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物静脉外渗是静脉输注治疗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之一。肿瘤患儿使用的药物多为腐蚀性或刺激性强的化疗药物,儿童又较成人多动,更易发生外渗,可导致局部疼痛、肿胀、组织坏死,严重者可造成功能丧失。据国外文献报道,化疗药物外渗引起损伤的发生率为0.1%~6%,儿童可达11%。所以加强儿童药物静脉外渗的管理,对降低外渗发生率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对2005年血液肿瘤科患儿发生静脉药物外渗的情况进行分析,现将有关结果报道如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化疗药物外渗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自美国发现氮芥,开创药物治疗肿瘤已50多年。化疗药物的使用挽救和延长了无数肿瘤患者的生命,但也带来了令人担忧的问题——化疗药物外渗。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渗出或渗浸到皮下组织中。外周静脉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国内报道是0.1%~6.0%,国外报道是5%。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渗漏部位红肿、疼痛、周围组织坏死,严重者须外科清创、植皮,引起医疗纠纷。特别是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局部注射造成组织坏死,成人大于体表面积2%定为四级医疗事故,更是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压力和责任。由此可见,掌握化疗药外渗的危险因素及防治知识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3.
袁美锦 《护理研究》2009,(8):2044-2045
化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化疗药物外渗是化疗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局部并发症。据报道,国内化疗外周渗漏率为0.1%~6.0%,国外报道为0.1%~6.5%。化疗药物外渗可导致局部皮肤及软组织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由于某些药物的强刺激性,外渗处理后效果欠佳,有的出现组织坏死。甚至导致功能障碍。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局部注射造成组织坏死,成人大于体表面积的2%可定为四级医疗事故。因此,预防化疗药物外渗比外渗后处理更为重要。我科为了减少病人化疗药物外渗的危险性,从2007年10月开始应用化疗药物巡视卡,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化疗巡视卡的设计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疗是治疗肿瘤的重要手段之一,化疗药物外渗是化疗过程中比较常见的局部并发症。据报道,国内化疗外周渗漏率为0.1%~6.0%,国外报道为0.1%~6.5%。化疗药物外渗可导致局部皮肤及软组织非特异性炎症,临床上由于某些药物的强刺激性,外渗处理后效果欠佳,有的出现组织坏死。甚至导致功能障碍。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局部注射造成组织坏死,成人大于体表面积的2%可定为四级医疗事故。因此,预防化疗药物外渗比外渗后处理更为重要。我科为了减少病人化疗药物外渗的危险性,从2007年10月开始应用化疗药物巡视卡,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消炎止痛膏加冰片和血竭粉在化疗药物外渗患者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方月霞 《护理与康复》2008,7(6):472-473
化疗药物在静脉输注过程中易发生药物外渗,加之肿瘤患者长期反复用药、血管硬化闭塞,更易发生非技术因素的药物外渗,可导致局部疼痛、肿胀、组织坏死,严重者造成功能丧失。据国外文献报道,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组织损伤的发生率为0.1%~6.0%,儿童可达11%。化疗药物外渗后常用利多卡因加地塞米松、生理盐水局部封闭,再用50%硫酸镁外敷,但效果一般,  相似文献   

6.
化疗药物渗漏后溃疡阶段的伤口护理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化疗是目前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化疗药物可引起全身毒性及局部毒性反应,局部毒性反应是指发生于药物注射部位周围组织的反应,包括静脉炎、静脉变色、疼痛、红斑和继发于药物外渗的组织坏死[1]。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渗出或渗漏到皮下组织中[2]。据报道[3  相似文献   

7.
化疗药物外渗的危险因素及预防   总被引:34,自引:6,他引:34  
自美国发现氮芥,开创药物治疗肿瘤已50多年。化疗药物的使用挽救和延长了无数肿瘤患者的生命,但也带来了令人担忧的问题——化疗药物外渗。化疗药物外渗是指化疗药物输注过程中渗出或渗浸到皮下组织中[1]。外周静脉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国内报道是0.1%~6.0%[2],国外报道是5%[3]。如果处理不当,可能会引起渗漏部位红肿、疼痛、周围组织坏死,严重者须外科清创、植皮,引起医疗纠纷[4]。特别是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局部注射造成组织坏死,成人大于体表面积2%定为四级医疗事故,更是增加了医护人员的压力和责任。由此可见,掌握化疗药外渗的危…  相似文献   

8.
抗肿瘤药物治疗是当前治疗癌症的主要手段之一,经静脉输注化疗药物会导致血管壁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出现化疗药物静脉外渗。美国肿瘤护理学会(theoncologynursingsociety,ONS)对于化疗药物外渗的定义[1]是发疱剂或刺激性药物渗漏至皮下组织,可能引起的疼痛、溃疡或坏死。国外有报道,化疗药物外渗引起损伤的发生率,儿童可达11%[2]。因此,了解化疗药物外渗的相关因素,防止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在护理临床工作中非常重要。近年来,护理人员进行了大量临床实践及研究,现将儿童化疗药物静脉外渗的相关因素分析及防护措施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9.
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国内报道是0.1%~6.0%,国外报道是5.0%[1]。有些刺激性强、发疱性化疗药物,如诺维本可引起局部严重静脉炎,  相似文献   

10.
复方川芎嗪湿敷治疗化疗药物渗漏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疗药物外渗的发生率国内报道是0.1%~6.0%,国外报道是5%[1]。由于多次化疗,患者血管破坏现象较常见,且血管弹性差、脆性大[2];药物高浓度和药物不同的酸碱度对局部有较强刺激作用[3],容易发生化疗药物渗漏,若处理不当,轻者引起局部红肿、硬痛、静脉炎,重者周围组织坏死[4]2002  相似文献   

