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肝肾移植患者外周血中调节性T细胞(Treg细胞)的百分比与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及白细胞介素10(IL-10)水平的表达情况及其相关性。方法15例移植患者的外周静脉血,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D4^+CD25^+CD127^low Treg细胞的百分比,并以20例体检健康者为对照组;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移植患者血清中细胞因子TGF-β1、IL-10的水平,分析这2种细胞因子水平与CD4^+CD25^+CD127^low Treg细胞百分比的关系及移植前后TGF-β1、IL-10水平的差异。结果与对照组比较,移植患者移植前CD4^+CD25^+CD127^low Treg细胞占CD4+T淋巴细胞的百分比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肾移植后CD4^+CD25^+CD127^low Treg细胞百分比下降为0。肝肾移植前CD4^+CD25^+CD127^low Treg细胞百分比与TGF-β1、IL-10的水平呈正相关(P<0.05)。TGF-β1、IL-10的水平移植后低于移植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D4^+CD25^+CD127^low Treg的百分比与TGF-β1、IL-10的水平存在一定相关性;移植后CD4^+CD25^+CD127^low Tre细胞百分比下降为0,可能与应用大量免疫抑制剂有关。  相似文献   

2.
CD4^+CD25^+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Treg)具有维持自身免疫耐受和调节免疫应答的功能,其功能紊乱或数目下降是导致自身免疫性疾病的重要原因之一。近年来,研究发现Foxp3在调控CD4^+CD25^+Treg细胞的发育和功能上起着重要作用。本文就CD4^+CD25^+Treg细胞的免疫抑制机制、Foxp3在其发育和功能上的作用、IL-2和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相关抗原4(CTLA-4)等对其产生、维持及活化的作用等方面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探讨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mesenchymalstem cells,hMSC)对同种异体CD4^+CD25^+调节T细胞的作用,进一步查明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T淋巴细胞免疫调节作用的可能机制。从人骨髓中分离培养hMSC,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其表面标记并进行鉴定。从非亲缘供者健康人外周血中提取单个核细胞,在IL-2作用下体外培养,实验组加入不同数量级hMSC(1×10^3,1×10^4,1×10^5)共培养5天,对照组加入PBS。于结束培养前18小时经3H-TdR标记后用β液体闪烁计数仪检测T淋巴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各组CD4^+CD25^+T细胞的百分率,RT-PCR检测各组细胞Foxp3的相对表达量(Foxp3/β-actin),ELISA分别测定上清中TGF-β、IL-10、IFN-γ和IL-12的表达。Pearson检验分析Foxp3相对表达量与CD4^+CD25^+T细胞百分率的相关性,以及Foxp3相对表达量、CD4^+CD25^+T细胞百分率与T淋巴细胞增殖程度(counts per minute,CPM值),细胞因子TGF-β、IL-10、IFN-γ和IL-12表达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hMSC能明显抑制T淋巴细胞增殖,且抑制作用与hMSC呈剂量依赖性;实验组各组CD4^+CD25^+T细胞亚群含量以及Foxp3相对表达水平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且实验组间比较差异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Foxp3表达水平、CD4^+CD25^+T细胞百分率与T淋巴细胞增殖水平呈明显负相关(p〈0.05),与TGF-β、IL-10表达量呈明显正相关,而与IFN-γ和IL-12的表达无明显相关性。结论:hMSC呈剂量依赖性抑制同种异体淋巴细胞增殖,其机制可能与hMSC通过分泌TGF-β、IL-10促进CD4^+CD25^-T细胞向表达Foxp3的CD4^+CD25^+调节T细胞转化,进而发挥免疫抑制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4.
CD4+CD25+和CD8+调节性T细胞的作用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调节性T细胞(Treg)主要在机体免疫系统中发挥负向调节作用,既能抑制不恰当的免疫反应,又能限定免疫应答的范围、程度及作用时间,对CD4^+和CD8^+效应性T淋巴细胞的增殖起抑制作用,因此在移植物抗宿主病、自身免疫病、过敏性疾病等的发病机制和临床治疗中有潜在的应用价值.本文重点介绍CD4^+CD25^+Treg和CD8^+Treg的作用机制,并简述调节性T细胞研究面临的挑战与展望.  相似文献   

5.
