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目的调查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者术后长期生活质量变化。方法按照国际通用SF-36健康调查问卷对其术后长期生活质量进行评价,并使用为肾移植供者特制的再移植意愿度问卷,了解供者对供。肾的态度及进一步探讨可能影响供者抉择的因素。结果术前与术后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与术前比较,除躯体疼痛、情感角色、精神健康得分有所上升外,余5项均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年躯体疼痛得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各项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5年各测评项得分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后悔供肾组的生活质量得分低于愿再供肾组,大部分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体亲属肾移植手术安全可行,供者完善的术前评估与选择以及术后严密长期随访、供肾后健康知识的普及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压力管理培训对精神科护士心理健康及压力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对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92名护士进行压力管理培训,于培训前和培训后1周分别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及压力应对方式(CSQ)问卷进行评定。结果压力管理培训前SCL-90中躯体化因子得分为(1.63±0.48)分,高于国内常模(1.37±0.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58,P〈0.01),培训后得分为(1.40±0.33)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96,P〉0.05),培训前后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96,P〈0.01);SCL-90中其他因子在培训前得分除恐怖、偏执因子外均显著高于国内常模(P〈0.05),培训后得分与国内常模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培训后各因子得分均低于培训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应对方式问卷培训前后自身对照,培训后解决问题、求助因子得分均比培训前提高(P〈0.05),幻想、退避的因子得分均比培训前降低(P〈0.01)。结论对精神科护士进行压力管理培训可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有助于其采取有效的压力应对方式。  相似文献   

3.
背景:对疾病治疗的认知评价,直接影响患者的应对活动和身心反应,医学应对是影响临床治疗的重要因素之一。 目的:比较血液透析及肾移植患者医学应对方式的特点和影响因素。 设计、时间及地点:问卷调查,于2005-01/2006-01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泌尿科完成。 对象:选择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门诊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及门诊随诊的肾移植患者各60例。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肾移植手术时间≥3个月,移植肾功能正常;自愿参加调查。 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由调查者采用统一的解释性语言,指导患者填写下列问卷。①一般情况问卷:包括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子女情况、家庭收入、医疗付费方式、医疗费用对家庭的影响、接受血液透析治疗/肾移植手术时间等。②医学应对问卷:包含面对、回避和屈服3个分量表,各条目按1~4级计分,其分量表得分越高,表明个体越倾向于采用这种应对方式。 主要观察指标:计算血液透析及肾移植患者的医学应对问卷各分量表得分,并与常模进行比较;分析患者的一般情况与各分量表得分的相关性。 结果:120例患者全部进入结果分析,无脱落。①两组患者在医疗付费方式、医疗费用对家庭的影响以及血液透析/移植时间方面,差异存在显著性意义(P〈0.05)。②血液透析患者医学应对方式问卷中面对、屈服量表得分均低于肾移植患者(P〈0.05),两组患者的回避量表得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③血液透析患者医学应对方式中面对量表得分低于常模(P〈0.05),回避、屈服量表得分均高于常模(P〈0.05)。肾移植患者的面对量表得分与常模相似,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回避、屈服量表得分均高于常模(P〈0.05)。④血液透析患者的面对量表得分与性别相关(r=-0.277,P〈0.05);屈服量表得分与家庭收入相关(r=-0.287,P〈0.05)。肾移植患者的面对量表得分与婚姻状态相关(r=0.282,P〈0.05)。结论:治疗方法和心理社会因素影响终末期肾病患者的医学应对方式。与血液透析患者相比,肾移植患者更多采用面对、屈服的应对方式。血液透析患者的面对得分与其性别相关,屈服得分与家庭收入相关;肾移植患者的面对得分与其婚姻状况相关。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及采取的应对方式,以指导护理干预,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选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并应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对120例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进行调查分析。结果本组患者SAS评分高于与国内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0.72±10.77)比(29.78±10.07)分,t=11.127,P〈0.01],SDS评分明显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本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应对方式得分与全国常模比较,面对得分明显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6.08±3.88)比(19.48±3.81)分,t=2.046,P〈0.05];回避、屈服得分明显高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结论CHF患者大多伴有焦虑、抑郁情绪,且应对方式不良。帮助他们克服负性情绪,改变应对方式,可以延长患者生命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抑郁症患者自杀态度、抑郁水平和应对方式的关系,为抑郁症患者的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采用自杀态度问卷(QS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114名抑郁症住院患者进行调查。结果(1)本研究对象中,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病程、不同受教育程度抑郁症患者的自杀态度、抑郁水平、应对方式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7~1、46,P〉0.05);(2)抑郁症患者自杀态度的F1、F2、F4等维度均分小于2、5分,而F3维度均分在2.5~3.5分之间;(3)抑郁症患者的积极应对得分明显低于全国常模(t=12.85,P〈0.01),而消极应对得分明显高于全国常模(t=4.82,P〈0.01)。(4)抑郁症患者自杀态度、抑郁水平和应对方式有不同程度、性质各异的相关性(r=0.56,-0.65;P〈0.01或P〈0.05)。结论鼓励患者多采用积极的应付方式,降低抑郁情绪,预防自杀行为发生。  相似文献   

6.
