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7 毫秒
1.
患者行冠状动脉介入术后,穿刺点一般采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8h,制动24h的方法来止血。由于弹力绷带黏性强,包扎时间长,皮肤长时间受到化学性的刺激,所以在撕除绷带时极易造成局部皮肤的破损,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故用正确的、技巧性的方法来去除绷带尤为重要。现介绍一种去除弹力绷带的小方法。  相似文献   

2.
冠状动脉造影术是目前诊断冠心病的金标准,临床应用十分广泛。为防止术后穿刺部位出血,造影结束后,穿刺部位通常会使用弹力绷带加压包扎。弹力绷带具有粘贴牢固,松紧适宜,透气性能好,抗过敏及力度均匀的优点。但同时由于其粘贴牢固,在去除弹力绷带时存在造成患者皮肤受损的问题。最近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无锡市第二人民医院心内科使用一种简单的方法,有效的避免了这一问题的发生。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伤口压迫中弹力粘贴绷带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4月~2017年4月该院收治的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00例.观察组采用弹力粘贴绷带固定压迫伤口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压迫伤口方式,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的临床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发生起搏器相关并发症、舒适度、满意度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伤口压迫采用弹力粘贴绷带有积极的作用,不仅避免了压迫移位给患者带来的身体损伤和极差的舒适感,还有利于患者情绪的舒缓,且值得做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4.
介入治疗后应用改良弹性绷带包扎股动脉止血效果观察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观察介入治疗后应用改良弹力绷带包扎股动脉的止血效果。方法将458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240例,对照组218例,对照组采用两条弹性绷带交叉粘贴包扎股动脉,实验组采用改良弹力绷带包扎法,即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第三条弹性绷带包扎,第三条弹力绷带在两条绷带的交叉点上横跨粘贴包扎,比较两组患者的股动脉的止血效果及舒适度。结果实验组止血有效率为99.6%,对照组为93.6%,两组比较,P<0.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在主观节制饮水、烦躁、排尿恐惧、腰酸背痛、纱块移位等不良反应较对照组明显减轻,均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改良弹力绷带包扎法对介入治疗后股动脉止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并能减少术后并发症,增加患者舒适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治疗后更舒适、安全的弹力绷带包扎方法,以减少包扎致皮肤破损的发生率,延长患者睡眠时间。方法将88例心脏介入检查治疗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24h后拆除弹力绷带,观察组采用改进方法术后8h更换弹力绷带1次,24h后拆除绷带。结果两组患者局部皮肤破损、睡眠时间、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夜间睡眠时间延长,皮肤破损、出血发生率较少。结论心脏介入术后弹力绷带术后8h更换1次的方法安全可行,减少了患者皮肤破损、出血的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睡眠,有利于康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心脏介入治疗后更舒适、安全的弹力绷带包扎方法,以减少包扎致皮肤破损的发生率,延长患者睡眠时间。方法将88例心脏介入检查治疗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方法24 h后拆除弹力绷带,观察组采用改进方法术后8 h更换弹力绷带1次,24 h后拆除绷带。结果两组患者局部皮肤破损、睡眠时间、出血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夜间睡眠时间延长,皮肤破损、出血发生率较少。结论心脏介入术后弹力绷带术后8 h更换1次的方法安全可行,减少了患者皮肤破损、出血的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睡眠,有利于康复。  相似文献   

7.
经股动脉穿刺行冠脉介入诊断和治疗的患者228例,采用局部松解弹力绷带处理手术后穿刺口,皮肤完好率为96.9%。采用局部松解弹力绷带处理冠脉术后穿刺血管,显著降低了穿刺皮肤并发症。  相似文献   