本研究探讨沙利度胺治疗前后多发性骨髓瘤(MM)患者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及变化规律,为有效的免疫治疗提供理论依据。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MM患者外周血CD3、CD4、CD8、NK及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采用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比较的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以P〈0.05为检验水准。结果表明:MM患者治疗前CD4^+CD25^+highT比例较正常人明显升高(P〉0.01),沙利度胺治疗有效患者的CD4^+CD25^+highT比例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1),治疗无效者Treg比例无显著变化(P〉0.05)。16例经化疗完全缓解,CD4^+CD25^+highT比例为6.91±1.12%,较治疗前升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沙利度胺治疗有效者CD3^+T、CD4^+T、NK细胞比例及CD4/CD8比值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或0.01),CD8^+T治疗前后无显著变化(P〉0.05)。结论:CD4^+CD25^+Treg细胞的免疫抑制作用可能是MM免疫逃逸的重要机制,下调MM患者CD4^+CD25^+Treg可能是沙利度胺治疗MM有效的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观察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CD4^+CCD25^+调节性T细胞(CD4^+CD25^+Treg)及自然杀伤细胞(nature killer cell,NK)在不同病程阶段的变化,了解白血病患儿的免疫状态,以探讨CD4^+CD25^+Treg细胞及NK细胞在急性白血病肿瘤免疫中的意义。建立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和NK细胞的方法:检测急性白血病初诊患儿25例、完全缓解患儿28例及20例正常健康对照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及NK细胞的数量及比例。结果表明:初诊组、完全缓解组及对照组外周血CD4^+CD25^+CD127^+占CD4^+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9.55±2.41)%,(8.54±2.51)%和(6.25±0.85)%,在初诊患儿组和缓解患儿组高于正常对照组,且在初诊患儿组高于完全缓解组(P〈0.05);同时,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急性白血病患儿的NK细胞数量减少,完全缓解后患儿组NK细胞数量仍低于正常对照(4.11±3.87%和10.41±7.20%w14.06±5.95%,P〈0.05)。结论:联合应用CD4、CD25及cDl27检测Treg细胞简便可行、重复性好、检测结果可靠、准确,CD4^+CD25^+CD127^+T细胞可较好地反映CD4^+CD25^+Treg细胞的比例。急性白血病患儿外周血中Treg细胞数量升高,NK细胞数量降低,表明急性白血病患儿NK细胞免疫功能处于抑制状态。Treg细胞可能在白血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作用,参与NK细胞的调节可能是Treg细胞在白血病免疫中的一个环节。  相似文献   

7.
间充质干细胞对活化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对活化T淋巴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及其在allo—HSCT相关GVHD防治中的作用。用终浓度为10μg/ml的PHA于不同时间作用T淋巴细胞,以^3H—TdR掺入法检测T细胞增殖功能;以不同数量的MSC分别与活化T淋巴细胞作用,根据MSC数量不同实验分为A组(对照组,不加MSC)、B组(MSC2×10^4)、C组(MSC4×10^4)、D组(MSC8×10^4),用^3H—TdR掺入法检测作用前后T细胞功能,FCM检测细胞免疫表型。结果显示,在终浓度为10μg/ml PHA作用下,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随培养时间的延长而增强,48小时达高峰。FCM检测MSC细胞表型表明:CD44、CD105、CD29、FIK1表达阳性,不表达CD33、CD34、CD45、HLA—DR。随着MSC数量增加,与共培养前相比,T细胞的SI值逐渐降低(P〈0.05),但C组和D组间比较无差异(P〉0.05)。在低数量MSC作用下,CD3^+CD4^+表达低于对照组(P〈0.05),CD4^+CD25^+、CD4^+CD152^+高于对照组(P〈0.05);C组和D组与对照组相比,CD3^+CD4^+表达明显降低(P〈0.01),CD3^+CD8^+、CD4^+CD25^+、CD4^+CD152^+明显增高(P〈0.01)。结论:丝裂原PHA可以使T细胞活化;骨髓MSC在体外可以使活化T细胞功能和细胞免疫表型发生改变,下调CD3^+CD4^+的表达,上调CD3^+CD8^+、CD4^+CD25^+、CD4^+CD152^+的表达。