目的 了解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术后应对方式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和观察访谈法,以便利抽样法,对符合人选标准的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56例进行调查.结果 研究对象的面对得分与常模相似;回避、屈服得分均高于常模.亲属供肾者未来的健康状况、移植肾功能及术后生存时间、术后排斥反应等并发症等是影响患者应对方式的主要因素.结论 护理人员在准确评估亲属活体肾移植受者术后应对方式的基础上,采取针对性的护理措施,最大限度地帮助患者走出应对误区,最终提高人/肾存活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者阶段性健康教育效果作出科学评价,同时使供者系统了解肾移植手术相关知识,正确认识供肾行为,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提高生存质量。方法采用随机分组,将52例供者随机分为实验组(n=26)和对照组(n=26),实验组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对照组按常规进行健康教育。结果实验组对肾移植及手术的相关知识掌握程度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阶段性健康教育能提高供者对肾移植的认识,从而促进身心康复,提高供者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8.
范芹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1,17(19):2297-2298
目的了解支原体肺炎的患儿家属在患儿住院期间医学应对方式和应对能力。方法对100例支原体肺炎患儿家属采用医学应对方式量表(MCMQ)进行调查。结果支原体肺炎患儿家属的医学应对方式中面对应对的得分高于常模,屈服应对方面的得分低于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43,5.401;尸〈0.05);回避应对的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P〉0.05)。患儿家属感知率较高的前5个条目中,有4个条目是面对因子的内容;感知较少的后5个条目中有4个条目为屈服因子。结论支原体肺炎患儿家属在患儿住院期间,能以正性的、积极的态度面对患儿的疾病,同时对大型的、正规的医疗机构非常重视和依赖。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妇科癌症患者的心理应对方式,为临床护=E进行心理干预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医学应对问卷(MCMQ)对60例妇科癌症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比较不同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况、长期居住地、疾病诊断、治疗方式的患者应对方式情况。结果60例妇科癌症患者MCMQ量表得分均高于癌症常模,其中“回避”和“屈服”量表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80,23.50;P〈0.05);“面对”量表得分与常模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1,P〉0.05)。老年患者和目前正接受手术治疗的妇科癌症患者更多采用屈服应对方式。结论本组妇科癌症患者更倾向于采用回避的应对方式,在临床护理中配合有针对性的心理支持及有效的护理干预手段,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反应,对促进患者身心康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影响住院患儿家长应对方式的因素。方法采用简易应对方式问卷调查102例住院患儿家长的应对方式,并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文化程度高的家长积极应对方式得分为(23.88±6.41)分,消极应对得分(10.28±4.11)分,均高于文化程度较低的家长(20.90±5.31),(7.63±3.66)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46,-3.27,P〈0.05);月收入高的家长积极应对得分(24.10±6.11)分,高于月收入低者(20.93±5.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P〈0.05)。结论文化程度、经济收入水平对住院患儿家长的应对方式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亲体肾移植受者的心理状况及相关因素,寻求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方法将120例行亲体肾移植术的受体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60例和实验组60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心理护理方法,实验组运用循证护理方法进行心理护理,对两组患者的术后心理状况、康复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术后心理状况、病情康复情况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循证护理为临床实践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可以减少亲体。肾移植受者术后心理障碍和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综合心理干预对职业暴露后护士情绪及应对方式的影响。方法将423名1周内有职业暴露史的护士,随机分为干预组212人和对照组211人;对干预组进行为期2个月的干预,包括心理咨询及疏导、职业暴露相关知识宣教及暴露后处理流程、追踪及监测;对暴露者进行工娱、文娱、音乐、生物反馈放松等干预;心理干预前后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应对方式问卷进行评定和对照研究。