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王燕  张凯 《医学理论与实践》2012,25(13):1614-1615
<正>患者,女,20岁,于2011年12月7日因血小板严重减低(PLT:7×109/L)入院,患者自诉于11月19日至今,一直在外院定期监测血小板,波动值在20×109/L左右。查体:体温39.4℃,无皮肤黏膜出血,无巩膜黄染等。入院诊断:(1)  相似文献   

2.
杨迎萍 《基层医学论坛》2013,(28):3755-3756
目的探讨血小板减少及血液中微粒的临床检验价值。方法对我院2011年1月—2012年1月160例健康体检者和患者使用流式细胞仪进行血小板微粒检测,对比分析不同类型患者血小板微粒量检测结果。结果健康体检者血浆中的血小板微粒水平明显低于慢性肾功能衰竭、急性脑梗死和冠心病患者(P<0.01),但与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相比,无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血液中微粒检测可作为血栓性疾病临床诊断,以及血小板预测和活性判断的主要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血小板参数监测在2型糖尿病(T2DM)患者微血管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我院于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收治53例T2DM患者作为研究组,并根据患者有无微血管病变分为T2DM血管病变组(28例)与T2DM无血管病变组(25例);另随机选取同期来我院接受体检的30名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对研究组与对照组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及平均血小板体积(MPV)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的PLT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且PDW、MPV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血管病变组的PLT水平显著低于无血管病变组,且PDW、MPV水平显著高于无血管病变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检测血小板参数有助于临床判断T2DM有无合并微血管病变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网织血小板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12年7月至2016年12月,本研究选取本院64例门诊和血液科住院患者的外周血标本,利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外周血RP(%),利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测定血小板计数。结果健康体检组经检测后RP(%)值为(7.33±2.17),ITP患者组RP(%)值为(21.13±6.27),明显高于健康体检组(P0.01)。CAA患者组RP(%)值为(5.82±1.26),明显低于健康体检组(P0.05)。AML患者组和MDS患者组RP(%)值分别为(8.26±2.45)、(8.12±2.59),与健康体检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利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网织血小板的方法 ,为网织血小板应用于各类血小板减少性疾病的准确诊断提供了条件,网织血小板在血液病中的检测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血液粘度、网织血小板及血小板参数检测在老年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mmune thrombocytopenia, ITP)患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收集本院2020年至2022年82例老年(60岁以上)ITP患者为观察组,50例老年非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non-immune thrombocytopenia, NITP)(包括肝硬化病人25例、血液病15例、其他肿瘤患者10例)患者为对照1组,同期收集50例老年健康体检者为对照2组。采集血液,利用血流变分析仪检测血液粘度;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血小板(PLT)、网织血小板(reticulated platelet, RP)、血小板参数[血小板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大血小板比率(P-LCR)]。对比分析各组治疗前后血液粘度、RP、PDW、MPV、P-LCR情况。结果:治疗前各组结果比较分析显示观察组PDW、MPV、网织血小板比率均高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血液粘度低于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和对照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随着观察组血小板减低,P...  相似文献   

6.
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拉萨地区高原红细胞增多症 (HAPC)患者血小板参数变化。方法 :采集 6 3例高原红细胞增多症患者、4 2例高原正常居民、30例平原健康体检者静脉血 (EDTA -K2 抗凝血 ) ,美国雅培CELL -DYN2 0 0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分析标本。结果 :与平原正常人相比较 ,高原正常居民及HAPC患者血小板计数 (PLT)、血小板压积(PCT)均显著下降 (P <0 .0 1 ) ,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 ,血小板分布宽度 (PDW )显著升高 (P <0 .0 1 )。HAPC患者与高原正常居民相比较 ,PLT、PCT进一步下降 ,两组间差异有显著性 (P <0 .0 5 ) ;PDW、MPV则无差异性。结论 :高原缺氧环境可致外周血液中血小板破坏增多 ,骨髓血小板代偿性增生、外周血血小板参数显著改变 ,但这种代偿功能有限 ,在HAPC患者表现尤为明显  相似文献   

7.
罗兆芹  杨宁 《华夏医学》2012,25(5):689-691
目的:探讨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治疗、分娩方式及对新生儿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2月至2011年12月收治的102例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血小板计数<50×109/L(Ⅰ组)的孕妇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头颅出血、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剖宫产率、产后出血发生率比对照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Ⅱ组)的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早产、新生儿窒息、新生儿头颅出血、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随着妊娠期血小板减少程度的加重,孕妇剖宫产、产后出血及新生儿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可能增加,母婴结局与孕妇血小板减少的程度有关.  相似文献   