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对人T淋巴细胞的增殖及活化的影响.方法:以MTT法检测TGF-β1对T淋巴细胞增殖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TGF-β1对T淋巴细胞活化的影响及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数量;ELISA法检测TGF-β1对T淋巴细胞分泌干扰素-γ(IFN-γ)、白介素-2(IL-2)的影响.结果:不同浓度的TGF-β1分别作用不同时间后,均可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并随时间的延长、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不同浓度的TGF-β1作用72 h,均能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活化标志CD69表达率明显降低(P<0.01);均能明显上调CD4+CD25+调节性T淋巴细胞的比例(P<0.01);均能抑制T淋巴细胞分泌IFN-γ、IL-2(P<0.01),且呈剂量依赖性.结论:TGF-β1可以抑制T淋巴细胞的增殖,抑制T淋巴细胞活化,上调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比例,并抑制IFN-γ、IL-2的分泌.  相似文献   

9.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一群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T细胞亚群,在小鼠和健康人体中约占外周CD4^+T细胞的5%-10%,占人体外周单个核细胞的1%-2%,其通过多种途径对免疫反应具有抑制效应,能维持内环境的稳定。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cnic purpura,ITP)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以皮肤、黏膜或内脏出血为主要表现。近年来研究发现,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ITP的发病有一定的联系,本文对CD4^+CD25^+调节性T细胞的特征和作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机制及CD4^+CD25^+调节性T细胞在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发病中的作用等的研究新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探讨趋化因子CCL20对小鼠胸腺CD4^+CD25^+双阳性调节性T细胞发育的影响,为天然调节性T细胞调控的研究提供基础数据。采用14.5天龄胚鼠胸腺进行体外培养,以FACS检测不同时间点胸腺CD4^+CD25^+细胞的改变,同时计数每个胸腺小叶的细胞数变化。结果表明:体外胸腺培养的第1-6天胸腺细胞比例、细胞数量的变化趋势与胸腺体内发育的第14.5、15、16、17、18、19天CD4^+CD25^+双阳性T细胞的比例、细胞数量的变化趋势相似;在胸腺体外培养的第1-6天,CD4+CD25^+T细胞占CD4^+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58.29%、12.14%、6.08%、17.78%、9.06%、4.04%,占CD25^+T细胞的比例分别为3.75%、10.81%、17.20%、51.93%、61.64%、80.06%,这一发育趋势与体内结果具有一致性。在4μg/ml的CCL20干预下,胸腺体外培养的第3、6天CD4^+CD25^+胸腺细胞分别从3.24±0.18、3.96±0.24下降至1.27±0.11、1.76±0.22(p值均〈0.001)。结论:体外培养的CD4^+CD25^+双阳性胸腺细胞数量和比例变化与体内发育变化趋势一致,CCL20明显下调胸腺CD4^+CD25^+的表达,这将为天然调节性T细胞的调控研究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CD46分子对CD4+T细胞的免疫调控作用及其机制.方法:分离人CD4+T淋巴细胞,体外检测CD3、ConA、CD3/CD28、CD3/CD46、CD3/CD28/CD46共刺激对CD4+T细胞的作用效果.并检测其细胞上清液中白细胞介素-2(IL-2)、γ-干扰素(IFN-γ)、白细胞介素-10(IL-10)和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的水平.结果:与CD3组或阴性对照组相比,ConA、CD3/CD28、CD3/CD46和CD3/CD28/CD46共刺激后.CD4+T细胞均出现显著增殖反应(P<0.05).而且CD3/CD28/CD46共刺激组的增殖活性较CD3/CD28或CD3/CD46共刺激组显著增高(P<0.05).ED3/CD28共刺激后,IL-2和IFN-γ水平较阴性对照组和C03组显著升高(P<0.05),CD3/CD46共刺激后,IL-10和TGF-β水平较阴性对照组、ConA组、CD3组和CD3/CD28共刺激组显著升高(P<0.05).结论:补体调节蛋白CD46可以诱导CD4+T细胞的增殖反应并产生IL-10和TGF-β,有可能抑制同种移植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12.
