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项瑛英 《当代医学》2014,(33):97-98
目的研究在腹腔镜监测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3种缝合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择2011年3月~2012年10月贵溪市中医院收治的123例子宫肌瘤患者,均在腹腔镜下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将其均分成3组:A组、B组和G组(n=41)。A组使用腹腔外配合拉线腹腔内间断“8”字缝合法,B组使用腹腔内连续褥式缝合法,C组使用腹腔内分层连续褥式缝合法。结果所有子宫肌瘤患者的手术均取得了成功,无不良反应。3组中,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51.82±19.61)min,术中出血量为(52.95±13.87)mL,与B组和C组相比均有显著性优势,组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B组与C组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腹腔外配合拉线腹腔内间断“8”字缝合法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手术综合效果更好,更安全、有效,可以减轻患者的痛苦,提高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王娜 《当代医学》2014,(34):104-105
目的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采用改进的缝合方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90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n=45)。观察组采用腹腔外配合拉线腹腔内间断8字缝合法缝合,对照组采用腹腔内连续褥式缝合法缝合的方法,对2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51.83±18.72)min、(55.94±14.86)m L;对照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分别为(75.71±17.97)min、(110.13±20.5)m L。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比较,观察组患者所用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有较少的出血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采用改进的缝合方法能够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患者的出血量,对患者有更小的创伤,在子宫缝合中有着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通过对256例(观察组)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和同期开腹组142(对照纽)例进行比较.观察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颓后以及复发情况.结果 观察组256例,术后肛门排气天数,术后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术中手术时间两组无明显差异.腹腔镜组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未发生任何并发症. 结论 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具有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疤裹小的特点,术中配合阴道B超可以减少肌瘤的遗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刘宁阳 《当代医学》2021,27(5):95-97
目的 探究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改良缝合方法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8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86例进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缝合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44)和观察组(n=42).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层缝合法,观察组采用改良缝合方法.比较两组临床治疗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  相似文献   

5.
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常规分层缝合方法耗时长,出血多,为此改进缝合方法,并作对比研究。将102例接受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患者按缝合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用改良缝合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层缝合法,观察两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病率。观察组手术时间(90.6±13.3)min,显著短于对照组(121.3±11.2)min (P<0.0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50.4±12.1)mL,显著小于对照组(98.6±15.6)mL(P<0.05)。两组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病率比较无差异。结果表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应用改良缝合法操作简单,止血效果好,可以显著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6.
佟卫兵 《中外医疗》2016,(11):91-92
目的 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两种缝合方法的效果.方法 整群选取2013年11月―2015年9月来该院行腹腔镜剔除术的114例子宫肌瘤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7例给予单层间断内翻缝合子宫术,对照组57例给予双层间断全层缝合术式,比较两种缝合方法的效果.结果 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指标均明显好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总有效率71.9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单层间断内翻缝合子宫术能明显缩短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患者的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提高治疗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手术技巧及治疗效果。方法腹腔镜下对112例子宫肌瘤患者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其中单发肌瘤84例,多发肌瘤28例。单发肌瘤中肌壁间肌瘤4例,浆膜下肌瘤80例。结果112例手术均获成功,术中失血量(280±237.52)ml;手术时间(97.91±33.26)分钟;术后病率0;术后住院天数(5.4±1.00)天。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主要与肌瘤大小、数量及位置有关。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保留器官的手术方法,严格掌握手术的指征及熟练的技巧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取同期采用传统开腹治疗和腹腔镜下手术的子宫肌瘤患者各40例,比较两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术后住院时间和术后病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具有切口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以及术后可以早期活动,缩短住院时间,降低术后病率等优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常规连续缝合和赵氏法缝合的临床有效性与安全性.方法 方便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2月该院收治的102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患者为研究对象,依缝合方法不同分实验组(赵氏法缝合,51例)和对照组(常规缝合,51例).对比观察两组基本治疗指标.结果 实验组手术时间(54.1±11.5)min,术中出血量(39.3±12.2)mL,术后引流时间(28.7±3.1)h,Hb下降幅度(4.9±2.0)g/L,术后住院时间(3.4±0.4)d,术后并发症发生率0.00%,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赵氏腹腔镜下肌瘤假包膜套扎连续缝合治疗子宫肌瘤效果确切,可有效减少出血,预防相关并发症,促进患者早期康复,应用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徐俊  周俊  何兰 《海南医学》2011,22(2):33-35
目的探讨和比较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两种缝合方式的疗效。方法对127例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两种不同缝合方式进行比较和疗效总结分析。结果 127例患者均在腹腔镜下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腹病例,无术后并发症发生。连续缝合子宫术式(A组):平均手术时间(60.79±16.87)min,较间断缝合术式(B组)的(78.67±17.55)min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组术中平均出血量为(54.95±15.26)ml,较B组(75.43±20.34)ml明显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而两者在术后排气时间(h)及术后住院时间(d)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采用连续缝合子宫的方法能有效止血,是一种出血少、手术时间短、创伤小,并具有临床推广价值的缝合方式。  相似文献   