结果综合干预后,干预组焦虑、抑郁评分均较干预前有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应对方式问卷的解决问题、求助等积极应对因子分均有显著性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自责、幻想、回避等消极因子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心理干预有助促进职业暴露后护士的心理健康水平和改善应对方式;对稳定护理队伍非常重要,应引起各医院领导的重视。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精神科男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方法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和简易应对方式问卷(SCSQ),对某三级甲等精神专科医院100名精神专科男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两者间的相关性.结果 共发放调查问卷100份,收回有效问卷95份,有效回收率为95%.精神科男护士SCL-90总分为(156.06±58.72)分,其中躯体化(1.66±0.71)、抑郁(1.70±0.78)、焦虑(1.56±0.71)、敌对(1.76±0.79)、恐怖(1.54±0.51)因子得分皆高于全国男性常模组(129.96±38.76),(1.38 ±0.49),(1.51±0.60),(1.41±0.44),(1.48±0.56),(1.23±0.37)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4.330,3.865,2.435,2.662,3.514,5.920;P<0.01);精神科男护士消极应对维度得分(10.36±3.87)明显低于国内常模(30.26±8.70)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16,P<0.01);护士的消极应对方式与心理健康水平呈正相关(P<0.05),而积极应对方式与SCL-90各因子呈负相关(P<0.05).结论 三级甲等医院精神科男护士心理健康水平与应对方式密切相关,护理管理部门应重视护士的心理健康状况,引导护士采用积极的应对方式,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丙型肝炎患者在首次抗病毒治疗前疾病不确定感的状况,确认患者应对方式和社会支持的状况,探讨患者疾病不确定感与应对方式、社会支持的相关性。方法便利抽样选取2014年10月至2015年9月某院拟行抗病毒治疗的慢性丙型肝炎患者22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疾病不确定量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应对方式问卷对其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丙型肝炎患者首次抗病毒治疗前疾病不确定感的得分为(88.79±15.63)分,处于中等水平;社会支持总分为(41.902±4.863)分,高于一般人群社会支持平均分(t=14.226,P0.01),疾病不确定感与社会支持呈负相关(P0.01);应对方式中"面对"和"回避"得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P0.05),"屈服"得分高于国内常模(P0.01);疾病不确定感各维度分别与"面对"、"回避"呈负相关(P0.01),与"屈服"呈正相关(P0.01)。结论疾病不确定感在丙型肝炎患者抗病毒治疗前普遍存在,且多数患者处于中等水平;与一般人群比较,患者有较高的社会支持,且社会支持高者疾病不确定感的程度低,反之则高。疾病不确定感水平与应对方式密切相关,可指导患者采取有效的应对方式如"面对"和"回避"等,以降低疾病不确定感。  相似文献   

15.
背景:近几年随着各项移植法规相继出台,亲属肾移植数量在国内多个移植中心呈逐渐增多趋势。目前国际上对活体供肾供者尚没有最大年龄的明确限制,由于供器官的极度短缺,国际上很多移植中心开始尝试老龄供者。目的:探讨老龄供者亲属肾移植的临床疗效及应用特点。方法:亲属活体肾移植65例按供肾者年龄分为2组:老龄组(n=16):供者年龄≥55岁;对照组(n=49):供者年龄〈55岁。两组供者平素健康状况良好,心肝肺等重要脏器功能健全,无高血压及糖尿病,移植前查血肌酐清除率均在80mL/min以上。两组基线资料相似。移植后6个月内进行随访,评价两组受者移植后的肾功能恢复及早期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结论:移植后两组受者肾功能恢复良好,急性排斥反应、移植物功能延迟恢复等早期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提示在目前肾源缺少的情况下,选择老龄供者进行亲属活体肾移植,只要严格供肾纳入标准,可以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肾的选择标准和取肾方法。[方法]对87例亲属活体供肾肾移植病人的临床资料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7例供者中术后发生伤口脂肪液化4例,体位性低血压1例,无严重并发症,受者移植肾功能恢复良好,供受者均痊愈出院。[结论]严格掌握亲属活体肾移植供肾的选择标准是保证供者的术中安全及术后肾功能恢复的关键,第12肋卞腹膜外途径是一种对供者影响较小、较为安全的取肾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自我管理行为及应对方式的相关性,为制定改善患者自我感受负担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自我感受负担量表、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和自我管理行为问卷,对236例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得分(31.10±9.34)分,为中等水平;自我管理行为总分为(48.27±6.271)分。自我感受负担总分与回避及屈服维度呈正相关(r=0.239,P<0.001;r=0.294,P<0.001),与面对维度呈负相关(r=-0.133,P<0.05);自我管理行为总分和面对维度呈正相关(r=0.534,P<0.001),与回避和屈服维度呈负相关(r=-0.308,P<0.001;r=-0.178,P<0.01;r=-0.446,P<0.001)。结论:原发性青光眼患者自我感受负担、自我管理行为与其应对方式相关,医护人员应鼓励患者建立良好的自我管理行为,积极面对疾病,降低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