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其与GVHD的关联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CD4^+CD25^+调节性T细胞是一群表型和功能特异的T细胞亚群,具有免疫无能和免疫抑制两大特性,通过细胞直接接触或分泌抑制性细胞因子发挥对CD4^+CD25^+T细胞的抑制作用。GVHD是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近来有关CD4^+CD25^+调节性T细胞与GVHD关联性的研究得出了两种截然相反的结论,即该类细胞可有效防治GVHD的发生及该类细胞与GVHD的发生率成正比。这一研究结果的明确将为GVHD的临床治疗提供新的思路。本文就CD4^+CD25^+调节性T细胞及其免疫表型、特性、免疫调节作用机制及CD4^+CD25^+T细胞与GVHD的关联性的一些新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3.
肿瘤的发生是通过多种途径引起机体免疫系统调节紊乱导致的,因此抗自身抗原的免疫反应保护机理可以使肿瘤细胞免于被自身免疫系统识别.而FOXP3作为CD4^+CD25^+调节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s)表面的特征性标志,可以通过下调免疫活化细胞因子的表达和上调Tregs相关的细胞表面分子的表达赋予CD4^+CD256+Tregs细胞免疫抑制功能,并有效抑制机体抗肿瘤免疫反应,参与肿瘤免疫逃逸.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腔镜手术对直肠癌患者免疫平衡及CD4^+ CD45RA^+T细胞和CD4^+ CD45RO^+T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 67例直肠癌患者中,33例拟进行腹腔镜手术,设为L组,34例拟进行开腹手术,设为O组.观察术前1d、术后2d、术后7d患者Th1、Th2、CD4^+ CD45RA^+T、CD4^+ CD45RO^+T细胞表达水平.结果 L组患者术前和术后Th1、Th2、CD4^+ CD45RA^+T、CD4^+ CD45RO^+T细胞表达无显著差异(P>0.05).O组术后2d、术后7d患者Th1细胞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1),Th2细胞表达显著升高(P< 0.01);CD4^+ CD45RA^+T细胞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CD4+ CD45RO+T细胞的表达显著降低(P<0.05).结论 腹腔镜手术较开腹手术对直肠癌患者的免疫平衡、CD4^+ CD45RA^+T细胞和CD4^+ CD45RO^+T细胞表达的影响小,对机体细胞免疫功能干扰较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狼疮性肾炎(LN)患者不同时期外周血单个核细胞凋亡率及CD3^+CD4^+、CD3^+CD8^+、CD3^+CU4^+Fas、CD3^+CD8^+Fas、sFas表达的意义。方法56例经肾活检证实的LN患者中,活动期38例,静止期18例,均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sFas和流式细胞仪检测PBMC凋亡率及CD3^+CD4^+、CD3^+CD8^+、CD3^+CD4^+Fas、CD3^+CD8^+Fas等指标。结果LN静止期sFas较健康对照组增高,活动期PBMC凋亡率、sFas明显升高(P〈0.01),CD3^+CD4^+细胞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CD3^+CD3^+细胞比健康对照组增多(P〈0.01);PBMC凋亡率与sFas呈正相关。结论LN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的不同凋亡,特别是CD3^+CD4^+/CD3^+CD8^+比例失调,是导致LN病情发展的重要机制之一。sFas可能抑制肾小球系膜细胞凋亡,而且可能是LN进展中的一个因素。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原发性肝癌患者经治疗前、后外周血CD4+CD25+CD127(CD127Low)调节性T细胞(Treg)的数量变化。方法采用流式细胞术检测30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外周血CD4^+CD25^+CD127^LowTreg在CD4+T细胞的比例,以180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健康对照组,分析肝癌患者治疗前、后CD4^+CD25^+CD127^Low Treg细胞表达的变化。结果原发性肝癌治疗前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百分比为(6.21±1.53)%(<50岁)和(6.68±1.53)%(≥50岁),均显著高于健康对照组(同年龄段),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0.000),原发性肝癌患者治疗1个月有效者CD4^+CD25^+CD127^LowTreg细胞比例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CD4^+CD25^+CD127^LowTreg水平异常增高可能与原发性肝癌免疫功能调节紊乱有关,且其变化水平与临床病情的进展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17.