11.
预防性护理干预对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化疗药物外渗的预防护理干预方法,以降低患者药物外渗静脉炎的发生率。方法2006年1月-2007年1月,将本科室收治的150例癌症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各75例,干预组自化疗前1d开始,除按肿瘤化疗科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外,针对患者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对照组只按肿瘤科化疗药物防静脉炎的常规护理。结果干预组发生静脉炎6例(8.O%),对照组24例(32.0%),两组发生率比较,χ^2=7.8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的相关因素,采取针对性的护理干预可以减少化疗药物外渗致静脉炎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全球范围内每天都进行着数以百万计的化疗药物静脉输注,经静脉输注化疗药物会导致血管壁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出现化疗药物静脉外渗。有研究报道,发疱剂外渗发生率在儿童中为11%,成人中为22%[1-2]。发疱剂外渗经外周静脉输注的发生率为0.1%~6.0%,经输液港输注的发生率为0.3%~4.7%[3]。如果不进行及时处理,化疗药物外渗可能导致组织坏死、功能受损和永久的形态  相似文献   

13.
恶性肿瘤患者在长期的化疗中,因反复静脉穿刺,会导致血管壁不同程度的损伤,甚至出现化疗药物静脉外渗。由于化疗药物对血管刺激性大,一旦渗漏可致局部组织坏死、功能受损和永久形态改变。据报道[1],经输液港输注的外渗发生率仅为0.3%~6.0%。静脉输液港较好地解决了传统的外周静脉化疗对患者生活影响大、活动易渗漏的风险,弥补了普通深静脉导管无法长期留置的不足,受到患者和医护人员的欢迎。但由于输液港置于皮下,如果发生化疗药物外渗,其后果不同于外表浅静脉化疗药物的外渗,可引起胸部及颈部组织炎症、坏死,甚至造成器官性功能障碍[2]。2015年1月7日1例右乳腺癌患者在使用静脉输液港行第7次化疗时,发生输液港导管与港体脱离的现象。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总结癌症化疗病人药物外渗的防治护理体会。[方法]对1 142例实施化疗的癌症病人进行临床观察,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生药物外渗5例,2例为弱刺激药物外渗,3例为静脉输完化疗药物后生理盐水冲管时外渗,未发生强刺激性化疗药外渗。[结论]合理选择血管、定时观察、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定期对护士开展专科知识培训可有效预防化疗药物外渗。  相似文献   

15.
通过静脉给药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其主要的并发症有化疗药静脉渗漏,据国外文献报道,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组织损伤的发生率为0.1%-6.0%,儿童可达11.0%。因此,预防和治疗化疗药物外渗致组织损伤是十分必要的。新化疗药在临床上的应用,提高了肿瘤疗效的同时,人们更加重视对化疗不良反应的防治,以维护病人的生活质量。近年来,国内外医务人员就此做了大量的研究,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就静脉渗漏发生原因、发生机制、临床分期、预防及护理做如下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总结癌症化疗病人药物外渗的防治护理体会。[方法]对1 142例实施化疗的癌症病人进行临床观察,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发生药物外渗5例,2例为弱刺激药物外渗,3例为静脉输完化疗药物后生理盐水冲管时外渗,未发生强刺激性化疗药外渗。[结论]合理选择血管、定时观察、对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定期对护士开展专科知识培训可有效预防化疗药物外渗。  相似文献   

17.
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治疗的护理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化疗是恶性肿瘤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在输注过程中渗出或渗漏到皮下可导致不同程度的组织损伤,称为渗漏性损伤[1-2].文献报道[3-4],外渗是输注化疗药物过程中最大的安全隐患之一.不少学者对有关化疗药物外渗后的防治措施进行了研究,现将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治疗的护理综述如下.1化疗药物渗漏性损伤的手术治疗化疗药物外渗后的处理方法主要取决于外渗的量、损伤的面积、外渗药物的种类及最初的治疗时间等[4].据报道[5],有1/3的外渗患者需要接受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18.
化学治疗作为抗肿瘤治疗的主要手段之一,大部分化疗药物治疗通过静脉输注来完成,抗癌药物的外渗是临床静脉输注中的严重并发症,不仅对患者产生严重的损害,而且易产生医疗纠纷。据报道,化疗药物渗漏率为0.1%-6%,实际的发生率可能更高,尤其是在用药护士未受过严格、系统的专业技术训练情况下最易发生。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规定了因化疗药物外渗所导致的功能障碍为四级医疗事故,预防化疗药物外渗引起广大护理管理者的重视,如何运用更有效的管理手段防止化疗渗漏的发生,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品质改进(QC)小组在提高化疗病人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率中的作用,降低化疗药物外渗发生率,保证病人输液安全。[方法]成立品质改进小组,通过对8个重点科室使用化疗药物的病人输液工具选择的现状及重点科室护士和正在化疗的病人对PICC相关知识知晓率的现状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化疗病人PICC置管率低的原因,进行护理干预。[结果]实施1年后PICC置管率由39.2%提高至75.0%。[结论]品质改进活动是提高化疗病人PICC置管率的一种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20.
药物外渗是静脉注射化疗药物的常见并发症。国外报道,因输注化疗药物外渗引起的皮肤溃疡、静脉炎时有发生,若处理不当,严重皮肤坏疽的发生率为0.6%-6%。临床上对这类药物外渗性损伤的处理存在很大争议,如早期是用冷疗还是热疗,意见不统一,化疗药物外渗后使用何种解毒剂有效等。基于此,本文在检索了近十五年国内外公开发表文献的基础上,针对1例化疗药物外渗性损伤的病人进行了循证护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