8.
陈玉兰  卜辞 《中国医药导报》2015,(9):165-167,172
目的探讨骨髓细胞及血小板参数联合检测对血液疾病诊断的意义。方法选择2013年6月~2014年12月在辽宁阜新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总医院住院治疗的血液疾病患者64例,其中急性白血病(AL组)3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AA组)16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组)18例;另选择同期健康体检人员40例为正常对照组。观察血液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压积(PCT)等血液学指标;对三组血液病患者进行骨髓涂片检查,并与正常人进行比较。结果 1AL组、AA组、ITP组患者中检测PLT、PCT的数值均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ITP组患者MPV值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AL、AA组患者MPV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A组、ITP组患者PDW值均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L组患者PDW值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AA组骨髓增生程度则明显减低;三组血液病患者巨核细胞数均以幼稚型或颗粒型为主,而正常对照组巨核细胞数以成熟产板型为主;血小板数量及分布比较中,AL组、AA组、ITP组患者均未发现正常人的正常成堆式分布。结论血小板参数及骨髓细胞检测对血液疾病的诊断评估有重要的临床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体检人群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NAFLD)与代谢综合征(MS)相关指标的关系。方法选择2010年和2011年连续在我院体检中心参加年度体检的昆明铁路局职工共1 367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两次体检的腹部B超结果判断有无NAFLD,将体检者分为阴性组890例(无→无)、新增组145例(无→有)、阳性组257例(有→有)、减少组75例(有→无)。记录NAFLD总检出率并分析NAFLD与MS相关指标的关系。结果 2010年NAFLD总检出率为24.3%(332/1 367),2011年为29.4%(402/1 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14,P<0.05)。除2011年各组总胆固醇(T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外,各组2010年、2011年MS相关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体质指数(BMI)升高〔OR=1.48,95%CI(1.06,1.74)〕对NAFLD新增模型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酰甘油(TG)降低〔OR=1.65,95%CI(1.12,1.98)〕和BMI降低〔OR=0.63,95%CI(0.36,0.81)〕对NAFLD减少模型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BMI升高是NAFLD的独立危险因素,降低BMI与TG则是减少NAFLD发生的保护性因素,NAFLD患者应平衡膳食,减轻体质量,降低血脂水平。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肺癌不同病理类型、不同分期及手术前后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1年12月在我院胸外科诊治住院的337例初治原发性肺癌患者的血小板数(PLT)、血小板平均体积(MPV)、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平均分布宽度(PDW)的变化。结果肺癌PLT、PDW较正常人高,差异有显著性,(P<0.05),MPV、PCT较健康对照组低,P<0.01;不同病理类型间以及不同分化程度的肺癌患者比较,P均>0.05;不同分期肺癌间比较,非小细胞肺癌中Ⅳ期患者的PLT、PCT高于其他组,P<0.05,而小细胞肺癌广泛期与局限期进行比较,前者MPV高于后者,差异有显著性(P<0.05);有胸腔积液组的PLT、PCT高于无胸腔积液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对肺癌患者术前与术后2天、术后9天的血小板参数进行两两比较,3组患者的PLT、MPV、PCT、PDW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肺癌患者常以某种特殊机制刺激骨髓巨核细胞产生血小板,病期晚、有转移、有胸腔积液的患者血小板增高更明显。连续动态观察血小板参数,有助于临床判断病情及预后的发展。  相似文献   

