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及价值。方法将我院2010年3月~2012年6月收治的321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他们中段尿进行培养后,分离出大肠埃希氏菌总计321株。随机将321株大肠埃希氏菌分为研究组(161株)与对照组(160株),研究组给予微生物检验,而对照组则不给予任何处理。通过两组菌株的感染控制效果对比,来总结微生物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结果研究组患者感染程度比对照组要明显轻很多,差异性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微生物检验对医院的感染控制能起到十分可观的效果,并且在病原菌的监测与传播途径的预测上也有很好的效果,加之还能提高病患的治愈率,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控制中的应用情况。方法:选取2013年6月-2014年8月本院住院患者500例,采取电脑随机分组方法分为观察组、对照组各2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临床护理治疗,观察组在常规临床护理治疗基础上给予微生物检验监控医院感染情况,比较两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率及程度情况。结果:观察组重度感染、中度感染、轻度感染例数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感染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住院患者进行微生物检验监测可以显著降低院内感染的发生,并且对于降低感染程度提高院内感染控制效果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微生物检验的新型技术发展很快,如PCR技术、蛋白芯片技术等,极大地丰富了微生物的检测手段,缩短了检测时间,大大促进了微生物检验的发展。微生物检验的质量保证是一个动态的质量管理系统,包括从患者准备、标本采集、标识、保存、运送、处理、检验、结果分析和报告,直至医师的理解和应用。同时,加强微生物检验的质量管理,制定持续性的改进计划,是现实可行的措施。研究目的在于以更加规范化的微生物检验方法为感染控制的质量提供良好的保障,方法为在感染控制中引入微生物检验技术,从室内控制与室间控制两方面阐述了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作用。研究结果表明,在感染控制中引入微生物检验技术,能够有效预防由微生物而引发的伤口感染。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择400例病情差异情况不大的患者,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200例。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化的治疗,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定期进行微生物检验。比较两组患者出院时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患者中发生医院感染的例数以及感染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生物检验能够有效的控制医院感染情况,对临床治疗有一定的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价值,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对我院2014年7月到2016年3月间接收的80例患者进行感染的控制,按照随机序号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不进行微生物检验,观察组进行微生物检验,同时对患者进行对症干预,观察两组效果并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的重度感染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轻度感染例数明显多于对照组相比较而言,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程度普遍轻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我们分析,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通过进行微生物检验获得相关的检验结果,我们根据检验的数据对患者进行对症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从而帮助患者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微生物检验在控制医院感染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患者47例作为检验组,以及未实施微生物检验期间收治的患者47例作为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治疗和护理,不参与微生物检验,检验组患者在常规治疗与护理的基础上,定期参与微生物检验.观察两组患者出院时医院感染情况.结果:检验组47例患者中,3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6.38%.对照组47例患者中,10例发生医院感染,感染率21.28%.两组数据对比统计学差异显著(P<0.05),检验组患者医院感染发生几率更低.结论:应将微生物检验用于医院感染的控制过程中,降低患者医院感染发生几率,为患者的治疗提供更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微生物检验在医院感染控制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60例临床住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n=80)。对照组行常规治疗和护理,给予观察组常规治疗和护理基础上再定期行微生物检验。分析比较2组发生医院感染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发生医院感染的概率为10%,显著低于对照组(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医院感染的程度显著轻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微生物检验能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该检验方法在医院感染控制中发挥着积极作用,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8.
提高微生物检验水平,促进医院感染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提高微生物检验技术,发挥其在医院感染监测、控制和管理中的作用。方法:根据不同来源的标本,采用不同采集方法和采集时间,选择高质量的培养基,应用新的检测技术,开展对临床标本主要病原菌菌谱的变迁及耐药分析,结果:提高微生物检验技术有助于寻找耐药菌传播途径,为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实验室依据。结论:提高医院微生物检验水平对促进医院感染控制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微生物检验中对感染进行控制的临床价值。方法抽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住院部收治的9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编号,遵循随机对照原则平均分组。研究组48例,定期完成微生物检验以此为依据进行治疗;对照组48例,仅进行常规的治疗。归纳分析两组医院感染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结果研究组感染率(8.33%)明显低于对照组(31.25%),两组患者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Ⅰ级、Ⅱ级感染率低于对照组,未见Ⅲ级感染患者,两组患者组间各级别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治疗中需对微生物进行检测,可明显降低患者治疗全程中感染率,对保证临床疗效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在感染控制中的应用价值,为医院感染控制提供指导性参考。方法:选择于2011年8月至2014年8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320例住院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两组。对照组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接受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微生物检验方法,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感染情况。结果:在接受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感染率为6.88%,对照组患者的感染率为23.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569,P <0.05),观察组患者的严重程度要明显比对照组患者轻,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微生物检验可以用于临床感染的控制中,可以有效降低感染率,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1.
姜少霞 《中外医疗》2016,(4):101-102
目的:分析感染控制中应用微生物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整群选取该院2013年7月-2014年7月收治的78例尿路感染患者,细菌培养患者的中段尿,将培养后分离出的大肠埃希氏菌78株随机分为对照组(39株﹚和观察组(39株﹚。观察组菌株给予微生物检测手段进行处理,对照组菌株不做任何处理,对两组患者的感染控制情况进行观察。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细菌轻度、中度和重度感染的比例分别为66.7%、30.7%和2.6%,对照组为28.2%、53.8%、18.0%,观察组的感染控制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感染控制中应用微生物检验能有效降低患者的感染程度,提高感染控制效果,具有一定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13.
微生物检验质量直接关系到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乃至用药安全,提高生物检验质量对临床诊断、治疗均有较高价值,近年来在临床治疗工作中屡屡有医疗事故发生的报道,面对新形势下医疗质量的新要求,如何提高临床治疗安全性,降低医疗事故发生为医务工作者均需意识的重要问题。医疗事故发生原因较多,包括有患者因素、医生因素、护理人员因素等,最为常见的还是药物因素,若药物质量不过关,临床施药过程中即可能造成严重不良后果,微生物质量检验作为药物质量的主要检验方法,文章对主要分析影响临床微生物检验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关改进办法。  相似文献   