8.
汪子玲  晁群  陆文艳  贾晨  李芸   《护理与康复》2021,20(10):62-65
目的 观察3M弹力绷带联合不同敷料对脑血管造影术后股动脉穿刺部位周围皮肤的影响.方法 选取神经内科经股动脉入路行脑血管造影检查患者90例,按简单随机方法分为A、B、C三组各30例,造影结束后A组仅采用3M弹力绷带包扎;B组采用3M弹力绷带加3M透明敷料包扎;C组采用3M弹力绷带加3M液体敷料包扎.比较三组患者舒适度、疼痛程度、皮肤瘙痒情况、皮肤损伤程度及满意度.结果 C组患者在舒适度上明显优于其他两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C组患者疼痛评分、局部瘙痒情况优于A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股动脉穿刺处周围皮肤采用3M弹力绷带辅以3M液体敷料包扎可增加患者舒适度、降低疼痛感及局部瘙痒.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弹力粘贴绷带用于起搏器植入术后患者伤口压迫效果的观察。方法 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便利抽样法选取入住湖州市第一人民医院心脏介入科行起搏器植入术的1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90例。观察组患者术后采用弹力粘贴绷带固定压迫伤口,而对照组患者采用沙袋压迫伤口。观察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舒适度及医护人员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伤口出血、囊袋血肿发生率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在在肩背疼痛、排便困难、尿潴留、排尿困难、入睡困难等发生率上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两组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力粘贴绷带加压包扎压迫取代沙袋,不增加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但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医护人员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0.
静脉套管针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在使用过程中,小儿手足部用弹力绷带固定,往往易滑动,造成折管、脱管、透明敷料脱开,为此,我们制作了弹力绷带开孔法固定套管针.临床应用效果良好,现介绍如下. 1材料与制作 采用美迪邦牌弹力绷带、剪刀.取弹力绷带一块(根据患儿手足大小取宽5~10 cm),对折,在弹力绑带中间剪一圆形孔,直径1~2 cm.  相似文献   

11.
目的通过比较医用棉纸与弹力绷带作为电动气压止血带衬垫的方法,观察不同衬垫材料在电动气压止血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18年1月至12月镇江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收治的10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分为弹力绷带组(50例)和棉纸组(50例),分别采用弹力绷带和医用棉纸作为电动气压止血带衬垫材料,观察比较两组的止血效果、皮肤损伤发生率以及对电动气压止血带袖带的保护情况。结果弹力绷带组患者的皮肤压痕、瘀斑、水泡等皮肤损伤发生率低于棉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止血效果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弹力绷带组的袖带污染发生率(4%)明显少于棉纸组(1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弹力绷带作为止血带衬垫材料止血效果明显,而且能有效降低患者受压处皮肤的损伤率,同时减少了止血带袖带的污染,有利于袖带的清洁消毒。  相似文献   

12.
张伟  刘伟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35):8612-8612
为了减少胃管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及留置胃管的牢固性,我科采用了3M弹力绷带固定胃管,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患者128例。1.2材料3M弹力绷带,常用胃管,留置胃管常规准备。1.3方法准备1:剪好的3M弹力绷带长4 cm左右,宽1 cm左右,在其下方2 cm左右处剪开,形成一个类似“Y”型的贴用来固定鼻部;准备2:剪好的3M弹力绷带长3 cm左右,宽1 cm左右类似“1”型的贴用来固定耳唇。插管成功后,将备好的3M弹力绷带“Y”型,整端从鼻根至鼻尖粘贴于鼻梁上,撕开端的2条3M弹力绷带分别按顺时针及逆时针方向向下螺旋绕贴于胃管上,最后形成倒置的“Y”型。然后用类似“1”型的贴固定耳唇。  相似文献   

13.
输液敷贴在预防弹力绷带致皮肤受损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弹力绷带在儿科浅静脉套管针中的固定效果较常规胶布满意,套管针保留时间长,且无副作用[1].本科在使用弹力绷带固定小儿四肢浅静脉套管针过程中,却发现弹力绷带压迫套管针针柄及肝素帽,产生压疮,使小儿局部皮肤受损,增加了患儿的痛苦.2005年6月本科在使用弹力绷带固定套管针的基础上加用一次性输液敷贴保护局部受压皮肤,明显减少了小儿局部皮肤受损的发生率.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李璟  张建芬 《护理与康复》2015,14(10):1000-1000
<正>由于手部烧伤初愈时皮肤娇嫩,手指肿胀明显,患者戴、脱弹力手套时容易损伤皮肤,引起水泡或者创面溃破,有时甚至造成溃疡,使瘢痕生长期延长,导致患者戴弹力手套依从性降低,给瘢痕的预防带来困难[1]。近年来,本院烧伤整形科对手部深度烧伤创面愈合早期采用自粘绷带替代弹力手套,在预防瘢痕增生上取得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1材料与制作1.1材料自粘绷带(规格5cm×4.5m、7.5cm×  相似文献   