11.
1 病例资料患者 女 ,6 3岁 ,因发现多囊肾 1年、恶心、乏力 4月于 2 0 0 1年 12月 5日入院。 1年前患者体检时发现多囊肾 ,当时无不适 ,肾功能正常 ,未做处理。4月前出现恶心 ,乏力 ,无浮肿。查血尿素氮 (BUN )10 .7mmol/L、肌酐 (Scr) 4 0 2umol/L ,血红蛋白 (Hb)5 6g/L、血小板 (PT) 87× 10 9/L。予对症治疗症状无改善而转来我院。体查 :BP15 0 / 90mmHg ,贫血貌 ,双肺清 ,心率 80次 /min ,律齐 ,心前区可闻及Ⅱ /Ⅵ级柔和收缩期吹风性杂音 ,无传导。两侧上腹部各可扪及拳头大小质软的包块 ,无压痛 ,…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原因和妊娠结局。方法回顾性分析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09年1月-2011年12月68例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病因分为4组: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PAT)组、妊娠高血压疾病(PIH)组、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组及其他组(包括巨幼红细胞贫血、白血病、系统性红斑狼疮等)。有出血倾向或血小板计数<50×109/L患者给予糖皮质激素或免疫球蛋白或输血小板治疗。结果 68例患者中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PAT)41例(60.3%),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16例(23.5%),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6例(8.8%),其他病因5例(7.4%)。剖宫产50例,阴道分娩18例,产后出血4例,新生儿颅内出血2例。PAT和PIH组患者产后42d血小板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TP及其他原因患者产后42d血小板与治疗前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的不同病因中,妊娠相关性血小板减少最多见。对血小板计数<50×109/L或有明显出血倾向者,根据孕周不同给予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和(或)输血小板治疗。血小板计数≥50×109/L如无产科指征,可经阴道分娩,如手术终止妊娠应在术前输注血小板后行剖宫产术。  相似文献   

13.
胡霄飞 《上海医学》2003,26(6):346-346
病例摘要患者女 ,2 5岁。于 2 0 0 1年 12月 4日因阴道大量出血10d伴高热 7d入院。体检 :神清 ,无发热 ,皮肤黏膜无淤点、淤斑 ,肝、脾、淋巴结不肿大 ,胸骨无压痛。心、肺无异常 ,神经系统检查正常。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 :白细胞(WBC) 86.9× 10 9/L ,血红蛋白 (Hb) 5 5g/L ,血小板 (Bpc)10 0× 10 9/L ,中性粒细胞 0 .0 1,淋巴细胞 0 .0 3 ,幼稚细胞0 .96;骨髓穿刺涂片示 :细胞增生 ,巨核细胞偶见 ,早幼粒细胞 0 .97,中幼红细胞 0 .0 0 5 ,淋巴细胞 0 .0 2 5 ;过氧化物酶染色 :白血病细胞呈阳性反应 ;α 酯酶 :呈强阳性反应 ;氯化醋酸…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尿11-去氢-血栓烷B2(11-DH-TXB_(2))水平与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血小板聚集程度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4月至2020年12月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ACS患者,定义为研究组;同时选取与研究组性别、年龄相匹配的于健康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名,定义为对照组。检测两组受试者尿11-DH-TXB_(2)水平及血小板聚集率。研究组患者根据二磷酸腺苷(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结果分为达标组(n=30,ADP聚集率<50%)和未达标组(n=90,ADP聚集率≥50%)。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影响ACS患者血小板聚集程度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相关性分析法分析尿11-DH-TXB_(2)水平与ACS患者血小板聚集率的相关性。结果研究组尿11-DH-TXB_(2)、血小板聚集率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达标组性别、饮酒史、吸烟史、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占比,年龄、舒张压、收缩压、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尿酸(UA)、胱抑素C(Cys C)水平与未达标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未达标组体质量指数(BMI)、静息心率、D-二聚体(D-D)、低密度脂蛋白(LDL)、尿11-DH-TXB_(2)、肌钙蛋白(cTnI)、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高于达标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静息心率、LDL、尿11-DH-TXB_(2)、hs-CRP水平均是影响ACS患者血小板聚集程度的危险因素(P<0.05)。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尿11-DH-TXB_(2)水平与ACS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呈正比(r=0.552,P<0.05)。结论尿11-DH-TXB_(2)在ACS患者体内水平异常升高,与ACS患者血小板聚集程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对判断ACS患者血小板聚集率具有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5.
急性髓细胞白血病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临床资料患者女,39岁,于2002年10月初体检时,胸片提示“前纵隔增宽”,当时患者无胸闷、咳嗽、发热、乏力等自觉症状,遂到当地医院就诊。查血常规示:白细胞8.32×109/L,血小板33.7×109/L,血红蛋白132g/L。CT示:①前纵隔肿瘤呈浸润性生长,②左侧斜裂胸膜增厚。为进一步确诊,患者于11月6日至上海某医院住院检查。查血常规示:白细胞33.7×109/L,中性0.17,淋巴0.80。骨髓象检查:淋巴肉瘤细胞白血病(原淋+幼淋90.5%)。给予MVP(甲氨蝶呤+长春新碱+泼尼松)方案1次,无明显骨髓抑制、感染等,于12月2日出院。为进一步诊治于12月4日入住我院血液科…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损伤和血小板活化标志物对诊断缺血性结肠炎(IC)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入院接受治疗的58例疑似IC患者,包括30例IC患者(IC组)和28例溃疡性结肠炎(UC)患者(UC组);另选择同期行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外周血液中血管假性血友病因子(vWF)、血栓调节蛋白(TM)、内皮素-1(ET-1)、血小板活化因子(PAF)含量。流式细胞术检测血小板ɑ颗粒膜糖蛋白(CD62p)和溶酶体膜蛋白(CD63)表达。结果:IC组患者的血清vWF、TM、ET-1、PAF水平及血小板CD62p、CD63表达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且IC组患者血清vWF、TM、ET-1水平以及血小板CD62p、CD63表达水平亦高于UC组(P<0.05)。ROC曲线分析,血清vWF、TM、ET-1、PAF及血小板CD62p、CD63对IC的诊断效能较高(AUC均>0.8);血清vWF、TM及血小板CD62p对IC患者和UC患者的鉴别诊断效能也较高(AUC>0.08)。多肠段亚组IC患者血清TM、ET-1、PAF水平均高于单一肠段亚组患者(P<0.05)。结论:检测血清vWF、TM、ET-1、PAF、血小板CD62p、CD63表达有助于IC患者的临床诊断。此外检测血清vWF、TM、血小板CD62p表达对IC患者和UC患者的鉴别诊断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妊娠期血小板四项参数测定的临床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临床检测工作中我们注意到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病例较多 ,为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的死亡率与病残儿出生率 ,提高保健工作者对妊娠合并血小板减少症的认识 ,笔者采用 COU L TER- MD 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 ,对 1999~2 0 0 0年在我院门诊或住院的正常孕妇及中、重度妊高征患者共 89例进行了血小板 (PL T)、血小板压积 (PCT)、血小板平均体积 (MPV)及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PDW)四项参数的对比性监测研究 ,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研究对象按照妊高征诊断及分类标准 [1 ] ,选择 1999年 1月至2 0 0 0年 12月在我院住院的…  相似文献   