11.
绝经前期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对绝经前期患者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我院确诊为子宫肌瘤的绝经前期患者56例,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同期住院但要求行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绝经前期患者68例进行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率和术后镇痛药使用率等并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病率和术后镇痛药使用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562,5.368,6.375,4.512,6.542,3.285;P值均小于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有效,适用于绝经前期患者,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与腹腔镜-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3月-2008年12月,140例子宫肌瘤患者在我院接受了手术治疗,其中58例行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组),82例行腹腔镜-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腹腔镜-阴式组),比较两组的术中及术后情况。结果两组的肌瘤大小、术后病率及住院天数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腹腔镜-阴式组剔除肌瘤个数较腹腔镜组多,而术中出血量及手术时间较少。结论腹腔镜-阴式子宫肌瘤剔除术出血少,术后粘连少,适于肌壁间或较深部位子宫肌瘤剔除。  相似文献   

13.
目的:比较经腹子宫肌瘤剔除术(TAM)和腹腔镜子宫剔除术(LM)的临床效果和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2014年5月在本院行经腹或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的98例患者临床资料,按手术形式分为TAM组和LM组,其中LM组67例,TAM组31例。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手术中出血量、住院日期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结果:两组手术均获成功,术中无一例发生周围邻近器官损伤。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住院日及术后病率依次为(113±13.7)min、(99±11.9)m L、(33.4±6.3)h、(5.3±0.8)d、8.9%;对照组分别为(83±7.2)min、(124±15)m L、(54±9.6)h、(7.2±0.6)d、25.8%,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AM适应证较为广泛,不受肌瘤部位和大小限制;LM手术出血少、术后恢复快、创伤小,具体操作中,可根据手术技巧及操作步骤应该灵活掌握,扩大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的适应证。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腹腔镜下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的疗效比较。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前两年在我院接受两种剔除术的74例患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术后是否用镇痛剂、术后住院天数、住院费用和手术费用。结果经统计分析,开腹组的手术时间略短于腹腔镜组,但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开腹组的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起床活动时间、术后需要镇痛例数、术后住院天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腹组的住院费用少于腹腔镜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术式有各自的优缺点,医者应严格掌握二者适应证,选择恰当的术式。  相似文献   

15.
李馨雅 《中外医疗》2014,(28):26-27
目的研究分析采用两种缝合方法对于腹腔镜下核除子宫肌瘤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该择该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收治14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各70例。对照组患者在摘除肌瘤之后采用间断缝合术,观察组患者采取连续缝合子宫术。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疼痛恢复时间、出院时间以及排气时间情况的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疼痛恢复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出血时间、排气时间情况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腹腔镜下核除子宫肌瘤后采取连续缝合子宫术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中出血量,值得临床推广运用。  相似文献   

16.
《中国医学创新》2015,(26):42-45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接收的行实施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手术的患者35例作为观察组,另选择本院往期实施开腹手术治疗的子宫肌瘤患者36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手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术中患者均未出现副损伤、大出血等并发症。对照组患者手术过程均顺利,剔除肌瘤个数最多7个,最大直径20 cm,但20 cm肌瘤剔除术中失血量较多,输注红细胞悬液2 U。无术中损伤,1例术后不全肠梗阻,经保守治疗后痊愈。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明显长于对照组,手术出血量及住院费用均明显少于对照组,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明显短于对照组,手术切口明显短于对照组,术后镇痛药物使用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见严重的并发症发生,观察组患者的切口全部甲级愈合,愈合率为100%,对照组患者有3例患者出现切口感染,经过相关处理后,均恢复正常。观察组患者出现并发症2例,对照组患者出现并发症5例,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病理回报均为子宫平滑肌瘤。术后随访患者术后1个月复查,此后每6个月随访一次。所有患者均在术后1~3个月恢复正常月经周期,B超检查子宫恢复正常大小。结论:在针对子宫肌瘤患者实施手术时,采用腹腔镜手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小,大大地减少了患者的痛苦,降低手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患者恢复更快,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7.
18.
目的评价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的临床价值。方法2009年6月至2011年9月成都市妇女儿童中心医院行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84例和开腹子宫肌瘤剥除术68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及住院时间及肌瘤剥除率。结果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经腹子宫肌瘤剥除术,其手术时间和术后肛门排气时间均明显短于开腹手术,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腹腔镜下剥除肌瘤数目占术前B超检测数目的94%,而开腹手术为100%,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少、术后恢复快等优点,但不能完全替代开腹手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