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呼吸内科在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首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呼吸内科示范病区,参照2010年“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和“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方案的评分标准,制定小组责任制工作模式,实行责任组长负责、责任护士分管患者的岗位职责.比较新护理模式实施前、实施6个月后病区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以及科室医生、护理人员对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的满意度.结果 小组责任制工作模式实施6个月后,护士的分层级使用充分体现,很大程度上护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得以激发,患者对病区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结论 实行责任组长负责、责任护士分管患者的整体护理模式,能充分发挥护士的潜能,更好调动其工作积极性,从而显著提高科室整体护理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实践效果。方法选择某医院5个科室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建立责任小组,确立不同级别人员的职责。比较实施前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护理质量及护士职业认同感等。结果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后,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医生对护士工作满意度、临床护理质量、护士职业认同感均明显提高(P﹤0.01或P﹤0.05)。结论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模式可以优化临床护理工作模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马斯洛需要理论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通过访谈方法对产妇进行心理需求调查,预测患者的需要。根据对产妇的调查结果,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房中应用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实施护理措施,比较实施前后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产妇对护士母乳喂养指导的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家属及月嫂陪护情况,产妇奶涨、乳头皲裂的情况。结果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房服务前后,产妇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和对护士母乳喂养指导的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90.4%比96.3%,80.1%比100.0%)(P〈0.01),产妇奶涨、乳头皲裂的发生率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67.8%比20.4%,47.9%比15.2%)(x2分别为76.85,42.81;P〈0.01),产妇请“月嫂”及“家属陪伴”情况减少。结论马斯洛层次需要理论应用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试点病房时可以帮助护士预测产妇的需要,理解产妇的行为和需求,更好地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护理工作模式及方法,为全面履行护理人员职责和实现优质护理服务提供可以借鉴的依据。【方法12010年5月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本院2个科室作为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在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中改变传统排班模式,改革护理工作模式;切实落实基础护理职责;改革绩效分配,实行激励机制及岗位管理;提供人性化服务。试点6个月后评价患者满意率及护理质量,试点病房逐步推广,2010年年底在全院39个护理单元全部展开。【结果】试点病房的病房管理、基础护理质量与试点前相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促进了基础护理的落实;提高了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活动的初步实践使护理人员主动工作意识增强,促进基础护理工作落实,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满意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小组责任制工作模式在重症监护室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效果。方法按科室实际上班的人数和人员结构,将高年资护士和低年资护士搭配,采用小组责任制工作模式,为患者提供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比较小组责任制实施前后重症监护室的危重患者护理质量和患者家属满意度。结果实施小组责任制工作模式3月后,危重患者护理质量有提高,经比较,P〈0.01;护理满意度由88.2%升至96.2%。结论实施小组责任制工作模式能发挥小组优势,更好地为患者提供优质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6.
刘林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2,18(14):1638-1640
目的通过对厦门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外科优质护理服务病房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了解外科优质护理服务病房护士的工作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分层抽样方法,选取厦门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100名外科优质护理服务病房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外科优质护理服务病房护士对工作的总体满意度得分为(2.76±0.43)分。护士工作满意度得分由高到低依次排序为:互动合作(3.00±0.56)分、职业地位(2.88±0.54)分、自主性(2.80±0.62)分、工作任务(2.65±0.58)分、组织决策(2.61±0.48)分、收入(2.43±0.43)分。不同年龄、工作年限、学历、职称、婚姻状况的护士,其工作满意度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19〈0.01)。结论医院外科优质护理服务病房护士工作满意度处于中等,护士的收入、组织决策及工作任务满意度偏低。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一线式”护理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实施效果.方法 本科自2010年3月开始实施“一线式”护理服务模式,统计2010年3月至2011年3月实施该模式期间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及病房陪护率的数据,并回顾实施该模式前本病房的满意度相关数据及陪护率,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 11.0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比较.结果 通过实施“一线式”护理服务模式,患者满意度、医生满意度、护士满意度均较前提高,病房陪护率明显下降,两组数据比较统计学差异显著(P<0.01).结论 “一线式”护理服务模式,提高了护士的工作质量及工作效率,使患者获得了最大的利益和实惠,医生获得了最大的帮助和支持,融洽了医护关系、护患关系,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大幅度增高,病房陪护率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延续护理中心在优质护理服务中发挥的作用。方法随机选取于本院实施延续护理试点科室住院治疗的患者200例、医生10人、护士15人作为试验组,于非试点科室住院治疗的患者200例、医生10人、护士15人作为对照组,采用卫生部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及本院自制的医生、护士工作满意度问卷进行调查,比较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护士的满意度。结果患者满意度比较,试验组为95%,对照组为65%;医生满意度比较,试验组为90%,对照组为80%;护士满意度比较,试验组为93%,对照组为8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开展延续护理服务切实提升了患者、医生及护士的满意度,提高了护理质量,深化了优质护理内涵。  相似文献   

9.
