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归纳心脑血管疾病致病危险因素,并依据这些因素总结对应的预防对策.方法:以我院体检中心2016年8月-2018年01月间接诊的心脑血管疾病139例病人为主要对象,先探讨其诱发疾病的相关因素,然后在此前提下提出预防性方法.结果:心脑血管疾病的致病危险因素中,不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以家族遗传疾病史、年龄为主,有家族遗传疾病史的病人发病率高于没有家族遗传疾病史病人(P<0.05);年龄大于60岁的病人发病率高于不达60岁的病人(P<0.05);可干预的危险因素以心脏病、高血压、酗酒为主,心脏病、高血压及有酗酒习惯的病人心脑血管发病率相对较高,比较有差异性(P<0.05).结论: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比较多,应依据这些因素予以有效预防、控制,以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临床发病概率.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慢性心脑血管疾病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对聊城市区的行政企事业单位职工的慢性心脑血管疾病患病情况及危险因素进行调查研究.调查结果: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率18.38%,其中心血管病患病率16.76%,脑血管病患病率为1.62%,平均患病年龄58.80岁,并随年龄增加而上升.冠心病、高血压病、脑梗塞、脑出血患病率分别为8.22%、8.54%、1.47%、0.14%,男性患病率高于女性.心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与吸烟、饮酒、偏咸食、高脂饮食、甜食以及遗传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究影响皖西农村地区留守村民心脑血管疾病患病的可能因素,为该地区制定心脑血管疾病防制策略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随机整群抽样安徽六安市的3个乡镇共18个行政村的40~70岁留守居民.现场调查分为问卷和体格检查两个部分,问卷内容包括一般人口学特征、疾病史和生活习惯等内容;体格检查包括血压,血糖,身高和体重等内容;数据录入使用软件Epi Data 3.1,数据处理分析使用软件EXCEL 2007和SPSS 16.0,单因素分析采用x2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多元Logistic回归.结果 共调查居民4 040人,单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肥胖、高血压、高血脂、饮酒史、醉酒史、饮食偏咸和常吃腌制食品对该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患病情况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高血压、高血脂、饮食偏咸、饮食不规律和常吃腌制食品是该人群心脑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患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随着危险因素个数的增多而增加.结论 心脑血管疾病发病一般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未来的研究需要重视对其他可能危险因素的探究.  相似文献   

4.
某炼化企业中老年职工血脂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统计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人类生命、健康的第二大危险因素,而高血脂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为了解某炼化企业中、老年职工高脂血症患病情况及影响发病的因素,为开展高脂血症的防治及健康促进工作提供依据,我们对某炼化企业中、老年职工的血脂水平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采用预测模型评估实现我国常见危险因素对2030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死亡及早死概率的影响。方法利用2015年全球疾病负担估算的中国数据, 计算各个危险因素的人群归因分值, 采用比例变化模型估计2030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不可归因死亡例数, 并预测2030年该疾病的死亡例数、死亡率、标化死亡率和早死概率。结果根据危险因素在1990—2015年的自然变化趋势, 2030年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例数(612.44万例)和死亡率(428.53/10万)较2015年将分别增长59.92%和52.87%;2030年我国男性和女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早死概率均呈持续下降的趋势, 男性由11.43%降至11.28%, 女性由5.79%降至4.43%。如果到2030年所纳入危险因素全部达标, 可避免228. 92万例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死亡。在单个危险因素控制达标的情况下, 血压、总胆固醇和细颗粒物暴露是对心脑血管疾病死亡数影响最大的3个因素, 可分别减少死亡133.28、60.91和30.68万例。其中, 血压控制对缺血性心脏病和出血性脑卒中死亡的贡献最大, 分别可减少67.73和39.11万例的死亡。结论危险...  相似文献   

6.
膳食是可改变的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之一。流行病学研究发现,地中海膳食模式、日本膳食模式、健康的北欧膳食模式、DASH膳食模式、组合膳食模式和素食膳食模式可能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和死亡率,预防高血压、高血脂等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本文综述近年来上述膳食模式与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为防制心脑血管疾病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大众医学》2009,(2):6-15
如今,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危害我国人民健康的最重要疾病,全国每年死于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数占总死亡人数的40%。研究显示,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在我国,高血压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其危害性相当于其他两个危险因素之和,把高血压称作“人类健康的第一杀手”,并不为过。  相似文献   

8.
由于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不健康饮食、超重和肥胖、吸烟、过度饮酒、缺乏体育锻炼、生活及工作压力等危险因素在我国居民中普遍存在,我国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水平较高,严重影响我国居民生活质量及生命安全,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已成为我国越来越关注的重要议题。了解不同地区、不同人群各类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规律、主要影响因素和机制,对制定心脑血管疾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目前心脑血管疾病的流行状况、危险因素及其预防措施的研究进展作简要综述,旨在提高认识,为开展心脑血管疾病防治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心脑血管疾病在我省军队离退休干部中的患病率及相关行为危险因素,为制定医疗保健服务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问卷访问和体格检查相结合的方法对我省军队部分离退休干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分析.结果我省军队离退休干部中无躯体疾病的仅占8.47%,同时患两种以上疾病的人数占全部调查人数的72.36%,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中患病率最高的是冠心病(65.32%)及高血压病(55.67%),其次脑血管病的患病率在29.86%.调查显示: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与其年龄、居住状况、日常生活功能、心理卫生、膳食营养、生活满意度等紧密相关,其中烟酒嗜好、高脂高盐饮食、缺少娱乐及体力活动等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行为危险因素.结论进一步加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正确认识及健康知识的掌握,社会、家庭环境和人际交往,是行为改变的主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0.
2007年公主岭市城区30岁以上居民高血压患病情况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血压是一种古老的疾病,也是引起心脑血管疾病最重要危险因素之一,资料表明,由高血压而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在我国的疾病负担和死因顺位中均占首位.  相似文献   

