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1 毫秒
1.
2.
3.
马萍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5,(4)
临床上下颌后缩型Ⅱ类错(牙合)并不少见,多表现为上颌前突不明显,下颌处于后缩位,下颌发育较差,颏唇沟明显,多为低角型病例,面下1/3高度较短。为了从根本上使患儿得到早期有效的治疗,我们选用双(牙合)垫矫治器(Twinblock),用于生长发育期的AngleⅡ类错(牙合)患者的矫治,效果令人满意。1材料与方法13例下颌后缩Ⅱ类错殆病例,年龄最小8.5岁, 相似文献
4.
徐建平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0,14(21)
安氏Ⅱ1类错(牙合)是常见的错畸(牙合)形,典型症状为磨牙远中关系、前牙深覆(牙合)、深覆盖、下颌后缩等.下颌骨发育不足或功能性后缩为其主要发病机制之一[1],对此类替牙期或恒牙早期患者,促进下颌发育是改善上下颌间关系的关键.Twinblock矫治器是一种功能性矫治器,由正畸教授Clark发明[4],通过运用矫治器引导下颌前伸,促进下颌发育,改善患者上下颌间矢状关系及颌面侧貌,可有效治疗安氏Ⅱ1类错(牙合). 相似文献
5.
徐建平 《江苏临床医学杂志》2010,(11):42-42,44
安氏Ⅱ^1类错[牙合]是常见的错畸[牙合]形,典型症状为磨牙远中关系、前牙深覆[牙合]、深覆盖、下颌后缩等。下颌骨发育不足或功能性后缩为其主要发病机制之一,对此类替牙期或恒牙早期患者, 相似文献
6.
孙香 《临床检验杂志(电子版)》2020,(3):201-201
目的对于Twin-block矫治器治疗下颌后缩畸形的硬组织变化情况进行探讨。方法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月接诊的下颌后缩畸形患者3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统计30例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硬组织变化情况。结果30例下颌后缩畸形患者接受Twin-block矫治器治疗之后的各项指标与治疗之前对比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临床中对于下颌后缩畸形患者采取Twinblock矫治器治疗,能够良好调节矢状向上下颌骨位置关系,减小前牙覆盖,显著改善患者颜面软组织美观以及比例。 相似文献
7.
马萍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5,19(4):300-301
临床上下颌后缩型Ⅱ类错牙合并不少见,多表现为上颌前突不明显,下颌处于后缩位,下颌发育较差,颏唇沟明显,多为低角型病例,面下1/3高度较短。为了从根本上使患儿得到早期有效的治疗,我们选用双he垫矫治器(Twinblock),用于生长发育期的AngleⅡ类错he患者的矫治,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8.
<正>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是一种常见的错牙合畸形,约占所有错牙合畸形的1/3[1],包括牙、牙弓、颌骨及颜面的前后关系不调,其中最常见的临床表现为下颌后缩[2],即下颌骨相对于上颌骨的位置靠后或下颌骨发育不足,因此,导下颌向前、促进下颌骨继续发育并刺激颞下颌关节改建是治疗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较为理想的矫治方式[3]。 相似文献
9.
马萍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05,19(4)
临床上下颌后缩型Ⅱ类错牙合并不少见,多表现为上颌前突不明显,下颌处于后缩位,下颌发育较差,颏唇沟明显,多为低角型病例,面下1/3高度较短.为了从根本上使患儿得到早期有效的治疗,我们选用双(牙,合)垫矫治器(Twinblock),用于生长发育期的AngleⅡ类错牙合患者的矫治,效果令人满意. 相似文献
10.
25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耠畸形患者使用Twin-block治疗,治疗前后采集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SNB、Ar-B和Ar-PG显著增加(P0.001),ANB显著降低(P0.001)。SNA增加0.7±1.8,但无显著性差异(P=0.1)。Twin-Block功能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丨分类错畸形可取得明显的骨骼改变,是一种疗效肯定的矫治器。 相似文献
11.