杨洋  马莉 《华西医学》2013,(10):1626-1628
目的深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提升泌尿专科日间病房护理服务工作质量。方法对2012年7月-11月入住日间病房的230例患者,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包括加强基础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协助医生实施诊疗,参与医生查房,积极与患者沟通,提供健康指导等护理工作,为患者提供全程、连续的优质护理服务。结果护理工作质量和患者满意度明显提高,整体满意度达到99.1%。优质护理服务开展前后各项指标满意度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沪〈0.05)。结论转变护理服务理念与模式,能全面提升对患者的服务品质,有效提高整体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  相似文献   

10.
合作单元式责任制护理方式对护士工作满意度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合作单元式责任制护理方式对护士工作满意度各维度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为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稳步推进优质护理服务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护士工作满意度量表对该院8个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117名护士在开展合作单元式责任制护理之前和之后4个月分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8个优质护理示范病房护士工作满意度总分由原来的(2.85±0.44)分上升至(3.02±0.44)分,满意率由30.8%上升至49.6%(P<0.01),其中护士对排班制度、同事关系、社会和专业交流机会、工作被称赞或认可、工作的控制与决策5个维度的满意度得分均有所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工作满意度影响回归系数:排班制度为0.446,社会和专业交流机会为0.323,工作被称赞或认可为0.236,工作控制与决策为0.199,同事关系为0.120。结论:通过改变护理工作模式,实施合作单元式责任制护理可以提高护士工作满意度。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在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在深入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活动中,实施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病人满意度、医生满意度和护士满意度进行问卷调查,同时采集护理质量检查结果和护理服务质量相关数据,与实施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前的调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实施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后,病人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医生对护理工作满意度均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对自身工作满意度也有所提高,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级护理和一级护理质量、基础护理质量、病区管理质量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最满意护士的人次数、病人感谢信中点名表扬护士的人次数明显增多。结论:实施医护合作型责任制护理模式,能有效地密切医、护、患关系,充分发挥高级责任护士的作用,促进初级责任护士的成长,提高工作效率和护理质量,达到“病人满意、医生满意、护士满意”的目标。  相似文献   

12.
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在基层医院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目的:开设优质护理服务试点病房,以点带面,整体提高基层医院优质护理服务水平,努力达到让政府满意、社会满意、患者满意、医院满意、医师满意、护士满意的工作目标。方法:根据卫生部2010年优质护理服务活动的要求,制订我院优质护理服务活动方案及相关考核标准,开设4个试点病房,采取"3H"护理服务方式和APN排班模式进行流程再造。定期对试点病房和非试点病房护理质量和护士综合素质考核评分,对患者、医师、护士进行满意度调查。并将情况在全院护士长例会上及时反馈与分析。对2010年6~12月以来全院考核情况进行方差分析;试点病房和非试点病房考核结果进行t检验。结果:全院护理质量、护士综合素质、患者、医师、护士满意度均逐步提高,以试点病房提高更为明显。结论:优质护理服务病房的试点运行,能大大提高所在科室护理质量、护士的综合素质、患者满意度,还能促进医护关系的和谐发展,对其他科室相应工作质量的提高也有促进作用。但试点病房和非试点病房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13.