14.
朱琼  徐祥英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22):2671-2672,2674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现患率及抗菌药物使用情况。方法:采用横断面调查方法,对2010年7月14日的住院患者进行医院感染现患率调查,填写"医院感染个案调查表"并将资料输入软件进行汇总、统计、分析。结果:共调查住院患者360例,发生医院感染13例,现患率3.6%。感染部位依次为呼吸道、皮肤软组织、泌尿道。抗菌药物使用率为76.7%,其中治疗用药36.6%,预防用药47.1%,治疗加预防用药为16.3%。结论:神经外科为医院感染高发科室,应加强监控,抗菌药物使用率高,必须加强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  相似文献   

15.
神经外科医院感染情况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了解山西省忻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医院感染情况,为今后控制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采用查阅病历的方法,对神经外科1654例次出院病历进行了较全面的回顾性分析。结果:医院感染的病原微生物以革兰氏阴性杆菌为主,感染部位多为下呼吸道,其次是术后切口、颅内及泌尿系感染;感染危险因素为手术、气管切开、泌尿道插管等侵袭性操作,住院时间长,抗生素应用不合理,长期卧床、免疫功能低下等。结论:加强医院感染的监测,严格无菌操作,合理使用抗生素,增强患者体质和提高免疫功能等,是降低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  相似文献   

16.
目的了解传染病专科医院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为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医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的5712份传染病出院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生医院感染191例,医院感染发生率3.34%;感染部位上呼吸道感染34例占17.8%、下呼吸道感染72例占37.8%、腹腔感染31例占16.2%、胃肠道感染25例占13.1%、口腔9例占4.7%、泌尿道感染6例占3.1%、其他14例占7.3%。结论老年和慢性肺结核病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基础疾病、滥用抗菌药物等因素有关,加强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认识,积极采取干预措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传染病专科医院医院感染的发生情况,为制定医院感染控制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对医院2007年1月~2010年12月的5712份传染病出院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生医院感染191例,医院感染发生率3.34%;感染部位上呼吸道感染34例占17.8%、下呼吸道感染72例占37.8%、腹腔感染31例占16.2%、胃肠道感染25例占13.1%、口腔9例占4.7%、泌尿道感染6例占3.1%、其他14例占7.3%.结论 老年和慢性肺结核病患者是医院感染的高危人群;医院感染的发生与患者的年龄、住院时间、基础疾病、滥用抗菌药物等因素有关,加强对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的认识,积极采取干预措施,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8.
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铜绿假单胞菌的医院感染现状及其耐药变化,为临床防治提供依据。方法:回顾2003年铜绿假单胞菌医院感染病例,统计分析2000年至2003年铜绿假单胞菌耐药性变化。结果:铜绿假单胞菌主要发生在重症监护病房(28.6%)和呼吸内科(22.9%);感染部位主要是呼吸道(65.3%),伤口(20.1%),4a连续监测,仅亚胺培南耐药率低于20%,且这8种药物的耐药率都有上升的趋势。结论:危重患者是铜绿假单胞菌的易感人群;加强耐药性监测,合理使用抗生素十分重要。  相似文献   

19.
20.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支气管-肺部感染的病原学分布特点以及药物敏感性。方法2000-2005年住院诊断为糖尿病合并支气管-肺部感染患者46例,统计病原菌在不同疾病的分布特点和药敏纸片的结果。结果46例糖尿病合并支气管-肺部感染患者,普通细菌培养阳性21例,其中混合2种或以上细菌者12例,合并真菌感染者12例。分离的33株细菌中G-杆菌19株,占总分离株数的57.6%;其中肺炎克雷伯杆菌5株,占阴性杆菌的26.3%;嗜麦芽寡养单胞菌4株,占阴性杆菌的21.05%;铜绿假单胞菌、鲍蔓不动杆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各2例,分别占阴性杆菌的10.5%;产吲哚黄杆菌、洋葱假单胞菌各1株,分别占阴性杆菌的5.1%。G 球菌14株,其中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9株,占阳性球菌的64.3%;粪肠球菌3例,占阳性球菌的21.4%;表皮葡萄球菌2例,占阳性球菌的14.21%。G 球菌均对万古霉素敏感,敏感率为100%;其次是替考拉宁和哌拉西林/舒巴坦,敏感率均为92.86%。G-对亚胺硫霉素和哌拉西林/舒巴坦敏感率为84.21%,其次为氧氟沙星78.95%,头孢哌酮为73.68%。结论糖尿病合并支气管-肺部感染的病原菌主要为阴性杆菌,也较容易合并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应引起临床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