18.
20 0 2年 11月~ 2 0 0 3年 1月 ,笔者为 2例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Idiopathicthrombocytopenicpurpura,ITP)的病人进行了腹腔镜脾切除术 (Laparoscopicsplenectomy ,LS) ,取得了满意效果 ,现报告如下。1 病例介绍例 1,女 ,33岁。患者因双下肢皮肤紫癜 ,月经量过多一年余于 2 0 0 2年 10月 2 3日入院。患者于 1年前在血液科诊断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 ,长期服用强的松 ,每日2 5mg ,入院前因自行将强的松减为 10mg/d出现出血症状加重而就诊。体检 :贫血外貌 ,全身皮肤可见散在出血点和淤斑 ,以双下肢为甚。实验室检查 :血常规WBC …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IVIg)静脉注射治疗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1月~2011年12月我院收治的50例ITP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5例)和对照组(25例):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方案规范治疗;治疗组在上述治疗措施的基础上加用IVIg400mg/kg·d-1静脉滴注,疗程5天。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76%,治疗组总共有效率达92%,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糖皮质激素联合丙种球蛋白(IVIg)静脉注射治疗成人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较单用糖皮质激素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20.
血小板四项指标测定在糖尿病患者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 ,随着全自动血液分析仪的广泛使用 ,已经能对平均血小板体积 (MPV)、血小板比积 (PCT)、血小板分布宽度(PDW )进行测定 ,为了解分析糖尿病患者血液中这些指标的变化 ,我们进行了如下试验。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 ①糖尿病组 :系我院 2 0 0 2年 1月— 2 0 0 3年 12月住院患者 2 0 0例 ,均符合WHO提出的糖尿病诊断标准。其中男 134例 ,女 6 6例 ,平均年龄 5 4 .5岁。②对照组 :在成年健康体检人群中随机抽取 2 0 0例 ,男 14 0例 ,女 6 0例 ,平均年龄 5 3.4岁 ,均排除糖尿病、心脑血管病、高脂血症和血液系统疾病。所有对象采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