小组责任制在优质护理示范病房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探讨小组责任制工作模式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首批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的3个示范病区,实行小组责任制工作模式,责任护士分管患者,负责为患者提供全程、连续的护理服务。比较实施前及实施6个月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及医师、护士对小组责任制工作模式的满意度。结果:实施小组责任制工作模式6个月后,3个试点病区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明显提高(P<0.05,P<0.01);96.77%的医师认为护士责任包干管患者后能主动、及时报告患者病情变化;95.24%的护士认为护士管患者后对患者病情更熟悉。结论:实施小组责任制工作模式能更好调动护士的工作积极性,为患者提供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模式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在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150名护士进行自身前后对照,比较实施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模式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前后护士专业成就感、考试成绩、护理质量、护理投诉、护理缺陷及患者满意度。结果实施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工作模式后,150名责任包干护士专业成就感分数由(6.91±1.79)分提高至(11.92±2.39)分,理论考试成绩由(89.04±8.34)分提高至(95.17±5.45)分,技术操作成绩由(86.03±11.01)分提高至(94.25±12.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分别为10.41,6.33,6.89;P〈0.05);1年中护理投诉由0.22%降低到0.09%,护理缺陷由0.43%降低到0.25%,患者满意度由92.31%上升至98.2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x2分别为28.871,1.190,17.419;P〈0.05);实施后护理质量中基础护理、病房管理、护理文书、消毒隔离4方面得分均较实施前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责任包干制整体护理联合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激发了护士的工作热情,提高了护理工作质量,提高了患者满意度,降低了护理投诉及护理缺陷,促进了优质护理的落实。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利用现有的护理人力资源,建立实施科室节假日护理安全主管值班制的方法和效果。方法建立节假日护理主管值班制,比较实施前后节假日期间的护理质量、患者满意度、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及护理缺陷及投诉的发生率,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施后护理质量较实施前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7.50%上升至96.67%,医生对护士的满意度由实施前的84.00%上升至98.0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分别为6.92,4.40;P〈0.05);护理缺陷及投诉明显降低,由实施前的8例降至实施后的1例。结论科室节假日护理安全主管值班制的实施,提高了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确保了节假日护理工作安全,并使一批护理人员得到了培养和锻炼,有利于护理管理人才的成长和储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精神科开放式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学习领会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精神实质,改善住院环境,规范服务流程,改革护士排班模式,实施小组责任制护理,夯实基础护理,规范康复治疗,改革护理质量控制等措施创建精神科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创建前(2010年2~7月)后(2010年7~12月)采用我院护理工作满意度调查表进行调查、比较。结果: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后患者总满意度及对护理服务、护理技术、护士态度、病房环境维度的满意度与实施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创建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护士服务由被动变主动,可有效地提高护理质量,提高患者满意度,同时能提升护士自我价值感。  相似文献   

17.
目的调查医生、护士、患者对PICC专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方法采用PICC专项护理服务满意度问卷分别对98名医生、149名护士、182例患者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医生、护士、患者对PICC专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得分分别为(90.40±1.79)分、(83.20±2.17)分、(86.00±2.39)分;医生对PICC专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高于护士(P〈0.05)。结论医生、护士、患者对PICC专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均较高,说明该专项护理服务具有重要的临床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口腔正畸科责任制护理的工作模式。方法对照组患者由主管医生负责管理,护士实施常规的椅位配合护理,根据医生要求进行护理操作配合;试验组建立责任制护理小组,采用医、护、患同组工作模式,患者由主管医生和责任护士共同负责管理,护士按护理程序实施护理。采用自行设计的满意度调查表,分别对患者、医生、护士进行满意度调查。结果试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医生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试验组护士满意度高于对照组( P<0.05)。结论在正畸科开展责任制护理可以提高患者、医生、护士的满意度,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护理服务。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护士对基础护理的认知情况,并比较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护士与普通病房护士的态度差异。方法采用方便取样的方法,对北京市三级甲等医院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和普通病房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200份。结果问卷收回200份,回收率100%。其中,优质护理服务示范病房有效问卷91份,有效率91%;普通病房有效问卷81份,有效率81%。示范病房和普通病房护士的年龄分别为(28.08±6.34)岁和(26.81±5.09)岁,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29,P〉0.05);工作年限分别是(7.21±6.66)年和(6.31±5.68)年,两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z=0.948,P〉0.05)。示范病房和普通病房在一般清洁的项目上赞同率都比较低。对于完全不能自理患者,示范病房护士对由护士为患者实施床上洗头、整理床单位等各项基础护理服务的认同率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的护士(x^2分别为23.319,22.030;P〈0.001);对于部分不能自理患者,示范病房护士在由护士为患者实施失禁护理、床上温水擦浴等项目的认同率均明显高于普通病房的护士(0分别为18.023,17.254;P〈0.001)。在护士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的利弊态度上,示范病房护士认为益处明显高于普通病房(P均〈0.05),但在体现护理工作价值和离职率增加的问题上,示范病房护士的认同率低于普通病房。结论护士实施基础护理带来了很多的利好方面,但也使护士的工作量和离职率明显增加。由于护士自身的观念和对护理相关理论没有理性认识导致对基础护理的认识欠缺,示范病房护士实施基础护理认知度明显高于普通病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三制管理”在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实施效果。方法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过程中,实施三制管理,即责护组长小组负责制、包干护士管床责任制、护理三级查房制,比较实施“三制管理”前后常见护理缺陷的发生情况及患者的满意度。结果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过程中,贯穿“三制管理”,护理缺陷发生率明显下降,护士、患者及其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显著提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三制管理”在实施优质护理服务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包干护士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了住院患者的满意度,提升了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