A ng leⅡ类错牙合是口腔正畸临床中发病率高,对牙、颌、面形态影响较大,治疗较为复杂的一种错牙合畸形,为了较好地控制上下颌骨的生长发育和牙齿的垂直萌出及倾斜度[1],我们选用H eadgear-A ctivator矫治器,阻断Ⅱ类错牙合的发展,取得了满意效果,总结如下。1对象和方法1.1对象本组男9例,女13例,年龄10~12岁,磨牙远中关系,前牙深覆盖,临床配合性好。1.2取牙合记录牙合记录是在下颌前伸和垂直方向打开咬合的位置上取得。下颌前伸5~10 mm,使前牙为切对切的过矫正状态,前牙打开咬合5~8 mm,如患者有功能性下颌偏斜,在取牙合记录时尽量恢复正确…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错颌畸形伴中度牙周炎患者的效果。方法 将我院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期间80例安氏Ⅱ类错颌畸形伴中度牙周炎患者分组,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给予直丝弓矫治器矫治,观察组40例给予无托槽隐形矫治器矫治,观察矫治效果、矫治时间、口腔功能及牙周炎性水平。结果 两组患者矫治效果各指标(牙齿排列、颊舌向倾斜度、咬合关系、邻牙边缘嵴高度、邻牙接触关系、咬合接触、覆盖情况与牙根平行度)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矫治时间(倾斜牙、转为牙)均较对照组短(P<0.05);矫治后观察组患者美观度、咀嚼功能及舒适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矫治后两组患者白细胞介素-1β(IL-1β)、C反应蛋白(CRP)、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TNF-α)水平较矫治前升高,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无托槽隐形矫治器应用于安氏Ⅱ类错颌畸形伴中度牙周炎患者可有效复原牙齿,缩短矫治时间,改善口腔功能,缓解牙周炎症。 相似文献
13.
周裕翔 《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4,(3):344-345
错畸形类疾病中发病率较高的是安氏Ⅱ类错,占30%左右。此类疾病会出现下颌骨后缩的症状,在发病初期不及时治疗会影响到下颌骨的生长发育,病情会越来越严重。最终导致下颌骨完全错,只能通过手术矫正。 Twin-block矫治器是一种使用方便的活动功能矫治器,可以有效矫治下颌后缩型错颌。本次研究采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年轻成人安氏Ⅱ类错,取得较满意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功能矫治器矫治早期错[牙合]畸形的护理体会。方法本研究纳入245例早期错[牙合]畸形患者,对其进行矫治前、矫治中的护理,并给予正确的口腔健康教育。结果30例患者在三个月内完成矫治,210例在半年内完成矫治。5例患者未按医嘱戴用矫治器。240例患者均获得满意效果。结论良好的护理可以促进功能矫治器作用的发挥,达到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15.
张梅丽 《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2,22(20)
目的:探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早期下颌后缩畸形对软组织指标及牙齿咬合功能的影响。方法:纳入我院(2020年6月~2022年6月)收治的安氏II1类错早期下颌后缩畸形60例,依据随机掷骰子法分为对照组(n=30)、观察组(n=30),予以对照组传统直丝弓系统矫治,对观察组应用Twin-block矫治器,对比两组患者美观性,软组织指标(覆盖、覆、鼻唇角、颏沟倾角、颏软组织厚度),牙齿咬合力、咀嚼功能。结果:治疗前,两组SNA、SNB、ANB、Z角、H角、上唇长:下唇长、下唇-E线距离比较,P>0.05;治疗后,两组SNA、SNB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ANB、H角、上唇长:下唇长、下唇-E线距离更小,Z角更大,P<0.05;治疗前,两组覆盖、覆、鼻唇角、颏沟倾角、颏软组织厚度比较,P>0.05;治疗后,观察组覆盖、覆更小,鼻唇角、颏沟倾角、颏软组织厚度更大,P<0.05;治疗前,牙齿咬合力及咀嚼功能组间对比差异不明显,P>0.05;治疗后,观察组牙齿咬合力、咀嚼功能较对照组更优,P<0.05。结论: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早期下颌后缩畸形,可提高患者美观性,改善牙齿咬合功能及咀嚼功能,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6.
临床上 ,下颌后缩型Ⅱ类错并不少见 ,其主要表现为上颌前突不明显或正常 ,下颌处于后缩位 ,下颌发育差 ,颏唇沟明显 ,多为低角型病例。下颌后缩型Ⅱ类错 ,如没有得到及时矫治 ,待到恒牙后治疗 ,将会十分困难。近年来 ,作者对此类病人进行早期矫治 ,先用Twinblock型功能矫正 相似文献
17.