CD4^+CD25^+调节性T细胞(Tregs)于1995年由Sakaguehi等首次报道,将去除了CD25^+细胞的CD4^+单阳细胞过继转移给裸鼠,则裸鼠发生多种自身免疫疾病;而将CD4^+CD25^+T细胞CD4^+T细胞共同转移,则不发生自身免疫疾病。此研究揭示CD4^+CD25^+T细胞具有维持自身免疫耐受的功能。肿瘤的形成和进展与机体的免疫功能密切相关,CD4^+CD25^+T细胞在肿瘤免疫逃逸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调节性T细胞在肿瘤免疫调节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8.
炎症性肠病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的表达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CD4^+CD25^+Treg细胞在炎症性肠病(IBD)发病中的作用及其与疾病活动性的关系。[方法]采用三色流式细胞术检测40例IBD患者,其它肠病患者30例和健康对照者30例。IBD患者中活动期患者25例,缓解期患者15例,使用和未使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活动期IBD患者分别为16例和9例。对以上各组外周血中CD4^+CD25^+T细胞亚群的百分率进行测定。[结果]疾病活动期IBD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比例明显低于其他肠病和正常对照组(P〈0.01),疾病活动期IBD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比例明显低于疾病稳定期患者(P〈0.01)。活动期IBD患者中使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与未使用激素和/或免疫抑制剂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IBD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表达率与疾病活动指数评分呈负相关性。[结论]IBD患者外周血CD4^+CD25^+Treg细胞异常表达,可能参与疾病的发生发展,与疾病的活动性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Foxp3基因表达与CD4^+T细胞免疫活性的关系,用逆转录病毒转染Foxp3基因,在幼稚CD4^+CD25^-T细胞内强制性表达FOXP3蛋白,进而研究转染后的CD4^+CD25^-T细胞对树突状细胞的免疫共刺激分子和免疫功能的影响,并通过Transwell试验研究转染Foxp3的CD4^+CD25^-T细胞对树突状细胞的作用是否依赖于细胞之间的直接接触。结果表明:通过逆转录病毒载体转染,成功建立了表达Foxp3的CD4^+CD25^-T细胞模型,转染后1周Foxp3阳性表达的T细胞比例为38%。强制性表达Foxp3的CD4^+CD25^-T细胞可以在体外发挥免疫抑制作用,可以诱导树突状细胞表面免疫共刺激分子CD80和CD86表达水平的下调。体外淋巴细胞增殖试验结果表明,Foxp3转染小鼠CD4^+CD25^-T细胞可以抑制树突状细胞对异基因淋巴细胞的活化。结论:转染Foxp3的CD4^+CD25^-T细胞对树突状细胞发挥的作用依赖于细胞之间的直接接触。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CD4+CD25^+T细胞的异常在大鼠溃疡性结肠炎动物模型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 40只Wistar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和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组,应用三硝基苯磺酸/乙醇法建立溃疡性结肠炎的大鼠模型,进行粪便细菌培养,流式细胞仪分析其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和肠系膜淋巴结(MLN)中的CD4^+CD25^+T细胞和CD4^+T细胞的比例,实时荧光PCR测定Foxp3 mRNA的含量。结果 (1)溃疡性结肠炎模型组大鼠PBMC中CD4^+CD25^+T细胞的比例明显高于正常(P〈0.05),CD4^+T细胞的比例明显下降(P〈0.05),MLN中CD4^+CD25^+T细胞的比例明显低于正常(P〈0.05),CD4^+T细胞的比例明显增高(P〈0.05);(2)模型组大鼠PBMC中Foxp3 mRNA的含量明显增高(P〈0.05);而MLN中Foxp3 mRNA的含量明显下降(P〈0.05);(3)模型纽大鼠肠道菌群较正常对照有显著改变(P〈0.05)。结论 CD4^+CD25^+T细胞的异常在溃疡性结肠炎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其异常可能与肠道菌群的改变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