右肝的流出道通畅。移植物与受体重量比为0.72%~1.17%,19例〈1.0%,其中4例〈0.8%,无小肝综合征发生。结论 采用了改进的手术技术,特别是肝静脉流出道的充分重建可有效的避免小肝综合征,从而使活体右半肝移植成为相当安全的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