15.
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患者导尿管牵引的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后导尿管用不同材料牵引的护理效果。方法按照患者入院日期将192例前列腺电切术后的患者分为两组,单日应用胶布粘贴牵引患者102例为胶布粘贴牵引组。双日应用脱脂绷带打结牵引患者90例为脱脂绷带打结牵引组。比较两组牵引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脱脂绷带打结牵引组患者无1例出现皮肤损伤和皮肤过敏、发痒、红肿、水疱等症状。胶布粘贴牵引组有25例患者出现氧化锌过敏,皮肤发红发痒,并有多个小水疱,需敷药治疗。经精确概率法卡方检验,有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脱脂绷带打结法牵引导尿管方法效果优于胶布粘贴法。对于皮肤容易过敏和糖尿病患者,脱脂绷带打结法牵引导尿管方法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措施。  相似文献   

16.
弹力网状绷带在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应用及效果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弹力网状绷带在外周静脉留置针固定中的临床应用及效果.方法:将400例外周静脉留置针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00例,观察组采用弹力网状绷带进行静脉留置针辅助固定,对照组采用微孔胶布粘贴固定,观察比较两组平均静脉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静脉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及不适情况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0.01).结论:使用弹力网状绷带进行外周静脉留置针辅助固定可减少针头脱出和皮肤过敏,可增加患者舒适感和安全感,可减轻护士工作量,节约医疗成本,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李华萍  杨慧 《现代护理》2007,13(24):2326-2327
目的探讨弹力绷带用于截石位摆置后对预防截石位手术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将50例截石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弹力绷带缠绕下肢的摆置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摆置方法,术前术中监测记录血压心率的变化,术后改为平卧位后监测记录1min、3min、5min血压心率变化,术后观察患者皮肤颜色,术后随访。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弹力绷带用于截石位摆置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 探讨弹力绷带用于截石位摆置后对预防截石位手术并发症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50例截石位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用弹力绷带缠绕下肢的摆置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摆置方法,术前术中监测记录血压心率的变化,术后改为平卧位后监测记录1 min、3 min、5 min血压心率变化,术后观察患者皮肤颜色,术后随访.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 弹力绷带用于截石位摆置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不同弹力绷带联合包扎治疗在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5—12月淋巴水肿护理门诊收治的38例乳腺癌相关淋巴水肿患者,采用泡沫块绷带+低弹力绷带+高弹力绷带联合包扎,实施综合淋巴消肿治疗。治疗前1 d,治疗后10、20 d测量患侧上肢周径。对比治疗前1 d和治疗20 d后患者肢体周径比率、组织水分比率、皮肤纤维化发生率。结果治疗10、20 d后,患侧上肢5个测量点周径均小于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0 d后患者的患侧上肢肢体周径比率、组织水分比率、皮肤纤维化发生率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用不同弹力绷带联合包扎实施综合淋巴消肿治疗可有效地改善乳腺癌患者患侧上肢的淋巴水肿程度,缩短疗程,同时可改善淋巴水肿皮肤纤维化程度,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适度松解弹力绷带,减少肾病综合征患儿静脉留置针的效果。方法将经静脉途径治疗的178例肾病综合征患儿,按入院时间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89例,根据水肿程度,采用适度松解弹力绷带固定静脉留置针。结果观察组患儿局部皮肤完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适度松解弹力绷带,降低了局部皮肤并发症,减轻息儿痛苦,提高了护理质量。结论适度松解弹力绷带可减少肾病综合征患儿静脉留针皮损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