目的应用Pitchfork分析法研究排除自然生长因素后,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替牙期或恒牙早期安氏Ⅱ1错引起的硬组织改变。方法选择15例安氏Ⅱ1下颌后缩患者,观察10个月作为自然生长对照组,随后采用Twin-block矫正器治疗,平均治疗约10个月。对治疗及观察前后头颅侧位片进行Pitchfork测量分析,评价对照期和治疗期在平均功能性平面上骨骼及牙齿的位置变化的矫治疗效。结果在5.97 mm(P<0.01)的覆盖减少量和4.86 mm(P<0.01)的磨牙关系改善中,骨骼效应占41.2%和50.7%,牙齿效应分别占58.8%和49.3%,其中4.86 mm磨牙关系改善中,包括骨性改变2.46 mm、牙性改变2.40 mm,骨性改变中下颌骨贡献率约为81.7%。结论 Twin-block矫治器使发育期安氏Ⅱ1错牙患者覆盖、磨牙关系均得到较好改善,有效促进了下颌骨矢状方向上的生长发育,有利于Ⅱ类骨面型的纠正。 相似文献
18.
安氏Ⅱ类错合畸形的临床发病率较高,矫治难度较大,矫治方法较多,一直是口腔正畸研究的一个热点。而目前矫治以下颌后缩为主的安氏Ⅱ类错合畸形的方法有两种可供选择:一种是可摘式功能性矫治器,是一种患者依赖型的矫治装置;大多由于设计及患者配合等因素的限制不能达到很好的矫治效果,并主要适用于替牙期或恒牙早期的患者;另一种是固定式功能性矫治器,其最显著的优点是不需要患者的密切配合,疗效可靠,医师易于操作,患者感觉舒适,并常各固定矫治器联用。作者介绍一种改良式下颌前伸矫治器(下颌前伸矫治器Ⅲ,MPA-3)在安氏Ⅱ类错合治疗中的应用,并取得较好的矫治效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替牙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儿应用MRC肌功能矫治器矫治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就诊的92例替牙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儿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接受传统功能性矫治器矫治,观察组接受MRC肌功能矫治器矫治,两组均连续矫治12个月。对比两组矫治效果、口腔不良习惯改善情况、头影测量结果、前牙覆盖和前牙覆♂情况。结果 观察组佩戴舒适性、佩戴顺利、佩戴依从性评分及口腔不良习惯改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矫治后,观察组上下齿槽座角(ANB)、上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连线的垂直距离及交角(U1-NA)低于对照组,下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连线的垂直距离(L1-NB)、蝶鞍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SNB)、下颌平面角(FH-MP)高于对照组(P<0.05),前牙覆盖和前牙覆♂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替牙期安氏Ⅱ类Ⅰ分类错颌畸形患儿应用MRC肌功能矫治器矫治效果好,可纠正患儿口腔不良习惯,降低前牙覆盖、前牙覆♂水平,改善上颌前突、下颌后缩,患儿及家长接受度高。 相似文献
20.
目的采用改良摆形矫治器推上颌磨牙远中移动,非拔牙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且伴有轻中度拥挤的错牙合畸型。方法传统摆形矫治器采用在上颌第一、第二双尖牙上粘固牙合支托和腭部较大面积的Nance塑料托板作为支抗,推磨牙远中移动。而该法采用在上颌第一双尖牙放置带环,焊接钢丝与Nance托相连,作为支抗部分,增强了Nance基托的固位,减少了由于牙合支托造成的咬合增高所带来的不良影响。22例均采用改良摆形矫治器,在上颌第一磨牙上放置带环且腭侧焊接腭侧圆管,上颌第一双尖牙带环并焊接钢丝与Nance托相连,基托远中左右各伸出钟摆形推簧,其弹簧臂上的水平“U”型曲可以调整长度,精确控制磨牙远中及颊腭向移动。即使上颌第二磨牙正在萌出或萌出不久,推磨牙远中移动效果仍然显著。结果所有22例患者均采用改良摆形矫治器,非技牙完成矫治,安氏Ⅱ类磨牙关系调整为Ⅰ类,牙列整齐、美观、功能稳定。结论应用改良摆形矫治器推磨牙远中移动,效果显著,支抗较稳定,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