11.
我国自1974年后,心脑血管疾病等非传染性疾病在人口死因构成中占了主要地位,由次要位置上升至前三位.进入80年代后北京市心脑血管疾病已占人口死因构成的半数以上.因而加强对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研究,减少发病、残废和死亡已成为重要研究课题.流行病学研究提示,在目前已知的冠心病、脑卒中危险因素中,高血压是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有效的控制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一级预防的主要内容,并能取得预期效果.为探讨适合我国国情的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措施,我们在北京朝阳区44个单位,8万余名职工中建立了心血管防治网,培训干部,举办学习班及专题讲座统一规划,经11年观察,不仅取得了满意  相似文献   

12.
摘要:目的 分析昆明市居民主要慢性病死亡的影响因素。方法 应用死亡率差别分解法,分析2006-2013年昆明市居民死因监测资料中主要慢性病数据,计算人群死亡率变化多少是由人口老龄化的影响,又有多少是危险因素的作用。结果 2006-2013年居民主要慢性病(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肺部疾病(COPD)、糖尿病和消化系统疾病)死亡率呈上升趋势,人口老龄化和危险因素共同影响死亡率的变化,其中危险因素影响占60%。城市除COPD死亡率下降外,其他呈上升趋势,而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是危险因素起主导作用,其他疾病则是由人口老龄化的作用;农村主要慢性病死亡是由人口老龄化和危险因素的促进作用呈上升趋势,其危险因素影响较大,但消化系统疾病则是由人口老龄化的影响。结论 人口老龄化和危险因素对不同慢性病死亡率上升的贡献各有不同,危险因素是影响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和恶性肿瘤死亡上升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3.
血脂代谢异常是动脉硬化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而动脉硬化是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根源,因此观察血脂水平可以更好地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笔者对内蒙古大学教职工体检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以便为高校开展心脑血管疾病预防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主要是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进行了分析,并且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方法。方法:本次研究主要选取本院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对其临床资料进行了分析,从而来发现其中的危险因素,并且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方法。结果:心脑血管疾病的致病机制是由于血液病变产生,这样将会对人体造成很大的损害,在早期不会出现较为明显的症状,因此心脑血管疾病属于隐形的疾病。人们吸烟、酗酒以及肥胖运动减少等因素都会引发疾病。结论:对于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要坚持从心理平衡、合理膳食以及适当运动与戒烟限酒等方面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预防,以此来充分降低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几率。  相似文献   

15.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当今世界危害人类健康的一类重要疾病,探索其形成原因和主要危险因素有助于采取有效干预措施进行科学防制。目前,大气污染物和气象因素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作用已引起关注,有关两类因素对心脑血管疾病的单独作用研究比较多,结论也比较明确,但它们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联合作用研究报道较少。本文对大气污染物和气象因素在心脑血管病中的单独和联合作用研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6.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已成为当前威胁我国中老年人健康与生命的主要疾病.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北京市某社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采用多阶段整群随机抽样法抽取北京市西城区月坛社区居住超过6个月且年龄大于18周岁的居民1200例作为调查对象,采用统一设计的问卷对研究对象的个人基本情况,心脑血管疾病患病情况,以及危险因素进行调查,应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该社区居民心脑血管疾病相关危险因素。结果共纳入1178例研究对象,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占20.63%(243例),吸烟者率30.73%(362例),高血压患者为8.40%(99例),高脂血症患者为12.05%(142例)。年龄(OR=2.640,95CI%:2.128~3.274)、吸烟(OR=5.732,95CI%:4.573~7.185)、高血压病(OR=6.556,95CI%:4.372~9.831)和高脂血症(OR=4.592,95CI%:3.254~6.480)是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结论心脑血管疾病与年龄、吸烟、高血压病和高脂血症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上海市长宁区新华社区心脑血管发病死亡病例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采集新华社区2010年1月-2012年12月心脑血管发病死亡情况,采用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统一制作的《上海市心脑血管病发病、死亡报告卡》进行调查分析.结果 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前三位分别是高血压(7.86%)、家族史(29.20%)和糖尿病(24.96%);心血管病危险因素前三位分别是高血压(72.11%)、冠心病(66.14%)和家族史(27.70%).结论 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和家族史是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危险因素,在社区中有针对性地开展高血压、糖尿病和冠心病健康教育非常重要,可以降低心脑血管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群疾病谱发生了改变,加之人口日益老龄化,城市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威胁人民身体健康的主要疾病,并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高血压是常见病、多发病,高血压、高血脂又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对主要危险因素进行干预是目前预防和控制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策略.我国已于1996年在成都市等8个城市建立了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了解人群中的高血压、高血脂相关知识和行为情况,有助于有针对性地进行社区人群高血压防治和健康促进工作.我区利用世界银行卫Ⅶ贷款中国疾病预防项目健康促进子项目的行为危险因素监测系统,1996~2000年对一般人群进行了高血压、高血脂相关知识和行为调查.我国有8个城市(包括成都)参与此类项目的工作,成都市有5个区(包括青羊区)参与此项目.青羊区位于成都市中心,是省、市、政府所在地,城区人口40万,农村人口6万.现将调查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高血压社区综合干预的效果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最主要的危险因素,也是当今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疾病之一.国内外研究表明,对社区高血压人群进行综合干预可有效降低高血压患病率,并降低高血压引起的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及死亡率.3年来,我们对岭东文化社区高血压患者及相关人群进行综合干预,现总结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